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這樣一位基因學大拿,楊昕……
騙人的吧?怕不是剛好同名同姓?
這是很多看到的人的第一反應。要說楊昕會賺錢擅長廚藝, 這兩點是公認的——即使是黑子也反駁不了。但醫學方面,完全和她八竿子打不着。人大學甚至不是這個專業的。所有人都知道這專業可不是随便自學就能掌握的,更別說達到能夠被一流大學聘為榮譽教授的水平。
這大概率就是同名, 然後被無良營銷號給蹭熱度的。自認為看透套路的網友們把搬運的營銷號罵了個狗血淋頭。
這營銷號等自己的微博被罵成熱門了以後, 才繼續将最關鍵的圖片往上搬運。那是一張燕京大學學生拍攝下來的講座宣傳照,宣傳照上明眸善睐的少女, 妥妥就是楊昕本人。畢竟這麽好看又充滿辨識度的臉, 實在讓人過目難忘, 就算整容也沒法整得一模一樣。
于是消息迅速擴散開來,粉黑掐成了一團,等到熱搜上了兩輪以後,燕京大學才發布一條動态。
【本校榮幸邀請楊昕為榮譽教授, 如果哪位擁有楊女士取得的成就, 可以向我們毛遂自薦, 我們歡迎更多的有才之士。】
下面又貼出了兩份刊登在自然上的論文。而且這兩篇論文都是由楊昕獨立完成的。
這公告一發, 直接閃瞎了許多網友的眼睛。
【如果我沒看錯的話, 這是兩個月內上了兩篇?據說只要上了一篇, 進高校當教授就穩了?】
【署名第一單位是未來集團把我笑死。□□出去看的時候, 看到好幾個老外在讨論未來集團是不是華國新的研究機構?我該不該好心告訴他們未來集團目前主業是開餐廳嗎?】
【楊昕這是靠自學學得比專業學生還好?我真的建議可以研究一下她的腦域, 這智商妥妥屬于天才中的天才吧。我找醫院的表哥幫忙翻譯了一下, 他也說楊昕這兩篇論文如果能夠取得突破,将會是許多癌症患者的福音。】
【花了一個晚上時間,不時地翻詞典, 終于把第一篇論文給啃了,雖然大部分還是沒看懂。但我至少看明白一件事,楊昕把這新物質因子命名為YX因子。笑死我,她這是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吧, 有點自戀有個可愛哈。我信她是論文作者了,沒有哪個槍手會願意把這種注定要留下名字的發現拱手讓人,給十個億也不願。】
燕京大學這一公告,毫無疑問打消了大多數人的疑慮。能有這樣的成績,燕京大學不拘一格,聘為榮譽教授也是正常的。但不相信的人依舊有,楊昕又不是人民幣,不可能做到人見人愛,她在網上有粉絲,也有一批黏固的黑子,在那邊信誓旦旦地表示,楊昕這兩篇論文絕對是找了槍手。遲早有一天要被扒皮打假的。楊家人就是喜歡作假。
這黑子言論出來,好些人都被逗樂了。能連續兩篇論文上自然,擁有這樣實力的科研人員,早就自己留着發表等待功成名就了,哪裏還會跑去給人當槍手,就算出一千萬都不給。
不過這一波輿論,也讓大家對楊昕的講座産生了興趣,好些人紛紛表示,有機會的話,看能不能當天混進去圍觀一下。楊昕是否有真材實料,到時候一上臺就現真假。
因為想去看的人太多,為了避免影響到學生上課,燕京大學只能表示當天只有醫學系的才能去聽講座,不過他們會把講座放在網上進行直播。
楊昕看着這事越演越烈,不得不感慨上面的套路實在深,輕輕松松就幫楊昕宣傳了一波,成功把衆人的視線都集中在這件事上。這事要是處理好了,醫學系天才的名號就要妥妥地蓋在楊昕頭上。以後楊昕去環宇實驗樓也有理由了,就是借用人家實驗室。
她講座內容早就已經想好了,不外乎是盡可能将那兩篇論文說得淺顯一些,讓學生盡可能能夠理解。
月亮藻這東西,只有在月光出現的時候,才會浮現在海面上,而且這玩意兒,離開海水的話,很容易枯萎。所萃取出來的YX因子,還得用特殊材料制成的瓶子進行保存,不然會飛快地失去生命力。
楊昕也是後知後覺地發現,咦,單單這瓶子所用到的新材料,她完全可以申請安利,進行售賣。這材料瓶子也是她在環宇的實驗室那邊生産了。已經生産了一批。
楊昕琢磨着,自己是不是可以收購個工廠,以後專門拿來生産這材料。多賺點小錢錢,這樣她的個人研究所就可以趕緊開起來了。
有了這個想法的楊昕,便十分自覺地去尋找合适的工廠。她特地去詢問了一下梁舒,在這方面梁舒懂得肯定更多。
梁舒直接讓人幫她尋找,很快就找到了H市三家年年虧損已經有出手想法的工廠。
楊昕一家家洽談下去,終于選定了其中一家——這家工廠距離她那地皮不算遠,開車就是半小時路程。她那塊地皮準備一部分拿來建造研究所,其餘部分搞成工廠。收購的這家工廠并不算大,翻新一下,再采購好儀器,就可以開工了,最多也就是兩個月的時間,年後就可以動工了。
在這段時間裏,楊昕也和那些跟她發郵件的學者們進行了溝通,表示自己将在一月三號時在燕京大學開講座,有五位學者已經答應了下來,還有三位态度模糊。
楊昕也無所謂,愛來不來,又不是她上趕着。帶着誠意過來的,她願意和對方好好交流學術,要是專門找茬的呢,她也會讓他們心服口服。
時間不疾不徐地過去,很快就到了一月三號。
這一天燕京大學可以說是嚴陣以待,學生出入得進行人臉識別,生怕有狗仔或者看熱鬧的人借了學生證混進學校裏。這講座可不能出現半點的差錯。
楊昕講座的禮堂裏能夠容納三百多名的學生。
等到這天,楊昕提早兩個小時抵達學校,在學校給她安排的會客室中,和幾位遠道而來的國外學者們進行交流。這回一共來了六個,身份最低的都是國外一流學府的副教授。
而楊昕太過年輕的面容也狠狠地沖擊到了他們——這些學者,年紀最輕的也有三十五歲,最大的都六十二歲了。這讓他們忍不住心生疑惑,這小姑娘不會只是單純運氣好才發現的吧?在過來之前,他們也是對楊昕的履歷進行調查的,她的履歷和科研結果放在一塊,實在很難取信于人啊。
只是當楊昕用流利的外語和他們交流以後,他們便将剛剛的猜測抛之腦後。有沒有真材實料,一開口就知道。
他們所抛出的高深理論,楊昕都能夠接住,和他們對答如流,淵博的知識面一覽無遺。更讓他們驚訝的是,楊昕在基因方面了解得尤其深入,而且自成體系,那體系聽起來完全沒有邏輯漏洞。偏偏楊昕只是說了一小部分,但那部分所展露出來的冰山一角,足夠令人沉迷。
這讓在場的那位基因學教授巴澤爾見獵心喜,巴不得跟楊昕在這方面暢談三天三夜。他覺得自己這趟過來能夠和楊昕交流一場就是最大的收獲。
直到學校的助理忍不住提醒他們,時間快到了,講座該開始了。他才意猶未盡地停了下來。
而楊昕也開始出發前往禮堂,這幾位學者在和楊昕暢談過後,便改了之前的想法,決定跟着去聽一下楊昕的講座——即使他們華語不太好。這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體現出他們态度上的轉變。
楊昕和六位知名學者站在一塊,卻絲毫沒有懼色,她唇角噙着淡淡的笑意,用輕快的聲音和他們談笑風生。而幾位學者教授對待她的态度,就如同對待同水平的研究人員一樣,平等而尊重。
親自帶領他們去禮堂的系長剛剛沒聽他們的交流,見到這場景不免啧啧稱奇,對這場講座也更有信心了。
……
七點二十五分。
禮堂除了第一排的位置,其他位置都坐滿了。甚至還有人因為太晚過來,找不到位置,便自帶小板凳坐在過道上,所有人都翹首以待。
順利搶占了第四排位置的醫學系大二學生唐群用手肘撞了撞自己的舍友,“楊昕應該快到了吧?你說她到底有沒有真材實料?”
他舍友打了個哈欠,“等下不是有提問環節嗎?到時候多提幾個專業問題不就知道了。她總不可能提前預料到我們要問的問題吧。”
“嗯,你說的也對,張東學長外出實習沒法回來,他特地幫我找了好些刁鑽的問題,讓我等下提問呢。對了,如果抽到你們的話,你們記得要問這幾個問題啊,我都打印出來了。”
“一定一定。”
在他們說話的時候,楊昕也抵達了會場。
雖然在場的人都曾經在網上看過她的視頻和照片,對她長相早就記憶深刻。然而隔着屏幕和親眼目睹還是有差別的。那迎面而來的明豔感還是讓他們看呆了。
原來小說中那種美到閃閃發亮的人是真實存在的。
在最初的微怔過後,他們終于舍得分一點注意力給楊昕身邊的那幾個外國人。
巴澤爾仍然不死心,還在慫恿楊昕跳槽,聽得不遠處的燕京教授眼皮直跳。
“楊,我們學院更适合你,這裏還是耽誤了你的發展。倘若你過來的話,我們到時候可以一起開一個新的課題。”他的确有這個資本說這話。畢竟他可是在最好的學府。
“不了,覺得燕京大學挺好的。”楊昕拒絕,她在燕京大學這裏其實也就是挂名一下,她是要擁有自己研究所的人。
唐群問舍友,“他們說的什麽?語速太快了,沒聽清楚。”他舍友的英語特別好,才大一就已經把六級輕松考了。
舍友說道:“哦,那個人在邀請楊昕去他們學校,說燕京大學耽誤了楊昕。”
唐群頓時不爽了,能夠考進燕京大學一直是他值得驕傲的事情,他平時也以這層身份為榮。因此在楊昕被聘為榮譽教授時,他心中那叫一個不舒服,覺得這是學校堕落了向金錢看齊的表現,他內心也傾向于楊昕找了槍手這種說法。他今天辛苦過來占座,更多的是想要看楊昕被扒皮。
他語氣有幾分輕蔑,“這是故意找托的吧?想要擡高自己,這種套路我見多了。”
“噗嗤。”後座忽然傳來一陣笑聲。唐群轉過頭,發現笑她的是學院裏頗受歡迎的一個女孩子。
那女孩子說道:“沒見識真可怕,承認自己不如人家很難嗎?那位邀請楊昕的斯林休大學教授,人在自然上發表的論文最少有十篇,身上的頭銜多的能砸死你。這樣一位基因學大拿,楊昕得花多少錢動用多少人脈才能請動他當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