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情書
第89章 情書
卻說四月初七是文皎生辰。因去年林海忙着忘了文皎的生日, 雖說最後補過一場,到底不是當日。
雖說文皎并沒怪罪林海,但是黛玉因為這事私下找林海說過好幾次。林海現今再想起來, 也總覺得是自己虧欠了文皎。
因此今年林海早早就給文皎預備起了生辰之禮。等他從貢院中被放出來, 又十分積極的籌劃文皎生日宴上要請的人。
文皎一則懷着身孕,懶怠應酬外人,二則又不老又不小的,不過是個平常生日, 不欲張揚。
因此雖然林海這麽殷勤, 她也只請了娘家嫂子柳氏和韓氏,外加李夫人。再加上家中這些先生嬷嬷們, 又有孩子們,也能坐上三桌了。
四月初七當日,客才到齊, 大家團團見過, 蘇皇後又從宮中賞下東西來,說賀一賀妹妹生辰。
這下京中本不知道刑部尚書家裏蘇夫人過生辰的,也都知道了。
只是現在趕去人家家中相賀, 且不說人家夫人懷着身孕方不方便接待你,就是人家方便,也顯得你太過谄媚。
是以略晚一會,門上收了許多帖子和賀禮。文皎來不及細看, 便都命先好好收起來。
柳氏韓氏聽文皎說李夫人家中女兒送去參選, 明明有文皎這麽個路子都沒走,倒是都還高看李夫人一眼。
她們這樣身份的人, 想要巴結上來的拿好處的人可太多了。
難得遇到這麽一位放着關系不使的,都十分好奇, 便和她多聊了兩句。
李夫人雖說出身不是世家大族,丈夫也不是什麽高官。但其為人确實最最板正不過,深明禮義,也頗通詩書。
因此聊了幾句,柳氏與韓氏對李夫人都頗為欣賞。再加上席上幾乎都是自家人,一整日下來,真是賓主盡歡,都十分盡興。
中午是請“外人”玩樂,晚上便是林海文皎黛玉一家三口在正院開一小宴。
Advertisement
林海精心準備了兩三個月,做出一篇賦來誇贊文皎。
黛玉在旁邊十分好奇,但也知道非禮勿視,是以壓住心中好奇,并未湊上去看。心中還誇了一番林海比去年表現得好多了。
文皎自己偷偷看完,全篇溢美之詞,看得她臉紅心跳。
當年全國考第三,現今被欽點會試副考官,幾乎算是全國最有才華的人之一的大帥哥,用《滕王閣序》那麽長的篇幅專門寫一篇文章誇文皎,文皎感覺自己真的有些飄飄然。
她懷着身孕并未飲酒,下了席卻覺得暈暈的,臉熱得很。
更衣洗漱已畢,見室內已經無別人,文皎拿着這篇賦,在林海耳邊問道:“這算是如海給我寫的情書嗎?”
林海只覺得自己耳根都熱起來了。寫的時候沒有不好意思,這時候倒是羞了起來,只含含糊糊應了一聲“是”。
文皎見他這樣不依,把情書抖開,攤在林海眼前,親他一口道:“那如海讀給我聽,好不好嘛。”
林海說話結巴了起來:“這……這成何……”
文皎摟住他道:“如海專寫來誇我,寫都寫了,現在我人就在這裏,如海讀一遍又能怎地?”
林海把那幾頁紙疊好,放到文皎手中。他面上神情還帶着點不好意思,微微嘆一口氣,認認真真對着文皎說出他在心中默念了千百遍的情話。
文皎看着林海的嘴唇一張一合,聲音低沉又有魅力,說出的每一句話都讓她心跳不已。
再往上看,只覺得他的眼睛比星河還吸引人。
文皎徹底沉醉了。
這日皇上去了賈貴嫔的華陽宮中。蘇皇後得了空兒,便和長樂宮的幾位高位女官們都坐在一起,正在商議中選之事。
蘇皇後手中的冊子十分詳細,不但記錄了四十位秀女的出身姓名年齡每次考試成績特長。
還記錄了每個人和誰關系好,日常生活習慣,愛穿什麽樣的衣服戴什麽樣的首飾,下了課是出去玩還是在屋裏等等。甚至還列出了姑娘們和朋友的一些對話。
蘇皇後手中現拿的是薛寶釵這一本冊子,她看完合上道:“這薛寶釵不論人品才學都是極好,可惜她哥哥是個纨绔子弟。不過,她還真是有一門好親戚。”
忍冬回憶道:“是,若不是二小姐攔着,只怕薛姑娘現已經和秦姑娘一樣,被遣送回家了。”
蘇皇後點點頭,又把手裏薛寶釵這本冊子從頭到尾翻了一遍,嘆道:“确實是個好孩子,不留下有些可惜了。暫且劃到贊善備選,等我親閱再看罷。”
忍冬回道:“是。”然後提筆寫上一筆。心道,薛姑娘好是好,只可惜家裏不争氣,再好也不能放到公主身邊。
到時候看了真是好,就給慧雲郡主或是慧純郡主做伴讀。兩位郡主沒有父母,不過空有虛名,也沒什麽勢借給薛家,年紀上也差不多。
薛姑娘這麽好的人物品格,給了兩位郡主,任誰也不能說娘娘虧待郡主們,真正是再合适不過了。
四月初十,在四十位姑娘們又經過二十天內文學館的文化培養,和執掌宮規典罰的宮正、司正們的宮規教育後,決定她們能不能留在宮中的最後一輪考核,皇後親閱,就在長樂宮前殿開始了。
周妃生的大公主今年七歲,皇後娘娘生的嫡公主今年五歲。公主伴讀才人之位有四人定額,便可以擇選年紀較長的兩人指引行為,年紀相仿的兩人充當玩伴。
先二皇子忠節親王的嫡女慧雲郡主十一歲,先三皇子忠懷親王的嫡女慧純郡主十歲,忠順親王的嫡女慧淑郡主四歲。贊善之職定額兩人,便都挑選年紀相仿者陪伴即可。
因關系到皇室子女的教養問題,蘇皇後擇選得十分認真,四十個小姑娘全都一一叫上前來垂問,殿選完畢,已經是天色漸暗,日落西沉。
當日并沒出結果,寶釵和梅婷仍是并排走着回了屋子。
行到屋門口,寶釵忽然聽梅婷低聲笑道:“皇後娘娘如此慈善,就是留在宮裏,也沒什麽不好。”
寶釵扭頭看了一眼梅婷,發現梅婷面上笑着,眼角卻落下一滴淚來。
她想了想,伸手把梅婷拉到自己屋裏,遞給她一條帕子,哄道:“悄悄的哭罷,沒事。若是趕不上吃飯,一會我給你留點心。”
等又過了四五天,到了四月十五這日,此次中選的結果才出來。
潘梅婷被選為正六品二公主才人,薛寶釵被選為正七品慧純郡主贊善。
未中選的姑娘當日便被遣送回家,而中選的十四位姑娘則要在宮中等待陸名量體,等到三日後方可歸家。
雖然潘梅婷前日才哭過,賭氣覺得回家不如就留在宮裏,自己給家裏争了氣,想來父親再也不會因為這事和母親吵架。
但等到自己真的入選,還是人人都想做的皇後嫡出公主二公主才人,潘梅婷又想到今生再也不能日日陪伴母親,做無憂無慮的閨中女兒了,私底下又悄悄哭了一場。
宮中當日便派遣太監去各才人贊善家中傳旨。
賈府內監上門,本以為又是宮中貴嫔娘娘的消息,沒想到那內監說請薛家薛王氏和薛公子前來領旨。
賈琏忙叫人去找薛姨媽和薛表弟來。薛蟠那日聽得母親要送自己去四川,險些沒吓得摔到地上。
但那時他剛送了寶釵去參選,心中愧疚,覺得自己無用。是以雖然懼怕王姨爹之威,到底沒在家裏鬧起來說不去。
過了十天半個月,薛蟠心裏就漸漸松動起來。想自己在京裏花天酒地也無人管束,等到了四川,只怕輕易連出門都不行了!
但還沒等他想出什麽法子,宮中就傳出斥責範家女子的旨意,還有秦家姑娘被兄長連累遣送出宮的事。
薛蟠這才明白過來,妹妹去的不是什麽女子學堂,而是天下規矩最大的皇宮。一個不慎,別說受些委屈,就是身家性命也難得保障。
他這才後悔起來,日日急得在家中打轉。若是自己能讓母親妹妹放心些,妹妹何至于要去參選呢!
薛蟠甚至偷偷拜了幾日佛,求妹妹落選回家,他甘願到舅舅那去,再沒有怨言的。
左等右等又是将近一個月。聽賈家人說宮中來了內監要見他和母親,薛蟠把腳往地上一蹬,心想別是妹妹被人害了罷!
然後他趕緊進屋去拿了一堆銀票,想着不管什麽事兒,銀子總能開條路!
等和薛姨媽跪在地上聽完旨,薛蟠迷迷糊糊的想:妹妹這是中選了?
妹妹以後就是宮裏的人了?再也回不來家了?
想到此處,薛蟠悲從中來,鼻頭一陣酸意。
等站起來接了聖旨,薛蟠從懷裏直接掏出一千兩銀票給了那公公,問道:“請問公公,不知家母和我能否再見舍妹一面?”
到賈府來的還是那位夏公公。他看薛蟠雖是賈府的親戚,人也不大通,好歹銀子給的足。
因此笑眯眯的說請薛公子放心,三日後薛姑娘還會回家候旨。宮中也要擇吉日再接伴讀們入宮受封。
況兼皇後娘娘慈善,才拟了規章說凡是伴讀們家在京中的,每年中秋和春節都會放假給伴讀們回家團圓幾日。往後見面的時候也盡有。
薛姨媽聽了也落下淚來,又對着夏太監千恩萬謝。
夏太監都笑着受了。論起品級,他還穿着正五品的太監袍子,不論是比賈琏還是比先頭薛家薛員外郎都高上半階。這禮他可受得一點不心虛。
賈琏又趁機問了幾句貴嫔娘娘。夏太監今兒大賺一筆,心情極好,也笑眯眯的說貴嫔娘娘一切都好。
夏太監還要再傳好幾家旨意,因此也并沒多留,趕着往下一家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我我我我能撒潑打滾求一下評論嗎?嘤嘤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