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章節
晚上再說吧!”
應付完小菊之後,蘇嬈便是進了屋子,此刻開着大窗,裏面的光線倒也是光亮,空氣也不算悶。
中午的時候,蘇嬈只是吃了點粥便是沒什麽胃口,等到黑乎乎的中藥一端上來,小菊又是給他準備了點心,主要是怕她沒吃着東西餓着了。
蘇嬈覺得小菊挺好的,很細心很貼心,就是有點啰嗦和不太愛想事情,估計是沈家培養出來的,所以但凡有什麽事也會讓沈家報告,這雖然讓蘇嬈有點不爽,但好歹來到這裏之後都是她在照顧的,所以也當睜只眼閉着眼了,反正她也沒做什麽傷害到蘇嬈的事情。
何況像她這樣穿越之後還活得這麽滋潤也怕沒幾個人了。
根究到底,除了沈太爺,功勞最大的就是小菊了!
小菊見蘇嬈又是拿着書發呆,便是走過去。
“姑娘,你在幹嘛呢?”小菊笑道,“姑娘要是閑着,給小菊說說書裏的故事吧……”
要是平日裏,蘇嬈是不想多費口舌的,不過今天突然的想到了小菊的好,便是輕笑着說:“去搬凳子過來這裏聽啦……”
平日裏看的那些書,說的故事基本都是簡單敘述,乏味極了,可以前的她又沒記得多少,情情愛愛的說起來又沒勁,最後選來選去,便是講了西游記。四大名著什麽的自然是看過的,不過這裏頭唯有紅樓夢和西游記比較适合,紅樓夢裏面的情節和人物關系很是複雜,而且言辭繁複,講起來很是靠記憶力,所以最後就敲定了西游記。
小菊聽得入迷,還不斷的問着各種問題,蘇嬈也沒覺得煩,一一的解答。總之後來的後來小菊倒是喜歡上那個猴子了……
故事很長,一次性說完是不太現實的,所以蘇嬈也只是說了個開頭,便是請聽下回分解了。
小菊很是不依,拉着蘇嬈的手:“姑娘,你跟說說後來呢……”
“下回再接着說!”
“……姑娘,這個故事你是從哪裏看來的,是從書裏看到的嗎?”
“以前在學堂的時候先生給我講的……”
Advertisement
這個理由自然是極好的,小菊也沒什麽懷疑,不過她倒是開始念念叨叨的要找時間繼續講呢。
給小菊講完故事,覺得無事可做便是睡了個回籠覺,等到醒來的時候已然是快要到傍晚了,她覺得身體似乎好了很多,雖說還有點虛的感覺,但總算舒爽了許多,這讓她暗暗高興。
這時候的沈家的院子裏已經沒有了之前的那般熱鬧,偶爾能看見準備出門的人,遠遠的各種吆喝聲傳來。端午在現在來說,算是比較重要的一個節日,但凡是節日這些個權貴之人各種應酬是很多的,例如沈令之他們一般要去赴會,詩會、酒會各種各樣,普通人家也未必都是呆在家裏,出去逛逛集市游船看表演才顯得熱鬧。
而此時在城市各處,一個個最主要的節目也已經接近開始,有的詩會已經往外面挂出了第一首詩,然後也會有某系固定的青樓将這些詩詞選唱出來,至于最大的止水詩會和桃園詩會,人還在陸續趕來,沈令之出門的時候,舉辦止水詩會的潘家雅園外面也是各種名人雲集,連柴老今天也穿上了相對正式的衣服,在小妾芸娘的陪伴之下下了馬車,随後便是有人領着一大群跟班過來迎接:“柴大人駕臨,雅園真是蓬荜生輝……”
說話的這人正式如今潘家的家主潘壽同,他是州學的院長,才學不凡,最是擅長書法,早些時候皇帝很是喜歡他的書法便是下了令調他到京師去,屬于國子監管轄,會在近期就上京去,也算是升官了。盡管如此,對于柴老,他仍舊是頗為尊敬。兩人年紀相仿,柴老連忙笑着還禮:“不敢當不敢當,壽同兄你若是這般多禮,下次我卻是不敢再來了!……”
說實話,柴老其實不是特別喜歡這種場合,但被邀請了也不能不來,所以現在撐着笑也是要堅持的。
“哈哈……柴公你還是這般風趣……趕緊入座吧。”兩人一翻寒暄,朝裏面走去。
随着人流漸漸增多,不久之後,詩會便是準備開始了。
: 53 沈家?蘇嬈?
另外一邊的桃園詩會也是相當的熱鬧。
詩會是在大畫舫上舉行的,六船相連,在江面上頗為的壯觀,今天不但表演衆多,一路上還能欣賞整個揚州城的夜景,對于此時的任何人來說都是盛宴級的享受。
沈家的女子自然是有參加的,還有那盧芳菲也是在,兩兩見面後無非是一翻寒暄外加言語裏各種的炫耀。當然了今天舉辦詩會的潘府也有小姐參加,那就是潘盈盈,還有其他各家的小姐,基本都是熟悉的,說起來氣氛也算是熱絡。
随着詩會的正式開始,畫舫也換換的駛離岸邊,開始今夜的狂歡。
此時的城內街道上也是人頭湧湧,吃完晚飯的時間點上,人們從各家各戶走出來,大街小巷的往最為繁華的街道過來,街道熱鬧非凡,小販的叫嚷、雜耍賣藝的表演,還有一家家青樓妓寨中傳出的招攬客人的渺渺歌聲,有時也能看見裏面的舞蹈,男人們進進出出,好不熱鬧。
稍有名氣的青樓女子今夜都已有了去處,大廳之中偶爾還能找到座位,街道上偶爾會傳來某某詩會某公子有某新作出爐的消息,這是今晚的重頭戲之一,随後便能聽見某青樓名妓将這詩詞詠唱一翻,然後接着又能聽到另一首佳作的誕生,才子們互相較勁,佳人們則是将這些才華飾上一層風雅之氣。
當然了街道上除了傳誦那些才子們的佳作之外,也關心桃園詩會裏大家閨秀們的表現,這些女子莫不是些達官貴人的女眷,自小琴棋書畫和刺繡女紅,一翻攀比,總有結果,衆人也都是盼着消息。
總之這些才子才女們今晚是注定要出風頭的。
詩詞之道,唐時最盛!眼下一翻景象,無不說明了這個事實。不過這個時候的上層名流已經考慮到詩詞無用的事實,所以朝廷的科舉倒也沒将其納入取仕标準。
縱使上層有這個顧慮,但實際上風雅之事在大格局上到了一定的地位,若真能寫出一首好的詩詞來,那絕對是走到哪裏都會被尊敬和禮遇的。
相比起來那一些普通人家,最熱鬧的莫過于在一些茶館酒樓,這些地方,商家将各個詩會能拿的出手的詩作陸陸續續的聚集過來,偶爾有人大聲朗誦,也有的商家安排了會唱曲的姑娘唱上一段,即便是未曾讀書的市井小民,在這樣的氣氛中也能感受到特別的意境,好沾些風雅之氣。
雅園內,氣氛亦是熱烈非常。柴老和一些人也是聊着天,偶爾也會有年輕才子們過來搭讪恭維幾句,要知道潘壽同将來到了京師之後可是傳經授業,收的生徒莫不是些上了品級的官員子孫,自是前途無量,而柴老畢竟算是皇家中人,該給的禮遇自然是要的。
潘壽同原本是打算邀請齊王出席的,但後來跟江太守商量,覺得不妥,這麽重要的人物要是在這裏出了什麽事情可是要負責任的,不過江太守還是禀報了上去,好在齊王經過兩天的各種宴會已經乏味了,也是推辭掉了,潘壽同和江太守等人都是松了口氣。
不過齊王不來也不影響這次詩會,才子們已經開始發力,而雅園內也是有大量的仆人進進出出,而雅園外頭也是有接應的人,将傳遞出來的詩作或者一些故事和消息散播出去,例如宴會上某個大人物宣布了将女兒許配給誰誰誰啊,或是那個知名人物誇獎了詩作出色的某某學子啊。
詩會之中一般都是自由發揮,也有些到興致處由主人家出題的,大家三三兩兩的讨論讨論。詩會也算是個文人社團,也蘊含着暗暗較勁的意思,譬如別的詩會之中如果出了什麽詩作或者題目的,這邊也許有人會說:“說起這個,小生也偶得一首……”然後便是與人品評一翻,表年上自然是看不出存了争鬥之心的。詩詞這東西若是相當水準的确是很難分出高低的,可如若是差得很多,那佳作拙作,便是一目了然了。
眼前還不是最為熱烈的時候,真正好的詩作不可能真是妙手偶得,一般水平的學子多半提前準備好一兩首,然後早早的便是放了出來,這些人的想法大多數是覺得既然水平一般便是沒必要在那些頂尖的人物面前獻醜,這個時候正好拿出來,也好積攢積攢人氣,然後在仕途方面也好走很多。
沈家宅院裏,蘇嬈和小菊兩主仆已然是在樓閣上看了會熱鬧,便是回了房間。
外面的喧嚣聲隐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