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44 衣錦還鄉
東風閣的王管事眉頭一皺:“什麽, 她們去了仙客來。”
那小二忙不疊的答道:“管事,他們已經進去東風閣有一陣子了。”
王管事狠狠地剜了那小二一眼:“他們進去那麽久了你怎麽才回來告訴我。”
小二有些委屈:“回王管事,他們每進去一件小飯店都要停留一陣兒, 這進去了仙客來,我原想着他們也是進去一陣便出來了。”
“我說是等上一陣,他們還沒出來, 我這想着,還是再等上一陣, 免得我剛回來他們便出來了,這便報錯了信兒。”
王管事這才反應過來, 是該多派兩個人過去打聽,這一個人, 還真是有點兒忙不過來。
王管事招呼了幾個打手匆匆忙忙的往不遠處的仙客來去了。
東風閣和仙客來是青州府地界兒上最大最豪華的兩家飯店,東風閣年代更久遠一些, 聲名更大,仙客來則是新開了不久, 名聲倒是不及東風閣響亮。
不過這幾年,仙客來奮起直追,馬上就要和東風閣一個水平了, 但是總是卡在這臨門一腳上面,在仙客來比東風閣生意好的那幾天, 仙客來必然是要出一個事情,要麽是客人吃出蟑螂了,要麽是東風閣推出了和仙客來一樣的菜品但是樣式比仙客來更新穎啦。
仙客來的老板都不用猜, 這和東風閣脫離不了幹系,但是有些下三濫的手段,東風閣能對仙客來使得, 仙客來卻是對東風閣使不出來。
仙客來,到底還是沒有東風閣那樣肯下狠手。
這一整年,東風閣的風頭便超過了仙客來,東風閣屢屢推出新的菜品,把仙客來甩開了一大截。
這也是蘇晚和沈臨第一個要去找東風閣的原因了。
此時,仙客來的李老板一口給開出了一百兩銀子的價格要買蘇晚的奶茶方子。
李老板給的是良心公道的價格。
沈臨對李老板道:“李老板,再出的高上一些吧。”
Advertisement
李老板的回答很是真誠:“年輕人,你們這方子是好方子,按照我這麽多年開酒樓賣吃食的經驗,你們這茶水會風靡。”
“只是我揣測,仙客來若是推出這道茶水,三個月內,定然會聲名大振,諸多食客會沖着這奶茶過來,這奶茶也能賣上一些銀子,同時,我仙客來的客人也會增多,另外賺上一筆。”
“不過,這青州府地界兒,多的是能人,三個月之後,便會有其他飯店學會做這飲品,甚至都用不了三個月,所以,我仙客來,只能靠着這飲品掙兩個多月的銀子。”
“且這能夠風靡起來,只是我一個人的揣測,這其中還是有一些風險,也有一種可能,便是這奶茶不過平平,賣不出去多少,那我便是要賠銀子了。”
蘇晚和沈臨都明白這仙客來的李老板不是在心口雌黃,這做生意就是這般,也講究個天時地利人和,不排除有賠本的可能。
仙客來的老板又道:“這要吧,我再給二位加上十兩,不過二位既把這方子賣給了我仙客來,便要嚴守方子,不能再賣給第二家了,二位意下如何。”
蘇晚點了點頭,道:“自是該這般,這買賣做成,我們只是該去官府過個文書,我會給你立個字據,不會把方子給了旁人。”
仙客來的李老板道:“姑娘爽快,那姑娘便寫方子吧,這一百一十兩銀子,是姑娘的了。”
李老板說着,從袖子掏出了一張一百兩的銀票,另外吩咐小二又拿過來十兩銀子。
蘇晚能瞧的出來,這仙客來的老板并不黑心,也是一個将就公道的人,蘇晚和沈臨原就是打算将這奶茶方子賣上一百兩,這李老板願意出一百一十兩,便也是很符合他們兩個的預期了。
且這還沒有等廚房的人拿上方子把奶茶做出來驗證蘇晚寫的方子對不對,這管事便直接把銀子給了他們,也是個爽快人了。
蘇晚和沈臨都沒有把銀票和銀子拿過來,而是讓小二把紙筆拿過來,蘇晚要當場給往出寫這方子。
蘇晚并不敢把這方子揣着身上,萬一遇到歹人,那便也護不住方子,只有放在腦子裏面,才是最安全的。
蘇晚剛落筆了幾個字,就見東風閣的王管事帶着幾個小厮匆匆忙忙的沖了進來。
方才,聽說蘇晚和沈臨進來仙客來有一陣了,東風閣的王管事便帶了幾個打手匆匆忙忙地趕到了仙客來。
東風閣做了這麽多年生意,酒樓裏是雇了幾個打手的,以備有人鬧事的時候用。
這幾個打手都很是兇悍,仙客來門口的幾個小二根本攔不住,王管事帶着這幾個人直奔仙客來的雅間,很快就在其中一間找到了蘇晚還有仙客來的李老板。
蘇晚停住了筆。
東風閣的王管事個頭小,卻是一臉匪氣,此時正皮笑肉不笑陰陽怪氣地對仙客來的李老板道:“呦。李老板,這是要和我們東風閣搶方子啊。”
仙客來的李老板不卑不亢:“我和這位公子和這位公子正當買賣,怎麽是和東風閣搶方子呢,難不成,東風閣已經買過了這方子”
王管事點點頭:“那是自然,我東風閣方才就和這兩個人談成了這筆買賣。”
蘇晚可算是開了眼,這人簡直就是地痞無賴流氓,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睜着眼睛說瞎話。
沈臨站了出來:“王管事,我們前日,并沒有談成買賣,你出二十兩銀子,我們不願賣,這買賣不成仁義在,沒有擋着我們再尋主顧的道理。”
王管事冷哼一聲:“在我青州府的地界兒,但凡是關于酒樓深意的,就得按照我們東風閣的規矩來,你這方子進過我東風閣的門,就是我東風閣的方子,旁人沾染不得。”
蘇晚道:“王管事,前日我們去了東風閣的時候,可是并沒有帶方子,這不,非但去東風閣的時候我沒有帶方子,來這仙客來的時候,我也沒有帶方子,怎地這方子就成了東風閣的方子呢。”
王管事雖然奸詐狡猾,但是也明白,能恐吓仙客來的老板,但是卻不能把蘇晚徹底得罪了,畢竟這方子可是在蘇晚的腦子裏面呢。
王管事眼風掃到了仙客來老板的桌子上,見上面放着一張一百兩的銀票和大概十兩碎銀,随即看向蘇晚,笑了笑:“蘇姑娘,前日不過是和你開了個玩笑,你怎麽還當真了呢,這般,仙客來是出了一百一十兩銀子把,我仙客來出一百一十五兩。”
王管事那日是看到蘇晚和沈臨的衣着的,便知道這二人不是什麽有錢人,不用多出多少銀子,便能動搖二人。
原本,他是想用個低價把這方子買下來,到時候給東家報個高價,自己從中抽上一筆,但是眼下,這價錢眼看是壓不下來了,超過一百五十兩買方子,自己便做不了主了,得問東家才行。
若是真是讓東家知道這個事情,自己可就不好撈油水了。
眼下他出上一百一十五兩,給東家報上一百五十兩,他便能抽三十五兩。
蘇晚卻道:“王管事,我們已經和仙客來談成了買賣,不能毀約。”
王管事有點兒慌,他自是能看出這方子能大有作為,若是仙客來真把方子買去,那很有可能這幾個月會趕超東風閣,若是這樣,東家便要換一個更有本事的管事了。
東家可是一個只看結果的人。
王管事又往上加價:“東風閣出一百二十兩。”
沈臨道:“王管銥誮事,我們不能毀約。”
王管事下了狠心:“一百五十兩。”
蘇晚道:“王管事,我們和東風閣已談成生意,就算王管事出上千兩萬兩,我們也不能毀約。”
恰在此時,仙客來的李老板開口:“沈公子,蘇姑娘,二位誠實守信,有重利誘前而不變,實在是讓李某佩服佩服,既然二位如此仗義,李某決定,待仙客來用這方子賺回一百一十兩本錢之後的一年之內,這奶茶若是再賣出去,所得利潤,李某願再分與二位十分之一。”
李老板又看向王管事:“王管事,這普天之下,到底還是有王法,在這青州府的地界兒,不是只有東風閣有大靠山,我仙客來既能用短短十幾年能夠與東風閣抗衡,背後自有大人物。”
“一直以來,我不過是不願與你們硬碰硬,若是王管事還是這般蠻恨刁難,我仙客來也不怕事。”
語罷,李老板吹了一聲口哨,立馬有兩個穿着鐵甲的人從窗外飛身而入。
王管事被震住了,他敢這麽嚣張,便是因為背後有人,一直以來,他也打聽了,這李老板是白手起家,從一個小飯館做起的,沒有什麽勢力。
但是,聽他方才說的話,也是有道理,萬一對方背後還真是有什麽人物呢,到時候自己家的東家自是會沒什麽事,自己可就是炮灰了。
再看從窗外飛進來的那兩個人,竟然穿着铠甲背心,這可是軍中才用的東西。
王管事慫了,甩下一句:“不就是個破方子,我東風閣獨一無二的方子多了去了,任憑哪個都能撐起生意,哪裏稀罕這不入流的東西。”
語罷,王管事大手一揮,帶着手下大手走了。
東風閣的王管事出去,仙客來的李老板則是把沈臨和蘇晚帶回了自己的私宅,把沒談完的生意繼續談下去了。
仙客來的老板果然是個爽快人,方才王管事過來鬧事的時候,李老板說願意給蘇晚一年的分成,現下裏立馬就囑咐人寫了文書,和蘇晚談好以後會給蘇晚分成。
也算是對李老板了解了個大概,沈臨這才拿出蘇晚做的蛋糕繼續和他談,沈臨道對李老板道,最好是蛋糕和奶茶相隔三個月再推出。
李老板做了多年生意,自是明白這個道理,奶茶和蛋糕都是用來吸引客人的,分開時間推出絕對比一起推出效果要好的多。
蘇晚做的是類似于紙杯蛋糕那樣的蛋糕,不過是裝在真正的杯子裏面的,紙杯蛋糕有個好處,就是耐放,所以即使是和李老板談了那麽久生意,中間還被攪局一次,紙杯蛋糕還是很美味,李老板也是當即拍板決定要買下蛋糕的配方,出的是和奶茶方子一樣的價錢,并且掙回本錢後也會一年十分之一的分成。
做蛋糕的方子好些,但是實際操作還是得好生教仙客來的廚子幾遍。李老板讓蘇晚多留幾日,并這幾日住到李老板的宅子裏面,将做法教給李老板的夫人。
李老板派人跟着沈臨和蘇晚去客棧把沈氏和沈丫丫接到了私宅裏面。
沈臨想着住在李老板的私宅裏面的确是安全一些,蘇晚這幾日給李老板的夫人教會了紙杯蛋糕的做法。
李老板的夫人是一個精幹的婦人,和蘇晚相處的極好,對蘇晚說若是以後還有這樣的方子,一定要先和仙客來談,仙客來會出高價的。
李老板的夫人還執意要多留沈臨和蘇晚幾日,讓二人在這青州府轉一轉。
這次和李老板的生意談的順暢,蘇晚自是想着以後還是可以合作的。
在蘇晚給李老板的夫人教着做蛋糕的空當裏,仙客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推出了用蘇晚的方子做出來的珍珠奶茶,僅僅用了兩日,青州府的有錢有權的人家,都來仙客來嘗一嘗這傳說中好喝的要命的圓子糖水。
這也是仙客來給起的名字了,奶茶的名字太過直白,人一聽就能知道配方是什麽。雖然這配方遲早會被人研究出來,但是用這圓子糖水的名字,便能延緩一些時間。
一時間仙客來座無虛席,頭一天客人便比之前增加了一半,到了第二天,直接增加了一倍,根本坐不下。
而之前比仙客來風頭更盛的東風閣卻只坐了寥寥幾桌,不複往日。
沈氏這幾日喝了姜大夫開的藥,肉眼可見的一日比一日好起來。
蘇晚和沈臨去青州府賣車馬的地方,買了一匹馬和一輛馬車。
這幾日沈臨一家和蘇晚不在村子裏面,這一家便成了村裏面人議論的中心。
多嘴多舌的村民都道,沈臨這趟去了青州府給沈氏看完了病,想必是要要着飯回來了。
畢竟在青雲縣看個大病就會讓人傾家蕩産了,更不要說在青州府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