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章節
則多挑實惠的面料,為孩子們拼湊衣褲鞋襪。梅蘭妮很受啓發,核算後,也買了一大疊實用面料,并向胡貨郎讨要了一些更碎的面料,這些小碎片不是用來賣的,是對買的多的人的獎勵品。誰說古人不會做生意!那些小碎片,梅蘭妮用來做鈕扣的,中式的葡萄紐做起來太費時,也費面料,因為布條要45度斜剪。江南的水鄉有一種花蛤,殼很厚。鄉下到處可以撿到花蛤殼,早些時候梅蘭妮教齊逸把它們磨成小圓,用布包了就做成了包紐。縫在衣褲上很方便。
來到古代,梅蘭妮最感激的人是她的外婆。在刺繡和缂絲方面,外婆無疑是大師,可在制做衣物方面也是高手。梅母這方面資質中等,只學會了一成。但梅母的編結技術是上佳的。
梅蘭妮讀書方面資質一般,勉強混了個本科。可在做女紅方面,她可是心靈手巧,舉一反三。在刺繡和缂絲方面,她已是外婆的得意門生了。而在制衣方面,她已青出于藍了。編織更是超過了母親。雖然現在的社會,絕大多數人是不會自己做衣服了,可上海女人裏卻還隐藏着制衣的高手。她們身上那些昂貴的服裝,其實都是她們山寨出來的。梅母經常會把在路上看到新穎的服裝,用手機拍下來,回家和梅蘭妮商量,然後就能動手山寨出來。當然是以梅蘭妮為主的。梅家人穿着是講究的,可花費只是別人的十分之一。
來到了古代,沒了龐大的制衣工業,所有的衣物都要自己動手。梅蘭妮的本領幫了她大忙。如果是在現代社會,她的手藝只不過起了錦上添花的效果,而在古代,實實在在是雪裏送碳了。這兩多月來,除了賣頭發得了一筆錢外,手裏的銅錢都是靠做女紅賺得。只不過是parttime的工作,就得了6,7百個銅板,雖然還比不過睛雯一月的工資,可這會子的米價是9個銅板一斤。過去讀<浮生六記>,蘇州秀才沈三白的妻子芸娘就誇口說,她的針線能養活八口之家。現在看來,這決不是吹的。梅蘭妮對自己絕對有信心。剛來時她還是惶惶的,迷茫的,現在她是目标明确。計劃周全了。
計劃要走了,阿大妻倒是來過兩次,梅蘭妮虛心的向她請教編草鞋。阿大妻教的很認真,梅蘭妮用心的學,一個時辰後,就學會了,只是,沒阿大妻編織那麽緊密,那麽光潔。梅蘭妮又問了一些儲存蔬菜的方法,如曬菜幹,腌鹹菜,等。來到這個時代,許多生活技能要從新學起。沒了食品加工業,沒了豐富的市場,在這封閉的小農經濟體系中,任何事情都要DIY.梅蘭妮夜晚,獨處時,也把一些學會的生活技能記載了下來。紙是齊逸拿大毛的幾張紙。筆是他替梅蘭妮拔鵝毛做的。
梅蘭妮替齊逸做的小衣褲,這時也不藏着掖着了,拿出來給阿大妻看。阿大妻對梅蘭妮的設計很感興趣。特別是小褂,兩側開了洞眼,穿了帶子,梅蘭妮解釋說,小孩長得很快。帶子放松了,小褂也大了,小孩能多穿幾年。而且,小褂還能用鑲拼的方法,這樣更能省布料。買那些邊角料,算下來幾文錢就能做出一件。
梅蘭妮的童裝設計,讓阿大妻大開眼界。為了低調,梅蘭妮不敢在童裝上繡什麽唐老鴨,米老鼠之類。梅蘭妮受到三妹衣服的啓發,采取了鑲拼,只是,梅蘭妮的色彩搭配的很好。她用黃色和藏青搭配。用淡藍和深藍搭配,黃色和深咖啡色搭配,灰色和黑色搭配。不起眼的邊角料在梅蘭妮的手裏變成了一套套時髦的童裝。看的阿大妻只有贊好的。
齊逸也看過梅蘭妮為他做的衣褲,對于梅蘭妮一下子做了七,八套,很不以為然。再說他對穿童裝沒有自覺性。老覺着自己是個成年人。
梅蘭妮也有弱項,比如,她不會納鞋底,阿大妻就把手中的鞋底給她,讓她試,梅蘭妮按照阿大妻教的方法,把針頂進去,從另一面把針拔出來,再用手把線拉緊,兩針一試,梅蘭妮知道,這活絕對不好幹。兩針試下來她的手指就痛了,一雙鞋底紮下來,那手還不廢了。手當然不會廢,看阿大妻不已經練成了金剛掌了。梅蘭妮好壞也是受過現代科技熏陶過的,大的發明創造她弄不來,這種小的技術革新她還是能試試的。她用木頭做了個一寸寬的木鉗,找了錐子,再試阿大妻的鞋底,她先用錐子鑽孔,再紮針,拔針拉線她都用木鉗,這下,她的手不痛了,就是速度慢了些。物理學上不是有一個定理,“省力不省功”嗎?能省力就是革新啊。
臨行前,梅蘭妮盡量多學些生活技能。時間過的飛快。
梅蘭妮動身的日子是七月二十二日,心安師太查過黃歷,這個日子‘宜出行‘。
前一日,心安師太和梅蘭妮算了工錢,從四月中旬到現在有小三月了,但只能算兩個月的工錢,因為半月是不算工錢的,這可不是現代社會,工資一小時計算,而是以月計年計的。梅蘭妮的月錢是每月五百個銅錢,所以一共是一兩銀子。梅蘭妮把這一兩銀子交給了阿大妻。
阿大妻送了個舊背簍給梅蘭妮,這個時代尚無旅行箱包,這個背簍可幫了大忙。梅蘭妮把背簍的背帶加固了,把肥皂用油紙包好,牙粉罐進竹筒裏,她做了一個小木盒,兩邊開槽,插上小板做蓋,把所有的針線工具全放入盒子裏,另外她的衣物,和二毛的衣服,還有她削的粗粗細細的竹針和竹鈎針,做缂絲用的小梭子,沒用完的碎布頭,另另種種的滿滿一背簍。東西真是越住越多,來的時候一無所有,走的時候行李也有了些分量。
梅蘭妮自己用棕絲做了牙刷,可她幫齊逸用柳枝做了幾把牙刷,棕絲太硬,會把兒童的牙刷壞。雖然柳枝不經用,但江南大地,到處是柳,得來實在是便宜得很。
這個年代,女人最寶貝的東西,是梳妝工具。有錢的女人是豪華的梳妝臺,差一些的也有梳妝箱,窮人擁有一個小小梳妝盒。可是梅蘭妮沒有,她也不敢擁有,說實話,各種各樣的梳子,篦子她都不知怎麽使用。她只得一把木梳。以她現在的身份和條件,她根本不在首飾方面有任何打算。她簡簡單單的用本白棉繩紮住頭發。耳洞為了不讓它長攏,她用茶梗穿着。梅蘭妮覺的她那些所謂的家人,真是混蛋,連她的耳環都要拿走。
梅蘭妮賣頭發的錢,,買了衣物和缂絲的原料。還剩下二兩,梅蘭妮做了腰包,放入二兩銀和缂作品。這兩月做荷包攢的錢,有六百多個銅板,用掉了些,還剩六百個,她拿出一百多個放進錢袋裏,另外的五百個,穿好,纏繞在身上,外衣寬大,倒也不顯,但很沉重,梅蘭妮強烈懷念現代的信用卡和紙幣了。
上路的日子就要到了。雖然梅蘭妮目标明确,前面會遇上什麽,還真是不好說,就算有齊逸同行,到底他目前還是個幼童。兩人在一起就是典型的孤兒寡母的組合,是最好被欺負的那種,而且,梅蘭妮還如此美貌,那就是招禍的必然了。梅蘭妮把她的擔憂同阿大妻說了。阿大妻送了她一方藍布白花頭巾,教她怎樣戴上。梅蘭妮一看,想起前世江南的農村裏,還有許多婦女戴這樣的頭巾。這種頭巾前沿很深,把臉部埋藏在陰影裏,又很有效的當風吹日曬。梅蘭妮另外準備了一包幹淨的草木灰,路上用來塗臉。她是一個愛美的女人,可是,和安全比起來,她還是選擇後者。
七月二十二日的清早,梅蘭妮告別心安師太和靜慧,照規矩是要查行李的,但心安師太說不用查。梅蘭妮送給她們一人兩條自己織的毛巾。相互說了些客套話,梅蘭妮出了院門。
011 到金壇
更新時間2013-10-20 21:11:38 字數:3047
011到金壇
盛阿四在非農忙的日子,經常趕車去金壇,搭乘的人付十個銅板。隔天阿大曾和阿四打過招呼。當梅蘭妮到村口大樹下時,牛車已等在那裏了。
阿大妻帶着二毛,也等在那裏。梅蘭妮過去和他們打招呼。趙阿大在和盛阿四閑聊。阿大妻把二毛交給了梅蘭妮,并給了她一個竹籃,裏邊放幾張餅,和一個草編小筐,約有一個碗大小,打開小筐的蓋,裏面是個荷葉包。這是為他們準備的食品,梅蘭妮有些感動。阿大妻又給了梅蘭妮一串小草鞋,一看就知道是為二毛編的。阿大妻抓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