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老俞,怎麽剛來?就等你呢!”
??“老王,平時看你也沒那麽積極,今天怎麽着了?真見到好東西了?”
??俞董顯然是古董交友會的常客,剛一進門,就收到了接連的問候。
??岑訣長這麽大,還是第一次混進這種古玩的圈子裏,跟着俞董背後,好奇地左瞧右看。
??今天的交流會說是圈子裏的人自己玩一玩,但其實規模并不小。
??據門口接到的海報內容來看,這個交流會已經舉辦了三天:第一二天都是古董展出,到了今天,才是真正的重頭戲——藏品拍賣。
??對于俞董這樣肯花錢肯買買買的大佬來說,這場交流會的唯一值的親自來的場合,就是第三天了。
??俞董帶着岑訣越往內走,遇到的熟人也就越多。
??那些個藏友、拍賣行的老板、商家,都湊上來打招呼——哪怕在土豪遍地走的A市,俞董在肯為古董花錢上也是一把好手。
??應付完了人際關系,眼看拍賣會即将開始,俞董被工作人員帶進了二樓的vip休息室裏,一推門,又是幾聲情真意切的“老俞”。
??俞董在外板着一副不近人情的臉,架子端得足足的,到了這裏,才總算輕松下來,解開西裝的扣子,深深地喘了一口氣,坐在沙發上。
??“累死我了。”
??俞董坐下了,岑訣跟着在一旁站着,見到工作人員端茶水來,伸手攔下:
??“麻煩換一杯溫水。”
??在俞董身邊待了一周,具體情況岑訣聽秘書說了一些,其中就包括俞董有胃潰瘍病史,沾不得茶。
??工作人員愣了一下,連忙點頭應下。聞言,屋子裏的其他人也不由得看過來。
Advertisement
??“嗬!老俞,這是誰呀?”
??俞董往日來這種場合不喜歡帶秘書,自己孤零零一個人就來了。
??他知道自己身體不好,在飲食上有諸多忌諱,但又懶得吩咐人,于是幹脆就滴水不沾。
??誰曉得今天帶了個人,還給張羅起來了!
??俞董也沒想到岑訣平時裏不怎麽說話,但一聲不吭知道了不少東西,聞言道:“小岑,我秘書。”
??屋裏其他人在“秘書”兩個字上品了品,眼睛又沒忍住往岑訣臉上瞅——
??這年輕人,長得也太俊了!
??嚴格說來,不止是一個帥氣可以稱道。簡直就和那汝窯的瓷器一樣,“千峰碧波翠色來”!
??“這小夥子不錯,老俞,你這招人有水平!”
??先不說岑訣的業務能力如何,光是這相貌,就讓其他人忍不住心癢癢。
??今日到底是名為古董交流會,實則古董買賣的交流會,旁的人們提了幾句岑訣幾句,便回到了正題上,繼續聊起了今天拍賣的藏品。
??這次辦的這個拍賣會,是某大拍賣公司牽頭,網羅了不少國內國外的好物件。
??其中最大的噱頭,就是被清乾隆稱“三希”之一的《伯遠帖》。
??這《伯遠帖》的作者是東晉有名的王家子弟王珣,一般不了解的歷史的人或許不曾多聞這名字,但聽另一位就知道了:王羲之。
??王珣是王羲之的侄兒。
??《伯遠帖》作為與《快雪時晴帖》、《中秋帖》并肩的寶物,最讓人稱道的,就是它本身是唯一傳世的晉朝真跡。
??是正兒八經的晉朝文物。
??有了這個鈎子在,其他也顧不得讨論其他了。
??俞董對陶瓷、花瓶、擺件兒有興趣,對這文人的書法和畫都興致缺,伸手端了溫水喝了一口,拿起桌上的畫冊看。
??與他同樣不感興趣的,還有坐在一旁的岑訣。
??岑訣跟着俞董來,原本是想找找未來潛在的投資人,但現在看來怕不是時候。
??他無聊地坐在一旁,見桌子上有工作人員留下的筆墨,拿起來随手劃拉。
??《伯遠帖》的內容是什麽來着?
??岑訣看了一眼放在桌子上的圖冊,随便寫:珣頓首,伯遠勝業情期……
??由于魏晉朝時期文人寫字用的是硬毫小筆,蘸墨少,需要時不時添墨,加上筆的觸感硬,比劃橫豎彎折都有力,岑訣寫了幾筆,覺得不滿意,就擱筆不寫了。
??就在他沒事幹寫寫畫畫時,拍賣會正式開始了。
??一旁有人專門講,看起來像是俞總的朋友們請來的專家。
??“聽說是個大學教授,在某個大博物館兼職,研究方向就是書畫方面。”
??這位專家果然靠譜,《伯遠帖》展出來時,第一眼就定了性:“我不太看好這件。”
??不看好,就是大概率是贗品的意思。
??專家都說不行了,在座的當然不會買這個賬,說了幾聲“可惜”,準備參加接下來的內行人交流會。
??俞董看完了整個拍賣會,趁機買了兩個花瓶,心情頗好,見岑訣從頭到尾劃水,不由得道:
??“你這小子明明懂點東西,怎麽一句話都不說?”
??拍賣會結束了,其他人有了興頭,聽聞這話,不由得好奇地問原因。
??俞董講了岑訣給他收拾老舊藏品的事。
??“那些都是十多年前買的東西了,這小子一個個給我收拾好,擺在櫃子上。”
??“那些個假的東西都放的高,唯獨一件他沒動,妥善地給我放在地上。”
??其他人好奇了:“怎麽了,難道還真是真品不成?”
??俞董說:“不是真品,但也差不離。”
??“什麽意思?”
??“那件黃花梨的盒子,裏面裝的鎏金佛是仿的,但是那盒子,還真是個好物件兒。”
??見其他人瞪着眼,俞董笑着說:“明清時候的,賣的人不懂,把真貨拿來裝假貨!”
??好家夥。
??明清時期的盒子,價值加起來恐怕比一屋子假貨的價值還高。
??這小岑不但眼光好,還沒有趁着收拾東西時混亂生出別的心思來,這人品,的确一流。
??先前老俞身邊忽然冒出個秘書來,他們心裏覺得還有些別的想法,聽到這裏,就徹底懂了。
??誰不想身邊有個懂事、業務能力一流,還能陪着淘換古董的秘書呢?
??簡直想挖牆腳!
??就在各位總們想方設法找機會與岑訣套套瓷時,那位請來的專家去完洗手間,折返回包廂。
??這位專家姓林,雖然是請來的顧問,但頗不喜歡吵吵鬧鬧的環境,見老板們說着話,他也懶得往前湊,而是在一邊尋了個椅子坐下。
??椅子前的桌上,竟然還擺着一幅寫了幾個字的紙,紙上的墨跡都還沒幹透。
??也不知道是包廂裏的誰無事寫的,林教授無聊着,加上職業病發作,只要是個字,就忍不住湊上去看。
??結果不看倒好,一看,驚着了。
??寫的真好啊。
??模仿的是《伯遠帖》,字體裏有着王氏一脈所擁有的潇灑飄逸。雖然在字體上或許未必一模一樣,但是那股氣質,卻是模仿得淋漓盡致。
??一眼瞧去覺得難得,仔細再看,林教授竟又品出了另外一番滋味。
??飄逸自然是真,但在這魏晉風流下面,似乎還掩蓋着一股遒勁的骨力。
??林教授忍不住一個字一個字看去,在看到起筆和收筆時,目光不由的凝滞了一下。
??這是……王羲之在《蘭亭序》中的寫法。
??但,又有一些別的意味在。
??《蘭亭序》下落不明,流傳下來的摹本中,數唐朝的幾位最好,雖然每個版本都無法百分百還原作的精神,但這種再創造,也是書法發展的動力。
??桌上這個,倒是像初唐諸遂良的寫法。
??褚遂良那一個版本,至今都還不知道在哪裏啊!
??林教授想到這裏,激動了起來。
??他擡起頭在屋內找了一圈,見工作人員進門,連忙拉着對方問誰坐過這裏。
??林教授聲音不小,工作人員吓了一跳,連帶着屋子裏其他人也看了過來。
??“這麽了老林?”
??林教授說完自己的猜測,站在一旁的岑訣已經驚呆了。
??他怎麽知道在這個世界褚遂良的版本遺落在外,在他的世界,這個版本好好地儲存在故宮博物院呢!
??屋子裏就這麽些人,大家都不會書法,也沒離開過座位,那麽唯一的那個可能是——
??所有目光望過來,岑訣無所遁形。
??他與林教授殷切的目光對上。
??“……”岑訣只得實話實說,“我小時候的确臨摹過您說的這位的字。”
??但是那個小時候,不是在這個世界的小時候。
??要說起來,他姥爺家的确擁有許多名家真跡,後來故宮博物館好幾件書法作品,都是他家捐的。
??“那你快來寫一寫!”林教授已經顧不得其他了,他就這樣拉着岑訣,讓他寫《蘭亭序》。
??雖然找不到儲本,但是看看最接近儲本的也不錯啊!
??岑訣被拉着寫字,在場的其他人久久無言。
??等他寫完了,其他人也不忍了,遞來名片當場挖角:“小夥子,別跟老俞混了,沒前途,來我這裏!”
??“別胡說,你看看我,我家就是做藝術生意的。”
??不一會兒,挖牆角竟然搞成了公開競價。
??有的人幹脆出昏招:“小夥子,你考不考慮和我家姑娘見一見?”
??“我家兒子也行!”
??這些人,竟然想挖岑訣入贅。
??俞董在旁站着,越聽越不像話,伸手趕蚊子似的趕人:“去去去,在小孩面前胡說什麽?”
??“要聯姻,找岑雙峰那老東西去。”
??岑雙峰——岑?
??其他人一下明白過來了,原來這小岑,是岑雙峰的兒子!
??準确地說,是岑雙峰那個抱錯的,從下鄉找回來的親兒子!
??“老岑這是什麽運氣啊。”
??一瞬間,房間裏充斥着恰檸檬的氣息。
??酸!
??當天晚上,還真有人晚上睡不着覺,想了又想,拿起手機來編輯信息,給岑雙峰發過去。
??“雙峰吾兄,多日未見,想有個不情之請……”
??岑雙峰忙完工作,拿起手機,一看消息,竟然有多位不曾聯系的朋友發消息給他。
??出什麽事了?
??岑雙峰仔細一看,發現竟然都是想要和他談親事的!
??人家指名道姓了,看上的,是他親兒子岑訣!
??這……到底發生什麽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