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
天亮院子裏恢複了生氣,開始有人走動幹活,燒水洗漱,過早飯先出發的是廚房的孫婆,沈卿這邊兩輛牛車,沈卿坐在前面一輛身邊有錦紅和燕春陪着,行李和二等丫鬟在第二輛,新來的小童分別坐在車夫身邊,緩緩的出發往城裏駛去。
進城後挂有族徽的牛車可以在朱雀大街行駛,當然這是沒有皇家或者軍隊出行的情況下。
兩個小童坐在車夫身邊,有好奇又記着臨走的時候大管家的叮囑,進城千萬別東張西望,從小就遠遠看着那個高大的管家,在父母口中如天神老爺一樣的大管家,牽着他們的手殷殷叮囑,讓他們在幼小的心靈裏打下深刻的烙印。
在莊園的這幾天,沈卿身邊的幾個大丫鬟輪番上陣教規矩,講授府裏的事情,還有就是大娘就是他們一輩子的主人,一切都以主子的利益為優先,可以說幾個人的洗腦工作非常成功。
到大宅的二門外,幾人紛紛下車,早有粗使婆子上前搬箱籠,兩個小厮也跟着忙上忙下,回到沈卿的煙波齋,有錦紅帶着他們去見了邢娘還有春娘(春禾)和竹娘(春竹),春娘如今管着院子裏的針線和采買,竹娘要管着廚房和粗使下人,如今過來的兩個小厮就歸她的手下。
看着眼前忙碌的錦紅,忽然想起信沒有送出去,叫來寶春交給她送去寧侯府的堂姐手裏,交代她帶着兩個小厮一起跟着,不用他們見人,只是認認門順便和角門的仆人能夠混個臉熟。
寶春帶着白芷和忍冬一起出門,步行去寧侯府,路上寶春給他們講解路線,經過那個大宅門,要注意哪些事情,路上遇到牛車需要避讓,車身上挂着的族徽都是什麽,根據材質分辨貴族階層。
一路上寶春說個不停,終于到寧侯府,寶春把後角門叫開,跟看門的婆子說找世子夫人身邊的桃紅姑娘,沒一會桃紅過來看着是寶春,笑着說:“原來是你啊,當時誰呢這個時候來找我,你家大娘有事麽?”
寶春上前行禮,然後又說:“這兩個是大娘身邊新補的童子,這是白芷那是忍冬。”兩人趕緊上前躬身行禮齊齊的說:“給桃紅姐姐大安。”
桃紅笑着說:“趕緊起來別這麽多禮。”從随身的荷包裏掏出幾個大錢,分別遞給他們說:“哪去買糖吃。”兩人不伸手齊齊看向寶春,桃紅這下大笑起來:“我們小寶春也是姐姐了。”看見寶春點頭兩人接過大錢說:“謝謝寧紅姐姐。”
寶春無奈的笑着說:“姐姐就笑話我,這是寧侯府世子夫人身邊的貼身大丫鬟。”後面這句是對兩個小厮說的。
桃紅說:“別說這些了,咱們趕緊過去把,一會大娘子還要去前院陪侯夫人呢。” 桃紅交代看門的婆子照顧兩個小子,寶春也交代他們好好的聽話別亂跑亂說。
寶春跟着來到沈蓉的院子,進門後趕緊給主子問安,沈蓉笑着問:“你家大娘打發你過來幹嘛?”寶春趕緊把大娘的信遞上去,沈蓉打開新看了一遍,收起來交給身邊的桃紅,說:“行了,你回去跟你家大娘說知道了,最遲七天給她回消息,還有問問她什麽時候有空一起去燕衣紡,眼看要入冬要準備過年穿的衣服。”
寶春曲身稱諾退出正房,有沈蓉身邊的二等丫鬟送去後門,手裏一個賞賜紅包,裏面裝着一百個大錢,一般過府跑腿傳話都會有賞錢,在後角門跟丫鬟告別帶着兩個小厮離開。
路上跟他們說起寧侯府,屬于京城二等侯爵府。世子夫人是大娘的隔房堂姐,是二等侯爵府沈侯府的嫡長女,沈侯府那邊的老夫人跟在家大娘很親,每年冬至就會請大娘過府住一段時間,這再有半個月就到冬至。
Advertisement
路上照舊講着京城的一些事,遇到誰家車隊就會小聲講解一番,往返一路兩個小厮獲益良多。
回到府裏寶春打發他們回去,兩人沒事就在自己的屋子裏互相探讨,想着這次出門一人得了十個大錢,一個月出門幾次就夠給弟弟妹妹們買糖吃,月錢省下來交給阿娘,家裏也不用過的那麽辛苦。
寶春這邊回到院子,在正房的回廊跟守在門口的寶夏打招呼,“大娘這會在忙什麽?”
“錦紅姐姐在裏面守着,剛剛進去送水大娘在練字。”
“好,那我去後院梳洗一下,馬上過來回話。”走一路的灰塵,臉上也微微冒汗,出現在主人面前必須幹淨整潔。
沈卿聽了寶春的話,只是打發她下去休息,對旁邊的錦紅說:“你去看看廚房那邊怎麽樣了,問問孫婆還缺什麽,抓緊讓春娘去采買,廚房裏面需要的所有肉蛋菜都讓竹娘跟沈生溝通,進來都用莊園進來的,實在缺什麽品類跟沈生溝通增加種植或者養殖,如果缺少母種跟我說。”
錦紅曲身稱諾離開正房,先去尋孫婆看看廚房缺少什麽東西,見面後表達來意,孫婆笑着說:“正盼着錦紅姑娘呢,這缺少的東西老婆子早就想好了,只是身邊也沒個識字的,還要麻煩錦紅姑娘幫忙。”
聽到這錦紅笑了,打發小丫頭去準備筆墨,這個時代的紙張特別金貴,他們下人一般都是用竹簡或者荷葉類的東西寫字,這邊這邊筆墨來了,孫婆拿出兩張超大個的荷葉,深秋的荷葉都是經過特殊方法處理,用的時候稍微用熱氣騰一下軟化。
錦紅按照孫婆口述整理好,寫了滿滿兩張荷葉,寫完後又讀一遍給孫婆看看是否有遺漏,确認沒有問題,離開大廚房往煙波齋後院的小廚房去了,那裏說是小廚房,其實蓋了一個很大的院子,給廚房衆人和春娘、竹娘居住使用,畢竟煙波齋的後罩房已經住滿,也不能把邢娘那間房騰出來,雖說她不經常回來,可該有的一樣不能缺,畢竟沈卿所有鋪子的賬面和管理都是她和謝淑兩人負責。
好幾天的忙碌下來,最後遞到沈卿面前一冊竹簡,看着缺少原材料的物種,沈卿點點頭,趁着晚上去空間找雪球協商,每種都拿出來一些,分門別類的裝好都用細毫的毛筆寫上标簽,第二天交給錦紅打發人送去莊園給沈生。
這邊小廚房正式搬遷,陶依也跟賬房說清楚,沈卿這邊的所有的開支直接劃撥,以後這邊人員變動到采買支出一律不管,只要在正常範圍內直接劃撥銀錢。
沈卿那邊就收到主家堂祖母的來信,派人通知她冬至那天(也就是明天)一定要過府小住。
沈卿早就吩咐丫鬟們準備東西,還有她親手給老夫人做的冬天三寶,耳罩、手捂、披風,都是用各種純色的毛皮做的,兩件小的是沈卿親手做的,棉披風只有繡花是沈卿做,其他的拼接都是身邊的丫鬟幫忙,第二天用五個竹編的帶蓋扁盒裝好,分別送給老夫人、侯夫人、世子夫人、二堂嫂、堂姐,每個扁盒上面貼着不同的字代表送的對象不同。
這次出行沒辦法帶着童子,只好安排他們跟着錦紅和燕來留守,不過這次他們還是跟着送行李的馬車一起,至少認識一線路線和後門,稍後需要傳信他們也能上個門,到後門的時候管事竹娘跟負責後院的管事打招呼,順便介紹兩個小子給她認識。
這次去帶的大丫鬟是燕春,畢竟錦紅這邊的婚事已經有眉目了,最多再有兩年左右就到了出嫁的年紀。
估計堂姐知道今天她去侯府,肯定要回娘家,當初說好七天,明天正好到日子,她今天在婆家過完冬至,明天肯定要回娘家的。
沈卿的牛車緩緩的停在沈侯府的二門外,很久沒來沈侯府小住,上次來還是因為二哥新婚認親,來匆匆去匆匆。堂祖母很喜歡她,估計最少也得住上半個月,這也是她多年努力來的結果,只希望在适當的時候老太太能在沈侯面前說句話,也希望在官員考核方面,看着跟沈侯府關系密切的份上,衡量一二。
如今已經不需要身後的面子,可做人不能忘本,總不能用不着人就朝後,畢竟士族沈家也是龐然大物,一般的朝廷官員輕易也不敢招惹,這些年兩位哥哥的婚事都是堂祖母幫忙張羅的,當然沈侯府也有自己的考量,這樣能夠擴展人脈,增加姻親關系網。
老夫人人身邊的巧娘早早候在這,看見她下車趕緊迎上來,笑着說:“老夫人都念叨好幾天,就盼着卿娘您過來呢。”說着側身引領沈卿一行人往裏走,寶春留下陪伴沈卿,燕春帶着燕夏、寶夏直接奔西跨院,收拾東西去了,她帶來的禮物是巧娘帶着粗使婆子抱着。
這邊沈卿進入福壽園的正廳,進門脫掉披風早有丫鬟接過去,寧老夫人聽見聲音朗聲說:“卿娘,快過來給堂祖母看看。”
趕緊走上前屈身行禮說:“見過堂祖母。”
“你這小娘,還走着虛禮幹嘛,趕緊過來坐。”說着虛指旁邊的坐榻,沈卿趕緊上前,虛坐在老夫人身邊,被牽着手上下看看說:“怎麽感覺瘦了許多。”
“堂祖母,最近在長個,才顯着瘦,您最近心情可好,今天帶着孫婆過來,她出了兩道新菜式,回頭您嘗嘗。”這次來的時候孫婆把頭一天泡好的豆子都帶過來,只等今天晚上做一道豆腐釀。
這邊才說兩句巧娘帶着婆子們進來,看着搬着一摞子的箱籠,老夫人笑着問:“你這個巧娘是搬家啊,還是你家侯夫人又倒騰什麽。”
巧娘笑着說:“老夫人,這是卿娘帶過來,讓奴婢搬進來的。”
沈卿起身走過去,打開最上面貼着福字的箱籠,說:“堂祖母,這是我送您的冬至禮物,冬天三寶,希望您不要嫌棄。”
老夫人聽了很有興趣的起身,在丫鬟的攙扶下走過來,伸手摸摸說:“看着顏色不錯,這都是什麽啊?”
沈卿就逐個給她演示一遍,老夫人的這套是褐色的,湊夠家裏女眷用的毛皮,都是跟需求那邊湊好久。
寧老夫人看着非常喜歡,讓丫鬟們趕緊幫她裝扮上,想試試效果又去院子裏轉了一圈,剛回來坐穩,侯夫人帶着兩個兒媳婦過來了,沈卿繼續送禮,給堂姐的那套讓燕春直接帶回她住的院子,等回頭當面送她。
--------------------
估計等完結後要重新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