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室友
第86章 室友
在林家女子學堂的學生們欣賞着李先生精妙的樂曲時, 寶釵已經拜別母親哥哥入了宮,正式開始中選了。
中選按例是卯初(五點)就要到宮門受檢入宮,去得早的人家, 寅時(淩晨三點)便到宮門口的也有。
薛家不欲去得過早, 但也不能掐着點到。是以才醜正二刻(淩晨兩點半),梨香院從主到奴便全都起身,各個忙碌起來。
一家人沉默的吃了早飯,連薛蟠都不做聲, 好像盤中餐和他有仇似的。
吃了飯, 一家三口還是沉默着不說話。薛蟠看着母親抱着妹妹,不住的落淚, 喉嚨裏像是被什麽哽住了一樣。
看看時辰差不多了,薛姨媽哭道:“好孩子,在宮裏謹言慎行。若是受了委屈, 不要舍不得銀子。”
寶釵雖然一向端莊持重, 但她現今也不過是個十二歲的少女罷了。
想到此去宮中前程未蔔。若是僥幸選中,只怕日後都不能再和現今一樣日日和母親哥哥在一起。
若是落選,哥哥又不知悔改, 以後薛家……
寶釵心中難過,但終究還是忍了淚,安慰母親幾句。看着時辰差不多,三人便起身往門外行去。薛姨媽寶釵坐車, 薛蟠騎馬。
薛蟠看到寶釵帶的行李不過小小一個箱子, 不禁問道:“這一個小箱子夠什麽?妹妹怎麽不多帶寫東西?咱家又不缺這些。”
薛姨媽寶釵一聽這話,便知薛蟠早就把去報名時發下來的入宮規矩給忘了, 或者說根本沒仔細看。
寶釵見薛姨媽變了臉色,忙先笑道:“我是入宮參選去選伴讀的, 又不是去當主子的。宮中規定,秀女入宮只許攜帶一個二尺方寸的箱子,放一些日常穿着的衣服首飾,連書也不許帶的。”
“就是多帶,宮中的嬷嬷們也不許帶進去。因此這個箱子盡夠了。等入了宮,宮中自會發下器具用品。”
薛蟠看着妹妹的笑臉,覺得喉嚨裏的刺紮得更深了些,叫他說不出第二句話。
Advertisement
薛姨媽見寶釵已經說完,想想薛蟠再有一兩個月也要被送到四川去了,便沒說什麽,拉着寶釵上車,往宮門行去。
寅正一刻到了宮門口,看宮門外的長街已經排了幾十輛馬車。太監過來命不許在馬上騎着,都要下來。
薛蟠知道這是宮中之人,日後妹妹還要多得他們看顧,因此乖乖下了馬,就在車旁伴着母親妹妹。
不過等了兩三刻鐘,眨眼就過去了。薛姨媽覺得叮囑的話尚還未說完,嬷嬷太監們便叫秀女下車排隊,一個個和冊子上的家世姓名對應,又分發了號碼牌。
秀女們攜帶的行禮箱子,也都粘上號碼,避免弄混,叫太監們一個一個先擡到給秀女們分好的屋子裏去。
寶釵被分到了五十二號,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她把號碼牌好好戴在手腕上,把號碼攥在手裏,回頭看了一眼母親哥哥,就低頭跟着嬷嬷進宮去。
薛蟠看着妹妹的身影消失在清晨的薄霧中,半日才找到自己的舌頭,拉着已經淚流滿面的薛姨媽道:“媽媽,回家罷。”
說完這句話,薛蟠一抹臉,才發現自己也是一臉的濕意。
薛姨媽被薛蟠這一拉緩過神來,被薛蟠攙扶着上了車。
清晨出門,路上還是寂靜無聲。薛姨媽又哭了一會,才聽到回家路上車外面已經十分熱鬧,擺攤的上街的聲音嘈嘈雜雜。
等行到梨香院,薛姨媽狠了狠心,拉着薛蟠回了房內,向他道:“你妹妹已經入宮替咱家掙臉去了。你做哥哥的總不能還比不上寶兒。”
“我已經給你舅舅寫信,請你舅舅派人把你接到四川去教養兩年。”
“你這些日子也別去上學了,家裏的房舍也莫要收拾了。和我一起把家裏的生意賬本歸置歸置,等着去四川罷。”
薛姨媽和薛蟠說這事時,寶釵正在一見暗房裏,躺在一張小床上,被宮裏嬷嬷們檢查身體。
給公主郡主們選伴讀不是給皇上皇子親王們選妃的大選,對女孩子的容貌要求沒有那麽嚴格。
比如說選妃時要求女孩子身上不能有大于米粒大小的疤痕,不能有痣,不能有體味腳氣口氣等。皮膚要白,頭發要好,五官端莊秀麗,身材纖秾合度。
伴讀的容貌要求要寬松一些。身上可以有不大于紅豆大小的疤痕,可以稍微有兩顆痣也沒關系。
因為選的都是六到十二歲的小姑娘,因此只需長得白淨可人就好,對身材也沒什麽要求,別太胖太瘦到影響美觀即可。
但不能有體味腳氣口氣這些要求卻是不變的。不然公主日日和你一起讀書習字,你一張口把公主給熏暈了,這不是開玩笑嗎?
因寶釵已經十二歲了,嬷嬷除了驗看過她容貌身子,仔細聞聞她身上的體味之外,還特意驗看了一下她是不是處子。
公主郡主們年紀尚小。若把心思已經歪了,不是處子者放在公主郡主身邊,萬一把公主郡主們帶壞了,做出有損天家顏面的事,誰能擔得起這個責任!
這一次算是第一輪初選,寶釵順順當當的過了。
既已驗看完,便有宮女将她帶到分配的屋子裏去。
寶釵一路都并未擡頭,老老實實的跟在宮女後面行走。
領着她的宮女倒有些納罕:參加中選的姑娘說大都不大,就是在家裏教養得再好,才到了宮裏,也免不得好奇。
她前頭領了三位姑娘,最大的也和身後這位姑娘差不多大,打扮得還更鮮豔些,也忍不住偷眼東看西看的。
等把這位姑娘送到屋子裏,宮女觀她身上衣服雖然顏色淺淡,但上身秋香色小襖是妝花緞的,下面嫩姜黃夾裙是織錦緞的。頭上珠花上的珍珠也是顆顆大小勻淨。
雖寶釵有意往低調裏打扮,但宮女還是一眼看出來了寶釵的家底。心內暗道怪不得這位姑娘如此端方,定是家中富裕有財,請了教養嬷嬷精心教過。
因入宮要驗明正身,不好帶什麽裝着銀子的荷包,只有衣服夾層裏縫了幾張銀票。行李又都被太監擡走了。所以寶釵身上并沒打賞用的銀子在身上。
是以寶釵只得微微一禮,笑道:“多謝姐姐辛苦送我過來。”
那宮女忙避開寶釵這禮。她見寶釵懂事可人,又多說了兩句,笑道:“姑娘的行禮都在屋子裏呢。等到了時辰,自有人會來叫姑娘吃午飯,姑娘只管好好等着就是了。”
寶釵又謝過這宮女,看宮女走了,心裏把這宮女的話嚼了又嚼。
兩個秀女分得一間屋子。寶釵先看她自己這間屋子朝南,進了門,地上放着兩個箱子,一個貼着她的號碼五十二,另一個卻貼着一百二十四。
屋裏現只有她一個,也不知一百二十四號姑娘是什麽人。寶釵先不管這些,自己伸手把自己的箱子挪到一張床邊,開了箱看,果見東西都被翻過一回。
這也是應當的。入宮待選,萬一你私藏了什麽砒霜等不該帶的東西,弄出事來,你一個死也就算了,後頭得追責多少人呢。
翻了翻看東西不少,寶釵便從箱子裏找出一個鎖來。看屋子裏沒有時辰鐘,又拿出一個懷表,看時辰已經将近辰末(九點)。
她把懷表揣上,又把箱子鎖上擱在那。從早到現在也折騰了三四個時辰,寶釵也累得很了。
見屋子正中桌上擺了茶水和點心,她略喝了口茶,就在床上安安靜靜坐着等待。
再等了半個多時辰,便有宮女領來了一百二十四號姑娘,寶釵站起來一看,是一位看起來和她一樣年歲的姑娘。
這位姑娘容長臉兒,生得五官嬌俏,嘴上雖然是笑着,寶釵卻總覺得她眉眼間神情淡淡的。行動端莊穩重,自有章法。
等宮女走了,她們互行了禮,又互通了姓名年紀,寶釵便知道了這位一百二十四號姑娘年紀十二歲,五月的生辰,比她小四個月。
父親是揚州潘知府,名字叫做潘梅婷。
黛玉下午習完武——今日她們看葛先生耍了大刀,自己也上手演習一會,不過權當入門。因此并沒有往日勞累。
她歇息一會,便來到文皎正院內請安。
黛玉才進了屋子,文皎便往她手裏塞了一封帖子,嘆道:“你看看罷。我都不知道,上個月李夫人來京,送梅婷入宮參選去了。今兒梅婷進了宮,李夫人說要來咱家拜會呢。”
黛玉一愣,忙接了帖子,一目十行的看完。
随後黛玉不禁紅了眼圈兒:“這……這若是真選上,潘知府身在揚州,往後七八年,只怕梅婷連見一見父母親人都難了!”
原來宮中中選的旨意傳到揚州,潘知府聽得是給公主郡主擇選伴讀,想起家中幼女年歲正好,回去就和李夫人說要送梅婷去參選。
李夫人四十多歲的人了,統共就三個親生的孩子。大姑娘潘梅嫣已經嫁人生子,兒子潘梅真今年十五歲,去年春日中舉,已經和張同知家的長女婉燕定親。
再有就是小姑娘潘梅婷了。李夫人雖教養子女一向嚴格,但都是為了子女們長大能有好的前程,并非故意苛責。
潘知府乍然要送梅婷去參選,李夫人慈母之心,十分不願。
公主郡主的伴讀說着好聽,實際上身份是半主半奴。在主子那受了什麽委屈,難道還能和與閨中小姐妹們拌嘴似的,與公主吵回來不成?
再說一旦選中,母女分離多少年也不得一見。李夫人已經開始給梅婷尋一門好親事了,萬萬不想梅婷再去入宮受那個委屈。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