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35 人多力量大 (1)
沈老頭暴躁如雷。
什麽, 不讓沈老大一家吃肉,居然還讓他們兩個老的去給沈臨搓玉米,沈臨這是做夢吧
沈老頭頓時跳了起來, 對着沈臨破口大罵:“端上你的肉滾,我可不吃你的肉,別腌臜了我的嘴, 滾。”
沈臨沒說話,因為孝順, 他以前從來不會想祖父祖母提要求,他心裏以為, 祖父祖母多少還是顧及着他的,只是他到底是一個男人, 怎麽能勞煩老人,讓老人辛苦呢。
他其實并沒有想讓沈老頭和沈婆子幫着幹活。
他發現他認為了多年的對的東西, 似乎是認為錯了,不是這個樣子的。
蘇晚卻又上前一步:“沈爺爺沈奶奶您二老可不能動氣, 動氣可就沒力氣幫着沈臨哥搓玉米了,沈臨哥心疼您二老,不用像給沈大伯家幹活似的背玉米, 你二老幹些不用力氣的,搓玉米就成。”
蘇晚把肉往前遞了遞。
沈老頭的火更旺了:“端着你們的爛肉趕緊滾滾滾, 你的肉別把我吃死。”
蘇晚拉了拉沈臨的袖子:“沈大哥,我們還是走吧,我們只有站在這裏沈爺爺就會動氣, 可不能讓沈爺爺氣壞身體。沈爺爺既然不想吃,我們便別送了。”
沈臨道:“好。”
然後轉身,朝自家谷場的方向走去。
以前, 他還覺得自己是有祖父祖母的,他還有家族,今日,他明白過來了,他沒有家族,他只有母親和妹妹,除了母親和妹妹,沒有人會為他多操一分的心。
也不對,他好像,還有蘇晚這個租客。
不忍祖父祖母受勞累,以前沈臨從來沒有提出過要祖父祖母幫忙的要求,自然也沒有被拒絕過。
今日的拒絕,是沈臨第一次遭受,原本,他潛意識裏面還覺得,他到底還是他們的孫子,他們還是在乎他的,他們沒有幫他,只是因為他沒有提而已。
Advertisement
楊五喊了:“沈臨,這才對嘛,我要是你我就自己拿回去吃了。”
圍觀村民:“沈臨,別惹你祖父祖母動氣,自己拿回去吃吧昂。”
村民們有的是調笑有的就是在打抱不平了。大家可是都能看的明白,沈老頭和沈婆子對于沈臨,可是只進不出,只有索取沒有付出,上慈才能下孝呢。
沈臨沒說話。
蘇晚很滿意,也端起盤子就往回走,道:“沈爺爺沈奶奶,那我們就把這炸肉片兒端回來了昂,若是我們硬是給您吃硬是留在這裏,把您二老的沈子氣壞,那便又是沈大哥的不是了。”
沈臨只往自家的谷場走。他什麽也沒有說,他原本覺得送吃的給祖父祖母是天經地義,此時他突然覺得,好像,也不是那麽天經地義。
沈老頭不可思議的瞧着沈臨的背影,什麽,這小子還真走了。
沈婆子和沈老大也愣住了,沈臨不該求着他們吃嗎。
那可是一大盤的炸肉片兒啊。
沈老大按捺不住,喊道:“沈臨,你咋能直接端回去不給你祖父祖母吃呢。”
沈臨挺住腳步,也沒有回頭:“祖父祖母不想吃。”
蘇晚忙接着沈臨的話:“沈大哥特意讓做給沈爺爺沈奶奶的炸肉片兒,沈爺爺沈奶奶不想吃,沈大哥就算是傷心也不能硬是讓沈爺爺沈奶奶吃啊,炸肉片兒這麽硬,沈爺爺沈奶奶吃的不舒服,又是沈大哥的不孝了。”
沈老頭:“……”
他那只是氣話好不好,他不是真的不想吃。
蘇晚緊随沈臨身後,走了幾步,看向剛才喊話的楊五:“楊五大哥,我肉做多了,吃不完,你和楊大爺楊奶奶過來一起吃吧。”
沈老頭一口老血差點兒撲出來,蘇晚和沈臨兩個,沒把肉給他們吃,居然拿給個外人吃。
這外人能有祖父祖母親嗎。
沈臨還是沉默,蘇晚做的肉,蘇晚想給誰吃就給誰吃。況且方才楊五大哥屢屢為它幫腔,他确實也是感激。
人對他好對他不好,他能拎的清,只是以前都被孝道蒙住了眼睛。
要是旁的人,也不會那麽後延無恥的就過去吃沈臨的肉了,可這楊五可不一樣,他吊兒郎當臉皮厚,他跟着蘇晚和沈臨就過去了,楊老頭和楊婆子拉都拉不住,楊五的幾個兄弟也朝楊五翻着白眼,這小子過去白吃白喝了,真丢人。
走到沈臨家的谷場那裏,楊五道:“蘇晚,你這去了趟縣城,模樣倒是完全變成縣城人了啊,不過這肉以後可不能拿油炸了啊。”楊五說的也是個好話,蘇晚笑笑,道楊五說的對。
蘇晚道:“楊五哥,你把楊爺爺楊奶奶叫過來一起吃吧。”
楊五笑道:“可別,他們兩個才不吃,我這吃了回去他們也得給我把皮扒了,不過你這肉太香了,扒皮就扒皮吧。”
蘇晚卻把那盤肉遞到了楊五手裏,道:“楊五哥還是端過去和楊爺爺楊奶奶一起吃吧,還有你的幾個兄弟。”
楊五想了想,從蘇晚手裏接過了那盤炸肉片兒,嗬,好大的一盤呢,就算是爹娘兄弟們嫂子們分着吃,每個人也能分個六七片兒。
楊五端着蘇晚的炸肉片兒往楊家谷場的方向走,沈老頭要氣死了,楊老頭也要起死了。
沈老頭心裏:不要臉,真不要臉。
楊老頭心裏:丢人、真丢人。
村民們一邊兒留着口水一邊兒羨慕,有人已經開始議論,瞧瞧,楊五這個人,還真是會撇浮油。人家給祖父母的吃食,他倒是能吃上,也是個“有本事”的人了。
楊五端着炸肉片兒剛走進了自家谷場,就聽見自家老爺子罵開了:“不要臉的東西,給人家送回去。”
楊五才不聽,端着肉走到幾個兄弟和楊老頭楊婆子跟前,小聲說了幾句話,楊老頭便和軟了下來,楊家的幾個兄弟也點了頭。
楊五把肉片兒給爹娘每個人八片兒,家裏的兄弟嫂子每個人了五片,自己吃了三片,給家裏的小妹妹留了七片兒。
蘇晚做的炸肉片兒肉還挺大,吃在嘴裏,很有嚼勁。
楊家的兄弟多,但是這楊家的兄弟也是少有的團結,兄弟幾個,各自都很是為其他兄弟着想,把兄弟看的很重。
楊家人除了楊五,其他也大多是老實巴交的性子,若是旁人老實巴交便難免要受到欺負了,但是楊家這幾個兄弟團結,村裏面也沒人敢欺負他們。
沈老頭和沈婆子還有沈老大一家都要氣得暈過去了。
這炸肉片兒原本是該他們吃的啊。
那紮肉片一定很香,空氣裏現在還彌漫着那股油膩焦香的味道呢。
有村民也笑着調侃起了沈老頭:“我說沈大爺,你看你,那麽好吃的炸肉片兒你不吃,被別人吃去了吧。”
還有村民道:“有什麽說什麽,今天這事,還真不是人家愛沈臨不孝,是你自己不吃的,沈大也您可不能動氣了。”
沈老頭更氣了,沈臨這個不孝的孫子,怎麽還把他自己從不孝中擇出來了,他明明就是不孝。
方才蘇晚那死丫頭牙尖嘴利,沈臨半個字都沒說,也不呵斥那死丫頭幾句。當真是不孝。
沈老頭在心裏把蘇晚罵了百八十遍,問候了蘇晚的十八輩祖宗。
恰在此時,蘇晚的聲音又響了起來:“沈爺爺沈奶奶,您二老還是過來吃點兒吧。”
沈老頭脫口而出:“滾。”
沈婆子錘了沈老頭一把:“咋不去呢。”
沈老頭:“……”
他只是嘴又快了而已。
蘇晚落寞的聲音又穿傳了過來:“沈爺爺沈奶奶,你們不吃我就把剩下的拿回去給丫丫吃了啊。”
蘇晚說着,已經收拾好了食盒起身,沈臨吃飯快,方才已經吃完了。
沈臨全身都充滿了力氣,吃了今日的炸肉片兒,他一定能夠把活更快的幹完。
蘇晚起身提着食盒往回走了。剛走幾步,蘇晚聽到身後有什麽動靜。
蘇晚回過身來,原是楊家的那兄弟六個來的了沈臨的谷場,楊五開口:“沈臨,趁着中午這點兒時間,我們兄弟幾個幫你幹趟活,走,下地。”
楊五說完,楊家的幾個兄弟就背起籮筐,要離了谷場下地。
沈臨有些不意不過:“不必了楊五大哥。”
楊五還比沈臨大三歲,沈臨自然是要叫楊五一聲哥的。
楊五笑道:“你前兩年讀書讀傻了?這麽不上道。”
沈臨道:“你家裏也忙。”
楊五:“我可不是幫你,是謝蘇晚剛才的肉,誰讓你小子命好,把蘇晚帶回來了呢。”
楊五在縣城裏面摸爬滾打好幾年,對事情看得更明白一些,蘇晚方才把那一大盤炸肉片給他,就是為了感謝他幫沈臨說話呢。
那幾句話倒是也不至于這一大盤肉,楊五便鼓動兄弟幾個幫着沈臨幹着活。
旁人家的活,都是全家好幾口人一起幹,唯獨沈臨,是一個人幹所有的事情不是,以前的時候中午還要自己回去做飯給家人吃。
村民們看在眼裏也會感嘆,不過也沒法兒幫,這人救急不救窮。村裏面相互幫忙在地裏幹活,都是我幫了你家你再幫我家,沈臨的事情那麽多,自己家的事情都忙不過來,更不要說是給還工了。
沈臨把楊五的幫忙記在了心裏,背起背簍跟在了楊五身後,楊五卻慢了兩步,和沈臨并了肩,一把将胳膊搭在了沈臨肩膀上,邊說:“你小子,命好。”
蘇晚看明白了,這楊家兄弟是要幫着沈臨去幹活啊。
說起來,這若是把炸肉片兒給給沈臨的祖父母和沈老大家人吃了,他們只會覺得這是應該的,甚至還覺得不夠,該再多拿點兒,只給沈臨剩下幾片兒就夠了。
就算給他們吃再多,他們也不會去幫着沈臨幹搓玉米這樣的輕松活計的。
而給楊家兄弟吃了,楊家兄弟甚至都沒商量,便下地幫沈臨幹掰玉米和背玉米這樣的麻煩活計了。
楊家幾個兄弟下了地,三個掰玉米,連帶沈臨剩下的四個人背玉米。
沈家兄弟幫着沈臨背了兩趟。
原本這些活,沈臨是要幹上個四五天的,但是楊家兄弟人多,四個人背兩趟就背完的玉米,沈臨一個人得背八趟,三個人不停歇的掰玉米,不用往回背,沈臨一個人得幹六回。
剛才蘇晚來的時候沈三的幾個哥們兒張二狗、李四和王川見蘇晚便的漂亮了,一時間也不想在美人跟前留下不好的印象,便散了。
此時沈臨和楊家的幾個兄弟在一起幹活,倒是浩浩蕩蕩,乍一看氣勢比起沈三幾個只強不弱。
而沈三那幾個兄弟,向來都是游手好閑,在一處也是一起偷雞摸狗的。
沈老頭看的不舒服,看向沈三:“三小子,你招呼上你那幾個兄弟弟兄,幫着你爹背背玉米。”
沈三愁住了,不用問,幾個人一起偷雞摸狗還行,若說是幫着家裏幹活,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楊家兄弟六個幫着沈臨幹了兩趟的活計,連帶沈臨之前幹的,活計竟然已經□□了一大半。
之前兩年,這村裏的,每每都是沈臨最後才将活計幹完的,在村子裏面有一個默認的規則,誰家的活計是最後幹完的,那這家人就是這村子裏面最懶惰的人家,是要招人笑話的。
雖然沈臨的情況與別人不同,沈臨是因為裏裏外外只有一個人才慢了下來的,但是那些嘴碎的村名自動忽略這一點,調侃誰家的農活做的慢的時候,便要說:“你家這活幹的可是夠慢的啊,若是再慢點,可是要比沈臨家晚收完了。”
被說的那家人就如同遭了奇恥大辱,反駁道:“你家才比沈臨家也幹的慢的。”
這樣說完,一家人勢必是快馬加鞭的幹活,若是真的幹的比沈臨家還要慢了,那還不得讓人笑死啊。
現在,有了楊家兄弟的幫忙,眼看沈臨便能早早地将莊稼收完了,比村子裏面的大部分人收的都要更快一些。
這不免讓村子裏面的好多村民眼紅。
沈老頭則是要氣的吐血了,那炸肉片兒,明明是該他吃的,完了卻吃到了楊家那幾個兄弟的肚子裏面。
可偏偏還是沈老頭自己說的不吃沈臨的炸肉片兒,讓沈臨端着炸肉片兒滾。
楊家兄弟去幫着沈臨幹活了之後,也有村民調侃沈老頭:“我說沈老爺子,人家好端端給你端過來肉片兒,你咋能不吃呢,這不,落在別人的肚子裏面了。”
沈老頭:“我才不稀罕吃他那兩片兒爛肉,誰還沒吃過……”
調侃的村民又道:“那可不是兩片兒,那是好大一盤呢,楊家人有多少,每個人也吃了好幾片兒呢,這若是都吃到您二老的肚子裏面,那得吃的多過瘾。”
沈老頭:“……”他也能想到有多過瘾,他眼睜睜的用餘光看着楊家人把那盤子炸肉片兒吃空的,偷看着的時候,他就在想着,若是他吃上一肚子炸肉片兒,那該有多過瘾。
沈婆子在一旁小聲對沈老頭說:“唉,都怪你這個死老頭子,我們先假裝不給老大家的吃,悄悄留下來給老大家的帶回去不就得了。”
沈老頭心痛的要命,他這個嘴,咋就這麽快呢。
楊五的老父親楊老頭和楊老婆子原本看楊五把人家的肉拿回來了,只覺得丢人,但是老五過來之後,對楊老頭說,自己家兄弟多,幫着沈臨幹上幾趟活,也算是交換了。
沈臨可是一直因為最後一個做完活被這青石村裏面的人看不起,用幫他幹活作為交換,老楊家還真不是占便宜,楊老頭這才同意了。當然,楊老頭和楊婆子吃那炸肉片兒吃的也很舒坦,家裏面兒子多,別說是兒子娶了媳婦後他們就沒怎麽吃過肉,就算是兒子娶親之前他們也沒吃過幾次肉,人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老兩口都省下來給兒子們吃了。
給沈臨送了飯之後,蘇晚便回到了沈家。
中午蘇晚做炸肉片兒的時候,香味便飄到了隔壁的王家,王氏梗着脖子狠狠的吸了幾口這香氣。
看着樣子,定然是蘇晚在做飯了,照這麽看來,蘇晚的身子骨根本沒有想象中虛弱,這百年老參,果然是有奇效。
王氏暗想,看蘇晚花錢這個樣子,身上還是有錢的,得打發洛生過去問問蘇晚了,再不問,蘇晚可就把這錢全都花完了。
蘇晚那麽喜歡洛生,只有兒子給她個好臉色,她還不上趕着把錢送過來啊。
蘇晚回到了沈家,沈家家裏,也沒有什麽活計了。
沈家的屋子裏面,院子裏面都收拾的整整齊齊,沈家人都會自覺的整理,所以除了需要擦擦家具上面的浮灰,也沒有什麽活計,倒是不像是在王家,家務就沒有個盡頭。
沈丫丫和蘇晚在蘇晚的東廂房睡了一覺起來,蘇晚去沈家放着雜物的屋子裏面拿了一個魚簍子,一個漁網,一條粗麻繩。
青石村的人都不認為附近能有什麽打魚的地方,所以沈老大一家才沒有把沈臨家這些打魚的東西拿走。
按照原主的記憶,蘇晚知道青石村不遠的一條河裏,有一個地方是一個小水閘,這個地方,最是好捉魚。
這還是原主比現在更大幾歲的時候發現的,那時候原主就經常給王家做各種各樣的魚,給王家省下了好大一筆買魚買肉的錢。
蘇晚換了一身破爛衣裳,領着沈丫丫,來到了那條河的小閘邊。
河裏面的水能夠到腰上。蘇晚看了一圈,這個水閘正被閘住,猜測魚都在閘的附近,蘇晚把漁網下到閘的不遠處,,正好在用漁網、小河兩岸還有閘形成了一個圍住的空間,蘇晚還用繩子把漁網固定在小河兩個的樹上,确保漁網不會松開。
這也是原主發明的方法了,叫做甕中捉鼈。蘇晚讓沈丫丫将岸邊的石頭什麽的投向水閘的那邊,蘇晚自己則是用粗麻神抽打靠近閘那邊的水面。
平日被平靜的水面被攪動,魚兒紛紛往網的方向游去。
蘇晚暗道,這也真是自投羅網了。
蘇晚和沈丫丫眼看漁網晃呀晃,綁着兩邊樹上固定着漁網的繩子也晃呀晃,一看就是有魚。
沈丫丫開心極了,往河裏扔石頭扔的更加起勁兒了。
不一會兒,蘇晚便讓沈丫丫停下來。
蘇晚從閘上走到河的另一邊,和沈丫丫一起拉了網。
網還有點沉,蘇晚一刻不停的看着沈丫丫,生怕她掉下去,雖然這河水不深也不急,蘇晚也會游泳,但是到底是到了秋天,河中水涼,掉下去也會着涼。
好在沈丫丫是看着吃力一些,倒是沒有拉不動。
蘇晚拉起一邊的網,從閘上面繞了過來,收起沉甸甸的漁網,只見裏面有着五條大魚,二十來條小魚。
原本是該有很多魚,不過沈家的漁網到底還是有些小,便有很多魚從網裏面逃了出去。不過五條魚和這二十來條小魚就已經很多了。
蘇晚暗想,這也太容易了吧,想着這就是原主身上的錦鯉氣運的緣故了。
蘇晚和沈丫丫把魚收到魚簍裏面,背在身上,回村的時候,蘇晚特地領着沈丫丫多繞了幾條路,從另一個方向進了村,恰就是從縣城回來的那條路。
進村的路上蘇晚碰上了幾個婦人,其中有兩個就是那日裏和王氏一起去過沈家的,見過蘇晚是如何大手大腳買東西的。
其中幾個見了蘇晚,便小聲和周圍人道:“蘇晚這是又去縣城花錢去了吧,掙那麽點兒工錢,能經得住這樣花嗎,這女人啊,不過持家過日子就是廢物。”
其他的婦人也紛紛附和。
這蘇晚從縣城回來以後是長的好看了,不過好看也沒有用,看她那敗家的樣子,誰家娶了去,也是倒了八輩子的黴了。
蘇晚和沈丫丫回到沈家,蘇晚把幾條魚放到了水缸裏面,給了沈丫丫十文錢,讓沈丫丫去村子做豆腐的人家裏面買豆腐。
蘇晚則是把魚一條一條都開膛破肚處理了,把大魚和小魚都片成厚一些的魚片。
沈家是曬了幹辣椒的,蘇晚把幹辣椒從屋檐下取下來碾碎備用。
沈丫丫買了一大兜豆腐回來,沈丫丫有些奇怪:“蘇晚姐姐,我們吃不了這麽多豆腐啊。”
蘇晚和沈丫丫解釋:“只我們四個自然是吃不了這麽多豆腐,但是今天呀,我們好叫上楊五哥家一家人吃上一頓飯,楊五哥家今日幫了你哥哥幹活。”
随即蘇晚又和沈丫丫解釋,過日子自然是要節儉,但是遇到了值得付出的人,也不能吝惜付出,這樣才能得人心,自己的路也會好走一些。
沈丫丫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蘇晚把大魚和小魚都片成了魚片兒。然後去谷場,等到沈臨,讓沈臨晚上把楊家人叫回家裏吃飯。
楊家人幫了沈臨大忙,沈臨正愁無以為報,他自己的事情太多,哪能抽得出時間也幫着楊家幹活還回去呢,楊家幫的忙,屬實比肉片兒更有價值,況且這肉片兒也不是他的,而是蘇晚的。
沈臨以為是蘇晚又花錢買了吃食,正欲開口讓蘇晚不要這麽做,蘇晚卻道:“家裏晚上吃魚,魚是我和丫丫在河裏面捉的,買豆腐花了十文,你你若是實在是覺得這樣不妥,你給我十文也行。”
沈臨:“……”
十文錢他擠一擠還是有的,不夠,這些事情,讓沈臨充分認識到自己力量的弱小,力量太弱小,不只是保護不了重要的人,就連還人的恩情也是還不起的。
算完告訴沈臨魚也養不住,是一定都要做上的,若是做上了,就必須今日吃完,讓他一定邀請楊家人,若是沒有邀請,就等着剩下的魚壞掉吧。
蘇晚做了兩道菜,一個是魚炖豆腐,一個是麻辣魚片兒,當然,麻辣魚片兒裏面也有豆腐,那五條大魚和二十條小魚自然是不夠這麽多人吃,有了這些豆腐,便是夠了。
蘇晚還把沈家菜園子裏面的菜葉子扒了一些,拌上了八盤涼菜,還另外蒸了好幾個大南瓜,如此,大家是怎麽着都會吃的很飽了。
其實請人吃飯,重點是在心意上面。就算是飯菜簡單些,只要是心意足了,也會讓人感到溫暖。
到了傍晚收工的時候,沈臨帶着楊家的六個兄弟過來了。
蘇晚問沈臨:“楊爺爺和楊奶奶大哥二哥三哥的幾個媳婦呢。”
沈臨道:“都叫了,但是楊爺爺楊奶奶還有那幾個媳婦執意不來。”
蘇晚心裏這便有了數,這楊家人卻是是正派人家,楊家兄弟本來就多,吃的也多,老頭和楊婆子不過來也是不願意給主家添麻煩了。
其實楊家兄弟多,平日裏面都是兄弟們相互幫襯,也沒有餘力幫其他村民,便也從來沒有人叫過楊家兄弟吃飯,況且他們兄弟幾個都過來,那得吃掉多少飯啊。
其實沈臨叫他們兄弟幾個過來吃飯,也是讓這兄弟幾個感受到了被尊重的,平日裏在村子裏面,因為他們兄弟人多倒是也沒有人感欺負他們,但是也沒有幾個人尊重他們,兄弟多,不就是等于每個兄弟都窮嘛。
楊家幾個兄弟進了沈家的堂屋,見桌上除了放着兩盆魚肉,還有三壇酒。
沈臨以為蘇晚花錢買了酒,正發愁這客人已經看見了這扯下去也不是,可是不撤下去的話便是又花了蘇晚的錢。
蘇晚自是看除了沈臨的擔憂,蘇晚告訴沈臨這是她以前釀好的酒埋在地底下的,下午挖了出來。
蘇晚想到沈臨會認為這酒是王家的了,也解釋道這酒是她在村裏的地裏面撿的谷子釀的,和王家沒有關系。
沈臨心裏這才舒服了一點兒
楊家兄弟幾個在裏面吃蘇晚做的麻辣魚片,幾個人除了今日吃的蘇晚的炸肉片兒,已經是好久沒有吃葷腥了,所以都吃的很是舒爽。
更加上還有三壇酒,更是助興。
蘇晚還做了一鍋不辣的豆腐炖魚,是給沈氏、沈丫丫還有楊家的兩個老人做的,在楊家兄弟沈沈臨吃飯喝酒的時候,沈丫丫就已經把豆腐炖魚給楊老頭和楊婆子端了過去。
當然,沈丫丫給楊老頭和楊婆子端魚肉也是悄悄的,免得祖父祖母知道了又要來鬧上一鬧。
當然,這飯也是蘇晚的,蘇晚要怎麽處置,沈老頭和沈婆子無權過問,不過沈丫丫心裏還是有些怵自己的祖父祖母。
其實沈老頭是已經聽說了沈臨叫楊家兄弟吃飯,但是沈老頭知道,這吃的飯,又是和沈臨沒有什麽關系,這擺明了,就是他知道沈臨在吃好的他卻吃不着麽,沈老頭一口氣憋在心裏,提不上來咽不下去。
沈婆子則是一直在唠叨沈老頭怎麽就沒把沈臨端過來的肉片兒放下呢,唠叨的沈老頭心煩意亂,後來直接把盛着野菜粥的碗摔了。
沈婆子心疼的要死,随即想到,好在昨日裏從沈臨家拿了碗回來,便算是還能彌補了,家裏也沒什麽損失了。
沈家,楊家兄弟和沈臨喝酒喝高興了,則是打開心扉開始說話了,楊家幾個兄弟都是認為,自己家人也一直都看在眼裏,沈臨就不是那種不孝之人,若是仔細說起來,那沈老大總是花用沈老頭的,那才是真不孝。
沈臨一向沉默寡言,今日則是屢屢謝了楊家兄弟的幫助,楊家兄弟聽了沈臨的感激,也很是高興。
喝的有些醉了的楊五則攬了沈臨的肩膀對沈臨道:“沈臨,其實我是看出來了,這青石村,沒有哪個男人能及的上你,就連那個考了秀才的王洛生,也是比不上你的,但是你這個,你這個人有個毛病,就是腦袋拎不清楚。”
“你也不想想,你那祖父祖母,就差着扒了你的皮喝你的血了,你還慣着他們,還在心裏對他們恭恭敬敬。”
“要我說,反正不管你做了什麽他們兩個都要說你的不孝,那你索性就把這不孝的名擔下來,以後再不管他們兩個。”
“你呢,好好掙銀子,好好給你娘把病看好,這天底下,還有誰敢說你不孝。”
沈臨也認真聽着楊五的話。
楊五喝多了嘴就停不下來,又道:“我看了,你小子不錯,你以後,就跟着我幹吧,咱倒騰點兒小買賣,比種地掙錢着呢。”
“別看我平日裏看着像是沒錢,那是我使的障眼法呢,大家都知道做買賣掙錢,都跑去做買賣了,我還能掙上錢嗎。”
“你別看我那哥幾個,腦袋蠢,總覺得我今日掙了錢明日又要賠了,誰也不跟着我幹。”
“我看你小子不錯,你要是個聰明人,你就跟着我幹,咱哥兩兒,好好掙銀子娶媳婦兒。”
“人人都以為咱們窮的娶不上媳婦兒,咱偏偏要娶一個全村最好的媳婦兒讓他們瞧一瞧。”
蘇晚進進出出,自然是聽到了楊五的話,原本蘇晚覺得楊家兄弟是可交之人,便把這家人叫過來吃飯,也是結交之意了。
在古代,人丁不旺,便自是免不了要受欺負,沈大伯那一家,不欺負沈臨就算好的人,更不要說幫襯沈臨了。
有個兄弟朋友,不說能有多大的助力,也能省掉很多麻煩。
現在楊五還邀請沈臨和他一起弄買賣,便是額外的好事情了。
沈臨聽了楊五的話,對楊五所說的關于沈老頭和沈婆子的事情暫時還未置可否,但是對于楊五說的做小買賣的事情倒是上了心。
沈臨說等到收完了秋他就和楊五出去看看。
只靠着種地這點兒微薄的收入,是永遠不能給娘看好病了。
楊五卻說等不到沈臨收完秋就想帶他出去了,于是乎,楊五搖搖晃晃的站了起來,對幾個兄弟說沈臨這人厚道,以後就是他楊五的兄弟,也是楊家幾個兄弟的兄弟了,做哥哥們的,要幫襯弟弟。
其實盡管楊家幾個兄弟有時候也會說楊五不踏實,但是楊五說話在兄弟們中也是很有分量的,楊五能掙來錢,幫了兄弟們不少,其實兄弟幾個都很看重楊五說的話。
且楊家幾個兄弟一直都也覺得沈臨不錯,今日一起幹活吃飯,關系就更近了。
楊五要把沈臨當兄弟,楊家兄弟幾個也紛紛表示,沈臨以後就是他們兄弟,沒人再敢欺負沈臨,尤其是那個沈三,仗着他那幾個狐朋狗友,總是說在沈臨跟前說幾句風涼話,以後是再不可能發生了。
楊五號召幾個兄弟,趁着這喝了酒有勁兒,連夜去幫着沈臨家收玉米。
兄弟幾個都吃舒服,再者,這幫沈臨,确實是讓他們感到了快樂。
幾個兄弟一揮胳膊,紛紛出動。
楊五道:“今兒是十六,恰還月亮這麽亮,這是在給咱打着燈籠啊,天時地利人和,咱去幹。”
說完,便一股腦背起背簍出了門。
沈臨也跟着出了門,他也收起了一貫不願麻煩旁人的想法,他日後,是一定要好生奮進,再來回報楊家兄弟,當然,還有蘇晚。
盡管蘇晚做很多事情都沒有管他的意見,但是,他能看出來,蘇晚都是為了他好,他最是知道人對他好的。
幾個人剛走出門,蘇晚連連喊住,她對要出門的幾個人道:“楊家哥哥們,沈臨哥哥,若是你們一定去地裏面幹活,那就把背簍放下吧,你們只管把玉米掰了放到地裏,別來回背了,這背玉米,太費工夫,你們明日便沒法兒幹活了。”
沈臨自然也是不想讓楊家兄弟太費力氣,便說光只是掰玉米就幫了他大忙了,不用背了。
楊家幾個兄弟堅持要背,蘇晚和沈臨卻把他們身上的背簍都硬是取了下來。
也好,背玉米最是費時間費力氣,掰玉米多簡單,跟玩兒似的。
楊家兄弟幾個和沈臨就這夜色就去了沈臨家地裏,幾個人一鼓作氣,連着把沈臨家的好幾畝玉米全部都掰完了。
盡管秋夜裏還是有些涼爺,這七個人卻是幹的汗流俠背。
果然還就是人多力量大,平日裏掰好幾套天才能掰完的玉米,此時這不過兩三個時辰,竟然被全都掰完了。
再加上不用來回背玉米,玉米掰的就更是快了。
蘇晚提着一壺姜茶和一壺溫米湯過來了,給掰玉米的幾個人喝了,這幾個人稍作歇息,還要幫着沈臨把玉米背到谷場上面去。
蘇晚和沈臨連連道掰完玉米就已經是幫了大忙了,若是再背玉米,便要影響他們自己明日的活計了。
蘇晚和沈臨拒絕的很是堅定,楊家幾個兄弟便也不再堅持了,各自回家睡去了,說也是奇怪,平日裏他們幹完活都覺得精疲力盡,今日幹完活,倒是不覺得疲憊,而且,平日裏做莊稼活枯燥,今日倒是覺得很是快樂,比去縣城裏面聽戲文還要快樂。
雖然還是覺得很有精力,回去倒是也很快的都睡着了,第二日一早起來,并沒有因為昨天晚上忙活到了半夜而起不來,甚至比平日裏起來都要精神幾分,根本不影響今日幹活。
楊家兄弟把這都歸在了昨日的酒和飯上面。
一早楊老頭和楊婆子就告訴幾個兒子昨日沈丫丫送了炖魚過來,楊家幾個兄弟就更覺得幫沈臨沒有幫錯了。
沈臨一大早起來,也不覺得半點兒疲憊,其實他一夜未眠。
他真正感受到了兄弟該是什麽樣的,沈臨甚至仔細思考了“上慈下孝”這個詞,直思考了一個晚上。
楊家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