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趕集歸來
三人轉頭一看,一個年輕小夥正趕着輛驢車沖他們招手,車上散亂地放着些空竹筐。
“錢老二!”劉氏喜道。“你也來趕集?”
“是啊,給我姐的小飯館送菜來。好久沒見,劉嬸身體還好啊?”
“好,好。真是巧啊。”
劉氏向林敏他們介紹道:“這是你錢二叔,她娘和我以前是一個村的好姐妹,她就嫁到我們前面的細柳村。”
“錢二叔。”姐弟倆乖巧地叫人。
錢二叔笑着連連答應,他二十五六的年紀,長得精精神神的,看着就很爽利。
他打量着林敏小文問:“這是林二哥的孩子吧,長得真好。”
劉氏點頭:“是啊,這是他家的老大老二。”
錢二叔又誇獎了他們幾句問道:“你們這是回村吧,要是不嫌棄的話我送你們一程。就是車上有點亂。”
他說着把車上的竹筐整理好,空出一片位置來。
劉氏和他客氣幾句,祖孫三人就上了車。
車上劉氏和錢老二邊走邊聊,林敏了解到錢老二的娘和劉氏以前特別要好,嫁的地方也挨得近,兩家經常走動,彼此都很熟悉,前幾年他娘去世了,來往就少了。
錢老二的姐姐錢大姐嫁到鎮上開了個小飯館,每逢集日生意比較好,他就早早地給姐姐送菜過來,順便幫着做點事,今天他剛做完事準備回村就看見了林敏祖孫三人。
“我從後面一眼就認出劉嬸了,一點沒變,還是那麽精神。”錢老二特別會說話,說得劉氏喜笑顏開的,兩個人越發聊得火熱。
驢車跑得風快,他們來的時候走了半天才拐彎的那個地方,現在一下就轉過去了。只是确實颠簸,太陽也大,不象走路可以避到樹蔭下。下次還是弄頂草帽吧,曬得頭頂都要冒煙了。
Advertisement
“要是有錢了,我也買輛驢車,裝個減震,再安個頂篷。”林敏又開始做夢了,夢得也不離譜,還沒有夢到買馬車。
“嬸子,你們以後要是早上來趕集,我過來接你們,反正也要從你們村過。”林敏突然聽到錢二叔說。
“逢集我們倒是真要過來賣東西,只是你車上要裝那麽多菜,坐不下吧。”劉氏也是不會拐彎抹角的,直接就跟錢二叔說上了。
她是看林敏姐弟兩個走到鎮上确實夠嗆,沒背東西都那樣,再背點東西能倒在半路上。她又不想搭村上的牛車,那些婆娘媳婦的嘴能把你煩死。
錢二叔是真厚道的一個人,說的都不是虛的,他一手拉着缰繩一手舉着鞭子,轉過頭對劉氏說:“沒問題,我把筐子挪挪能放下。就是我走得早,你們能走那麽早嗎?”
劉氏一拍手:“我們就是要走得早去市場占位置。”
錢二叔笑道:“那不正好。”
兩人就開始商量幾時在哪裏碰面,劉氏又說到要給車錢,畢竟這不是一兩天的事。
錢二叔就佯裝生氣地說:“嬸子要跟我說這個那我可就不敢來了,還跟我見外嗎?要是我娘知道了會來罵我的。”
劉氏啐道:“小孩子亂說話,一點忌諱沒有。”
錢二叔哈哈大笑。
驢車到靠山村的時候正是午飯時間,和錢二叔道了別,祖孫三人沿着村口的小道往回走。劉氏要先幫他們把東西背到林敏家。
這時候村裏的人大多都在家裏吃飯,幾個小孩端着碗在老槐樹下聚在一起,你夾我一片菜我夾你一片菜,鬧鬧熱熱的,柱子也在裏面。看見林敏走過去,往她頭上瞧了瞧,馬上又低下頭裝沒看見。
林敏也不理他,徑直走過。有幾個婦人經過和劉氏打招呼,又好奇地打量林敏姐弟,其中還有個婦人滿臉帶笑地過來和劉氏搭讪:“劉嬸,趕集回來啦?買了不少東西啊,讓我看看買了些啥?”說着就要翻林敏身後的背兜。
劉氏毫不客氣地把她的手打開,瞪着眼直接吼回去:“看啥看,你沒趕過集沒買過東西啊。要看回你家看。”
說着上去拉着林敏小文的手就往前走,那個婦人也不生氣,笑嘻嘻地:“不看就不看,兇啥嘛兇。”
劉氏告誡姐弟倆:“這個婆娘你要離遠點,她臉皮厚得很,啥話都說得出,看你有啥東西聞到氣味就來了,一不小心就能給你順走,嘴巴又大,天天搬弄是非,你等着看吧,一會兒全村的人都曉得我們買了東西回來。你千萬不能跟她客氣。”
“好的,我們記住了。”林敏小文忙答應,珍愛生命,遠離極品,這是必須的。
“奶奶,讓大伯再做幾個小筐吧。”林敏跟劉氏說,“我想到時候把豆芽和涼粉送給錢二叔和他大姐嘗嘗,說不定他們覺得不錯,會找我們買呢?如果他們要的量大,我們就便宜點賣給他們。”
劉氏摸着林敏的頭連連嘆道:“這腦瓜子怎麽想的,一下就想到這些了,真要這樣咱們的生意就不愁了。我下午把豆子給你拿過來,馬上開始做。”
回到家裏,小偉心兒飛奔着迎出來,看着他們把東西一樣樣拿出來放到桌上,都樂得不行,心兒拿着絹花愛不釋手,一會插在頭的左邊,一會又插在右邊,讓林敏給她看看在哪裏更好看。
“哪裏都好看,我們心兒戴啥都好看。”林敏發自內心的誇獎,順便塞了個丁丁糖在她嘴裏。
心兒嘴裏咬着糖含糊不清的說:“姐姐天天都去鎮上去就好了。”
林敏汗顏:“那錢可遭不住。”
小偉則抱着他的書和筆看了又看,一直呵呵傻笑,又找了一張寫過的字的紙準備把那本《唐史》包起來。
林敏拍手叫他們:“都先別弄了,準備吃飯。”
今天的午飯就是她帶回來的包子和她燒的冬瓜肉片湯。這裏的菜包子不是現代的菜肉包子,而是真的純菜包子,只是油加得比較多,還是很好吃,再配上肉片湯也是很不錯的。
看着吃得香甜的弟妹,林敏無比慶幸,幸好沒有穿到那種一家十多個小孩,吃飯就象打仗的人家,象她這種反應慢的,可能還沒下手人家已在打掃戰場了。
吃了飯,林敏将抄書的事和小偉說了,詢問他的意見。小偉連連點頭表示願意,又睜大眼睛,看着林敏不敢相信地問:“我可以嗎?”
林敏實事求是地回答:“那可不一定,要先把你的字拿給老板看,他認可了才行。我看了那些書都是開蒙的書,你以前都學過,可以邊抄邊複習。”
小偉聽了,很鄭重地拿着他的紙筆就要去練字:“姐,我先練練,好久沒寫了。”以前她娘對他的字可是要求很嚴的,每天都要督促他練,這段時間都沒有寫過,他有點沒自信。
林敏連忙叫住他:“也不急這會,慢慢來,只要堅持練一定會有進步的。”
小偉嘴裏答應着,還是拿着紙筆急匆匆地跑走了,如果能接到活,他也能給家裏掙錢了。
林敏失笑地搖搖頭,這個小大人也有沉不住氣的時候。
她走到廚房裏開始整理買的那一堆東西,先把調味品裝進調味罐裏,除了味精基本都齊了。好在她本身就不喜歡吃味精。
其實想想她也不是一無是處,還是有閃光點的。幾千年歷史文化的熏陶,前人的經驗總結,她成長的經歷,都是她的財富,她十多年學習的知識和掌握的一些小技能就是她的金手指。
比如說,她很會做吃的。一是本身愛吃,有各種美食食譜讓她研究,另外她還有個廚藝高超的室友,大學時他們幾個好朋友定期會在學校附近租商務公寓的日租房聚會,自己去自由市場買菜弄好吃的,她的那位室友就是主力大廚,她不僅自己弄,還會教她們做,所以她學會了很多菜的做法。現在有了這些東西,她也可以在廚藝上大顯身手了。
不過還是少了很重要的一樣調料,那就是豆瓣,她的那位室友是四川人,教她們做的都是川菜,基本都要加豆瓣,她特別喜歡的回鍋肉,麻婆豆腐,豆瓣魚等等,沒有豆瓣可不行。
在雜貨店她問過老板,老板都沒有聽說過,這裏的人也吃辣,怎麽沒有想到做這個呢。
四川傳統的豆瓣醬她不會做,可是替代品家常的辣椒醬她卻會做,這又要感謝她的那位室友。每到夏秋天辣椒大量上市的時候,他們家就要自己做新鮮辣椒醬,然後寄過來,她們同寝室的也跟着沾光,用來下飯或者夾在饅頭裏都很好吃。那位室友見他們喜歡,就把做法詳細告訴了她們。
既然這裏沒有,她決定自己做。正好現在是紅辣椒成熟的時候,集市外有很多人在賣,價格也很便宜,她買了不少。
把東西都整理好以後,她開始做辣椒醬了,第一次親手制作,她想先少量嘗試下,等效果不錯再大量制作,如果這裏的人能接受,不又是一個生財之道嗎?
她先把紅辣椒去蒂,清洗幹淨,放到太陽下曬幹,然後在幹淨的菜板上剁碎,放到盆子裏,加進香料生花椒和鹽攪拌均勻,香料她這裏有八角,□□,桂皮,小茴香,雜貨店裏只買到這些,下次去藥鋪看看還有沒有其他的。把拌勻的辣椒醬蘸了點放到嘴裏嘗了嘗,味道有點淡,又加了點鹽,再嘗嘗,這下差不多了。辣椒醬要做得稍微鹹點,這樣才能存放得久。不過這次她做得不多,就不用那麽鹹。
她把裝了辣椒醬的盆子放到太陽下曬,得等它曬上兩三日,差不多曬幹水分,才能放到洗幹淨的壇子裏,加入豆油浸泡,再把壇子封好,過幾天就能吃了。整個制作的過程不能有生水。另外還可以加入白酒,味道會更香,她忘了買酒,錢也不太夠了。反正做得少,下次再說吧。
接下來,她準備做四川泡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