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曲嫔之死
皇帝幽深的瞳孔中閃過顯而易見的疑窦,顯然,他對于曲嫔略顯蒼白的說辭同樣不信服。
淑妃見狀,更是趁機開口,狀似疑惑地問道:“曲嫔妹妹,你方才說自己到這附近來尋貼身侍女,這是怎麽一回事?這樣的小事,派幾名太監宮女便可以了,該輪不到你親自出面罷?”
“……”
似是沒料到淑妃會這樣問,曲嫔并沒有立刻回答,而是頓了片刻,才抽抽噎噎地擡起頭,解釋道,“淑、淑妃娘娘……是臣妾自己也想着出來走動一圈,加之派去找綠兒的人遲遲沒傳來消息,所以臣妾這才……”
“——父皇!”
就在曲嫔有些笨拙着解釋自己舉動的原因時,殿外驟然傳來一陣響動,只見身着一件雲紋窄袖蟒袍的三皇子遠遠走來,他的身後跟着一名打扮簡潔卻氣質如蘭的青裳女子,二人走進殿中後,雙雙向皇帝行禮,不過,那青衣女子的目光顯然是停留在太子身上的。
“離兒,你怎麽來了。”
皇帝對于三皇子向來寵愛,但這句話的語氣卻着實有些不鹹不淡。
皇帝不傻,這次的事怎麽看,怕是也同三皇子脫不了幹系。
明凰打量了一眼同平日裏氣質大相徑庭的三皇子,或許是這身裝束的緣故,加之三皇子的面色也不似往日般陰沉,乍一看上去,倒透出幾分英挺和潇灑的不凡氣度來。
不過,三皇子楚離雖是面如冠玉,可他做的事兒就有些讓人覺得近乎愚蠢了。
照理說,他串通曲嫔,設計好了這個往太子身上潑髒水、試圖讓太子身敗名裂的計劃之後,就該躲在暗處靜觀其變才是,至少也方便将自己從中摘出去。
可這三皇子不知是太過愚蠢還是太過張狂,竟然在事發後擺出一副聞訊趕來的模樣、如此大搖大擺地将自己曝露在衆人視線之下,他此舉除了惹來皇帝的懷疑和不滿還有什麽用意?
是幸災樂禍地想嘲笑太子?
還是來親自驗收自己布下的這一場局的結果?
無論他的目的是哪一個,這樣的行為都堪稱是蠢到家了,更遑論,他居然還将那名向來在府中深居簡出的太子妃孫氏給帶來了。
Advertisement
其用心可謂是再明顯不過了。
然而,三皇子似是并沒注意到皇帝暗下來的目光,徑直躬身道:“禀父皇,兒臣聽聞太子在這冷宮附近出了事,遂趕來一探究竟,途中恰好遇到進宮的太子妃,便一道來了。”
“哦?”
皇帝不置可否地應了一聲,對上三皇子那雙炯炯有神的雙目,口中不動聲色地道,“眼下太子出了什麽事你怕是也看出來了,那依你看,此事該如何處理?”
“……!!”
三皇子吃了一驚,似是沒料到皇帝會在這個時候陡然詢問他關于此事的意見。
不過,他還沒來得及想出一個合适的答案,便見一旁面色晦暗的太後使勁兒用手裏那根瑪瑙手杖跺了跺地面,語氣堅決地道:“皇帝,哀家本沒有幹涉你的決定的意思,但此事關系到我大燕皇室的名譽,絕不能就輕易揭過了。皇帝,這等敗壞倫常之事,實乃大燕之恥!”
“……母後說的是。”
對于太後話中的責難之意,皇帝贊同地颔首,他側過頭,目光冰冷地掃過仍舊在啜泣的曲嫔,口中徑直道,“曲嫔心思歹毒,引誘太子,禍亂宮闱,罪不容誅,帶下去,賜三尺白绫。”
“!!”
皇帝此話一出,最為震驚的便要數當事人曲嫔與一旁站着的三皇子了,兩人似是沒料到皇帝竟會徑直賜死曲嫔,而絲毫不責怪害曲嫔至如今模樣的太子。
三皇子難以掩飾面上的驚愕之色,而曲嫔更是當即便撕心裂肺地哭喊起來:“陛下!是太子殿下害臣妾到如此地步的!臣妾沒有主動引誘他啊!請陛下明鑒!!”
面對曲嫔的哭喊求饒,皇帝連看都懶得看一眼這個自己新近寵愛的妃嫔,揮了揮手,左右便上前将曲嫔架住,奉命就要帶離此處。
“父皇!”
衆人皆沒料到,這時,站出來為曲嫔求情的,竟是方才被她陷害的太子。
太子躬身向皇帝行禮,面色端肅地道,“父皇,曲嫔娘娘她不過是一名年紀不過二八的女子罷了,加之此事兒臣也有錯,請父皇手下留情,責罰兒臣罷。”
太子的态度十分懇切,明凰被他的這番出乎意料的舉動驚得哭笑不得。
原本自來後便站在太子身側一言不發的太子妃孫氏見狀,也趕緊屈膝向皇帝一同求情。
然而,皇帝只做沒聽見般,揮手示意左右的侍衛将曲嫔帶下去。
曲嫔見皇帝當真沒有絲毫改變主意的意思,不由得慌亂起來,畢竟,如太子所言,她不過年方二八,盡管三皇子之前許諾給她再多東西,但她若是真被賜死了,還有什麽命來享受?
這個念頭讓她不由得竭力掙紮起來,口中驀地大喊:“陛下!臣妾是冤枉的啊!臣妾是被人指使的——”
曲嫔這話一出,三皇子的臉色驟然變為鐵青,垂在身側的雙手緊握成拳,一副咬牙切齒的緊張模樣。
就在她還欲說下去的時候,一個白色的身影從遠處翩然而至,他見着門口被架住的曲嫔時,似是吃了一驚,口中不解道:“曲嫔娘娘這是怎麽了?”
皇帝聞言,幽深難測的目光閃了閃,他擡起手,示意侍衛徑直将曲嫔帶下去。
曲嫔見狀,繼續絕望地哀嚎起來,甚至公然說出了三皇子的名字,只不過,當時她已經被帶得遠了,也不知殿內衆人是否聽到了她的聲音。
“國師,你怎麽來了?”
對于方才踏入殿中的慕容夜,皇帝有些疑惑地看向他,慕容夜向來深居簡出,無論是朝中之事還是內宮之事,他都對這些表現出極少的興趣,平日裏只有皇帝召見時,才會現身。
此時,陡然出現在此處的慕容夜不疾不徐地朝皇帝拱了拱手,用一貫淡然的語氣道:“禀陛下,臣今日入宮本欲求見陛下商讨欽天監重置一事,不料卻聞得後宮中出了如此之事,便攜着陛下賜予的令牌,大膽前來,還望陛下恕罪。”
皇帝倒是并沒有懷疑他的意思,只是颔了颔首,口中道:“國師有心了。”
就在皇帝欲借曲嫔之死,将此事畫上個句號時,太後卻并不滿意,她看着面前長身玉立卻衣冠不整的太子,語氣有些厭惡地道:“那曲嫔勾引太子落得個自盡身亡的下場已是皇帝仁慈了,只不過,無論如何,太子這番淫亂後宮、敗壞綱常之舉。實在太過張狂,皇帝若是不加以處置可就亂了這宮規了。”
看來,向來以皇家名譽為第一位的太後無法容忍此事,非要皇帝懲罰太子,給出個交代。
皇帝沉吟了片刻,太後再如何也是他明面上的長輩,她都如此直言不諱了,他作為晚輩,自是不可能當衆違逆她的意思。
就在氣氛陷入了些微僵硬之時,才露面的國師慕容夜開口了。
他先是向皇帝行了禮,又轉身朝太後道:“太後娘娘,恕微臣冒犯,只不過太子殿下的品性向來高潔,此事極有可能是為人所陷害的,娘娘若是想處罰太子殿下,不如等此事的真相查明後,再做決斷如何?”
聞言,明凰與淑妃皆是一愣,慕容夜竟會主動為太子說話,實在是讓人驚訝。
明凰不由得眯了眯眼,細細打量他,卻見他面上仍舊一片風輕雲淡之色,深潭似的眼眸中又透出顯而易見的誠懇的意味。
不過,他似乎是察覺到了明凰投來的視線,不覺轉過目光,恰好對上了明凰夾雜着探究和深思的眼神。
見慕容夜驀地看過來,明凰不動聲色地挪開視線,卻在不經意中瞥見三皇子面上那難以置信的訝色和憤恨。
看來,三皇子也是沒料到慕容夜會突然倒戈,為太子求起情來。
“陛下,”淑妃接到明凰投來的眼神,趁熱打鐵道,“臣妾也認為國師大人所言有理……母後,”她又轉向一旁面色不虞的太後,溫言軟語道,“太子殿下此事的确是頗多蹊跷,請母後允些時日,待查明此事的真相,倒時若真是太子犯下有違倫常的大過,再處罰不遲。”
話已經說到這個份兒上,再加上皇帝面上的表情也是對此提議頗為贊同,太後自然不便再固執己見下去了,畢竟這不是二十年前,她已經從皇後變成了太後,而母家也早已人才凋敝,除了一個出嫁多年的女兒,再沒什麽勢力殘留了。
“……皇帝自個兒看着辦罷。”
最終,她擱下這句話,在貼身侍女瑾玉的扶持下,轉過身一步一步率先離去了,留給殿中衆人一個略微佝偻的背影。
見固執己見的太後都松了口,殿內的其他人自是不敢再有什麽異議,皇帝溝壑縱橫的眉宇間透出一股淡淡的疲色,他揮了揮手,示意殿中衆人退下。
本欲對皇帝說些什麽的人太子見狀,也只好住了口,他領着身旁形容舉止皆是一片溫順的太子妃,拱了拱手,便轉身離去了,只留下一句:“父皇好生歇息,兒臣明日再進宮向父皇請罪。”
當他快步經過三皇子身邊時,後者不由自主地咬緊了牙關,面上透出一股再清晰不過的憤恨與惱怒。
見到這一幕,明凰不由得的在心裏搖了搖頭,這三皇子的性子實在太莽撞且易怒了,慕容夜挑中他來結盟倒也有一定的理由,只不過,以三皇子這樣的性子,就算是哪天跳起來将他反咬一口也不會讓人覺得意外。
見衆人紛紛拱手告退,皇帝不住想到了什麽,驟然開口吩咐道:“淑妃,你同三皇子暫且留下來。”
淑妃愣了一下,随即下意識轉眸朝明凰的方向看去,明凰安撫性地朝她點了點頭,接着,腳下未停,同旁人一道步出了殿外,只不過腳下的速度卻着實慢下來了。
皇帝讓三皇子留下來或許是要就此事警告他一通,倒也情有可原,可叫淑妃留下來又是何意?
就在她緩慢地邁着腳步,腦子裏思索這其中的疑惑時,身後驟然傳來一陣不疾不徐的腳步聲,明凰不由得回頭一瞧,只見一身白衣的慕容夜翩然朝她的方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