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
今天的繡花時間都在撸貓中度過,看來晚上要去空間裏練習兩個小時,每天都不能落下,還有學琴的事大哥昨天晚上又叮囑每天練習,命苦的人每天練字、練琴、練刺繡,都跟手指頭過不去招誰惹誰。
吃過早飯她交代春禾整理東西,過一會和兩個哥哥要去主家看大伯,這次她準備是用羊皮做的手捂(此處參照金枝欲孽),她準備三個是給老太太、大伯娘、大嫂,據說二嫂已經進門可畢竟沒見過這次只給她準備了小荷包,還給大嫂生的笑寶寶準備一塊金鎖片,專門找人定做的。
整理完要帶過去的東西裝在一個奁盒內,交給晚綠抱着,這次輪到春竹跟着她過去,上次是春禾帶着錦紅和一個小丫鬟,這次帶着春竹和三個二等丫鬟,搬回來住難免會主家那邊來往,身邊的丫鬟都過去見識一下。
另外春禾幫着她整理了兩套外出帶的備用衣物,交給晚翠拿着,一行人兩個人負責捧着東西,春竹負責随侍在左右,晚青則跟着春竹一起。
前院來個小童傳話說可以出發,沈卿帶着一行人往前院走去,今天特意帶着老夫人給的一些環佩。
……今天到的有些晚大家都各自去忙碌,沈卿則帶着丫鬟們先去老夫人出問安,送出準備好的手捂,老太太十分開心拉着她的手噓寒問暖,又看見身邊的幾個丫鬟都各自問一下,當說到晚青的時候老太太皺着眉問:“這丫頭的名字誰給取的,這不是沖了卿娘的名字。”
晚青一聽下的一身冷汗趕緊上前跪下,整個人抖的跟秋風掃落葉一樣,沈卿趕緊上前解圍說:“老夫人還是您老人家見識多,她們幾個過來的時候都是原來管事婆子起的名字,我也懶得改正好老夫人問起,您吃過的鹽比我吃的飯都多,正好您幫忙給起個名字吧,我的水平怎麽不能給漂亮的女孩起個阿貓阿狗的名字。”
老夫人聽着沈卿這樣說收斂起怒氣,笑着拍拍她的手說:“既然你提了那我就給起個名字吧,你這個丫頭還是晚字開頭,以後叫晚玉吧希望你能對待你家打大娘如玉一般透徹。”
晚青趕緊磕頭說:“謝謝老夫人賜名,晚玉記住您的教誨。”
老夫人揮揮手自有人帶着幾個小丫頭出去,只留下春竹在旁邊候着。
一老一小在花廳裏閑聊,這時大伯母帶着兩個兒媳過來,大嫂子後面還跟着奶婆子抱着小孩,沈卿趕緊起身給來的幾個人晚安,大家各自行過禮後分別落座,沈卿拿出準備好的禮物一一送出。
前面都好說只有第一次見面的二嫂,人有些不太随和也可能跟家世有關,沈卿也不在意這些畢竟隔好些代的親族,合得來就多來往合不來面子情就好。
不過這個縣主姑娘好像人非常簡單,在後來的日子慢慢相處原來她就是個隐形逗比,平時都是用高冷來掩蓋這些。
沈卿上前行禮先叫縣主後叫嫂子,李月寧從丫鬟手裏接過來一個玉佩遞給她說:“早就聽說有你這麽一個妹妹,頭一次見面送你的見面禮拿着玩吧。”
沈卿趕緊表示感謝又把親手做的荷包送上,李月寧拿在手裏看看交給身邊的人說:“你才七歲做的很不錯,我到現在也不會做呢。”一臉高冷的表情說着這些話好有違和感,可家裏人礙于身份地位也不好多說。
Advertisement
這時大伯帶着兩個哥哥還有兩個堂哥過來給老太太問安,老太太留他們在這福壽堂吃飯,這些早就安排好的畢竟這個時候準備十幾個人的飯食,不像沈卿前世那個時代簡單容易。
吃過午飯又各自忙碌去 ,這次老太太又讓人把她的百寶箱搬出來,送給沈卿的兩件東西,一個是翠綠的老坑長項鏈,她目測每個珠子都有一厘米的直徑,估計成年人待在手挽手能纏四圈,還有偶一個是玉質臂钏,大概有一寸寬的樣子。
沈卿趕緊推辭,老太太說:“你拿着把這些都是我沒結婚前的首飾,家裏的孩子們都結婚了,我手裏的好些玩意我想給誰給誰,長者賜不可辭。”說完還拍拍她的頭頂,老太太只是覺得這麽多年,家裏的兒媳、孫女也沒誰親手繡過額帽和手捂給她,當然也是有送都是張張嘴下人做的。
不見得小輩不孝順只是這個時代就是這樣,沒有幾個人像沈卿這樣身邊沒有父母長輩,加上前世特別羨慕繡花好的人努力的跟着繡娘學習。
下午臨走的時候老太太拉着她的手叮囑,以後少做女工活費眼睛費手,手會出繭子年紀大了眼神也不好,偶爾做一次就行了。
還交代送他們出去的嬷嬷一定把話轉給大郎沈聞聽,回去後沈聞不再檢查她的繡花可也,偶爾也勸說她不用學的那麽辛苦。
時間很快沈辰那邊接到通知可以去衙門上班,如今兄弟倆一起去上班,休沐的時間也不是同一天,從此後兄妹三人固定每天晚上一起吃飯,其他時間只能分別見面,飯後剩下兄弟倆在書房談論實事。
……某一天下班後接到消息主家大伯找他,過俯見過大伯只是簡單的問了問最近衙門的情況,然後就打發他去老太太那邊,老太太看他過來也沒繞彎子直接說:“大郎你也這麽大,聽你大伯說進衙門也有兩年多的時間,現在基本也穩定該成家了。”
沈聞趕緊起身鞠躬行禮,老太太揮揮手接着說:“最近我跟幾位老姐姐來往,适齡的女孩裏最合适你的是陶家大娘,當然還是先相看一下,後天有個游園會回頭讓你大哥沈松帶着你一起,讓你大嫂帶着女孩看看。”
老太太又簡單的說一下陶家姑娘的情況,今年十五歲主要是她的祖父去世,哪怕陶郎中被奪情,可是家裏還是應該守孝,正好過完六禮也差不多要兩年就正好到結婚的年歲。
聽完老太太的話沈聞也覺得可以,點頭答應老太太那天一定過來,臨到最後沈聞說:“老夫人那天我帶着妹妹一起吧。”
老太太點點頭覺得這樣也好,這樣沈聞不那麽尴尬,不然跟着沈松兩口子有點別扭。
沈聞回去後獨自在書房坐了很久,叫童子去後院小妹那裏傳消息今天過去吃晚飯。
沈辰今天沒有回來下了衙門和同僚出去聚會,在他臨出門去後院那邊的時候接到消息,無奈的嘆口氣往後院走去。
兄妹倆吃過晚飯後各自端着一杯茶對坐在榻上,沈聞揮揮手把屋子裏伺候的仆人都打發出去,小聲的和妹妹說起今天的事,又委婉的表達讓她後天跟着一起去的事情。
沈卿點點頭表示知道,相約沈聞中午從衙門趕回來接上她一起去主家。
這會主宅裏的沈堯和妻子正在閑聊,說起給沈聞想看的事,妻子崔氏問:“阿聞的婚事老太太特積極,莫非這中間有什麽我不知道的事。”
沈堯說:“就兩個原因,一是他家是咱們正經的一個老祖宗的後代,二是沈聞兄弟倆人品、才能都不錯,未來可期而且知道感恩,現在咱們幫扶一下也說不準将來大郎和二郎需要他們幫扶。”
崔氏暗自撇撇嘴說:“咱們家大郎和二郎哪需要他們這對失枯的兄弟幫扶。”
沈堯瞪她一眼說:“寧欺白須公,莫欺少年窮,誰知道三十年後是在河東還是河西,以後把你的小心思收起來,對着卿小娘熱情點,我看那孩子也是個心裏有成算的。”
崔氏說:“說道卿小娘我确實挺喜歡的,也就比咱家蓉兒差點,可比二娘和三娘強多了。”
夫妻倆很快轉移話題又說些別的事,家裏的事情都商量完沈堯起身去了外書房,崔氏也無奈畢竟年紀大了留不住夫郎在房裏,只能随他去畢竟兒女也都大了,這麽多年兩個妾侍也沒能有本事生下個小郎君,以後家裏的東西就她兩個兒子分,如今沈堯也只是在書房裏伺候的丫鬟,只要每天安排看好她們和避子湯就成。
……轉眼到了游園的日子,沈卿今天外出的衣服是繡娘燕師傅昨天剛剛做好的,一身月白色的襦裙,配着同布料的發帶和帷帽,另外又準備一套備用的水綠色襦裙,第一次參加游園帶着春禾和錦紅,貌似每次去新的地方帶的都是她們兩人,可能兩人平時給人的感覺畢竟沉穩,而且邢娘也覺得帶她們二人是最好的選擇。
沈卿提前一刻鐘下課回來吃過午飯,丫鬟們伺候她洗漱換衣服,都整理好後有童子跑過來說:“家主回來了,在前院等大娘過去。”
春禾抓一把果子給他吃,回到房裏最後檢查一下娘子的衣着,錦紅把大娘的衣物用品交給小丫鬟拿着,姑娘的帷帽她用雙手拿着,跟着春禾的後面往外走。
早有車夫趕出來沈卿的專用牛車,上面所有的紗簾都是用黛綠的,顏色相對比較深耐髒也不顯老氣,車裏的東西早有婆子們收拾擺放好,主要是有她常用的四個大靠枕,茶具、泥爐等物品。
牛車走的慢一般在城裏以家為中心,能夠去的地方最遠要走上一個時辰左右,車裏都會常備泥爐一個是取暖再有可以一直溫着熱水,尤其是天冷的時候這是必備的東西。
春禾上前扶住她上車然後依次跟着爬上牛車,小丫鬟守在靠近門口的位置,把牛車的轎門關好放下簾子。
沈卿沒有說話靠在春禾整理好的抱枕上,腿上蓋了一條羊毛毯子,手裏拿了一本她親手做的書冊手抄詩經看着,都安頓好錦紅靠過來小聲的說:“大娘剛剛童子過來傳話說,直接去游園不去主家那邊,不過晚上要去主家用餐。”
她邊看書邊聽最後嗯一聲表示知道連頭都沒擡,三個丫鬟各司其職坐在牛車裏,沈卿一擡手春禾趕緊倒一杯白開水遞過來。
春禾無數次慶幸她伺候的大娘不吃茶,看過主家茶房裏小丫鬟們做茶點,工具之多程序之複雜,她後來跟着邢娘學過可每次提起大娘都以還小拒絕,不過每次外出不用帶那些工具還是開心的。
走了大概大半個時辰牛車緩緩的停下,然後聽見外面有說話的聲音,有小童過來說:“郎君請大娘下車。”春禾上前把她身上的攤在挪開,沈卿随手把書卷放在矮桌上,起身錦紅上前給她整理衣物,又把帷帽給她戴上,春禾前後看見沒問題示意門口的小丫鬟開門。
春禾跟在她身後下車,錦紅千叮萬囑的小丫鬟跟着車夫看好東西,千萬不能讓陌生人靠近,避免車裏的東西出現問題。
--------------------
努力填坑不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