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
兄妹三人各自手裏有消遣,偶爾在間隙聊幾句,話題不知知道怎麽就說道沈聞娶妻的事情上,沈卿說:“大嫂過門後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給二哥找媳婦。”沈辰有些別扭的瞪她一眼,剛想說話就聽沈聞說:“确實是這樣的,到時二弟也在衙門兩年各方面都穩定,也是時候成家。”
如果只是小妹說還可以仗着身份反駁,現在大哥也這樣說他只能默默的聽着,就看着大哥和小妹倆人暢想着,他只能幹巴巴的在旁邊聽着。
終于到子時半用火堆爆竹驅邪,儀式進行完畢兄妹三人各自回院子休息。
忙碌的過兩天初三一大早,吃過早飯三輛牛車出發往沈家祖宅。
臨出發的時候沈聞交代她,挑出最近三天寫的最好的三篇練習作業,還有給老太太及各位女眷的禮物,這次給女眷送的東西,這次送給女眷的都是統一的披帛,其實這個東西沒有什麽款式,主要上面的繡花都是她親自畫的花樣子,給老太太的是一條羊毛披肩,仿照羊皮坎肩的款式,只是兩邊沒有縫上,正适合老太太冬天随時披着。
每個人的禮物都是有錦紅和晚翠負責分別包好,整齊的碼放在提籃裏,又準備好給自家大娘的備用衣物,今天只留下邢娘看家,兩個一等丫鬟四個二等丫鬟全部跟着過去,畢竟過年的日子帶去的東西多,人少了忙不過來帶小丫鬟就怕大年下的惹禍。
出發的時候春禾給她穿好披風,這個時候還很少有棉花種植,她的披風全部都是用動物皮毛做內膽,裏外加上錦緞顯得十分貴氣,帽子加了一圈白色狐貍毛戴上後顯得非常可愛。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往沈家祖宅進發,依舊是走側門到二門外下車,一般正門很少開放都是有仆人輪班值守,只用來迎接大人物或者家裏辦紅白喜事的時候。
兄妹三人下車後直奔福壽堂,先去給老夫人拜年。
進門後家裏的人都在座,正廳裏坐的滿滿當當的,兄妹三人依次給長輩拜年然後平輩問候,大家閑聊一會沈堯帶着兩個兒子和兩個侄子去前院。
老夫人送走他們後向沈卿招手說:“卿娘趕緊過來讓我看看。”拉着手仔細看過,示意小丫鬟搬個繡墩過來,讓沈卿坐在旁邊的位置方便聊天,這時沈卿向晚翠和錦紅招招手,先拿起給老太太做的禮物說:“老夫人這時給您做的一件棉披帛,您看看合不合意。”
邊說邊打開包袱,把她做的披肩拿出來。
老太太奇怪棉披帛有什麽用,還做的這麽大很笨重,就聽沈卿說:“我給你披上試試。”說完按照披肩的方式給老太太披在肩膀上。
披上的瞬間覺得不錯很壓風,然後伸手摸摸厚度說:“這也不是披帛啊,這跟披風差不多啊。”沈卿都一一作答,一老一小交流了一會後,沈卿趕緊把其他人的禮物也都送上,除去第一次登門都送了禮物以外,這是第二次送東西。
兩位女性長輩都很開心,老夫人和大伯母說:“回頭出了正月讓卿娘過來住一段時間,你帶着她出去轉轉,讓她見見大娘別自家姐妹在外面遇到都不認識。”大伯母趕緊點頭稱是,老夫人又轉頭拉着沈卿的手說:“卿娘你就兩個哥哥家裏也沒個長輩,回頭過來住在堂祖母這邊,帶着你吃好吃的玩好玩的。”
Advertisement
沈卿趕緊起身說:“謝謝堂祖母,到時您別嫌我煩就行。”
大家又閑聊一會有仆人過來說前院有某夫人過來,大伯母崔氏趕緊起身跟老太太告辭往前面去了,剩下連沈卿算上的四個小輩,沈松的妻子要看孩子,老太太就帶着二孫媳婦李月寧和兩個庶出的孫女摸骨牌,沈卿不會這些老太太要教她,只好守在老太太身邊幫着看牌。
她本來不想學哪怕去旁邊幫大堂嫂看孩子也好,反正看小孩都有奶媽丫鬟負責,她真的就是在旁邊看,可是老太太說:“卿娘你這早晚要學會的,将來都會用到的早早學會,要輸要贏也都是有技巧的。”她只好乖乖的坐在旁邊看。
好不容易熬到大伯母回來可以開飯,沈卿心裏嘆口氣終于可以解脫了,午飯後兄妹三人告辭回家,老太太中午要休息,回去後沈卿跟大哥說起老夫人讓她過完年去祖宅住一段時間,沈聞聽完點點頭說:“行我知道了,回頭問問祖宅那邊還有沒有課業,如果沒有就把謝先生也帶着,如果有就只把燕師傅帶過去。”
休息的日子過的很快,轉眼過了正月十五兄弟倆都開始去衙門坐班,正月底的時候老夫人把沈聞叫過去,說起讓沈卿過俯住一段時間,沈聞說:“堂祖母,卿娘她現在還跟着師傅學習,您看主家這邊的兩位小娘還在上課麽?”
老夫人點點頭說:“你這個做哥哥不錯,讓卿小娘把她的師傅們都帶過來吧,安排你大伯母把我旁邊的院子收拾出來,師傅也跟着一起住進去。”
說完轉頭對崔氏說:“回頭讓婆子們收拾好,咱們一起去看看沒什麽纰漏就讓卿小娘過來,以後那個院子就留着她住。”老太太就是聽喜歡沈卿的,雖然家裏兩個庶出的也是她孫女,可是因為之前的經歷怎麽都看不上庶出的孩子,每天過來請安也都是淡淡的,還不如隔房家的小丫頭惹人喜歡。
到二月中旬提前三天打發人過來送信,三安後主家那邊派老夫人身邊的嬷嬷過來接人,沈卿院子裏的人早在過完二月二的時候就開始收拾東西,這邊老夫人也沒說過去要住多久,所有的東西都按照半個月準備的。
時間是沈聞确定的他想去住宅所有吃喝拉撒都是那邊負責,月錢肯定是自己準備去的人,這個月的沈聞提前準備好交給她,正好主家過來人接的那天沈聞休沐在家,沒有親自送她過去也是千叮萬囑的送到巷子口。
送走妹妹回到院子,沈聞感覺心裏空蕩蕩的,平時小妹在家也都是各自忙碌,這前腳剛出門怎麽就感覺這麽的不舍,等小妹長大家人怎麽辦呢,自嘲的笑笑轉身回書房,繼續看公文和邸報。
……沈卿的馬上從側門進入來到二門外停下,堂小姐作為主子必須從前院進,教授師傅和其餘的下人、行李都有家仆帶着往後門去,那邊離住的地方近搬東西方便。
沈卿下車後換上輕紗小轎,有粗使的婆子擡着往後院去,到達三進的大門口也就是前後院交接的地方下來,早有老夫人身邊的婆子等着,看見她下來趕緊上前行禮沈卿側身只受半禮,婆子一臉笑着說:“大娘子您可來了,老夫人吃了早飯就開始念叨,趕緊咱們進去吧。”
她沒說話點點頭,婆子走在左側前方的位置一路引領她往裏走,其實沒人帶從這個地方也能找到,可是這個時候不管在哪都是要講究規矩,哪怕就是自家裏也是需要這個規矩,更何況這是來別人家裏做客。
一路穿過東側回廊往後走,不知道路過多少個院子來到福壽堂,進門的時候春禾趕緊幫她脫掉棉披風,有小丫鬟趕緊上前接過去,丫鬟婆子都留在門廊等着,她獨自進去見老夫人,今天只有大伯母和大堂嫂不在,剩下都坐在堂上陪老夫人聊天。
她進來後先給老夫人問安,然後又和二堂嫂和兩位堂姐互相問好,互相寒暄玩她被老夫人拉着坐在主位,老夫人說:“你們幾個回去玩吧,一會午飯都過來吃算是給卿娘接風。”兩位堂姐起身告辭出去了,二堂嫂說:“祖母我不走了就,陪着您和卿堂妹回頭您需要跑個腿傳個話什麽的,再說回去一會還要再回來。”
老夫人聽完笑着打趣說:“月寧你這時懶得來回跑,傳話跑腿哪用的上你,行了不想走就留着吧,一會跟我們一起去看看卿娘的院子,缺什麽你這堂嫂給補。”
李月寧笑着說:“沒問題,卿堂妹來我這做嫂子的一定要表示一下,順便給祖母您拍拍馬屁。”她對這個堂妹了解不多,不過通過大嫂那邊知道一些情況。
後來在祖母還是母親最後到大嫂嘴裏,這個女孩很貼心怎麽都比自家兩個庶妹強很多,通過這兩次的接觸也覺得,三歲失枯的女孩各方面都比家裏的兩個女孩強很多,甚至比交際應酬時認識的很多官宦家的嫡女強,果然世家嫡女不管到什麽時候,家教、傳統各方面都非常嚴格,不是那些小門小戶或者庶出的孩子可以比拟的。
沈家對庶女的教育已經非常好,不指望她們嫁到高門大戶,至少也不會嫁到世家或者官宦家裏,做不了宗婦至少做個嫡子妻是沒問題的,最近兩個庶妹跟着嫡母學習管家。
起初接觸沈菊和沈梅的時候覺得兩個女孩不錯,從繡養、氣質、文采各方面都不錯,可是看到比他們小一半的沈卿的時候,才知道想起來跟兩個庶妹相處的時候缺少什麽,以前沒出嫁的時候也接觸過不少閨秀。
大部分玩的好的都是一流世家或者高官家的嫡女,這樣的女孩子從小家裏人員複雜,在外交際的時候都挂着一幅假面,很難找到幾個交心的,跟李月寧關系最好的就是沈家出嫁的嫡女沈蓉,還有一位老夫人本家的大娘叫寧靜姝,三人從小一起玩的不錯不過大家都各自成婚有了家庭,現在一起玩的少只有偶爾出去應酬見面互相問候,沈蓉結婚兩年都沒有再出來和她們聚會過。
結婚大半年的時間一直和沈家兩個妹妹玩,覺得兩個人真不錯各種話題都能說到一起,最近接觸過沈卿後才反應過來,朋友之間的話題都是各自想法,兩個庶妹都是捧着她說什麽都是對,讓她最近的狀态有些飄,年初二回娘家的時候母親還說過她。
李月寧心裏想的這些沈卿是肯定不知道,即使知道和她關系不大,陪着老夫人聊一會天有丫鬟進來說:“回禀老夫人,卿小娘那邊的東西都搬完,要不要過去看看。”
老夫人聽完起身說:“珍珠把卿娘給我做的棉披帛拿過來,咱們一起去旁邊的院子看看。”一行三個主子後面跟着十幾個丫鬟婆子,浩浩蕩蕩來到旁邊的小院,院門口挂着秋水閣的木質匾額。
--------------------
努力填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