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二十六章
心理學上說,男人可以由智者、野獸、少年等三個部分組成。其中少年才有愛人的能力。而野獸則只是欲望。
大二上學期,林與樂曾和高一的同桌,一名娃娃臉的男生讨論過關于愛情的話題。那個男生說:“我到了大學,才發現我的本質其實是個浪子,有個說法說,男性本身就是愛與性分開的,而且男性生來就有同時愛多個女人的天性。”
對此,林與樂曾深深地感覺到對男性這個群體的恐懼。
或者說,主要是來自于對男性身上野獸那一面的恐懼。
說這話的時候,盡管曾經的同桌仍然頂着當初那張人畜無害的臉,林與樂卻總覺得自己望見了一只欲求不滿的野獸,在社會的叢林裏做着無休無止的愛情游戲。
這讓林與樂既感覺到惡心不适,又感覺到十分不能理解――這場游戲有什麽進行的必要嗎?
世界上有趣的東西太多了,将愛情把玩,難免會走火入魔,最後想愛都喪失了愛的能力。
當然,林與樂現在就覺得自己已經喪失了愛人的能力。
喜歡李應生,或者說,欺騙自己喜歡李應生的時候,林與樂的心情是理智又糾結的。
一方面,她的确想要談一場戀愛,一方面也的确認可李應生是個不可多得的優秀男生。
于是,她錯把這種對愛情的心動,當成了她對李應生的心動,直到她後來漸漸發現,越相處她越感覺到不适。
林與樂不知道原因出在了哪,也試圖分析過,但沒分析出來。
直到有一次,她再一次跟謬言打了一次游戲。
陌生人總有股給人放心講心事的能力。
也許是那天心情不佳,也許是其他原因,林與樂在謬言問她有沒有男朋友,有沒有人追她的這個話題中,第一次跟人細致地講述了這個故事。
Advertisement
謬言聽完,就感嘆道:“這男的老司機啊,還知道看電影戴個外套。”
“?”林與樂愣了一下,沒反應過來。
謬言就道:“你不知道嗎,跟女生出去看電影帶外套是一些男生的常識,而且他也太不走心了吧,你身上冷,他給你批腿上幹嘛?不會是第一次做這種事情,太緊張了,還失誤了吧。”
謬言一說完,當日一切林與樂沒想明白的細節,都紛至沓來,證實了一件事情。
李應生并不喜歡她。
也許是林與樂神經過敏,也許這個問題只是個女人愛矯情的問題。
可林與樂就是沒感覺到喜歡。
她只感覺,那是一團寂寞。那一團寂寞組成了一只怪獸,怪獸再披上智者的皮囊,朝她步步逼近。
剛開始的時候,它僞裝成彬彬有禮的樣子,布好棋盤,等到快收網的時候,終于才露出急不可耐野蠻的模樣。
那不是林與樂心中關于愛情的幻想。
她想要的是少年的情感,純潔、幼稚、隐忍、害羞、又滿溢出來的歡喜。
會悲傷,會高興,會愧疚,會害怕內心的野獸吓到對方而感到抱歉。
過于理想化的愛情觀,也許正是林與樂覺得自己還停留在高中的原因之一。
當然,也是林與樂發現葉振對自己有一些特別後,仍然選擇了放縱的原因。
她不知道自己對葉振是什麽想法,她只知道,如果葉振喜歡她的話,她會很開心很開心。
正如,這一個月以來,葉振斷斷續續給她發消息時,她內心洶湧出來的開心一樣。
半個暑假,葉振都會時不時地找她聊天,有時候只是問她打不打游戲,有時候則會問她,有關于大學的問題。
雖然每次都聊不久,但至少每一次都是葉振主動來找她。
打字聊天通常不會問過于私人的問題,葉振有着遠超其他高中生的情商,他會在主動提問時,只問一些有關大學或者有時候留意林與樂的話,回複一些回答。
譬如,林與樂打游戲偶爾提起說,感覺最近總是低血糖貧血時,他會冷不丁地搜一些相關的知識,甚至發個淘寶鏈接來。
然後林與樂受寵若驚地說謝謝時,他又會極其冷淡地什麽也不回複。只有在林與樂問他,這個藥是補血的嗎,他才會說,嗯,然後附上一堆吃藥注意事項。
這樣低調又讓人心動的行為,總是讓林與樂很詫異。因為實在很難想象,葉振這樣的男生為什麽會對她抱有好感。
直到有一次,邱澤昕在打游戲時,忽然半開玩笑地說了一嘴:“葉老狗這人,就特麽喜歡比自己大的。”
林與樂這才想起來,啊,好像第二次打游戲的時候,葉振專門拿這個問題問過她:“你是大學生?”
彼時,林與樂沒放在心上,如今想來,好像後來的熱情,都是開始于那一次問話。
這麽想着,林與樂反倒沒有那麽多心理壓力了。
如果可以,就當試一試,和他網戀一次,好像也不錯。
――這樣的想法,就随之冒了出來。
反正,網戀而已,低成本戀愛,不試白不試。
況且,她也的确有點喜歡他。
作者有話要說: 我發現,我的寫作目的,好像并不需要我寫很多戀愛細節(主要是開局第一卷表達過剩,第二卷反而不好寫了,大概率是個失敗的作品,但我不會坑,所以就放飛自我了,之後的劇情大概率就是快速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