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胤禔重生
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
是夜,皓月當空,星辰寂寥。
清冷的月光盈盈灑落,透過樹枝的縫隙投射在青石板磚鋪就的地面上,斑駁陸離。
“保清,保清……”
胤禔耳邊響起細微而清晰的呼喚,他睜開早已混沌的雙眼,勉力看去。
“保成,是你麽?”
他其實并沒有看清眼前人的面容,只是憑着多年的印象以及熟悉的身形猜測道。
“二十六年了,大哥。這樣的日子你還沒有過夠嗎?”
胤礽的聲音清清淡淡的,有着說不出的疏離味道,讓胤禔聽了略微有些失神。
怎麽不夠?他已經被困得快要瘋掉了!胤禔聞言握緊了拳頭,面上卻沒有顯出任何異色來。
“大哥,你可願意跟我走?”
胤礽似乎沒有注意到胤禔瞬間僵硬的表情,而是輕笑着問道,神情比起先前柔和不少。
“你、你是來接我的?”
雖然病了許久,可是胤禔的腦子還不糊塗,他清楚記得,胤礽是在十年前就已經去了的。更何況出現在他眼前的人,并不是他十多年前最後見到他時的落魄模樣,而是他記憶中熟悉的那個驕傲任性的少年。
胤礽但笑不語,或許胤禔并未察覺,但是他卻沒有忽略他語氣中若隐若現的期待之情。
“大哥不願意麽?”
Advertisement
久久得不到胤禔的回應,胤礽終于忍不住追問道,神色顯得有些不耐煩。
“我跟你走。”胤禔重重點頭。
還有什麽好猶豫的呢,他的人生,在康熙四十七年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可以宣布劃上句話了。
胤礽聞言笑笑,不再言語,轉身翩然而去。
“保成,不要走……”
胤禔伸手想要抓住他,不料動作過猛,卻把自己給驚醒了。
他猛然坐起身,只覺眼前一花,身形頓時有些不穩,被身旁的人扶住靜坐片刻方覺得好了些。
“爺,你這是怎麽了?要不要傳太醫來看看?”
胤禔的侍妾郭氏焦急地問道,雖然舉家被圈禁在高牆之內,可是胤禔,仍是她唯一的依靠。
“我沒事,你先下去吧,讓我一個人待會兒。”
胤禔擺擺手,示意郭氏先出去,他想一個人靜靜,他的腦子現在很亂。
剛才的夢境太過真實,真實到讓他很難相信那只是個夢。
可如果不是夢的話,他和胤礽怎麽會有那麽平靜的相處呢,胤禔自嘲地笑了笑。
“……那奴婢就先下去了,爺你有事喚一聲。”
因為胤禔的身體在入秋之後就不大好,郭氏不放心他獨處,可又不敢違逆他的意思。
郭氏離開後,胤禔重新閉上眼睛,腦海中出現的,全是那個和他糾纏半生的人的身影。
時間倒回去三十年,如果有人告訴胤禔,他會有想念胤礽的一天,他肯定會笑掉大牙的。
他想胤礽,這怎麽可能呢,他想他死還差不多。
然而康熙四十七年之後的二十多年時光中,胤禔想過最多的人,恰恰就是胤礽。
從天真無邪的可愛孩童,到豐神俊秀的聰慧少年,再到和他争鋒相對的張揚男人……
胤礽生命中的每一段歷程,幾乎都有胤禔涉足過的痕跡,反之亦然。
從兒時的親密無間,到少年時的漸行漸遠,再到後來的生死相搏,他們,終于走向陌路。
胤禔想着想着,重新合上雙眸,朦胧之間,他再次看見了那道熟悉的身影。
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清聖祖爺大阿哥胤禔薨。
如果故事就此可以落幕,胤禔對上蒼是不會有任何怨言的。
長達二十六年的“不見天日”的圈禁生活,他是真的已經受夠了。
然而命運給予胤禔的,卻不是他期待已久的解脫。
康熙十一年二月十四日,鐘粹宮。
懷抱初生的幼子,惠貴人納喇氏姣好的面容上沒有任何喜色。
九天前,年輕的皇帝失去了他唯一的嫡子,那是他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早夭的第四名兒女。不同于之前的承瑞、承慶以及尚未命名的皇長女,承祜的死,給康熙的打擊無疑是最沉重的。當整個紫禁城都因為帝後的悲傷而籠罩在厚重的陰影之下時,一個庶妃所出的孩子是不可能引起任何特殊的關注的。
胤禔對于自己的生不逢時倒是沒有表現出任何的情緒,因為他沒空。
他想不明白的是,自己為何會在好不容易盼到解脫的時候重新被拽回人生的起點。
萬佛啊,你嫌我上輩子被玩得還不夠嗎?胤禔無限悲催地在心中吶喊道。
經過那二十多年的幽禁歲月,他看清了許多以往不曾看見的事實。
雖然他的皇阿瑪對他還算重視,但是在他的心目中,那個位置,從來是和自己沒有關系的。
除了早年的胤礽,還有後來的胤禛,他根本沒有考慮過第三個人選。
既然上輩子沒能得到的東西這輩子得到的可能也不大,那他回來到底是為了什麽呢?
胤禔一邊抱着白白嫩嫩的小腳丫子啃,一邊用他現在還不是很靈光的小腦瓜子想,想了大半年也沒能找到答案。胤禔并不是個愛鑽牛角尖的人,他向來奉行“車到山前必有路”的原則,實在想不出來也就不強求了,而是每天吃了睡,睡了吃,安安心心地過着小日子,不管要做什麽,總得等到能說會跑了才行啊。
盡管上輩子頂了幾十年大阿哥的名號,但是胤禔并不是康熙的長子,在他上面還有四位哥哥——雖然在他出世的時候前頭三個承瑞、承祜和承慶都已經去了——由于非嫡非長的緣故,康熙對胤禔的關注非常有限,除了棄用前面夭折的三子用過的“承”字,為他取名為保清外,前來看他的次數都是有數的。
不過胤禔并不在意,畢竟上輩子也是活了六十多歲的人,要他像個真正的嬰兒那樣在康熙和納喇氏的面前賣乖賣巧,他實在是做不出來,因此能和他們少打些交道,他其實是非常樂意的。
可惜胤禔能夠躲過的只有康熙,至于他的母親納喇氏,在他六歲搬去阿哥所之前,估計都是躲不掉的。
“你說這孩子,他怎麽就這麽靜呢?想當初,承慶也不是這樣啊……”
到底是生養過兩個兒子的女人,納喇氏敏銳地感覺到了兩個孩子之間的差異。
“龍生九子各有所好,五阿哥生性穩重,這可是主子的福氣呢。”
方嬷嬷恭敬地站在納喇氏身旁,溫言笑道。她是納喇氏的奶娘,是她進宮的時候從納喇家帶來的老人,素來深得她的信任,像剛才的那番話,納喇氏也就會在她的面前說說。
“咯咯……”胤禔這會兒正好醒着,聽見方嬷嬷的那句“生性穩重”,不禁樂出了聲。
俗話說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可他還不到周歲呢,她哪裏就看出他穩重來了,不就是平時少有哭鬧,有啥噓噓和嗯嗯的需求也會主動出聲提醒,其他也就沒什麽了啊……
納喇氏聽見胤禔的笑聲,知道他醒了,忙讓宮人把他抱了過去,抱進自己懷裏。
“瞧瞧咱們五阿哥,笑起來多可愛啊,皇上見了保準喜歡……”
雖說胤禔眼下看着并不得寵,可他畢竟是康熙目前活着的唯二兩個兒子之一,如果他能得了聖心……自家主子的心思如何,方嬷嬷自然是知曉幾分的,這話便是順着她的心意說的。
“除了坤寧宮,皇上近來去的最多的是延禧宮吧?”
納喇氏的話看似和前文沒有聯系,可是延禧宮的榮貴人馬佳氏是康熙另一位皇子賽音察渾的生母,納喇氏的言下之意十分明顯,同樣是皇子,這位名義上行四,卻是實際上長子的四阿哥,可比自己的保清得寵啊。
面對母親眼中轉瞬即逝的黯然之色,胤禔不屑一顧地撇了撇嘴,見納喇氏面露詫色,忙擠了個稀奇古怪的笑容出來,還拿小手去抓她頭上的簪子,口中配合地發出“啊啊”的叫聲,這才把她的注意力吸引開去。
“那又如何?延禧宮那位小阿哥可是位體弱多病的主兒,誰知道能不能養得大?”
宮裏陰氣重,怨念多,小阿哥小格格們不好養,從康熙六年算起,皇上共得了五位阿哥,兩位格格,可眼下還在的,也就不到一半了,而且除了胤禔之外,二格格和四阿哥的身子骨都不好,常年都是湯藥供養着的。
“嬷嬷,慎言!”方嬷嬷的話雖然中聽,可納喇氏還是肅色吩咐道。有些話心裏知道就好,又何必說出來呢,這宮裏最不缺的,就是聽牆角和傳陰話的小人,即便是在自己宮裏,她們也不能不謹慎行事。
原來母親把宮裏的形勢看得也是很清楚的,胤禔津津有味地嚼着大拇指,認真想道。在康熙朝前期,馬佳氏的确是個得寵的,不然她也不可能在短短十年的時間內接連為皇阿瑪生下五子一女。不過賽音察渾,他還真犯不着他去操心,在馬佳氏生下的五個兒子中,除了最小的胤祉,其他人在胤禔眼中都是透明的,不值一提。
只有胤祉,想到前世那個最終把自己徹底打入深淵的三弟,胤禔的眼睛危險地眯了眯。
也許是嬰兒表達能力的欠缺,胤禔眯眼的動作看在納喇氏的眼裏就是他犯困了,于是她使勁親他兩下,就喚來乳母把胤禔抱了下去。現在是冬天,胤禔被包裹得嚴嚴實實,因此乳母也就忽略了自家小主子滿臉的緋色。
爺都多大的人了啊!居然還要被母親抱在懷裏親,真是太丢人了!
胤禔無限悲憤地擡手擦了擦臉,心中不停念道,爺要長大!爺要長大……
作者有話要說:
新文開坑,求包養,求撫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