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想念
順和七年秋某夜, 鎮西将軍秦景元在府中突然被人砍下首級, 身首異處,死相凄慘, 享年二十六歲。
消息宛如晴天霹靂,京中上至皇室,下至百姓, 莫不震驚萬分。震驚之餘,一種恐懼的情緒悄然蔓延。
這幹淨利落的死法不禁讓人想到不久前的二皇子, 以及七年前的秦伯瑜。如果武藝高強的大将軍和當朝皇子都那麽容易被殺, 是不是就連皇上也不安全。何況這兇手做案指向如此明顯, 令人惶恐下一個将輪到誰。
一時皇宮守備加倍, 皇帝楚靖竊國心虛, 即便夜間就寝也不敢獨自一人。
再說秦景元之死。
他所帶給秦家的打擊, 更甚于七年前秦伯瑜之死。對于秦家來說, 七年前秦伯瑜一死,秦家的頂梁柱倒了;如今秦景元之死,整個天都塌下來了。
畢竟秦伯瑜死之前, 長子秦景元已經成年并在軍中歷練數年, 行事老練,還有他可以代為支撐起秦家;而如今秦景元一死,秦家僅剩的成年男丁只有秦景逸, 而他不學無術、沉迷酒色、站都站不直,又談何撐起秦家?更不要說其他的老弱婦孺,滿門驚惶。
即便還有一個女兒嫁入皇家, 但是朝中無人,大皇子妃也已經底氣不足。
故而秦家的衰落也是順理成章了。
将軍之位旁落,兵符被皇帝楚靖收回,趁機削減了大将軍一職的權利,把大部分力量牢牢掌握在皇室手中。
順和八年春,在京城上層階級內心惶恐而又強做平靜的心情中,春闱如期進行,之前奪得解元的少年言柒再次奪魁,之後又成為殿試之首。
三元及第,驚才絕豔,十五歲的年少才子一時風頭無兩,成為京中少女暗中傾慕的對象,被人津津樂道。
順和皇帝表現出一貫愛才的樣子,對少年才子贊賞有加,将其留任京城禮部編修。
可惜,順和皇帝楚律表現得再愛才,也不敢太重用如此年少聰敏的外人,生怕他在朝中擁有太大權力,因為皇帝的心中隐隐忌憚着“外人”。其中原因,自然是他自己曾經就是寵臣,成為帝王心腹,被賦予了極大的權力,最後推翻舊主,取而代之,試問他又怎麽可能不防着別人?
随着時間的流逝,二皇子之死給順和皇帝造成的打擊也漸漸過去,朝中立儲之聲又起,道大皇子楚律生性仁厚,将來必為仁君,請陛下早日定奪。
順和九年中,皇帝立嫡長皇子楚律為太子。
Advertisement
随後言柒被調去做太子中允,掌侍從規谏,駁正啓奏。太子仁厚,聰慧不及,除了三師三少的教導,更需要這樣既博學多才又不驕不躁的年輕人規谏陪伴。言柒任職東宮,仍然不卑不亢,謙遜守禮,被生性溫厚的太子贊賞,逐漸成為太子心腹。
期間,逐漸長成的大公主楚珠往來東宮,偶然看見美質如玉的年少才子,一時驚為天人,便念念不能忘,其他男子再不能入眼,只道非君不嫁。
太子真心欣賞言柒,倒是樂見其成。順和皇帝和劉皇後卻不同意。
畢竟這個少年再貌美如玉,再年少多才,家世也太過不堪。皇帝楚靖多疑,早已将他的祖上查探明白,不過是一小縣貧苦人家,父母病死,無田畝地産,怎麽配得上皇室公主?他可以不拘一格錄用人才,卻不能要這樣家室的驸馬。
好在言柒主動避嫌,從不招惹公主,甚至見了也不假辭色,又有太子力保,才沒有被怪罪。
只是楚珠自從見了言柒便滿心是他,哪裏看得上其他人?婚事就此一拖再拖,此為後話。
接下來兩年裏,京城再無重大人命案發生,雖然也查不出所謂的前朝餘孽,但起碼表面風平浪靜,外省官員述職,也多是百姓安居樂業、舉國河清海晏、人人贊許天子明君的溢美之詞。
只是無論如何粉飾太平,大家知道百姓的日子并不是那麽好。天災頻發,洪水剛退,旱災又來,蝗蟲過境,莊稼一度顆粒無收,餓殍遍地。
何況京城也是暗流湧動。
首先是後宮妃嫔頻頻小産,再無新生的子嗣。
之前因二皇子身亡大受打擊的孫貴妃,後來抱養了一位低階妃嫔所生的皇子來養,為此把那妃子害死了。不過沒多久,孫貴妃就失手把那小皇子打死了。宮中傳聞那妃子化作厲鬼回來報複,把孫貴妃吓瘋了。皇上勃然大怒,将孫貴妃打入冷宮,失寵的孫貴妃一進去便投井而死。
不僅是後宮,東宮太子的子嗣更是單薄。除了太子妃秦氏生了一個女兒,再難有喜訊。
太子妃的娘家秦家也沒有好。秦景元死後兩年,秦景逸不改纨绔作風,在花柳巷與人争風吃醋,被人敲破腦袋,血濺當場,沒多久便咽了氣。他一死,秦府的姬妾散了大半,秦老夫人再次白發人送黑發人,不堪打擊,沒幾日也跟着撒手歸西。滿府只剩了杜氏勉強支撐,憔悴萬分。
金紫光祿大夫杜家家大勢大,倒是有心助女兒脫離火坑,只是不知道怎麽回事,不光一個長女不幸,八女杜慧雪婚後不久也遭遇不幸。
其他家族也發生一些事,出門遭遇亂匪;或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或是明哲保身,辭官做了縮頭烏龜。
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好似有一只無形的大手在暗中攪弄風雲,推動這一系列悲劇的發生。但誰也不知道這只手在哪裏,下一刻又要伸向誰。做了虧心事的,便惶惶不可終日,夜間不能寐。
民間傳聞甚嚣塵上,都道是竊國之禍。
很快,整個國家肉眼可見地亂了起來。
順和十年冬月,西北軍內亂,軍力分離,內鬥不休。朝廷還沒來得及調遣兵力去鎮壓。
順和十年十二月,南方有亂匪聚首,劫殺朝廷命官,搶奪上繳官糧。
緊接着,順和十一年春,被天災鬧得餓肚子活不下去的流民,忍受了一個冬天之後還未得到朝廷開倉放糧,便由人帶領着,揭竿而起,反抗朝廷。
不過短短數月時間,內亂疊起,朝廷不得已分散兵力,各處鎮壓,但是缺少領兵良将,顧此失彼,效果并不好。到了這年秋,幾乎是大廈将傾,人人色變。在金銮殿上努力想要維持河清海晏盛世場面的順和皇帝,被氣得當場吐了血。
這一吐血不要緊,順和皇帝的身體竟然這般蒼老衰敗下去,大家都看得出不好了。好在太子早定。
只是在這樣的亂世,一個太過仁厚的太子并非好事。
京城勢力很快也出現了紛争,有忠于楚氏的,有新生的權利派,還有自打燕宮變時便保持沉默、不露風頭、獨善其身的守舊派。
到了順和十二年冬,順和皇帝已經垂垂老矣,又變得敏感尖銳,那些溫和的、慈善的仁君面貌已經通通不見,變得暴戾而多疑,又多病,身體漸漸衰弱。
某日順和皇帝在寝宮小憩,屋內宮人盡皆退出,不敢打擾。須臾,聽到獸吼慘叫之聲,大驚之下奔進去一看,滿屋血腥,順和皇帝肢體破碎、神色驚恐地躺在龍床上,似被大型猛獸撕咬而死。
次年春,太子楚律繼位,但因其懦弱性子,被朝中大臣把持朝政。好在還有忠心耿耿的言柒陪伴在旁,為他出言獻策,勉強應付。
如秦氏一般,楚氏以一種很快的速度衰落下去。
楚氏皇權逐漸崩塌。
楚國既衰,外敵便來,北方的女真族虎視眈眈,想要入侵中原。
面對內憂外患、生死存亡的局面,新皇楚律焦頭爛額,憂心不已,卻又無可奈何,只能向謀臣言柒詢問。
“西北叛亂、南方起義,皆是大楚國內小打小鬧,同根同源。女真卻是外敵,一旦外敵入侵,國将不國矣。”楚律聽到他的臣子如此平靜地說道。
臣子語氣清冷,卻不顯敷衍,眉目不動,身如青松,面如冷玉,透着一股叫人鎮定的氣度。
這臣子在他身邊數年,從身形單薄的少年長成了挺拔的青年,陪伴他從從東宮成為帝王,深得他信任。于是最後即便不少朝臣谏言“攘外必先安內”,楚律仍然力排衆議,集中兵力迎戰女真族。
自此造成京城空虛。
勉強再抵擋一年,西北軍宛如繼承當年楊天濟将軍未完的夙願一般,成功突破朝廷軍,殺入了京城。
南方義軍也勢如破竹,北上讨伐。在京城與西北軍相聚頭,兩力彙成一力,攻打京城。
楚律繼位的第二年秋,起義軍殺入皇宮,将楚律斬于刀下,而後在兩方首領帶領下,對站在旁邊的青年重重跪下,俯首稱臣。
“恭賀主公完成大業!”
“恭賀主公光複大燕!”
聲音铿锵有力,震動了整座皇宮,繼而傳遍了整個京城。
此時,京中才知道,此人多年潛伏在楚氏身邊,便是為了報家仇國恨。
他不是言柒,而是燕染,是前朝燕氏最後的血脈。如今懷着血海深仇回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血染修羅,屠戮為王,奪回燕氏江山!
應了當初楚靖的一句“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抑或是應了當初他奪得秋闱解元,鹿鳴宴上主官說得一句話:“此子非池中之物,将來必有大作為。”
又有誰曾想到,是如此驚天動地的大作為?
楚氏竊國一十四載,終到了盡頭。正是所謂的“竊國之位不長久,善惡到頭終有報”。
而後便是對京城勢力的清洗。
十五年前參與宮變的,楚氏、秦氏脈兩脈盡皆誅殺。其他暫時不動,因為此時外敵未退。
這個國家,在短短十數載裏幾經巨變,內憂外患。
如今內亂已平,便可全力對外,命前西北軍副将楊峰為鎮國大将軍,統帥三軍,迎戰外敵。
***
在這許多年裏,燕染總是夢見她。
一遍遍夢見她渾身是血的樣子。無論他如何絕望吶喊,都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她吐着血,臉色慘白,在他眼前漸漸失去呼吸,無能為力。
觸目驚心。
每次他都跪在地上,彎腰小心翼翼地把冰冷的她抱起來,珍而重之地擁在懷裏。
一遍又一遍地顫抖着問她:“你會回來嗎?”
但是她毫無血色的雙唇緊閉,不言不語,已經不會開口回答他。
最後他只能自問自答,“你還會活過來的。”
他又輕輕地加上一句話,“我還想見到你。”
每次在夢裏,他都要經歷完這樣絕望的場景,感受那種痛入心扉又無能為力的感覺,最後變得空蕩蕩,仿佛世上只有自己一人在黑夜中獨行。
明明他與她真正相處的時間并不長,但她卻已經在他心裏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記,讓他感覺有她在身邊就很溫暖,沒了她,整個世界都冷冰冰的。
明明她的性格也十分淡漠,即便他當時年幼,也從不會哄他。
又一次夢醒,他在黑夜中坐起,渾身都是冷汗。
又是七年過去了,她還會不會來?
他十分想念她。
期待着她某日又出其不意出現在眼前,他一定會高興得發了狂。
同時又害怕見到她,怕她躲不開那個魔咒,怕她還是會死,怕自己還是保護不了她。
“墨雲,你說她還會不會出現?”
黑豹趴伏在旁邊,喉嚨發出低沉的吼聲,不知道聽懂了沒有。
“她要是再出現,你要寸步不離地保護她。”
他心裏幾乎是有一種盲目的篤定,她一定會再次活過來的,他還會再見到她的,他心裏一直默默期待着。
可是等了七年了,他又忍不住有些焦灼了。
她真的還會回來?
又會出現在哪裏?
他心裏一陣空虛茫然。
作者有話要說: 可憐的男主:我好像愛上了一個人。她身份成謎,變化莫測,似有起死回生之能。如今她已為我死了兩回,我不知道該抱着她的兩壇子骨灰度過餘生,還是等待她的第三生,我好迷茫。
對不起我又睡了一天_(:з」∠)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