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
回到家直奔屬于她的院子,又打發燕春去前院和大嫂說一聲,還沒等她收拾完人就回來,陶依讓她晚飯去正院吃,估計這是大哥要說她半月後出游的事。
收拾完拿起那本看了一半的游記,坐在起居室臨窗的坐榻上,錦紅怕她着涼拿了一條薄被蓋上,又讓小丫鬟準備熱水,沈卿笑着問:“今天怎麽沒有點心啊?”
錦紅無奈的說:“大娘,這都什麽時辰了馬上要午飯你還吃什麽點心啊,一會又吃不下回頭下午又餓的早,回頭晚飯吃不下家主郎君又要罵奴婢們不盡心。”沈卿聽完揮揮手接着看游記,一時間歲月靜好。
錦紅安排寶春去廚房給大娘拎晚飯,本來家裏就主人少,大廚房基本跟小廚房沒什麽卻別,除去管事的以為四位大廚分別負責一位主子,給沈卿做飯的廚娘就是跟着她去主家的那位。
飯菜已經擺好錦紅端着水盆進來,放在一邊小聲的跟她說:“大娘,該用午飯了。”沈卿放下手裏的東西起身淨手,去外面的花廳吃午飯。
飯後沈卿站着書桌前練字,這個練字的桌子專門找工匠定做,這個時代還沒有高腿的座椅,基本都是矮榻只是大小不同功能不同。
剛吃過午飯站着練字正合适,沈卿手挽手幫着沙袋足足寫了一個時辰的大字,放下筆休息活動肩膀和手腕,又拿起繡花笸籮開始給兩個哥哥做鞋,争取出門前把鞋子做好送到哥哥們的手上。
納鞋底這種費力氣的活,本來錦紅本來想幫她做被拒絕,畢竟習武已經六年多這點力氣對她來說不算什麽,鞋底已經在去主家前都做好,如今就是做鞋面可是去衙門不能繡面上的東西,給兩個哥哥做的都是矮腰的短靴,高度在腳踝往上四寸左右,大哥是深藍色二哥是黑色都是耐髒的顏色,分別在每只靴子內襯繡了松柏圖案。
感覺有些累把手裏的活放下,有眼色的丫鬟趕緊遞過來一塊是帕子擦手、上茶一系列完成,她問道:“錦紅現在什麽時辰了?”聽完點點頭,原來她一口氣做了兩個時辰,吩咐人把東西收好放到內室,她喝完花蜜水起身往院子走去,打算活動一下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沈卿的院子裏有一只秋千,是二哥專門找人給她定做的,只因為她随口說一句‘夏天的時候坐在秋千上看景色會很舒服。’
快到酉時也就是下午五點左右的時候,大嫂身邊的小丫鬟過來傳話,家主和二老爺已經下衙門回來,夫人讓大娘去前院用膳食。
錦紅聽完直接給了幾個大錢打發小丫頭走了,轉身進院看見沈卿坐在秋千上,上前說:“大娘,夫人讓您過去用晚膳,重新給您梳下頭發吧。”她點點頭起身進屋,錦紅跟在後面來到梳妝鏡前,把頭發打開重新透一遍然打算梳一個雙丫髻,這時沈卿說:“都是家裏人梳個簡單的別弄的複雜,不然回來拆也麻煩。”
收拾完畢沈卿帶着燕來往前院去,剩下的丫鬟都留在院子輪班吃飯、幹活,畢竟在自家不用帶那麽多丫鬟,不像外出做客避免有意外發生人手不夠。
她到前院的時候兄嫂都已經在,沈卿趕緊上前行禮問安,沈聞揮揮手說:“自家人客氣什麽,趕緊坐吧吃過晚飯有事交代你。”
一起用晚飯只是把用餐地點改了,每個人的飯食還都是各不相同,畢竟這個時代都是分餐制還沒有流行大圓桌的方式。
Advertisement
吃過晚飯仆人把餐具撤下換上茶水和瓜果,沈聞清清喉嚨說:“堂祖母下個月初六要和寧侯家老夫人一起去江南,堂伯父的意思讓卿娘跟着一起,還有半個月不到的時間回頭辛苦娘子幫着看看行李是否有遺漏。”
看着妻子點頭後又對沈辰說:“二弟,你過兩天休沐給小妹檢查一下功夫,出門在外有自保能力是最好。”沈辰點點頭補充說:“大哥,家裏有自小賣身進來的小童,不拘男女挑選一下培養着以後作為家主貼身護衛,你覺得可好?”
沈聞覺得非常有道理,尤其家裏的女主人外出應酬,萬一遇到麻煩事至少有個頂用的,現在的小丫鬟遇到事比主子還腿軟完全沒什麽用。
沈卿在旁邊完全做背景板沒有什麽意見,當然家裏的兩個哥哥也沒有想過要問她,兩個哥哥商量好有打算陶依出面聯系中人,敲定讓人牙子在沈辰休沐那天送人過來,要求至少不能超過八歲以上的小孩,必須是買斷死契。
這個年代算是盛世可靠天吃飯的年代,總有個別地方出現天災逃荒賣|兒|賣|女的事情,想要買些童子還是相對容易,現在開始培養等幾年家裏的孩子就有人守着。
沒什麽事大家就散了各自去忙碌,沈聞和沈辰兄弟倆去前院,路上沈聞說:“二弟回頭多培養一些,到時大伯家看情況也可以送去幾人,聽說這次外出還是寧侯出人幫着保護,如今你的功夫也算拿得出手培養寫暗衛應該可以,但是記住除去家裏的人千萬別漏出去。”
沈辰點點頭也贊同大哥的想法,自從阿耶和阿娘去世後主家大伯沒少照顧他們,不管出于什麽目的至少不像外家從始至終沒露面,也沒有像有些宗族那樣只想過來侵占財産,如果不是當時大哥硬氣扛到主家大伯出面,他們兄妹三人早就被屯的骨頭都不剩了。
這樣些年一步步走過來,心懷歹意的人早已不敢露面,不想露面的親人也不知所蹤,沈聞這麽多年只記得當初外家的幾個舅舅當初都在燕州當差,再後來就一點消息都沒有不知所蹤。
兄弟倆在書房商定培養安慰的具體細節,打算把人手都放在原來他們住的莊園裏,那個園子如今劃在妹妹名下,主要是那邊有暗道和暗室,培養人手的時候也方便,并且沈辰的秘籍也是在那邊發現的,只能說兄弟倆莫名的有些迷信緣份。
沈卿離開回到自己的院子,這會天還有些微光直接去起居室,淨手開始練琴。
每天學習和練習的過程都很枯燥,好在還有十幾天就要出行,希望這次的旅途能有不一樣的收獲。
終于在離開的前兩天沈卿把鞋子做好,白天主家那邊堂祖母拍靜娘過來看行李,這邊有邢娘陪着一起檢驗東西是否有遺漏,确定了帶的東西和出行的馬車,長距離出行一般都是坐馬車,速度比牛車快上很多。
東西檢驗完靜娘過來跟沈卿請安,她讓錦紅和邢娘一起送靜娘離開,人剛離開前院的小丫頭來傳話,兩個哥哥下衙門回來了,沈卿讓燕來拿着她做好的鞋襪往前院去,每個哥哥準備一雙靴子兩雙布襪。
做鞋之前早就讓丫鬟去前院找他們分別穿過的舊鞋,按照他們走路的習慣确定鞋底的走向,後來沈聞和沈辰及愛穿妹妹做出來的鞋子。
沈卿在出發的前一天吃過早飯,帶着行李和仆人去堂祖母家,出門用的馬車都是主家那邊,族徽也是沈卿假有所不同的,這些細微的差別代表着不同的身份,沈聞親自送妹妹過去,帶了日常用的琴棋書畫等用品,還有下年的衣物、首飾、用慣的被褥沙帳等物品,還有廚房竈上婆子帶了個學徒的小丫頭做副手,另外粗使婆子四人、三等丫鬟四人、二等丫鬟三人、大丫頭錦紅,從家裏總共出發四兩牛車,沈聞帶着随身的小厮仆人等在第一輛車,沈卿帶着四個丫鬟坐在第二輛,沈卿的用品都裝在第三輛,剩下八個仆人坐在最後一輛車裏。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到侯府(沈家的主家,也就是族長家),沈聞帶着妹妹直接去後面的福壽堂,拜見過老夫人說了一圈的場面話,各種拜托辛苦後起身告辭去前院見侯爺(堂伯父)。
老夫人安排靜娘去給沈卿規制行李,晚上派粗使婆子輪班值夜看東西,畢竟是閨閣女孩的東西雖然沒拆開可萬一丢了也是麻煩。
沈卿帶着仆人繼續入住到福壽堂的西跨院,吃過午飯寧老夫人要看沈卿的出門清單,看着上面的衣服首飾對巧娘說:“你去後面庫房把那個雕花紅木箱子拿來。”巧娘和靜娘都是從小跟着她的,不用說清楚也知道拿的是老夫人年輕時用過的首飾,趕緊拿着鑰匙往後走。
寧老夫人覺得她帶的飾品都不錯,只是缺一套出席重要場合的大妝飾品,巧娘把東西拿過來打開小鎖頭,老夫人把第一層打開從裏面拿出一個雕着喜上眉梢木匣,打開裏面放着一整套的頭面,一套迎春花造型的金鑲綠寶,非常适合沒及笄的小姑娘使用。
寧老夫人把沈卿叫到身邊說:“這套飾品我母親給準備第一次出門赴宴的首飾,咱們出門在外萬一有重要的宴會出席,現買的東西肯定不會讓人滿意,這套送給你留着備用。”沈卿本來想拒絕聽老夫人這樣說,只好收下表示感謝,畢竟跟着兩位老夫人出門那就不只是一個人,代表着沈家和寧家的面子。
收下飾品沈卿的腦袋裏就想着帶的衣服,那一件能配上這套首飾,就聽老夫人說:“配套的衣服前些日子已經讓家裏的針線上給做了。”說着把箱子的第二層打開裏面是全套的衣服鞋襪,讓白玉拿出來給沈卿試穿一下,萬一有哪裏不合适今天連夜改下。
衣服尺寸都是上次過來白玉找錦紅拿的,肯定沒有不合适的地方畢竟這才半個月,這個時代的衣服都是以寬松飄逸為主,稍微胖些或者高些都不會出現衣服不合身的情況。
沈卿換好衣服出來給老夫人看,寧老夫笑着說:“巧娘你看還是小姑娘穿着多漂亮。”巧娘接着話茬說:“卿小娘穿着真合适,跟老夫人年輕的時候特別像,尤其看着派頭真是感覺跟家裏的蓉大娘一樣像親孫女。”
她這個時候只能在旁邊裝鹌鹑,不說話笑着聽老夫人和身邊的嬷嬷們閑聊,看她們說的差不多就說一聲去後面把衣服換下來。
白玉跟燕來幫着她把衣服換下來,都疊好放回箱子裏,寧老夫人說:“行了回去休息今天不用過來陪我吃飯,明天還要早起出發白玉送卿娘過去。”意思讓白玉幫着把箱子抱過去。
--------------------
努力填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