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滄海月明珠有淚2
“不錯不錯”劉徹亦開懷道:“這鬼靈精怪的模樣,聰明,像我。”說着又在兩個女兒臉上各親了一口。
我在一旁哄着昭華,見劉徹心情不錯,朝衛長公主遞了個眼色。
衛長公主立刻會意,湊到劉徹身邊道:“阿翁說我聰明,可今日傅母教我讀書時,我卻有許多地方不明白呢!”
劉徹抱着她坐在腿上:“告訴阿翁,你哪裏不明白?”
“春秋時期,晉平公問叔向:國之患孰之大也?”衛長公主想了半天,又接着道:“女兒思之良久,以為洪旱之患,疫症之禍,當屬其一,外敵入侵,當屬其二。阿翁說我說對不對呀?”
“天降災禍,外地入侵,确實都是國之大患!”
“可是叔向答曰…曰…曰…”衛長公主抓耳撓腮了半天,最終看向我道:“阿母,叔向曰什麽呀?”
幾句話帶着她背了一個下午,兩盤棋的功夫她就忘的一幹二淨,還把我給供了出來,果然不靠譜,我頓了頓,扯出了一個尴尬笑容道:“問你阿翁!”
她又轉過頭去問劉徹:“阿翁,叔向曰什麽呀?”
劉徹看了我一眼,蹙眉道:“叔向曰:大臣重祿而不極谏,近臣畏罰而不敢言,下情不上通,此患之大者也!”
“對對對”衛長公主雀躍道:“然後再是,女兒不明白此等禍患難道比天災人禍還大嗎?”又轉過頭來問我:“阿母,對不對呀?”
我覺得我生了一個傻女兒,只會出賣我,我還不能生氣。
劉徹抛了我一個大大的白眼,又道:“你先告訴阿翁,叔向說的話是什麽意思?”
衛長公主一臉茫然的看了我一眼,搖了搖頭。
只記得第一句和最後一句,其他的一個字也沒記住,這大概是所有人背書的通病,面對我這個傻女兒,我只能這樣安慰自己,然後繼續保持微笑。
劉徹揉着她的小手道:“令儀還小,先跟着傅母學詩,這書等你長大了再看,到時候就能看明白了!”
“真的嗎?”衛長公主喜出望外:“那我以後是不是都可以不用背書了呀?”
“你不喜歡背書麽?”劉徹又問。
衛長公主直搖頭,一臉委屈:“背書太難了,阿母還說背不完不讓我吃飯。”
“我就是随口一說”,我立馬否認,這要是讓劉徹以為我苛待了他的寶貝女兒,他可要心疼死。
“好了好了!”劉徹捏着她的小臉蛋道:“看這小臉耷拉的,你阿母那是和你鬧着玩兒的,她不會的。”
有衛長公主在這裏拆臺,事情只會越弄越遭,我忙喚乳母将她們都帶下去。
“說吧!”劉徹皺眉道:“你繞這麽大的彎子,到底想說什麽?”
被衛長公主這麽一折騰,我自己都快忘了要做什麽了,迅速理了理思路,在他跟前跪下,叩首道:“妾想替董仲舒求一個活路。”
劉徹單手轉動着手上的玉扳指,看着我道:“你不是向來不管政事的麽?怎麽想着要替他求情?”
我擡頭看着他,娓娓道:“因為陛下說過,董仲舒是國之棟梁,若真因一時之怒殺了他,那便是大漢的損失,也是陛下的損失!”
“他是有才,可他仗着自己的那點才能妖言惑衆,朕豈能容他?!”
“他胡說八道,陛下罰他便是,可罪不至死呀!”我頓了頓,又道:“妾記得陛下說過,沒有誰是十全十美的,人人都有說錯話做錯事的時候,陛下若因董仲舒幾句不中聽的話就殺了他,不是寒了其他臣下的心麽,以後誰還敢跟陛下說實話,說真話呢?”
他面上不悅,冷言道:“連你也要教朕怎麽當這個皇帝麽?”
“妾不敢!”我低下頭道:“殺他容易,可是要再想從天底下找出個董仲舒出來可就難了,妾不想看見陛下将來後悔!”
“朕既然要殺他,就不會後悔!”劉徹起身越過我,出了殿去。
我知道劉徹不喜歡別人幹預他的決斷,只是把我想說的該說的話說了,無愧劉徹,無愧于心,僅此而已。
也許是劉徹自己想通了,又或許是我的話起了作用,劉徹最終還是赦免了董仲舒的死罪,罷免了他江都國相一職,貶為庶民。
元光五年,冬十月,灌夫棄市,灌氏族滅。
從灌夫罵座起,事件持續發酵至今,或許連灌夫自己都沒有想到,當日的意氣用事,竟會落得個身死族滅的下場。
因灌夫引起的田窦之争也愈演愈烈,窦氏一族風光不再,牆倒衆人推,灌氏族滅後,朝中攻讦窦嬰的流言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陳年往事被人提及,最終在皇太後的逼迫下,劉徹判處窦嬰棄市,于臘月末,在渭城行刑。
窦嬰棄市前,劉徹親自去了一趟都司空為窦嬰送行,也不知道二人說了什麽,劉徹回來就跟變了一個人一樣,将自己關了一整天,情緒低落,不吃不喝,也不說話。
随侍的內侍實在搞不清楚狀況,次日急的過來找我,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宣室殿的門口扣開,劉徹卻只說了一句“去丞相府”,便又馬不停蹄的出了宮去。
劉徹私訪丞相府,也不知道和丞相說了什麽,回來後不久田蚡便患了癔症,時而癫狂喊叫,時而服罪謝過,不認識人,也知道自己是誰,說話毫無邏輯章法,太醫均束手無策,情急之下,皇太後請巫醫做法為其醫治,巫醫做法後,直言是窦嬰和灌夫回來索命,田蚡聞言後,驚懼而死。
田蚡一死,皇太後心痛難當,傷心過度,沒幾日也病倒了。皇太後本不大喜歡我,病倒以後,就連我要去榻前侍疾,也被她拒之門外。劉徹倒是去看過兩次,但也不知道母子倆說了些什麽,每次都不歡而散,而後劉徹也不再去了。
劉徹對田蚡的死沒有太多感傷,一應的喪葬奠儀都按照禮法章程去辦,除了正常吊唁,他沒有問過一句。
田蚡故去,丞相一位再度懸空,劉徹欲以禦史大夫韓安國補丞相之職,可韓安國剛一上任,就意外墜馬,摔斷了腿,因病免職,劉徹最後又改讓開國功臣廣平侯薛歐的孫子平棘侯薛澤為相。沒有田蚡的幹預,薛澤能力又平庸,劉徹迅速控制住了朝堂形勢,掌握了主動權。
作者有話要說: 這兩章就是子夫作為一個旁觀者看一下田窦之争整個過程吧,順便穿插一下主父偃偷書這事,差不多就是講故事了……
子夫替董仲舒求個情,第一次踩了野豬的雷點,野豬就是這麽犟,明明已經後悔了還死不承認,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