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二更】不是冤大頭,就……
孟州市因為顧家的緣故, 經濟發展的要比周圍幾個市要好太多,哪怕是顧家敗落了,之前留下的痕跡依然存在。
寬闊的馬路牙子兩邊種着兩人合抱着的梧桐樹, 胡同口處的有着閉的大量鋪面, 以及位置最好的, 十字路口正中間的三層小高樓, 看起來氣派又敞亮, 這裏原叫顧氏百貨,後來改名為東風百貨大樓,現在在這裏上班的都是吃公家飯的。
阮糯米來的便是這裏, 她想買的是紅『色』硬殼皮質筆記本,先去了供銷社,但是這種筆記本一個要一塊五,供銷社根本不會進這種不實在又貴學習用具, 所以沒在供銷社買到。
供銷社的售貨員推薦阮糯米來東風百貨商場看看,因為這裏是整個孟州市最大的交易地,也是商品種類最為齊全的地方。
看着那西式的氣派建築, 淺綠『色』底紅『色』楷書大招牌, 若不是外面停放着太多二八單杠自行車,阮糯米差點以為自己回到了後世。
瞧着自家閨女在外面發呆不進去, 阮向國以為她怯場, 這才介紹,“走走走, 閨女你今兒的看上什麽,爸爸給你買什什麽。”阮家孩子少,阮向國很是攢了一些錢,之前要送閨女離開孟州市, 他還預支了幾個月的工資,所以來到這裏,不說買大件,買件衣服小皮鞋什麽的,阮向國還是買得起的。
阮糯米嗯了一聲,好奇,“爸,這裏怎麽會有這種建築?”明顯的是西式建築,半圓拱形的大窗戶,明亮的玻璃窗,側面還是一排排門面,這根本就是後世的标準商場建築,卻能在這個年代存活,可真奇怪啊!
阮向國看了一圈周圍,發現穿着藍衣工作服的工人們都是急着來來往往,沒往這邊看,這才低聲跟阮糯米說,“這裏原來是顧氏百貨,聽說是當年顧家老爺子從國外請的國外人設計修建的,後來……”
後來,阮向國不說阮糯米也知道了。後來,顧家成了孟州市最大的資本家,這些顧家的标志『性』建築,全部成為了催命符。顧老爺子有先見之明,早早的把顧氏百貨大樓上交了出去,這才保住了顧家一家老小的『性』命。
聽到這,阮糯米心裏突然有些不是滋味起來,她腦海裏面突然出現了顧聽瀾的那一張矜貴傲慢的臉,若是、若是他不是生在這個時代,而是生在後世,含着金湯勺出生的顧聽瀾,會是真正的天之驕子,貴族少爺,是讓所有人們都仰望,是年輕人所崇拜羨慕的對象。
可是,他生在了最好的時代,也是最難過的時代。
他的出生,學識,教養全部都成了罪惡的憑證。
阮糯米深吸一口氣,把那不切實際的想法扔出腦海,她低聲喃喃,“爸爸,咱們快些進去吧!”書裏面,這個大樓的地皮被後世可是估值幾十個億的,甚至被炒到了上百億。
她想看看那寸土寸金的地方是長什麽樣的。
而現在,那個後世寸土寸金的大樓裏面,一樓有些灰暗,白熾燈散發着微弱的光,琳琅滿目的玻璃櫃裝着各種商品,大多數都是生活日用品偏多,食品煙酒,搪瓷鋼精之類的。
售貨員站在櫃臺後面,臉拉的老長,前面圍着的都是周圍廠裏面的工人們,今兒大樓限量供應了一批布料和細糧,占了衣食住行的頭兩樣,所以櫃臺前面的人們就差擠破頭的去買東西。
Advertisement
阮糯米從人縫中擠進去,心有餘悸,“爸,我去給小雨買完筆記本就出來,您在外面等等我。”
阮向國嗯了一聲,交代,“你注意安全,一會咱們門口見!”他心思都被那新來的布料給轉移了,據說這布料叫的确良,從上海那邊進過來的,純白『色』不帶一絲雜質,瞧着細膩又新『潮』。
若是給他閨女做一件穿上,肯定是他們有糧生産大隊最靓的崽。
阮向一眼就看上了,就是布料櫃臺人太多了,他擠過去,好不容易到了他,他咬牙心一狠,“同志,我要十二尺的确良!”他和小雨接下來一年不買衣服,攢的布票應該夠閨女做一件裙子。
阮向國這麽一喊,周圍的人統統擡起頭看着他,一尺的确良一塊八『毛』五,這十二尺下來,可要二十來塊了,再加上去找裁縫的手工費,齊活穿身上,怕是要奔二十五去了。
做一件衣服要花二十多塊,這無疑是天價了,相當于工人們大半個月的工資了,若是擱在鄉下,這一個月指不定還賺不到二十五呢!
這認怕是瘋了吧!
大家夥兒齊齊的擡眼等阮向國,連叫嚷聲都小了幾分。
連帶着那售貨員也愣了下,拉長臉也抽了下,“售出概不退貨,你确定?”
阮向國點頭,把錢和布票推了過去,“我确定,你幫我裁剪下,要快點,不能讓我閨女看到了。”
這布票是他放在身上一年多,沒舍得用的,走哪都随身帶着,今兒的終于舍得拿出來了,布票皺巴巴的,但是售貨員卻沒有半分不耐煩,點清楚了錢和票以後,手腳麻溜兒的用着大剪刀裁下了十二尺。
接着,用着牛皮紙袋子裝了起來,遞給了阮向國。不過,這次售貨員拉長的臉卻緩和了幾分,語氣豔羨,“做您的閨女,肯定很幸福。”
售貨員年紀也不大,也就二十出頭,在家也是個當閨女,但是她父親卻舍不得花半個月工資悄悄,給她做一件的确良裙子當驚喜,她自己倒是攢了幾個月的錢想買,但是卻不敢讓家裏人知道『亂』花錢。
阮向國心思一轉就懂了,他笑了笑,語氣自然中透着羨慕,“哪裏有同志能吃上公家飯的好!”
這一說,售貨員的下巴頓時一揚,眉開眼笑,把先前的布頭一收攏,順便放到了阮向國的袋子裏面,“送您一點布頭!”
售貨員這麽一說,周圍的人都羨慕的看向阮向國。
布頭可是好東西咧,用處多了去了,更別說是的确良的布料了,一般人都拿不到。
阮向國道了謝,匆匆離開賣布料的櫃臺。
他一走,那櫃臺就炸了,紛紛談論,“可憐天下父母心,這怕是要悄悄給他閨女做衣服吧,給她閨女一個驚喜吧!”
“十二尺的布料,約莫着剛好做一件裙子,真舍得啊,我就裁了六尺做件短襯衫都要心疼幾個月!”
“誰說不是呢!一尺都要一塊八,這一件裙子做下來要小二十塊呢,差不多大半個月工資裏,這全家人都不吃不喝了。”
阮糯米剛從學習用具的櫃臺上買完筆記本,美滋滋的,走到布料櫃臺聽到這一耳朵,剛好聽到最後兩句幾個關鍵字。
的确良,十二尺,做一件裙子,半個月工資,不吃不喝。
她得出了一個結論,會花半個月的工資去買十二尺不吸汗又紮人的的确良布料做裙子的。
不是冤大頭,就是個傻『逼』!
至于,會穿這種貴又不實用的裙子人,更是傻『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