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棄筆從戎
且歌坐于馬車, 閉目養神。
原先尚在行駛的馬車突然停下,清淺道:“車夫,因何事停車?”
車夫道:“啓禀且歌殿下,是劉璞玉劉大人攔在了前方。”
清淺聞聲掀開紗簾,果真見到那劉璞玉站于馬車前方。
清淺放下紗簾,退了回來,且歌殿下都沒說什麽, 她自是不能擅自做主。
劉璞玉昨夜在喜宴上被帶下去後,心中的苦悶無處發洩,便又飲了許多酒, 以致後來,哭着喊着要見且歌,劉仁知道後便将他軟禁于府。
他今日醒來後, 可是費了好大的工夫才翻牆逃出來的。
劉璞玉慌忙理了理自己的頭發,又拍了拍自己膝蓋上的灰, 他走至前室停下, 恭敬地向車內的且歌跪下行禮,“臣劉璞玉參見且歌殿下!”
“劉大人起來吧。”
“謝且歌殿下!”
劉璞玉起身後, 他看着馬車,殿下根本沒有要下來的意思,就連帷裳都沒挑開過。
劉璞玉心下一痛, 殿下連見都不願見他!
劉璞玉遲遲不開口, 且歌道:“劉大人若是有公事, 理應找陛下, 而不是如現下這般攔本宮的馬車,若是私事,本宮同劉大人的兄長已不再是夫妻,這劉家的事,自是同本宮無關。”
這話裏話外皆是在告訴劉璞玉,她曾是他的嫂嫂,他兄長的女人!
“皆非如此,臣此番前來是向殿下辭行的。”劉璞玉的目光一直在馬車上,他期盼着殿下能夠下馬車,或是掀開帷裳看他一眼。
劉璞玉嘴角劃過一絲苦笑,且歌殿下連個眼神都不肯施舍給他。
Advertisement
“臣昨日已将辭官的奏折呈于陛下,邊關戰亂,突厥宵小犯我滄藍已五年之久,臣深感愧疚,滄藍頂天立地的男兒們皆在邊關殺敵,而臣生為男兒,竟在這長安城享樂,臣此番前去,必将守衛我滄藍疆土!”
劉璞玉眼神中透着股堅定,且歌殿下說不喜文臣,那他便去從軍,待他建功立業,必将迎娶且歌。
且歌沒有睜眼,倒也有些納悶,劉璞玉這是在發什麽瘋?
不好好做他的光祿寺卿,竟辭官從軍?
劉璞玉的父親劉仁乃左丞相安正良的黨羽,先不說劉璞玉一介文人,去戰場上不知是生還是死,那萬一呢,萬一劉璞玉從軍後建功立業了,那這劉仁便不好處置了。
劉仁有了這麽個建功立業的幼子,豈不是反而壯大了左丞相一黨?
“如此,那本宮便祝劉大人凱旋而歸!”
即便劉璞玉知且歌殿下說的不過是面子上的話,這話她對誰都能說,但他還是歡喜的,“臣多謝殿下吉言!”
興許是劉璞玉的酒尚未醒,又興許是因他辭官,膽子反而大了起來,今日他也豁出去了,問出了一個最想知道的問題,“臣鬥膽,臣想問問殿下,殿下為何要尚穆絮為驸馬?”
明明穆絮只是一介女子,在朝中無權無勢,沒有半點利用價值,為何,為何還要嫁給她?
又是為何,為何不選他,為何不利用他?
明明只要且歌對他勾勾手指頭,或是連手指頭都不用勾,只要她給他一個眼神,他就會跑過來,将他的所有都奉上,他知她要鏟除左丞相安正良之前,必将鏟除他的父親。
他的父親,曾經是一位好官,可随着手中的權利越來越大,人心底的貪欲也在逐步增加,最終無法控制。
劉璞玉不願接受這個事實,故他沉迷詩畫、小曲兒,夜夜留宿于青樓酒館,在姑娘堆裏混跡。
且歌睜眼,為何要尚穆絮為驸馬?
且歌也想知道其中緣由,若是她不願,即便楊灏使出千方百計,她照樣可以拒了,可她偏偏卻答應了。
且歌思索着,努力在腦子裏尋找答案。
興許是穆絮讓她覺得不讨厭;興許是她那幹淨的雙眸,是她想要,卻不敢要的;興許是她的善良,是她想做,卻不能做的。
且歌并沒有怪罪劉璞玉問出這種問題,回答道:“這樁婚事乃陛下所賜。”
果然,意料之中的答案,且歌并沒有說喜歡穆絮,那他便還是有機會的,“那臣的兄長劉璞承呢?”
劉璞玉是嫉妒的,他嫉妒自己的兄長,嫉妒劉璞承能得到殿下短暫的青睐,為何當初且歌殿下選的不是他?就因他只是光祿寺卿?官場上沒有半點價值?
可他才是父親最寵愛的兒子呀!
“自是因曾心悅于他。”且歌道。
語氣雖極其真誠,可劉璞玉卻不信,他心中一陣譏笑,這種畜.生心悅什麽?
因小妾而逼死過正室,外室更是養了好些個,又同旁的寡婦有私情,相貌還不好,唯一能看的,便是他手中的權了。
“不論殿下是罰還是殺,臣都要鬥膽再問一句!”劉璞玉看着那帷裳道:“殿下...可曾後悔過?”
後悔沒有選擇利用他;後悔犧牲自己所做的一切;後悔背上這罵名;後悔被天下人誤解。
且歌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卻毫無溫度,“本宮不知劉大人說的是何意,今日之事,本宮不追究,還望劉大人好自為之!”
後悔?
她所做的任何事都不後悔,更不能後悔!
看着遠遠離去的馬車,劉璞玉心中一陣刺痛,明明他們是一樣的,一樣的孤獨,一樣地不被世人理解...
乾清宮。
楊灏看着手中的奏折,神色凝重,劉璞玉辭官,他是再高興不過的,終于不用面對那孫子了。
可劉璞玉若是要從軍的話,不論是戰死還是建功立業,皆不好辦。
倘若劉璞玉是旁的官員,楊灏哪兒會管他辭官後做什麽,他又不是閑的,但劉璞玉的父親乃左丞相安正良的黨羽,這便讓楊灏為難了。
正當楊灏一籌莫展時,一小太監走了進來,同小樂子耳語了幾句。
小樂子道:“陛下,且歌殿下來了。”
楊灏大喜,連忙拿着奏折去迎且歌,“快快快,讓皇姐進來!”
且歌剛走進殿內,楊灏便将手中的奏折遞與且歌,“皇姐,你看看。”
且歌掃了一眼,“此事我已知曉。”
“這劉璞玉倘若去從軍,便對咱們不利呀。”
且歌颔首,坐下道:“依灏兒之見,此事該如何處置?”
“劉璞玉從軍之事,劉仁并不知曉,不若就将此事告知劉仁,劉仁最疼愛幼子,應不會讓劉璞玉去邊關。”
且歌端坐于一旁,并未表态。
楊灏沉思一陣又道:“可怕就怕在劉仁思慮一番後又同意劉璞玉去參軍,若是劉仁當真同意,便會暗中多加人手,護送劉璞玉去邊關。”
楊灏眼中閃過一絲殺意,“倘若劉璞玉執意去,那便替他瞞着,随後派暗衛在路上将他解決了!”
邊關路途遙遠,路上山賊那般多,死幾個人不出奇。
且歌看着楊灏,眼中透着些欣慰,“刺殺便不必了,派人暗中護送劉璞玉平安到邊關。”
楊灏驚訝道:“啊?皇姐,你這是何意?”
“劉璞玉還不能死,他此番從軍之事唯有你我二人知道,他一旦死了,不管是誰殺的,即便與咱們無關,照劉仁對他的寵愛,也勢必會将這筆賬算到你我頭上。”且歌輕笑道:“不僅要讓他平安到邊關,還要将他分到安衍手下。”
楊灏有些激動,“皇姐你是想....可安将軍....”
且歌擡眼看着楊灏,“恩?”
楊灏被看得有些頭皮發麻,生怕她看出什麽,于是連忙打哈哈道:“無事,皇姐此計甚好甚好!”
且歌柳眉微瞥,并未逼問什麽,但她總覺得楊灏在瞞着她些什麽。
楊灏暗中擦了把汗,好險好險,他差一點就露餡了,好在皇姐沒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