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擔憂
第108章 擔憂
今年宮中除夕夜宴, 文皎再沒理由推脫。她問過黛玉的意思,就沒帶着她,讓黛玉在家自和葛娘子封氏幾個樂去。
自己和林海乘車到宮門口, 兵分兩路, 一個往太極殿去,一個往長樂宮去了。
若是去年文皎來參加宮宴,滿屋子的人她沒幾個認識的。宮宴畢竟不比尋常宴會,大家都是求穩為要, 沒有說就在宮宴上展示自己長袖善舞, 八面玲珑的。
那時候文皎就只能面對一衆不認識的夫人努力探索。雖說誰也不會平白得罪她,可想想也怪尴尬的。
現在文皎對于京中這些高官貴胄人家熟識了大半, 就是不熟識的,好歹能知道名兒姓兒。
這麽一想,青玉這孩子來的确實是時候, 讓她有了一個長達一年的緩沖期, 慢慢熟悉京中各家。
她的坐位就被安排在白夫人下首一桌,在坐都是尚書夫人,還有大學士侍郎夫人等, 都是老熟人了。
和白夫人互相點頭致意後,文皎便專心和自己桌上的夫人們輕聲說笑。
宮宴并沒什麽趣味。歌舞雖然精妙,但曲子舞蹈都是制式應景的,喜慶非常。
文皎在宮中之時也去過幾次尚儀局司樂屬, 聽她們排演新曲, 又有新意又好聽。現在家中還有李司樂李先生在,更是不愁沒有好曲可賞。
春日時文皎命人去江南采買了二十四個伶俐的女孩子, 年紀都不大,小的六七歲, 大的也不過十歲。
接到府中來,先命人教她們讀幾本書,學些規矩和做人的道理。等學好了,再請李先生和水嬷嬷衛嬷嬷(擅廚)先從裏頭挑出好的來,給她們做徒弟。
剩下的要擇出六個嗓子好的,找了師傅來學戲學曲兒。再剩下的就交給白露白霜去帶出來,日後使喚。
文皎記得原書裏頭賈家的十二個小戲子,因着學了戲,不通道理,等分派入園子服侍後,鬧出許多事來。
這時候戲班子培養小戲子們時,會有意的培養她們的傲氣,好讓唱起女主男主來更似模似樣。
可唱戲又不能唱一輩子。等紅的那三五年過去,脾氣又再不改,以後的日子可就難咯。
文皎只想豐富自己的娛樂活動,以及逢年過節不用去外頭再請戲班。也無意因着這個就把孩子們養歪了。
是以要讓她們先讀書識字,學些規矩道理在心中,再培養其它技能。不至于以後換了崗位,就适應不了了。
這還是文皎從宮中小選中找出的靈感。林府的下人雖然素質也都不錯,可做起事來就是和白露白霜玉雪玉梅四個有些差距。
是以文皎規定,從今往後只有學會認識常用的字,還能把林府家規背得一清二楚的丫頭才能升為二等。否則不管歲數多大,也只許做三等丫頭。
除非手藝出衆,針線極好或是廚藝極好的,可以放寬要求。
文皎這邊的丫頭裏,四個一等都是宮中出來的,素質自不必說。
谷雨小滿兩個服侍文皎也有兩年多了,通過一等丫頭們的言傳身教,也識得幾千字在腹中。今年年前算賬歸賬的事兒,這兩個丫頭也很幫得上忙。
還占着另兩個二等丫頭之職的寒露寒霜,現今正在水嬷嬷那勤學苦練。文皎計劃着等這兩個丫頭出師,就送給黛玉做陪嫁。
黛玉屋子裏的四個二等蘭香錦香晴雯雪雁裏,蘭香錦香年歲稍大些,十六七了,學習起來不免有些費勁。
可晴雯雪雁兩個得了學讀書的機會,一個比一個認學。蘭香錦香又不甘心被小妹妹們落下(晴雯十三歲,雪雁才十一歲),只好也發奮學習認字。
文皎正一邊應酬夫人們,一邊想着黛玉身邊的丫頭們這兩年看下來還算好的,暫不用換了。
那邊廂就聽到蘇皇後叫她:“妹妹——”
一整個正殿人的注意力都被引到文皎身上,文皎起身行個禮,見蘇皇後笑容滿面的問道:“今兒你怎麽沒把玉兒帶來?”
文皎笑回道:“玉兒說若是她也來了,就沒人在家看着弟弟,因此不願意來。”
“我一想,這外頭天寒地凍的,出來一趟也不容易。就留她在家裏看家了。”
蘇皇後的聲音略帶責怪:“你這出了月子,也不進宮來看看我。可見是有了孩子們,就把我這姐姐忘了。要見你一面真可是難。”
文皎知道這是蘇皇後故意給她和黛玉青玉做臉,笑道:“請姐姐恕罪,等年後就帶孩子們來看姐姐。”
蘇皇後點點頭,又問道:“楊教喻和李司樂教導得如何?”
文皎忙說了一堆楊先生李先生的好話,有說多謝姐姐恩德雲雲。
蘇皇後笑道:“咱家的孩子,就該這樣。你快坐下吧,站着怪累的。”
文皎笑眯眯的又行禮坐下,知道為什麽蘇皇後定要宮宴之上說這麽幾句。原來是要借這事敲打敲打賈府,順便給她漲點臉面。
那敲打賈府之後是再給一個大棒,還是給個甜棗呢?
想到賈府應該還沒到原書裏敗落的時候,文皎傾向于是給個甜棗。再說不管是給什麽,到時候聽消息就是了。
是以文皎猜想一會,就把這事放到一邊,又開始和同桌的夫人們聯絡感情。
賈母聽見皇後娘娘問到黛玉,先還是為黛玉高興。看來玉兒确實過得極好,連皇後娘娘都要垂問。
可聽到最後邊,蘇皇後飽含深意的說“咱家的孩子”,賈母的心就是一沉。
再想起來蘇夫人生子時,自己要命人去送禮,鳳哥兒拼命攔着不讓送的事兒。
賈母這才明白過來,這是蘇府和蘇夫人要遠着她們賈府的意思。
但是自家并未得罪過蘇府和蘇夫人吶……
難道是皇後娘娘見貴嫔娘娘受寵,心中不平起來?
可宮中現成的還有周妃娘娘和吳妃娘娘,卻也沒見娘娘多敲打周家和吳家。
畢竟是宮宴之上,賈母不好多想這事。
等散了宴會回家,家中又是一番熱鬧,小輩們都上來拜年。
想到宮中蘇皇後那句話,再想到賈府現今的境況。除了宮中娘娘外,家中竟還無一個出息的。
宮宴上也之請了她老婆子一個人,不似去年一樣連東府裏尤氏都請了。今年卻連王氏這個正經的貴嫔之母都沒請。
賈母心中擔憂,不禁細細打量上來拜年的孩子們。
賈赦自不必說,還是那混日子的老樣子。
賈政也因收受賄賂被命在家思過一年,這一年都不許出門。
本來他就官位不高,還是上皇看在老臣臉面上賞的。這不許他出門走動,等一年過去,他還能不能有這員外郎職位,還是兩說。
再說賈政也是四十歲快五十的人了。就算一年後能官複原職,這個年紀上的人了,他又不是正經考科舉上去的,還能有什麽進益?
琏兒雖然能管家理事,往後還有一個三等将軍的爵位。可三等将軍不過就是個虛銜,他也文不成武不就,也就幹領一份俸祿吃老本罷了。
寶玉倒是個好的,又聰明,樣子也像他爺爺。
賈母看着寶玉上來拜年的樣子,發現寶玉已快長成一個少年的模樣,翻過年去已經十一歲了。
本來她還能說十一歲也不大,還只是個孩子,淘氣兩年又能怎地?
可今年先是蘇夫人讓鳳哥兒給她帶話,說“男女七歲不同席”,玉兒大了,再和表哥住一個院子,怕壞了名聲。
後來又是迎春探春兩個學着管家理事。這兩個孩子迎春只比寶玉大了一歲,探春還比寶玉小兩歲呢,就能為長輩家人分憂了。
寶玉還是男子,若是還每天只知吃喝玩樂,不好好讀書上進,也太不成樣子。
想到此處,賈母招手讓他上前來,問道:“今年和蓉兒媳婦的弟弟一起去學堂讀書,可有些進益不曾?”
寶玉自來沒從賈母這聽見叫他讀書上進的話,是以今兒一聽便愣了。
賈母無奈的看他一眼,也不等寶玉說話,便命賈政:“左右你今年也不出門,我把寶玉交給你了,你帶着他好好讀書。”
“只有一點,不許把孩子催逼壞了。你若是天天點燈熬油的把孩子的身子熬壞,我還要找你。”
賈母此言一出,滿屋子的人都愣住了。寶玉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但看他爹已經喜出望外,幾乎是千恩萬謝的答應了祖母,母親也滿面笑容,寶玉的拒絕之語就怎麽都說不出口了。
祖母又對他說:“你也大了,連姐妹們都開始管家理事,你做男子的,總不能還不如姐姐妹妹們罷。”
“你只管跟着你老子去讀書,他若是強逼着你,你還來告訴我就是。”
再看除夕守歲,一族的人都在這裏,寶玉只好先勉強答應。想着等日後磨一磨祖母,這事也就過去了。
誰知賈母是下定了決心要讓他好好讀書上進。還沒等過正月,才到正月十六,就把他打發到他老子那讀書去了。
因着蘇皇後的一句話,賈母連年都沒過好,幾乎是日夜忖度蘇皇後究竟為何這樣說。
她自家想不通,也不想把這事和刑王二人說,只好命人找鳳哥兒來,說了宮宴那夜的事。
王熙鳳一聽就知道是賈母那一封帖子的事還沒完。她也沒想到這事都到現在了還有後續。
而且蘇夫人這麽善心人,并不像是那等睚眦必報的人呀?王熙鳳百思不得其解。
且她雖然知道緣由,但畢竟是長輩之過,不好明說。
但賈母既然問了,王熙鳳只好隐晦的說了幾句,什麽蘇府門第高貴,他家的女兒做了繼室,本就不情願。
咱們家是原配娘家,總是去林府問候,不是戳蘇夫人的心眼子嗎?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