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寒假的時候,何然才跟家裏人說要買計算機,這個時候的計算機功能也并沒有馬上就加強到哪裏去,但是價格上确實是下降了許多了。對于何然而言,能夠在爸媽不注意的地方為他們節省一點小錢也是好的。何然是黑客,從黑客技術來講,比起許多金融黑客也不遑多讓,但是何然永遠也不可能成為一個金融黑客。雖然說黑客們總有各自精通的領域,但是何然曾經的好學将衆多領域的知識壁壘悄悄打破了,秉承着一理通萬事通的信念,何然在整個大學時段一直孜孜不倦地進行黑客技術的提升與研究,只要是計算機領域的東西,他就樂于去學習,這在他與女友分手之後幾乎成為了他的唯一的追求。
此外,何然牢記着那句“再窮不能窮志氣”,雖然有些迂腐,但是何然始終覺得,一個人不能沒有自己的堅持,一個黑客更不能沒有堅持,那些沒有堅持的黑客很可能就會成為國家的害蟲。假設一個極端的情況,一個金融黑客能夠随意搬空一個銀行裏所有的錢,這種能力足以讓世界忌憚,這樣的人沒有任何約束的話,他的任意一次行動都可能引起整個社會的動蕩。
何然不是個有野心的人,在學習黑客技術方面與絕大多數人一樣,他應該算是野路子出家,沒有專門的老師來對他進行系統的教育,有關于黑客的所有東西都需要它自己摸索,有很多人在摸索的過程中就漸漸走上了歪路,但是何然沒有,在學習黑客技術的的最初就一直将黑客準則記在心中何然一直只是為了黑客技術的進步而努力。竊取他人的研究資料絕對不是合法的事情,不過這些在黑客界而言絕對算是小事中的小事。黑客界應該也算是個弱肉強食的社會,你強,你就能将所有非法入侵者擋在你的計算機之外,甚至你可以使入侵他人計算機的強手;你弱,那你成為別人的“肉雞”也別怪別人。可能在普通人看來黑客界的規則是混亂的,但是弱肉強食确實是黑客界的至理。當然,在整個社會而言,這套理論顯然也是适用的,只不過沒有黑客界那麽赤裸裸罷了。何然雖然是通過入侵他人計算機的途徑得到各種自己想要的資料,但是,何然從沒有利用這些資料獲得任何的利益。何然這樣的人,就屬于典型的技術宅,這在黑客界也不少見。
假期還沒開始,何然就讓父母去辦理了上網許可。雖然可能因為自己經常不在家而浪費,不過,在何然決定教父母計算機之後,也就能坦然了。
趙海芳是紡織廠的財務會計,如果沒有意外的,明年這個時間紡織廠應該會有一場裁員風波,趙海芳正是其中之一,據說後來招的會計都是會用計算機的,在這點上,何然媽媽吃了大虧。何然重生後自然不希望母親因為計算機的事情而失去工作,一個寒假足夠何然教會母親如何使用計算機。
至于何志偉,作為一個科室科員,他很早就接觸計算機了,只不過一般科室內是不聯網的,但何然覺得有必要讓父親通過網絡了解一些國家大事,雖然Z國網絡還處于起步,但是新聞之類的東西還是不會缺的。
白天的時候,何然會跑去徐濤家或者是傅城亮家,現在他們兩家的計算機對何然算是徹底開放了,雖然何然自己家已經有計算機了,不過他們更樂意何然用他們的計算機來講解一些計算機的東西。徐濤整個高一的第一學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個成績和祁展航是不能比的,但是相比一般人絕對是超前許多的。
傅城亮要差上許多,主要是因為他的心思并不在計算機技術上,而是和錢斌一樣在計算機游戲上,不知道什麽時候,他也弄到了《魔獸争霸》的游戲。他現在最樂意幹的一件事就是讓何然說說那些游戲的戰略,而錢斌就湊在一邊聽,錢斌在得知傅城亮有了這樣一款游戲後,其上門的頻率已經達到了過去的5倍了,也就是說,基本上每天放學都要去玩一會兒。要不是學校裏有徐濤監督,周末有何然幫忙突擊,估計他的期末成績能是“滿江紅”,現在到了寒假,自然是把所有空餘的時間都用來研究游戲了。
在游戲方面,他确實有天賦,何然講的一些戰術,比起傅城亮來,他更能靈活運用。此外,玩游戲的時候他總喜歡提建議,種種改進的方案讓知道後世的系列《魔獸争霸》的何然咋舌不已。這個家夥在網絡游戲方面确實是值得培養的,這麽想着的何然就寫了一套有關于網絡游戲技術開發上面的方案給了錢斌。錢斌欣喜若狂的時候自然也是大為吃驚的,不過粗神經的他也只不過大力拍着何然的肩說着:“何然,你太夠哥們了!”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原本計劃着要寒假旅行的錢斌竟然報名參加了一個計算機速成班,據說是要用最快的速度把計算機的基礎和中級的東西都掌握,好接着研究自己最愛的計算機游戲技術。這個夢想是遠大的,至于實現的時間,嗯……可能有點遙遠,人在不同領域的天賦是不一樣的……
何然在寒假的時候也和祁展航聯系過,接着就帶着徐濤一起去了陳前的店裏。在何然來說,這兩個人都是自己答應了要教計算機編程的人,因此這樣的集合是必然的。寒假裏一共就讓他們集合了兩次,兩次都是何然拿着教案在一邊指導兩個人編程的技術以及要點。雖然說祁展航是一個驕傲的人,但是有捷徑不走的絕對是呆子。也就是這兩次的會面,徐濤和祁展航竟然很快就成了好朋友,讓自己這個與徐濤是多年好友的人酸溜溜了好一陣。由于兩個人住得很遠,而這個時候e-mail又還沒有出現,兩個人的聯系除了電話就沒辦法了。當兩人用同樣詢問的眼神看向何然的時候,何然按捺着泛酸的心将CHAT軟件分別給了兩人,同時添加了第四個聊天室,當然,偶爾他也會上去串串門。這個聊天室主要還是給這兩個人用的。因為想到了群聊的問題,何然又開了第五個聊天室,這個聊天室可以把其他不同聊天室的人拉到同一個聊天室,雖然暫時用不到這個功能,但是有備無患也是何然的作風。
寒假裏和Black的聯系還是只在老時間,對于一個商業夥伴,何然覺得固定的交流時間就已經足夠了。
至于和Swagger以及Tuesday的聯系,一般也是那兩個人主動聯系的。何然在交友方面确實一直都是處于比較被動的局面,這也算是性格使然,重生後想改也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另外還有一個在寒假半當中又一次堅持不懈地挑戰他的XYZ,老實說,何然不覺得自己和對方有什麽大仇,不過XYZ好像和自己耗上了。這個家夥的黑客技術雖然不說一日千裏,但是應該也是個很有潛力的人。現在應付對方還用不上什麽大力氣,但是按照他的成長速度,總覺得未來會很麻煩。
何然反省了一下,不知道為什麽,明明才遇到這麽幾個黑客,竟然每個潛力都很強大,這未免也太誇張了,難道這個時代已經可以比拟後世的黑客滿街走了麽。(黑客滿街走:包括用黑客軟件的軟件小子)
整個寒假最高興的事情莫過于李飛和張曉迪的出現了。這兩個人是一起回來過寒假的,比起何然他們放寒假還要早了一個多星期,張曉迪剛到JD地頭就催着李飛要他介紹何然給自己認識。通過何然那個pa牆軟件,這兩個人在這半年裏在國外的網站上可以說是混得如魚得水,順便把一直提升不了太多的英語也提升了好大一截,他們自然是感謝何然的。此外,也正是因為在國外網站有了更多的見識,才能體會到何然這一個小小的軟件的厲害之處。李飛已經從何然那得到了不少技術上的好處了,張曉迪自然也是不甘落後的。從計算機技術上來講,這兩個人主修的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如果不出意外,這兩個人未來的職業一定和絕大多數黑客是處在對立面的,不過何然倒是完全不在意這些。對他而言,無論對方如何,他要做的就是繼續加強自己的計算機技術,按照這樣的情況,絕大多數網絡安全技術對他應該是毫無影響的,對于何然來說,學無止境不僅僅是說着玩的。
張曉迪見到何然之後,一開口就是感謝的話,面對一個比自己要小上許多的少年,張曉迪倒是十分坦然,這正在這個年代也還是比較少見的,哪個年代都不缺那些仗着年齡說資歷的家夥,難得遇到像張曉迪、李飛這樣的人,何然是樂意與之來往的。除了感謝之外,張曉迪也向何然讨教了很多自己在大學中遇到的網絡安全方面的問題,何然對許多問題進行了解答,但是更多的問題他暫時沒法用現實來說明,有些東西并不是這個時代能證明的。因為這個緣故,何然對Z國的計算機人才更加上了心。曾經有過的念頭又一次冒了出來——提前建立一個Z國的紅客聯盟。
Advertisement
作者有話要說:
小資料:
歷史上第一封E-mail确切的發出時間、地點、人物有所争議。
《互聯網周刊》報道為:“1969年10月,世界上的第一封電子郵件是由計算機科學家Leonard K.教授發給他的同事的一條簡短消息。”
1971年由為阿帕網工作的麻省理工學院博士Ray Tomlinson測試軟件(SNDMSG)時發出的,并且首次使用“@”作為地址間隔标示。
1987年9月20日[1]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是由“德國互聯網之父”維納?措恩與王運豐在北京的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發往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的,其內容為英文,大意如下。
原文:
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
中文大意
跨越長城,走向世界。
這是中國通過北京與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之間的網絡連接,向全球科學網發出了第一封電子郵件。
伊妹兒 網絡誕生代名詞
伊妹兒,這個10年前風靡全國的代表着當時互聯網的詞彙,是伴随廣州163電子郵局而誕生的。1998年3月,第一個由中國人自己開發的免費郵件系統Coremail,在丁磊和陳磊華的努力下誕生了,對于中國互聯網,這是具有符號意義的事件。這第一套免費郵件系統很快被丁磊挂在163上供中國當時的網民免費使用,并在當年年底就擁有了40萬用戶。163作為當時最著名的免費電子郵局,其最初屬于丁磊于1997年創辦并任CEO的網易公司所有,雖然163電子郵局後來幾經易手之後,現在該品牌已不存在,但這個産品為丁磊創造了原始積累,為網易日後的發展壯大以及在電子郵箱領域至今長達十幾年的絕對影響力奠定了基礎。
想了解電子郵件發展史:news.dayoo/china/200907/14/54502_99469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