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21 王洛生的驕傲
并且因為王洛生回家之後每天都要去磨坊幫忙,每天讀書的時間少了不說,去磨坊幹完活,王洛生每每都精疲力盡,根本沒有力氣再去讀書,所以王洛梅每天只有在段景天家讀書的時候才能安安靜靜的看一會兒書。
為此,王洛生覺得自己的學業不僅沒有以前踏實不說,甚至還出現了不少缺漏。
偏偏王父和王氏都認為,是金子放在哪裏都發光,王洛生幫家裏幹點兒活,怎麽就能耽誤了讀書呢,周圍的鄰裏鄰居,和王洛生一般大的,任是誰家的兒子都已經堪比一個壯年的勞動力了。
王洛生每年讀書要花家裏的一大筆銀子,并且每日只用幹一個多時辰的活,已經是很是享福了。
王洛生試着提了提每天讓自己幹活會影響自己讀書,王父的臉一下子就拉下來了,大罵王洛生不孝,不懂得體諒父母的辛苦。
王洛生只好打消念頭。
王洛生家有一個磨坊,給周圍人磨米磨面掙些加工的費用,一家人的嚼用都是出自這個磨坊,每年也只夠溫飽,要想多掙銀子,那便得多在磨坊磨些時間,所以在王父眼裏,王洛生每日去幫忙的那一個時辰,便能産出白花花的銀子。
一直都嫌蘇晚煩的王洛生此時卻希望還在家裏,還是每日替他去磨坊幹一個時辰的活計。
不過王洛生還沒有絕望,因為重生的王洛生知道,就在這一兩年,家裏磨坊的生意就會好起來,掙很多銀子,到時候不單自己不用在磨坊幹活,父親也不用幹了,因為,家裏磨坊的活計都是雇了工人在幹,父親只管掌櫃就行。
王洛生記不清楚是今年還是明天家裏的生意開始好起來的,讓人苦惱的是,在生意好起來之前,王洛生只能每天都來這磨坊幫忙。
王洛生希望生意好起來的這一日快點兒到來。
王洛生的日子過得慌亂,但是段景天卻過得截然相反。
段景天這些時日,按時去讀書,回來便是溫習功課,很是刻苦,段景天明顯的感覺到了自己學業有所上升,為此幾位先生都還表揚過段景天。
段景天覺得這還都是蘇晚的功勞。
一日,蘇晚去給段景天送宵夜的時候開口:“段公子,我有個疑惑想問你?”
段景天放下手中的書:“你問?”
Advertisement
蘇晚放下手中的紅棗百合牛乳粥,問道:“不知段公子以後是打算讀書走仕途,還是走經商之路。”
蘇晚的這個問題吧段景天問住了,他從未想過自己以後要做什麽。
段景天如實相告:“我也沒有想過自己以後要做什麽,不過既然送去了學堂,自然該先把書讀好,不過我大概不是讀書那塊料,所以讀的不好。”
蘇晚道:“段公子并非是讀不好書,而是因為段公子沒有一個目标。”
蘇晚并不是多嘴多舌的人,但是蘇晚覺得段景天是個好人,所以她願意在段景天的事情上面多說幾句,給段景天勵個志。
蘇晚道:“公子若是想走仕途,那該用功讀書自是不必多說。”
“公子若是想要和段老爺一樣經商,也可先用功讀書,這其一,公子若是能考上秀才,那麽家中便無需繳納賦稅,這其二,在青州府和京城,好些商人都是雖然沒有入仕,但是身上都是有些功名的。”
聽了蘇晚的話,段景天坐正了身體,目光變的認真起來。
段景天家在青雲縣是首富,但是在富商雲集的整個青州府,只能勉強能排個二三十名,青州府的那些大富商家業更大,甚至在段家的幾十倍。
饒是青雲縣的首富,段景天的父親每次和這些青州府的大富商打起交道來,也得恭維讨好。
不過這些大富商倒是對那些考取了功名的就算是財力不如他們的小富商很客氣,段景天的父親也感嘆過,自己若是也能有個秀才功名什麽的,便也能方便和那些個大富商搭上話,也好讓自家的生意做得更大。
段景天也聽過父親說這些,但是從來沒有往心上去過。
段景天擡頭看蘇晚:“蘇晚,你說的太對了,這些我以前,從來都沒有想過。”
一般來說,在別人沒有請求的時候,最好不要随便給別人提建議,因為會讓被提了建議的人覺得提建議的人自認為比他強,蘇晚也是認同這個道理的。
但是蘇晚對段景天是真誠的,若是段景天不會有誤會,蘇晚還是很開心的,蘇晚見段景天并沒有抵觸她說的話,而是聽的很認真,便有心再鼓勵鼓勵他,蘇晚開口道:“如果段公子有了目标,讀書定然比旁人要強,段公子以前對讀書不甚上心,成績已然是中上,若是段公子能像李盛和王洛生那般刻苦,定然不比他們差。”
段景天心裏突然就激動起來,的确,蘇晚說的對,平日裏,自己在讀書上下的功夫并不及李盛和王洛生的五分之一,準确來說,自己下的功夫和班裏考末名的幾個學生差不多,但是同樣是吊兒郎當,自己的讀書成績卻是中上,可見自己卻是比旁人聰慧。
若是自己也能像王洛生和李盛一樣有心勁兒,一樣用功,不見得會不如他們。
段景天看向蘇晚,緩緩道:“蘇晚,你真是一個小福星。”
段景天并沒有因為這些話是從一個沒讀過書的做飯丫頭嘴裏面說出來的便不放在心上,段景天很認同蘇晚說的話。
他要考上秀才,王洛生和李盛能考上,他為什麽考不上,他也并不比他們兩個差。
何況考上秀才以後還有這麽多的好處。
段景天長這麽大,心裏第一次真正有了目标。
段景天之所以誇蘇晚是個小福星,還有一個玄乎的原因。
那就是,段景天發現,自從蘇晚到自己府上做飯,自己在學堂在家裏似乎都過的更順當了,在書塾裏還被先生誇贊過好幾次,但是王洛生卻退步了不少。
段景天恍然想起,在王洛生家吃飯的時候聽說,好像蘇晚是兩年前去的王洛生的家,恰好王洛生也是從兩年前起才逐漸在書院嶄露頭角的,至于再往前幾年,王洛生的讀書也只比自己好一點兒,穿的不精神,自兩年前起,也就是蘇晚去了之後,他的讀書成績才突飛猛進,衣服才穿的利利落落,成為讓人敬重的頭名的。
可是這些時日自己進步了,王洛生的衣着打扮讀書,大有前幾年的樣子。
段景天看向蘇晚:“我一定也能考上秀才。”
蘇晚的目的達到了,退出了段景天的屋子。段景天屋子裏面還有其他的伺候的丫鬟,自有那些丫鬟會收拾碗筷。
回去的路上,蘇晚回想這本小說,其實原主在王家的時候,就總會和王洛生該如何讀書。
原主每日都做很多家事,在做事中,原主便知該如何安排時間安排力氣,能讓自己又快又好又省錢的把這些活計都做好,見王洛生三心二意的時候、把時間安排的雜亂無章的時候,原主會拿自己做過的事情舉例,好讓王洛生妥當安排時間,讀書的時候專心。
王洛生常常是嫌棄的揮一揮手,嫌蘇晚唠唠叨叨。但是卻不知不覺餓把蘇晚的話聽進去了幾分。
原主為了王洛生能專注的讀書,特地為王洛生整理出了一間書房,家裏的事情更是一件都不讓王洛生沾手,每天都做适合讀書人的飯食,原主為王洛生做好一切後勤工作,就是為了王洛生能心無旁骛的讀書。
蘇晚暗想,不知道沒有原主這悉心的照顧,王洛生還能不能一如既往的考取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