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奴隸鬥場談慈悲
第二天清晨,鄭直早早出了門,他把白真真留在驿站裏照顧小奴隸,白真真應許了。
等鄭直走了,白真真才叫醒小奴隸,并幫他洗臉整理衣物。昨日鄭直找人要了件小衣服,穿在小奴隸身上正合适。
這小奴隸很是奇怪,并不怎麽下跪,而奴隸印記也很新,似乎是一兩年內烙上去的。看來并不是從小就當奴隸,所以才沒有養成很多奴隸的習慣。只是特別依順聽話。
白真真也希望這小奴隸能漸漸恢複正常,畢竟年紀還小,也沒當到幾年奴隸,應該會很快恢複。她便把他叫來問:“小孩,你想說話吧?我是巫醫,我可以幫你治好啞巴的,你相信姐姐。”
小奴隸大大的眼睛對視着白真真,猛地點了下頭。白真真心喜,拿來碗和小刀,準備使用血控術。她這次躲着阿正做,是怕他反對,現在他出門去了,時機正好。
白真真向小奴隸解釋好原理,便開始施法。過了一會兒,血控術結束,小奴隸的喉頭發出嘶嘶的聲音,漸漸能說上一些意義不清的話語。白真真忽而想起來囑咐一句,“老爺回來,你千萬別跟他說我割了血,我不想讓他擔心。”
小奴隸乖乖點了點頭,表示應許。
白真真怕露出馬腳讓阿正知道,将刀和碗都匆匆收拾幹淨。看小奴隸在一旁想幫忙,白真真又說了一句:“沒事,我一個人可以。我剛剛用了血控術,你定是累壞了,好好休息,睡睡覺去吧。等老爺從奴隸鬥場回來,我再把你叫醒,然後一起吃晚飯。”鄭直臨走時告訴白真真,他受淮南王邀約,去參觀了城郊的奴隸鬥場,離這裏頗遠,可能至少得傍晚回來。
忽而,小奴隸像是被什麽驚醒一般,用力扯着白真真的袖子,咿咿呀呀了一陣子,十分努力想說什麽,卻說不清楚,急得滿頭大汗。
白真真安慰道:“小孩,你聲帶雖然好了。但長期不說話,要正常交談還需要幾日的練習。你不用急,咱們慢慢來,啊?”
“王爺……殺……”小奴隸艱難兩句。
看這孩子着急的樣子,白真真起了警惕:這孩子說不定知道什麽秘密。于是将耳朵靠近小奴隸,悉心聽他說話。
小奴隸憋得滿臉大汗,淚水飙出,才用氣息吐出幾個字來:“王爺……奴隸鬥場,殺……老爺……救……命……”
“你還知道什麽?”白真真忙問小奴隸。
小奴隸支支吾吾一陣子,又搖搖頭,他并不了解清楚具體情況。
白真真心亂如麻:“天!我去找他去……”心中抱怨,阿正做事怎麽可以這麽不謹慎,那淮南王懷了什麽心思?他怎麽可以随便接受邀約呢?那淮南王說好是奴隸角鬥場,就是因為懷疑他是逃奴才故意設計他的。利用他對奴隸的心軟讓他露出身份,擺明了是個圈套,他還去個啥?
突然想起他前兩天說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或許,他其實有準備,還讓當地太守跟随,還有當地官員也都同去,為的是防王爺亂來,求個人證。
這麽想來,他又是故意把我一個人留下,然後自己去以身犯險是吧?白真真氣鼓鼓,明明說好要同甘共苦的,他怎麽可以這樣待我?
白真真氣不過,她将小奴隸交給驿站的一個下人照顧,又出門找了皇帝派來保護鄭直的侍衛,說鄭直有危險,要求一起去奴隸鬥場:“我們穿常服混進角鬥場去,反正角鬥場客人衆多,不會一個個查得那麽清楚。看看形勢,能幫多少忙就幫多少忙。”侍衛想了想,還是應許:“屬下定當竭力護夫人周全。”
……
這奴隸鬥場是貴族們用來用奴隸打鬥取樂子的地方。貴族們自己派出自己的奴隸,進行打鬥,絲毫不顧及奴隸的性命。贏得比賽的奴隸,會給主人帶來一些彩頭和利益的交換,甚至可以贏來更多的奴隸。
奴隸鬥場上奴隸互相厮殺,血肉漫天飛,一個個奴隸被殺死擡下去,又有新的奴隸上來厮殺。旁邊的貴族叫紅了眼,面帶興奮。鄭直和淮南王及衆官員在一旁惬意喝茶,談笑風生。
這觀看臺有兩丈高,圍成一個圈子,将一個大壩子圍住。壩子上奴隸互相厮殺,看臺上權貴歡聲笑語,為奴隸們吶喊。
“本王昨日以為鄭大人是很憐惜慈悲那些奴隸,沒想到竟然能如此鎮定自若,看來也是冷血之人。”淮南王諷刺了一句。
鄭直淡笑:“慈悲這個詞,怎可用在區區在下身上?慈悲兩字拆開來說,此心非心,此情非情,無心無情;如此境界,不是我這七情六欲的凡夫俗子所能承受得起的。”
“這麽清高的鄭大人也有七情六欲?呵,外人多傳鄭大人是個神仙般的人物?清心寡欲,心懷天下人民,無欲無求啊。連昨日那麽美味的人腦湯都拒絕了,本王昨日在席上沒吃到人腦,回去和家人連吃了三個,才補償了本王金貴的胃。”
鄭直一時間臉色變得刷白,但馬上鎮定下來,露出一絲勉強的微笑。
淮南王陰狠一瞪,咬牙尋思“看你能穩多久?”便繼續道:“鄭大人還真是菩薩心腸,心疼那幾個小奴隸的命是吧?可惜,奴隸不是人。他們怎麽能受得起位高權重的鄭大人的憐惜呢?”說完,拍了拍手,來了一個下人,淮南王吩咐道:“今天的奴隸表現很不錯,本王很高興,來人啊,把那一百個小奴隸帶來,本王要挑一個當場做人腦湯吃。”
不一會兒,那下人便牽來了一百個六歲到十歲左右的小奴隸,領到壩子上,男女都有,被繩子綁着牽成幾排。一個個稚嫩的孩子,眼神有麻木的,有驚恐的,有害怕的,還有幾個年紀小的哇哇大哭起來。
王爺對鄭直笑道:“鄭大人你為本王挑挑,你覺得哪一個比較好吃呢?”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