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一個月後,那一場前無古人,後有無數來者的兩王婚禮的喧鬧依然還未曾平息,就在大周百姓依然興致勃勃的談論着一個多月前的那場婚禮的盛況的時候,當今又丢給大家一個大型的炸彈。
如今的大周風調雨順,經濟發達,政令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塗旸又聽從了木青的建議,許多事情全都交給了六部自己去處理,而當今和他則只要把握住大的方向不要偏離就可以了。加上塗旸頒布了許多的法令,很多事情,只需要按照規章以及律法來行事,便出不出太大的差錯。此時的大周,在木青看來,倒有了後世君主立憲制的雛形了。
如此一來,當今就不用像以前那樣早起晚睡,每天都有處理不完的奏折,就連每次的朝會也改成了上朝五天,兩天休沐,對于如此貼心的舉動,許多官員着實滿意。
這一天,正是五日朝會的日子,百官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一一上前彙報,沒多久,朝堂上的衆臣就将自己要彙報的事情彙報完了,當今點點頭,對于衆人的效率十分滿意。
百官心下不由得松了一口氣,有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老聖人在,着實是不輕松呢。
唯有木琳琅敏感的感受到了今天的當今情緒有點不一般,似乎是很輕松?
只見當今從龍椅上站了起來,從上往下看了一眼,眼中似乎有着一絲的懷念,更多的,卻又是對于未來的向往。
木琳琅揉了揉額頭,今天也不知道是怎麽了,心中總有一絲不安,似乎是想太多了?
朝中大臣面面相觑,看當今的這個表現,好像是有大事要發生?當下紛紛擡頭挺胸,就怕被當今抓到小辮子,到那時,就不怎麽美好了。
當今并沒有讓所有人等太久,只聽他說道:“朕,年事已高,漸感力不從心。為免大周如今盛世局面毀于朕手,朕決定效仿上皇,退位讓賢。今有四皇子睿王塗旸,甚肖朕躬,堪擔此大任,着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此話一出,在場所有的人全都懵了。塗旸一聽這話,只覺得晴天一個霹靂,他還在新婚好不好,他爹也真是的,如今還是精力充沛,怎麽就這麽想不開,早早就要退位了呢?多當幾年不好嗎?他還沒有及冠喲……頓時覺得自己的前途無亮。
木琳琅扶額,果然麽?他也是方才才想到這一茬的,正想着拉上四哥趕緊溜呢,誰知道被當今給搶了先了,看來他們兩夫夫這一回是逃不掉了。
而此時漸漸回過神來的百官則是紛紛“撲通”一聲的跪下,言辭肯切的請求當今收回成命。
然而,當今擺擺手,說道:“衆愛卿不必再勸了,朕意已決!欽天監挑個日子吧。”說完,也不管衆人如何反應,甩甩袖子,回去了。
塗旸呆呆的看着那張所有人都想争一把的椅子,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想來以後他就要天天坐在這張硬邦邦椅子上幾十年了,想想就想哭。
木琳琅看他這個樣子,如何不知道他心裏怎麽想的,帶着點同情的走上前推了推他,“四哥,回神了。”
塗旸這才回過神來,看着自家琅兒,滿臉糾結的塗旸十分委屈,“琅兒……”
木琳琅心疼的拍了拍塗旸的肩膀,安慰道:“這個事情你早就應該有所準備了,難怪父皇會心甘情願的放咱們一個月的假去瘋玩呢,原來在這裏等着呢!你別難過了,不是還有我陪着你麽?”
“你會一直陪着我麽?”
“當然了!”
得到了木琳琅肯定的回答,塗旸的心裏總算是舒服了一些了。
塗旸糾結的時間也不長,接下來,有感于事情再無轉圜餘地的百官,終于認命的再次跪了下去,只是這一次,他們跪的人是即将成為新帝的塗旸,以及木琳琅,口中稱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塗旸環顧一圈衆人,淡然道:“衆卿平身!”
很快,生活在京城的百姓便都知道了這個消息,紛紛奔走相告,畢竟睿親王在百姓的心中較之當今,名望更高一些。他的上位,百姓們寄予了極大的期待的。
因為當今是禪讓,算上當今的登基,大周已經是經歷了兩次在位皇帝主動禪讓給新帝的情況了,因此準備起來全都有了先例,到時候照章辦事也就行了,十分簡單。
接到旨意的欽天監果然按照當今的吩咐,仔仔細細的挑選着黃道吉日,甚至他們還特地到中昌郡王府去請教木青,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由木青和欽天監共同定下的新帝登基的時間,卻是來年的元月初一,這一天,也是這一年的立春日。當聽到這個日子的時候,木琳琅砸砸嘴,這個日子,可真夠耳熟的呀!
新帝登基這一天,風和日麗,一大早,太陽早早的就露出了笑臉,渾不像昨日之前那風雪交加的樣子。百姓們紛紛感嘆,這位新帝,果然是天道之子啊,君不見,就連天公都是向着他的呢。
辰時三刻正是吉時,身穿一身明黃色龍袍的塗旸,攜手一身與龍袍同款,上頭卻是繡着鳳凰圖案的鳳袍的木琳琅坐上禦辇,在衆多禦林軍的護衛之下,從睿親王府出發,再收午門進入皇城。一路上京城的百姓夾道歡呼,有些年紀較大的甚至一臉的熱淚盈眶,雙手合什,希望這位新帝的登基,能夠給大周帶來長久的長治久安。
禦辇很快就到了宮門前,內侍上前準備扶塗旸下辇,然而塗旸卻是擺擺手,身形一晃,未等大家看清楚,人便站在了地上。塗旸很不高興的看了一眼那些誠惶誠恐的內侍們,真是的,他又不是那些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家夥,至于要人扶麽?哼!
拒絕了內侍相扶的塗旸,整了整衣冠,轉身擡起右手,準備扶着落後一步的木琳琅下辇,結果得到白眼一枚……
偷偷的摸了摸鼻子,塗旸牽着早已經下了辇的木琳琅穩步往金銮殿走去。此時的皇宮自塗旸的禦辇停下後,便開始奉樂。伴随着樂聲,塗旸慢慢的走近将要伴随自己往後數十年的龍椅。
遠遠的,塗旸便看到他爹最後一次身穿龍袍坐在龍椅之上,正在看着他。待到走到禦階之下,樂聲停了下來,塗旸也停下了腳步。
只見即将成為太上皇的當今走下禦階,從李公公的手上接過玉玺,十分鄭重的遞給塗旸,“自今日起,你便是大周的皇帝了,自古以來,無數人為着皇帝争得頭破血流,卻不曾想過,那龍椅坐着,不止是風光,更是要擔負起大周未來。朕将大周交給你了,望你能夠帶給她一個盛世!”
塗旸眼眶有點發紅,“您放心,定不辱命!”
說完,眼神堅定的一步一步走上禦階,腳步如此的沉穩,而随着新帝在龍椅上坐下,诏示着今天的登基大典完成了一半。
新帝登基,立即頒布诏書,改年號康元,大赦天下,同時冊封原中昌郡王,睿親王妃木琳琅為中宮皇後。
塗旸站起身,親自走下禦階,牽起木琳琅的手,兩人并肩往上走。如此情景,百官從未見過,有些年紀大些的自覺得不合禮數,正想出聲提醒新帝,卻聽見遠處傳來一聲“哇——”
百官一愣,這個聲音他們太熟悉了,這不是新任的皇後的寵物大金雕麽?衆人不由得轉過頭去,然後……便沒有然後了。
但見遠處一只毛色金黃的大雕,身後帶着一群扁毛小弟,隊列整齊的往金銮殿的方向飛來。
一眨眼,這些鳥兒全都飛了進來,在金雕的帶領之下,在新帝和新後的頭頂上盤旋着,莫名的有種百鳥來朝的感覺。
百官目瞪口呆,“這這這……”這意思上帝後同朝是天意?許多方才還覺得帝後不該一同上朝的人頓時閉了嘴。
然而,這還不是最令人震撼的,最令人震驚的是,此時的宮門外正有一郡各色的或是猛獸,或是性情溫順的動物,在一只頭頂上端坐着一只雪白狐貍的吊睛白額大老虎的帶領之下,浩浩蕩蕩的也來觀禮了。
而此時新上任的皇帝和皇後卻是相視一笑,天意什麽的,誰敢說不是呢?
塗旸轉頭看了一眼小山子,随着自家主子的登基,小山子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語,如今的他,卻是新任帝後的大總管了呢。
只見小山子上前一步,大聲道,“吉時到,啓程祭天!”
小山子的這一嗓子,頓時把一些還沒有回過神來的官員們喚了回來,平複了一下心情,整了整衣冠,倒頭就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衆卿平身!”
依然是帝後二人攜手往外走去,祭天之時,天空中一道春雷響過,預示着春天來了。
“春天到了呢!”木琳琅嘆息道,今天果然是個好日子啊。
塗旸并沒有說話,而是更加握緊了木琳琅的手。他終于實現了和琅兒一同笑看萬裏河山的願望了呢!真好!
……
《周史》記載,周太宗文皇帝塗旸,一生文治武功,勵精圖治,至民間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開創大周之千年盛世。
太宗皇後木琳琅,一生往戰無數,固邊疆,懾外夷,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甚至親自帶領船隊遠赴西方,擴張經濟,同時将大周的威名帶到世界各地,建立赫赫功勳。在民間,太宗皇後甚至取代了關公成為了大周百姓的守護神。
周太宗在位四十年,一生唯有皇後一人,二人耄耋情深。帝後二人相互扶持,相輔相成,同時大周也成了歷史上男後最多的朝代,而且這些男後,個個都是精彩絕豔的人物,在歷史中大放異彩。
康元二十年,太宗與皇後收養了宗室的一個孩子,将之培養成才,最終更是将大周的江山交托給了他,史稱周高宗。
千年後,世上早已滄海桑田,然而,在大周版圖上最南端的一座小島之上,兩位年輕人正站在島上最高的那座礁石上,望着大周本土。
“千年了呢!想不到,咱們還真的能活千年。”開口之人正是木琳琅,此時的他,早就已經進入了天階,正式步入修行的行列,并且修煉有成。
“誰說不是呢!”塗旸笑頭看了他一眼,“這一生,有你,真好!”
木琳琅笑得溫潤,“咱們也該走了,守護這個國家這麽久了,也是時候了。”
塗旸點點頭,不再說話。兩人再一次回望了一次大周本土,手緊緊的握着,身影慢慢的變淡變淡,直至消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