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
老宅的小丫頭在前面帶路,春禾和錦紅跟着她身後往前院去,沈聞兄弟倆住在第二進的院子裏,第三進是正房原來是阿耶和阿娘還有姨娘們住的地方,第四進原來是老太太住的,這都是上午二哥說的,她慢慢的沿着回廊往前院走,春禾過來加快腳步過來說:“大娘要不要找人抱你走?”
沈卿搖搖頭堅持自己走過去,也沒有特別遠只是現在人小兩步趕別人一步,只能多費些時間到前院。
沈聞聽見小厮說妹妹過來,吩咐人趕緊請進來讓丫鬟給上清茶和茶點。
這時她邁過門檻進來沈聞迎上來,兄妹倆一起坐在床邊的坐榻上,看見妹妹額頭有些微微出汗有些心疼的說:“我應該派個沙轎過去,看看把你累的。”說着用眼角斜了春禾一眼,吓的後者一哆嗦。
沈卿說:“不用的哥哥,春禾說抱着我的,多走走可以鍛煉身體也可以看看院子裏的景致。”
……沈聞卡頓兩秒鐘不知道要說什麽,這時小丫鬟端着銅盆進來,春禾直接投濕手巾過來給她擦臉擦手,這天熱了就是這一點不好走走就一頭汗。
她示意錦紅把東西拿過來,把提籃裏的描紅都拿出來遞給哥哥,沈聞起身回到書桌前開始檢查,沈卿則拿出繡花笸籮繼續做她的繡帕。兄妹倆就這樣靜靜的各自忙碌,而此時沈家二郎則出門去找兒時的夥伴玩耍。
沈大郎把妹妹這一旬的描紅都看完,用細毫筆做好批注拿着一沓紙走過來,交給旁邊的錦紅和妹妹說:“我已經都給你寫好批注回去仔細看看。”
說完探過頭看着她手裏的繡繃,沈卿把針別在繡布上伸手拿起笸籮裏的兩個荷包,遞給他說:“大哥你看看這是前一旬做的兩個荷包,是送給你和二哥的。”
沈聞點點頭說:“你的字比之前有進步整體都不錯,練字的時候已經要堅持幫着沙包,明年你生辰的時候再給你換個重一點的。”沉吟一下又接着說:“明天吃過朝食帶你和二郎去主家那邊拜訪大伯,這次是你第一次去,你重新寫幾張大字帶着,還有你的繡帕有幾份,大伯有兩個嫡女回頭你可以和他們互換禮物。”
這是第一次帶小妹一起外出,他和二弟都有兒時的玩伴只有小妹,兩歲多阿耶阿娘就去世開始的一年總是哭鬧,每次守在正房的院子不肯出來。
只好兄妹三人都搬到城外的莊園住着,畢竟小孩子忘性大,小孫嬷嬷帶着她就慢慢的忘記。
可整個人都靜悄悄的不喜外出,最近這段時間好像活潑一些,應該帶着她出去認識一些同齡的女孩,将來也有個來往交際。
下午兄妹倆沒事就一直靜靜的待在書房,沈聞還特意讓仆人把小妹練字用的東西搬過來,兩人就這樣頭對頭的在一張書桌上練字,沈卿目測書桌大概有兩米寬三米長,堪比小型會議桌其實她空間裏有個差不多大小的,只是她的拿着就是普通曲柳木的。
沈卿在休息的間歇摸着桌子說:“大哥,這個桌子是什麽木頭的摸着感覺比我的那張舒服。”
Advertisement
沈聞拿着茶杯喝一口水說:“只是黃花梨的,你喜歡以後有機會送你一張。”說到這他想起妹妹再有個十年就該出嫁,應該開始攢嫁妝了其他都好說,大件家具的木材應該開始收集。
他想的這些沈卿是不知道的,即使知道也沒太多想法畢竟這個時點的女孩都是這樣過的,好在重生在這個平行類似唐朝的時代,對女性的束縛沒有那麽嚴苛。
與此同時遠在城外莊園的謝淑,暗自決定留在沈家大娘身邊,做以為教引的女性長輩從此餘生有沈家負責給她養老,跟在她身邊的邢娘知道這個決定,整天都特別開心幹什麽都覺得有力氣,只是有些暗嘆沈家大郎這個休沐日沒有回來。
邢娘的想法非常簡單就是自家的姑娘,結婚後沒孩子丈夫就早亡,婆婆活了這麽多年就拿着一個引頭牽着,到時大娘沒有再成婚,結果呢老虔婆去世後小叔一家直接提出分家,大家只剩下一個兩進的小院子,她們兩人只好靠刺繡為生要不是大娘從小的夥伴給介紹這麽一個主家,估計那套小院子也保不住賣掉,可能她們主仆二人早就開始漂泊的生活。
如今沈家大娘還小哪怕将來成婚,她也可以過去做個管事婆子,回頭給大娘養老送終都有依仗。
……下午申時末的時候沈辰從外面回來,大概也就是下午五點左右,看見他進門沈聞點點頭帶着他們往花廳去,早有仆人看見去小廚房傳消息可以擺飯。
兄妹三人分別落座,有仆人分別端着杯盤碟碗上來,在每個人面前的小桌子都擺放整齊,今天的晚食準備的是四個涼菜四個熱菜,八道小菜每樣大概都是三口的量,還有兩道主菜是紅焖羊肉和八寶雞,主食配的是碧梗米和一小碗蒸餅也就是寬面條。
沈卿面前只有米飯每樣蒸餅,畢竟年齡還小吃不下那麽多主食,晚飯吃到八分飽就放下牙箸(象牙雕制而成的,古時候筷子稱為箸前面的字代表材質)。
有仆人送上淡鹽水用于漱口,沈卿拿出手絹擋着側身漱口,沈聞看見心裏默默肯定覺着謝先生找的不錯,妹妹已經有現下女孩的樣子,看來有必要明天和小妹他們一起回莊園,跟謝淑最終确認一下簽份短期身契。
吃過晚飯叮囑弟妹早些休息,明天早些吃早飯然後回主家,早些去帶着弟弟見一下大伯,已經說好讓沈辰參加明年的武舉考試,他提出能拿到頭幾名能不能保弟弟進入兵部,大伯沒有正面答複只說要先見見人。
吃過早飯春禾伺候她換上外出的衣服,淡粉色的留仙裙還是她剛穿過來的時候做的,負責針線的師傅提供的樣子她做一些細節改動,頭上梳兩個包包頭系着裁衣服一起做的發帶。
春禾把另外一套同款式淺綠色的包好帶上,交給錦紅拿上這些貼身的東西不能随便讓小丫鬟拿着。
臨出門的時候春禾拿了一個随身的大荷包,還是當初大娘想的主意縫了一根帶子斜背在身上,裏面裝了十幾個簡易版荷包,就是兩塊布帶個抽繩裏面放着十幾到幾十不等的大錢,裏面的金額根據荷包顏色分定,回頭在主家的時候肯定要避免不了打賞仆人的情況。
春禾把所有的東西都檢查完沒有遺漏,留晚翠在院子裏看着順便收拾大娘的東西,孫嬷嬷早上過來交代吃過午飯就直接回城外的莊園,讓她們幾個都準備好。
來的四個丫鬟東西一早就安排收拾好都放到晚翠那邊,春禾帶着小丫鬟陪大娘走動,錦紅負責帶着大娘的備用衣物。
主仆四人往前院走去小丫鬟手裏拿着帷帽和紗傘,她到二門的時候大哥回到二哥早已經等在那裏,沈聞安排小妹上第二輛牛車交代好主意事項,讓春禾和錦紅進車裏陪着。
他帶着二弟上了頭輛牛車一路叮囑要小心,什麽話都要三思後再說出口,大伯家的情況早就給他說過,只是不放心一向顯得有些魯莽的二弟。
一路絮叨的到達靠近皇城的老宅,這邊是一套三路五進的大宅,所在的街道只有三家同樣規模的宅在,沈卿隔着紗簾看着路過的都是圍牆,根據昨天大哥說這條街主家老宅在最裏面,外面兩家分別為世家太原崔家和洛陽王家,當然這兩家只是目前族裏最大的人在這邊,族長和老宅還都在家鄉,只有他們沈家祖籍在長安。
牛車從側門直接駛進二門兄妹三人從車上下來,早有人等在旁邊有一位穿着打扮、年齡都跟孫嬷嬷差不多的人迎上來,笑着給他們行禮請安接着說:“聞大郎,夫人讓我過來接卿大娘去後院。”
沈聞稍微側身說:“王嬷嬷不用多禮,小妹頭一次過來請你多照顧,我們兄弟先去見大伯,稍後去後面給老夫人和伯母請安。”說完示意身邊的小厮遞一個荷包過去,這樣的荷包都是有針線專門做的,每家的标記和圖案都是固定的,可是每家分支有都有不同。
王嬷嬷接過荷包笑容更勝,嘴上确說:“大郎客氣了,請大娘過來老奴一定會伺候好您放心。”說着放起紅包單獨給沈卿行禮說:“大娘請随老奴過來走吧。”
沈聞目送妹妹一行沒了身影才跟着大伯的小厮去書房,進入書房後兄弟倆給大伯行禮問安,兄弟倆得到許可後分別坐下,大伯直接詢問沈辰的課業,直接在聊天的過程中了解三人又出門去旁邊的靜室,大伯想看一下他演武,沈辰選了一杆紅纓槍練了一套槍法,大伯點點頭問:“你的平時訓練是誰教的?”
沈辰看看大哥然後說:“是段宏。”看見大伯皺眉沈聞趕緊說:“段宏的祖爺爺就是老祖的貼身護衛段濤。”沈家大伯點點頭,回想起他小時候太爺爺身邊的護衛,沒多久就分家叔爺爺一家被分出去,叔爺爺是祖爺爺最小的兒子,那會好像他剛結婚就被分出去。
想到這裏看着眼前的兩個年輕的孩子,忽然想起妻子說的事就對沈聞說:“致遠當初你給你定的親事,在你阿耶阿娘出事後就退婚,如今已經出孝你也不小你大伯娘想說給你定一門親事。”當時老妻說聞大郎已經不小蓋成家,畢竟卿小娘也需要有個女性長輩帶着。
說話間三人回到書房,沈大伯問他有什麽想法,沈聞想想說:“不要求門戶能夠支應門庭,外貌只要過得去人品一定要賢良淑德。”
沈家大伯很明白他的意思,其實昨天和老妻提起的時候也都達成共識,只是沒想到沈聞小小年紀也能想的這麽透徹,這孩子小小年紀帶着年幼的弟妹過活,比家裏已經成親的長子和即将成親的次子都還要小,就已經知道妻子要賢良淑德不能靠長相。
果然失去依仗的孩子都會迅速成長,當然也有些就直接長歪的,只是沈大伯身邊只有沈聞這一家父母雙亡的孩子,畢竟大家族的孩子總有長輩庇護。
……沈卿這邊跟王嬷嬷來到後面老夫人的院子,這邊老夫人、大伯母、大堂嫂和兩個庶出的堂姐已經在,她們走到門口就有小丫鬟通報過,只有春禾有資格跟着進入正房,小丫鬟抱着給長輩們做的小禮物,跟着進入正房一會送完禮再出來。錦紅被帶到旁邊的查房待着。
春禾小心翼翼的跟着進入正房,陪着大娘依次行禮,大伯娘給了一套頭面做見面禮,春禾趕緊上前接過來,給老夫人行禮的時候被叫過去,老太太拉着她的手說:“上次見還是團子一點大,如今都這麽大跟順小郎很像。”旁邊有丫鬟拿出老夫人早就準備好的見面禮。
是兩套小女孩的飾品,一套玉質、一套是金鑲玉,沈卿收下禮物遞給春禾,然後拿出給老婦人做的褐色錦緞抹額,上面繡着仙鶴預示長壽,中間鑲嵌一個珍珠是她從空間裏找的,之前人工養殖的大珍珠不值多少錢,可是現在還沒有人工養殖這一說,所以看起來很唬人。
老夫收到禮物看看繡工和做工,沈卿不好意思的說:“老夫人您別見笑我剛剛開始學做繡活,上面的繡花是求師傅幫忙,其他的做工是我獨立完成的。”老夫笑着說沒事,有些愛不釋手的交給旁邊的丫鬟,叮囑要放好等回頭入秋拿出來帶。
--------------------
努力填坑不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