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少帝
更新時間2013-11-22 22:11:58 字數:2167
他們誰都沒有說話,生怕說錯了一個字,便攪亂了此時的祥和。他們這般小心翼翼,可見平靜恬淡的日子對他們來說,是多麽的奢侈。
小夏子候在外室,等得心焦,他急得團團轉,晉王的脾性他早已摸清。王爺若不想去,誰來都奈何不了他。再說,王爺和王妃纏綿病榻,情意深濃,他有幾個腦袋去打攪主子。可是,宮裏來人通傳,即刻召晉王和晉王妃入宮,來的又是皇上身邊的親信海公公,通禀還是不通禀,真真是為難他了。
再三思量下,小夏子硬着頭皮悄悄進了內室,細長的聲音空蕩蕩的:“主子,宮裏來人了。”
“讓他等着。”晉王斬釘截鐵。
吓得小夏子縮了脖子,紅潤的臉頰變成青色,小夏子卯足了勁兒道:“主子,海公公來請晉王和晉王妃,即刻進宮,不得延遲。”
晉王瞪了小夏子一眼,最近太慣着這幫下人了,說話都學着紫蘭的腔調,沒正經嚴肅地回過話,倒添了幾分幽默,令人心情舒暢。
手上一暖,晉王妃纖纖素手覆在他手背上,驀然道:“陛下既然委派海公公來,必定是十分重要的事兒,王爺不如進宮探個虛實。”
此話一出,小夏子喜上眉梢,望着坐在床沿邊的晉王,趕緊道:“主子,奴才這就去準備。”
小夏子卸了重擔,腳步輕快的踏出房門。
晉王轉過晉王妃的身子,将她的下巴擡起,淡淡語聲萦繞在耳邊:“王妃可要步入水火之中。”
晉王妃含笑,目光迎向堅毅面容的晉王,驀然道:“不趟進去,怎知這趟水有多深。”
晉王哈哈大笑,誇贊道:“王妃果然豪氣如雲。”
“王爺是在取笑妾身身上的江湖習氣,冥頑不化。”晉王妃不以為意道。
“只道北方女子豪爽,但本王的王妃亦是豪邁之人。王妃敢下賭注,本王豈能旁觀。”晉王驟然說出此話,令晉王妃驚訝萬分,印象中晉王不是魯莽沖動之人,他一向小心持重,步步為營,從不只身涉險,沒有十足的把握,絕不輕舉妄動。以他今時今日的地位身份,稍有不慎,便萬劫不複,灰飛煙滅。
她以微笑迎合他的大膽舉動,他亦點頭微笑。
Advertisement
嵯峨宮牆,一眼望不到盡頭,轉過幾個彎,繞了幾個圈,兜兜轉轉,終于在少帝休憩的未央宮殿門前停下。
晉王妃拉了拉晉王的衣袖,眼帶笑意,她每到異常緊張時,總會不由自主地笑一笑,有時笑會很好的掩飾她內心的不安和尴尬。
晉王溫柔凝視晉王妃,給予她力量。
兩人無聲的對視,已勝過千言萬語。
他們攜手步入未央宮,高大的殿門在他們身後重重地合上,屋裏斑斑駁駁的光影,和那一室的靜寂,逼仄出窒悶、奇詭的氣息。
侍立的宮人噤若寒蟬,一出一進,毫無聲息,詭異的氣氛讓人寒毛直立。見慣了大風大浪的晉王妃,不由得一顫,心有餘悸,眸光流轉,望住那壯麗屏風後,躺在金銮帳內影影綽綽的清瘦身子,只覺勢如山倒,頃刻間,化作腳下之泥。
忐忑不安的晉王妃,腳步虛浮,身子重心全部轉移到晉王身上,晉王孔武有力,攜着晉王妃逐步走入少帝卧榻,他強壯的身體給了她信心。
許是察覺到細碎的腳步聲,朝裏小憩的少帝,緩緩轉過身來,幾月不見,少帝腰更細了,綴玉腰帶勒得身子像一根竹竿子,衣衫漸寬,晉王妃目光大膽,從腰上慢慢移到慘白玉容,毫無人氣,不帶血色的尊容讓誰都能清楚地辨析,少帝得病已久,只差病入膏肓。
她只顧注視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樣的少帝,忽視了身邊之人。驀地,她只覺手上一緊,晉王扼住她的手腕,心神不悅的望着她。
半卧着的少帝輕笑一聲,笑得連聲音都破碎了:“四哥,四嫂,真是一對璧人。”
晉王微微笑了,眼底情意随之隐去,他神色平和,欣然道:“皇上六宮佳麗三千,卻對淑妃娘娘情有獨鐘,十年如一日,此情堅貞不渝。”
少帝撐起身子,內侍墊起枕頭,少帝背靠枕頭,長舒一口氣,心下悵惘越發濃了。少帝強顏歡笑,帶着一向寬仁的語氣:“四哥說話越發膩了,不怕四嫂臉紅。”
晉王神色不變,沉聲道:“微臣和賤內已是老夫老妻,自然比新婚兒女要放得開。”
聞言,晉王妃微怔,默然瞧着紅色宮磚靜靜出神。
“四哥依然豁達。”少帝一咳,整張臉都皺成了團,像極了核桃外殼,機敏的少帝用衣袖掩住薄唇。
可晉王眼明,他健步如飛,奔至床榻,跪在床沿邊,掰開少帝攥成拳的手,手掌心的暗紅,觸目驚心,晉王再也不能保持平和神态,他顫抖地問:“多久了?”
“已經大半年了。”少帝嘆息一聲,無奈地垂眸。
“陛下瞞得大家好苦,為何要獨自一人承擔?”晉王語聲輕柔,極力抑制住內心的凄涼,兄弟手足,竟如此生疏,這只怕是生在帝皇之家的莫大悲哀。
“朕已是快要走之人,四哥一定要替朕完成心願。”少帝咳出大量血,身邊的海公公只管悲戚,卻不敢傳喚太醫。
只因誰都知道,當今天下,大丞相司馬恭如功高蓋主,手握重權,深得皇恩,早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如今,大丞相之女——司馬子萱,入宮不久,便破例封她為四妃之一的淑妃,一時風頭無二,寵冠六宮,回眸一笑,頓使六宮粉黛無顏色。
司馬恭如仗着自己是兩朝重臣,兼皇親國戚,常不将等閑之人放在眼裏,行差踏錯不時發生,但依然我行我素,目無綱法,絲毫不畏懼皇家天威。
少帝心良苦,悲憤難掩。
先祖好不容易打下的大好河山,難道真要在他手裏隕落?
年輕的帝皇是中興之主,即使做不了明君,少帝也不屑與昏君為伍。
所以他才大悲,大喜,大苦,大樂,大起大落,病了也不敢急召太醫診脈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