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夢想起步
“巧遇,深市是一個什麽樣的地方?”車上,林娟說了一大通,最後問着。
這一個話将林巧遇從回憶中給拉了回來。
“深市啊。”林巧遇停頓了一下,而後說着,“那是一個只要足夠努力,一般能實現自己夢想的地方。”
“之前她就是一個小漁村。因為跟港城距離很近,六七十年代的時候,很多人從那裏偷渡到港城。”
“到了改革開放,深市快速地發展起來,全國各地的人都過來這一邊發展。”
“這個小漁村發展的非常地快。”
“只要我們付出足夠的努力,我們就能在這一片土地上實現我們的夢想。”
林娟似懂非懂地點頭,說:“我沒有什麽夢想。我只想努力賺錢,将女兒接過來這邊,然後送我女兒上學,嫁人,生子就好了。”
說到這裏,林娟自嘲一笑,說:“我不知道夢想是什麽。我只想将女兒養大成人。這個地方能讓我賺到錢就好了。”
“如果可以,我其實也不怎麽想離開靈山市來深市的。”
林娟抹了抹眼角。
林巧遇握住她的手。
“在靈山市,我們有熟人,有朋友,有親人,有什麽樣事的話,可以有個人搭把手。但是在深市,我們什麽也沒有。并不是每個人都有那個勇氣前行。”
“只是,在小地方,離婚對孩子的影響太大了。我不想我女兒被人指指點點。”
她被人指指點沒有關系,但是她不想自己的女兒被人指指點點。
這也是促使她跟着林巧遇出來的最大原因。
Advertisement
若不然,她估計還會在靈山市裏,畢竟,沒有誰比自己親自陪伴女兒更好。
“我們能賺到錢的。”林巧遇握緊林娟的手,非常堅定地說,“在靈山市那個地方我們都能賺得到錢,在深市這個地方我們更加能賺得到錢。”
“這個你不用擔心。”
只要東西好吃,不愁沒有人過來吃。
林娟點頭。
她是親眼看到林巧遇做的東西有多麽地好吃,所以才會這般義無反顧地跟着林巧遇過來。
她相信林巧遇。
靈山市離深市并不是很遠,到傍晚的時候,他們的車子已經進關了。
到了關口的時候 ,車子停下來。
“怎麽了?”林娟不解地問着。
“停下來檢查。不用擔心,我們兩個有通行證。”林巧遇解釋道。
有通行證,這個倒不怕。
當然,有深市的身份證更好,這樣無論到哪裏都不用怕。
不過,等她賺到錢了,再去弄一個深市的戶口,到時辦什麽都方便。
林娟點頭,心裏卻是有些緊張。
她去別的城市都不需要通行證,來這個城市卻是要通行證。
果然,那些人檢查到她們兩個有通行證,便沒有說什麽。車上大部分人都有這個證,只有兩個要沒有。
那些人便把這兩人給帶走了。
“這些人要将這兩個人帶到哪裏去?”車上,林娟小聲地問着林巧遇,臉上閃過一抹害怕的神色。
她見過兇神惡煞的人,但是從來沒有見過那麽兇狠的人。
那兩個人中,有一個是個女孩的,估計都還沒有成年,就因為沒有通行證,那些人也不顧及人家是一個女孩子,直接就将那個女孩拉扯下車。
那兇狠的模樣,好像那一個女孩殺了他們祖宗十八代一樣。
“去收容所。”林巧遇目光複雜地小聲地說,“他們就待在那裏,要麽就等家人拿錢過來贖回,要麽就得自己以勞貸工,賺夠錢就去回老家。”
在粥店的時候,她聽到過有人因為這一個通行證在荔枝園和采石場裏遭了很多罪。
那收容所說得好聽,但是實際上卻像監獄一樣。
所以,一想到要過來深市發展,她立馬就去辦理了通行證。
“所以,這個通行證你要保管好,不要弄丢了。在辦到深市的戶口,得到深市的身份證之前,這個通行證是很重要的。”
“沒有了通行證,得花錢不說,還是遭罪。”
上輩子,半夜的時候 ,那些巡邏隊的人上街上去找查這個通行證,她那個粥店老板的侄子過來這一邊玩,沒有通行證,然後在外頭的街道那一排綠化樹下躲了一個晚上。
林娟點頭,抓緊了自己手上那一個裝着通行證的包包。
想不到這一個證件那麽地重要。
怪不得巧遇非要叮囑她等梁國垌将這證件辦好才同意簽字離婚。
又過了半個小時左右,林巧遇和林娟下了車。
望眼看過去全是高樓,街上也人來人往,小車也非常地多,剛才在車上看的不是很清晰,現在身臨其境地看到,林娟只覺得自己眼睛不夠用了。
“這深市的人,可真有錢。”半響,林娟這才感慨地說着。
他們靈山市,街道上小車都沒有多少,這深市,卻是一輛接一輛。
可真有錢呢。
林巧遇贊同地點頭,說:“這邊有錢人挺多的。”
“我們的生意肯定會非常好賣。”林娟忽然轉了一個話題,說道。
有錢人多,說明消費能力高!
林巧遇笑着點頭,說:“那是肯定的。要不然,我們千辛萬苦過來這一邊做什麽?肯定是因為能賺得到錢才會過來這一邊的。”
林娟定定地看了一眼林巧遇,而後感慨地說着:“巧遇,你真是變了很多。”
跟她記憶中的林巧遇完全不一樣,不僅懂得很多的東西,還非常,這個詞她形容不出來,反正她身上就有一股讓人信服的力氣。
林巧遇心裏一驚,而後裝着若無其事的樣子,說:“那是自然。你都那麽久沒有見到我了。”
這也是她決定從靈山市來深市的原因。
她重活了一輩子,不僅行為舉止和語言都跟之前的不同,就連思想也不一樣。
前段時間為了怕人認出來,她極力掩飾,怕自己再待久了,肯定會讓她家人發覺。
到時,她怎麽解釋?
林娟沒有細想,只是點了點頭,又問着:“我們現在去哪裏?”
要是有一個親戚就好了,那樣就可以去投奔親戚了。
在這種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投奔親戚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去東區。”林巧遇想也不想地說道,“我們先去東區的賓館住一兩天,然後再找房,找到房子之後就開始做買賣。”
深市的消費水平高,他們不早點開始擺攤的話,之前存下來的錢根本就不夠用。
林娟點頭。
兩人坐公交車去找了一個賓館住了。
第二天一大早,林巧遇又馬不停蹄地帶着林娟找房子。
因為從八十年代開始,就非常多的人過來深市這一邊打工,所以這一邊的城中村,農民房還挺多的。
因為對住房只有安全這個最大的要求,其他的倒是沒有什麽要求,所以林巧遇和林娟很快就租好房子。
租好房子之後,林巧遇和林娟立馬就退了賓館的房子,搬進來住了,而後更是馬不停蹄地去買東西,打算明天開業。
除了賣春卷之外,林巧遇又想出了一個新的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