第34章 “皇叔,我不想驚動任何人,只……
034
二十萬大軍……
聽聞這個消息,在場所有的大臣,面上臉色徹底凝重了起來。
這一個比一個更像是逼宮的架勢,簡直讓人愁白了頭發。
趙清漪面上的神色,直接沉了下來。
還未等着其它大臣開口時,壽親王卻是站出來開口道:“太後娘娘,睿親王殿下既然沒有選擇在西南直接稱帝,那定然不會有不臣之心,這二十萬精兵,定然另有隐情……”
頓了頓,壽親王又主動請纓:“請娘娘下旨,讓本王前去睿親王殿下處探探消息。”
趙清漪聞言,并沒有立刻答複壽親王的話。
而在場的幾位朝臣中,聞言下意識便要反對壽親王殿下,倒不是覺得壽親王的身份不适合出去,而是因為壽親王與睿親王的身份太過于親近了。
這睿親王要是真的要反,指不定就會把壽親王也給忽悠了過去。
其實當初葉戟那十萬大軍壓入京城時,衆人雖然有幾分心慌,但到底不像睿親王這二十萬大軍一般……
一來是即使葉戟正要反,但京中尚且有十萬禁軍可稍作抵擋;二來則是……這十萬大軍雖信服葉戟,可葉戟身份尚且未明,真反那十萬大軍也不一定信服他……甚至擁護他;三來則是,宮中尚且有葉家人為質,葉戟總不能真的不顧自己的老母妹子了。
可睿親王的情況,卻又有些特殊,睿親王身上是帶有皇家血脈的,這是一種天然的優勢,他有着最接近皇權的身份,如今皇權上坐着孤兒寡母,或許會有更多的人願意擁護一個強大的、睿智的王爺坐上這個位置;而睿親王本人,即使皇族中有許多與他血脈相近的親戚,但那些人一來不可能為質,二來則是睿親王還不一定吃這套,畢竟當年他被趕出皇城時,那些親戚可沒有替他說過一句話。
二十萬大軍……京中禁軍真當是沒有半分抵抗的能力。
壽親王見趙清漪不搭腔,頓時有些急了,沖着趙清漪道:“娘娘,這睿親王雖然是本王的侄子,但本王肯定幫理不幫親,若他真有反意,本王定然是站在您這邊的。而且,若是他真的有別的心思,別人去,他不一定會放過那個人,只有本王去,才能安然歸來。”
或許是壽親王想要請纓出去的心思太迫切,竟然也難得說出了幾分道理。
Advertisement
趙清漪面上微微猶豫,而傅懷瑾想了想,站出身替壽親王開口道:“娘娘,壽親王殿下所言非虛,微臣也覺得壽親王殿下是最合适的人選。而且壽親王殿下與其家人都是忠君愛國之人,若是此次請壽親王殿下前去,那娘娘也應好好照顧其家人,不若請王妃和世子進宮小住……”
傅懷瑾的話還未說完,壽親王忍不住瞪大了眼睛,沒甚好氣開口道:“傅懷瑾,你這話是什麽意思,是不放心本王去見睿親王,想拿本王家人為質嗎?”
“王爺過慮了,微臣只是怕王爺離京後,府上沒人照顧,所以才好心提議罷了!”傅懷瑾自是不會承認壽親王的話,聞言只笑眯眯解釋。
而諸位朝臣聞言,頓時會意,紛紛出來贊成。
壽親王瞪着一雙眼睛,看着這群趨炎附勢之輩,心中頓生涼意,但他到底沒有翻臉,只是虎着一張臉看向趙清漪冷聲道:“太後娘娘若覺得這般合适,那本王與家裏人也沒什麽好說的,便讓王妃和世子進宮小住一段時日吧!”
趙清漪瞧着底下這番情形,心中輕嘆一聲,開口輕聲道:“不必了,哀家自是信得過皇叔的,王妃和世子在自己府上住慣了,進宮來也不方便。”
“太後娘娘……”
衆人聞言,顯然是不贊成的。
但趙清漪顯然主意已定,只道:“不必多說,哀家意已決。”
她說完後,目光看向了睿親王,輕聲道:“皇叔只管去吧!”
“太後娘娘,您信本王,本王與睿親王自然不會讓您失望!”
壽親王面上神色終于松了下來,他露出一個并不算好看的笑容,連聲招呼底下人給他牽馬過來。
傅懷瑾與壽親王二人,是同時從京城出發前去,不過二人自出了京城後,便分道揚镳,因着葉戟及其部隊先一步出發,離京城更近的緣故,傅懷瑾比壽親王更早到達了葉戟及其部隊如今安營紮寨休息的地方。
葉戟似乎早已預料京城會來人,底下人聽得傅懷瑾自報身份後,直接帶人進了主帳之中。
這裏,是葉戟暫且辦公居住之地。
雖是主賬,擺設看起來卻是十分簡樸,一張床,一張桌子并數條椅子,而在那張粗木桌子後頭,坐着的便是近來被各家酒樓說書人幾乎捧為傳奇的葉戟。
葉戟是第一次見到傅懷瑾,這位出身低微、然年紀輕輕便位極人臣的當朝首輔,但傅懷瑾并非是第一次見到葉戟,當年葉家尚未出事時,他本着一種複雜的心情,曾經特意偷偷去看過他。
只是,與曾經那位意氣奮發的葉家少将軍相比,如今的葉戟,身上的氣質已經大相庭徑。
相比于曾經的鋒芒畢露與恣意,如今的他看起來更加內斂與滄桑,甚至容貌都成熟了許多。
他本是長得很好,雖是武将,卻并不粗犷,甚至還帶着幾分玉面小将的文氣,是那種俊朗的帥氣。可如今他面容成熟沉穩,已經很難找到那種俊朗清秀的味道,甚至他的左頰面上,還有一道已經愈合的傷疤痕跡,平添幾分硬氣,他看着傅懷瑾一笑時,帶上了幾分猙獰之色。
傅懷瑾面色如常,不卑不亢沖着葉戟問好:“葉将軍。”
“太後娘娘派傅首輔來,可真看得起我葉戟。”
葉戟紋絲不動坐在椅子上,似笑非笑開口,如此這般,其實是有些無禮,畢竟如今依着身份而言,傅懷瑾的官職要比葉戟高上許多。
他理應起身問好,但這裏是葉戟的地盤,傅懷瑾只帶了幾人,幾乎相當于是孤身而入,顯得……自是勢弱了。
所幸傅懷瑾并不在意這個,他依然面色如常,只是輕笑道:“葉将軍忠君愛國,為國為民,朝廷自是不敢慢待您。”
他半句話未提趙清漪,只提及朝廷。
而這話,卻是引得葉戟臉上冷笑連連:“為國為民……這些年來,我葉戟在北廷國受盡磨難、忍辱負重,好不容易回到陳國,原以為能就此安枕,可沒想到,回到陳國的日子更加難熬,我不但要防着北廷國的敵人,還要防着背後有人給我捅刀子……”
他說到這裏,頓了頓,語氣中帶着幾分自嘲:“我葉戟從未有過任何謀反之心,如今帶兵回京,也是有人逼得我,那麽多人不想我回來,我總要為自己留一條後路,免得最後怎麽死都不知道!”
“葉将軍過慮了,您為陳國做下的事情,朝廷與百姓都看在眼裏,沒有人不希望您回來。”傅懷瑾眉眼未動,仍就語氣溫和開口。
“你少在這裏說些虛頭巴腦的話,不說旁人,她趙清漪難不成就盼着我回來!我回來,不就是生生告訴天下人,她趙清漪背信棄義,她尊貴的太後娘娘身上有了污點?只怕打從我出現後,她就沒有再安安穩穩睡過一覺了吧!”
葉戟說到這裏的時候,面上神色不自覺扭曲,尤其是他臉上的傷疤,看起來猙獰萬分。
“将軍慎言,太後娘娘豈容讓人随意污蔑,太後娘娘大公無私,此次派微臣前來,便是封賞葉将軍。”
傅懷瑾從身上拿出了诏令,然而葉戟卻阻止他宣讀,他将一雙腳放到了桌上坐着,一副盛氣淩人、吊兒郎當開口的模樣:“要封賞我?讓她趙清漪親自來!”
“葉将軍這又是何必,您既然沒有謀反之心,又何必做出如此姿态,您日後畢竟要與傅某人同朝為官,不如聽傅某人一句勸告,萬不可賭氣,也不能對太後娘娘和皇上不敬。”傅懷瑾一副苦口婆心的樣子。
然而這話,反倒是激的葉戟冷笑,他似笑非笑開口道:“傅首輔張口閉口說葉某沒有謀反之心,您又不是葉某肚中蛔蟲,怎知葉某沒有謀反之心……”
他話說到一半,看到傅懷瑾面上浮過一絲驚惶之色,又是輕笑了起來:“傅首輔放心,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的規矩葉某還是懂的,不管日後如何,葉某保證都會讓你安然無恙回去。不過暫時的……您還是先在我這裏委屈幾日吧!”
葉戟說着,招呼了門口的小兵進來帶傅懷瑾出去安置,傅懷瑾欲言又止,最終只嘆氣離開。
而葉戟看着傅懷瑾離開無可奈何的樣子,他雙手交叉擱在腦後,心中卻有一股暢快之意。
傅懷瑾是當朝首輔,是趙清漪的人,他苦惱了,趙清漪在皇宮中,定然不會安耽,而知曉她如今坐立不安,他便舒快了,而這……并沒有完呢!
傅懷瑾到達葉戟軍營後,壽親王在連夜奔波,也終于在當夜子時趕到了睿親王帶領的西北軍所駐紮的地方。
壽親王只覺得自己一把老骨頭都要被馬颠碎了,連滾帶爬的下了馬後,他背着手沖着站在營地門口看守的小兵喊道:“快帶本王進去,本王要見你們家王爺!”
壽親王話音未落,一道熟悉的輕笑聲響起,壽親王看到了站在門口的那道熟悉的身影,一瞬間,壽親王只覺得眼睛酸澀,眼眶更是發熱。
他慢慢走了過去,突的一拳打在了睿親王的胸口,沒甚好氣道:“臭小子,幹出這麽大的事情,可吓死你皇叔我了!”
睿親王只是笑着,任由壽親王捶打。
等壽親王說夠了,他面上帶着淺淺的笑容,只笑道:“皇叔,我要見清漪。”
“……”
壽親王只覺得自己的牙都要被酸掉了,這好小子,方才自己說了那通沒給讓他有半點反應,這會兒張口就是要見女人,他沒甚好氣道:“你要見人,不會自己去見!先前給你發了那麽多道诏書都不回……”
“皇叔,我不想驚動任何人,只想私下裏先見她一面。”睿親王說到這裏,俊朗的面容上又帶着幾分篤定開口道,“皇叔,我知道您能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