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鬼畫符】
有個人名為鄭堆,在四方街廣場一角開了個攤子,備着一套桌椅,桌上擺着豔豔的朱砂、文昌筆、暗黃色的紙,以占蔔兇吉、畫符去邪為業。
鄭家三代做的都是這一行,因為符咒靈驗、百試百靈,硯城裏不知何時開始只剩鄭家這攤子,沒人再從事此業。
到了鄭堆這代,更是出類拔萃,人與非人都敬佩。
誰家的小娃兒,夜裏時常啼哭,怎麽哄都哄不停,家人愁白了發,個個都跟着樵悴下去。
有天經過四方街廣場,經過鄭堆的攤子時被喚住,見他當場以筆沾朱砂,在黃紙上撇畫曲折,似字非字、似圖非圖,不收半分銀兩,只吩咐回家後,貼在床鋪底下。
那人起初半信半疑,但不花費銀兩,加上鄭堆聲名遠播,抱着姑且一試的心态,取一些剛炊好的米,揉得有黏性後,依言貼在床鋪下。
當晚,小娃兒出生後,首度睡得安安穩穩,一聲啼都沒有。倒是隔壁剛搬來數月的婦人病了,整夜呻 吟,雖然擾人清夢,但也令人同情。
接連幾夜的狀況都是如此,婦人病得愈來愈厲害。
鄰裏街坊很熱心,輪流去探病,還做了滋補的藥材。一進婦人的屋裏,只見原本敞亮的窗都用被子塞起來,屋裏昏昏暗暗,婦人蓬頭垢面,整個人骨瘦如柴,像是餓了很久很久·,勸她進食,她也只喝了一兩口湯,就說喝不下,倒頭又回床上哀嘆呻 吟。
以往,婦人最愛逗弄小娃兒,偶爾會抱回家玩,或者睡個午覺,相處得很是親昵。為了勸慰婦人,讓她能有好胃口,小娃兒的娘煮了一鍋雞湯,抱着白嫩嫩、軟胖胖的小娃兒過去。
才剛踏進鄰家,原先病恹恹的婦人聽見小娃兒的聲音,就能坐起來,雙眼閃着光亮,痩得皮包骨的雙手将小娃兒抱過去,當寶貝似的摟在懷裏。
小娃兒的娘轉身想盛一碗雞湯,但蓋子才剛打開,就聽到孩子尖利的哭叫,像是被大大的咬掉一口似的。
回頭看去,只見婦人伸出又紅又長的舌,像舔着糖人似的,滋味無窮的舔着小娃兒的臉,每舔一下就發出滋潤的口水聲。小娃兒大哭大叫,扭動着胖身子要逃,卻被抱得牢牢的,根本動彈不得。
小娃兒的娘大驚失色,沖上去搶了孩子,轉身就跑。
「給我!」
身後吼聲大作,伴随濃濃腥風。
Advertisement
護子心切的少婦強撐着沒被腥風吹倒,更忍着沒吐出來,急忙奔回家裏,還聽得見腳步聲,急忙把門關上,抱着小娃兒躲到床上,蓋着被子直發抖。
砰!
大門被踹開,婦人目訾盡裂,眼角流出血,大大的舌頭在空氣中收縮擺蕩,代替了嗅覺,且更加靈敏,踏着大步直直往床鋪走去。
少婦吓得直抖,只覺得腥味愈來愈濃,眼下丈夫不在,又無處可逃,恐懼得不知如何是好。
披頭散發的婦人終于來到床邊,嗤嗤嗤的笑着,口水像泉水般湧出,走過的地都濕黏黏的。她用舌頭掀開被子甩開,大得占去臉一半的眼睛直盯着小娃兒瞧。
說也奇怪,小娃兒回到家後就止了哭啼,這會兒坐在床上,非但沒有哭,還坐得好好的,噘嘴直盯着對方瞧,一副氣鼓鼓的模樣,比娘親勇敢得多。
婦人的血盆大口裏滿是尖牙,餓得舌頭直顫,枯槁的雙手伸向床鋪——
滋!
豔紅的火焰如初生的芽,燒灼惡意的雙手,還延着手腕攀爬,所經之處都留下深深烙痕,腐肉烤焦的味道教人聞着就想吐。
婦人大聲慘叫,恨恨的盤桓在床邊,蹲低身子在床下搜尋,看見那張符咒。
起初婦人咬着牙,露出不情願的神情,轉身往外走了幾步。
但還沒走到門口,那張醜惡的臉又轉過來,貪圖小娃兒的陽氣,徹底豁出去,整個人撲身向床。
火焰竄燒,豔若紅蓮,密密麻麻、分不清是字或是圖的紅痕,很快爬滿婦人全身,烙痕愈燒愈深、愈燒愈大,像繩索般纏勒得愈來愈緊,直到最後婦人連慘叫都發不出來,被勒得灰飛煙滅。
紅繩落地之後,就化為朱砂粉末。
少婦等到丈夫回家,才把驚險的事情說了。丈夫彎腰去看床下,發現只剩一張黃紙,符咒都不見了。
這類的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硯城裏,人與非人各自營生,偶爾出現不安分的事情,雖沒大到必須去木府求姑娘,卻又鬧得不得安寧。口耳相傳之下,鄭堆之名不胫而走。
不論是人或非人,見到他都禮遇三分,畢竟誰都不知道何時會需要他的符咒相助,先打好關系總不吃虧。
只要他出現,人人迎面都是笑臉,一個喊得比一個大聲。
「鄭大師好!」
「大師,吃過早飯了嗎?」
「大師,謝謝您的符,我墳上的祭品再沒人偷吃了。」
「大師啊,請摸摸我孫兒,讓他沾沾您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