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失戀中的人
第五十七章︰失戀中的人
第57章 第五十七章 失戀中的人
公堂本是該嚴謹嚴肅、公正無私的地方,但是今天掌堂之人卻有些違背這一宗旨。
包拯兩眼帶着些許幽怨,他看着公堂下雖是向他下跪卻又理直氣壯挺直腰板的男子,這是他的情敵啊!
公孫策在一旁用手指敲了敲桌面,對包拯點頭一笑,看起來心情似乎好了不少。
包拯整理下思緒,終于例行公事的審問起來:“堂下何人,報上名來!”
堂下之人,其實長相不差,可以看得出是個飽讀詩書的書生,而這樣一個書生,竟然铤而走險去襲擊公正如天的包拯包大人,實在讓衆人想不透徹。
若非目擊當夜的情形,上遙也是想不出答案的。
包拯雖有所推斷,卻依然公審,也許只是一種僥幸心裏。他希望事情的真相并不是他想的那樣,他希望真如上遙所說,是張小姐認錯人了。
可是,對他來說認錯人或者認對人,不都一樣嗎?失戀的人,注定了是他。
那書生聽到威嚴的詢問,臉上沒有絲毫畏懼,大聲說出自己的名字:“常歷!”
也許正是他的那份理直氣壯,倒是讓包拯産生了一些理虧的心态,如果真如他所想的那樣,那他就是不擇不扣的第三者。
“堂下常歷,你可知罪!”
提到“罪”這個字,書生有些動容,卻極力掩飾,但他微微握緊的雙手還是出賣了他。他并非一個不知法的人。他答:“知。”
“本官問你,你罪在何處?”
“罪、罪在持刀傷人。”
看着書生不為自己做任何辯解,直接承認自己的罪責,包拯竟然有些不忍心了,他知道這人背後是有原因的,可是他不願主動去說,那只能他去問。
“堂下常歷,看你也是文弱書生一個,是什麽原因讓你做出這等行徑?若是有什麽冤情,或者困難之處,可以告訴本官,定為你申冤,你的罪情也能酌情處理。”
聽到這話,來衙門聽案的衆人開始竊竊私語,無不誇贊包拯不但公正廉明,更是不失人情,體恤百姓,這才是真正的為民做主。
可是當書生聽到衆人的這些話後,臉上卻露出了不屑,他覺得包拯這樣做,不過是為了給自己立名。在他心裏,早先入為主,把包拯當作了敵人。
書生冷哼一聲,拒接了包拯的好意,他說道:“我既然已經認罪,要殺要刮,悉聽尊便!”
聽到此話,包拯暗自嘆了口氣,好人難做,好官更難做。
就在審訊陷入僵局之時,被一聲銀鈴般清脆的呼聲給打破了。有人道:“大人明察!”
看到來人,包拯緩緩閉上眼,該來的總是來了,既然已經到了不得不面對的時候,那個人的私欲也就該比之百姓而放下了。他要做一個好官,這是父親的教誨。
決心抛下個人感情的包拯重拾雄風,一拍驚堂木,問道:“來者何人,私闖公堂,所為何事?”
來人正是張小姐,昨日與包拯一同約會之人,只是此刻她不是為了熱戀中的包拯,而是為了那個襲擊他們二人的人。
“民女張曉曉,民女、民女是為常郎求情而來。”說道此處,張小姐眼眶已經漸見濕潤。
可是包拯心裏卻是說不出的滋味,都叫人家常郎了,這關系還有什麽好說的。
包拯輕聲問:“你可知道持刀傷人,乃是大罪。”
一聽是大罪,張小姐有些急了,她說道:“大人,我是當事人之一,我願意不追究他的過錯,他只是一時沖動,求大人饒了他吧,更何況大人并沒有受傷啊!大人!”
這話說出來,大家就驚訝了,原來這個書生竟然是去刺殺包大人的,可是包大人竟然還要聽他的冤情,為他申冤,真不愧是青天大老爺啊!
書生嘴啐了一口,轉頭對張小姐道:“曉曉不要求他,像他這種道貌岸然的家夥,只會在百姓面前逢場作戲,他若能真的為我申冤,我也不會淪落至此!”
這話有些歧義,包拯不禁想,難道是以前他找他申冤,而自己沒出手相助,所以才讓他積怨至深,從而拔刀相向?所以張曉曉之事,真不過是巧合?
再看一眼堂下二人眉目傳情的樣子,包拯又否決了這個猜測,都已經擺在眼前的事情,哪裏還有巧合一說。
“堂下常歷,想來你是對本官誤會頗深,既然如此,那本官當着開封在場所以百姓的面,向你保證,只要你說出自己有何冤屈,本官一定為你主持公道!”
常歷想了想,覺得既然有這麽多人作證,量他也不敢食言,就算食言也就算是他在衆人拆穿他的假面具!
“我的冤屈,那就要問包大人你了,我與曉曉自幼相識,感情深厚,本已到談婚論嫁的時日。原本伯父對我二人的婚事并無不滿,但就在我準備好聘禮前去提親之時,卻得知伯父竟然已經把曉曉決定許配給你!你說,你是不是奪□□兒的僞君子!”
“妻兒?”整個聽下來,包拯抓住了這個關鍵字,微微有些驚訝。
這時公堂之上又闖來一人,正是差點成了包拯未來岳父的張員外。他指着常歷說他在胡說八道,還說讓包拯不要聽信于他。
張小姐跪在地上,已然泣不成聲,她拽着張員外的袖子,懇求着說出真相,她說她已經有了身孕,她說她有了常郎的孩子。
張員外大驚,扶起自己的寶貝女兒,問她為何不早說,他又不是那種為了攀權而忍心讓自己女兒受委屈的人。
張小姐說這是她二娘告訴她她的常郎另有新歡,如今要為肚裏的孩子着想,不能錯過這幢天賜的姻緣。
得知真相的包拯憤怒至極,傳來了張員外的二姨太,但在張小姐與張員外的求情之下,便判了個讓這位二姨太親自給常歷張曉曉縫制喜服的處罰。
別人是喜悅而歸,而他卻是滿腹苦楚,這才是真正的為他人做嫁衣啊!
不常喝酒的包拯,竟然自飲求醉,上遙嘆了口氣,正想上前安慰,卻看到了另一個為他嘆氣的人,公孫策。
想想,他覺得這種時候,果然自己是不能插手安慰的,但是看包拯的那個好友,卻沒有要上前安慰一番的意向。
上遙來到公孫策身旁,問道:“既然擔心,為何不去安慰安慰。他現在應該最需要你才是。”
公孫策瞥了眼上遙,微微一笑,“道長說的是,不過在下覺得讓他一個人靜一靜也沒什麽不好,正所謂一醉解千愁。”
上遙第一次冷冷的看着一臉微笑的人,“那你的愁解了嗎?”
公孫策臉色僵住,“你什麽意思?”
上遙聳聳肩,“也沒什麽意思,我只是覺得他沒你醉得厲害而已。”
上遙離開好一會兒,公孫策才擡腳走到包拯身邊,坐了下來,靜靜的看着他。他不禁想,自己究竟是什麽時候開始,竟然已經懶得帶起微笑的面具了。
那個在夜裏總是無語無眠的,冷漠孤寂的才是真正的他,可是沒有人知道。以前沒有,以後也不會有,因為他已經不想再這樣下去了。
看到來人,包拯帶着醉意将酒瓶遞了過去,“阿策,你來陪我喝酒啊?我就知道你最好了,可惜展昭不在,我們好久沒有一起喝酒了。”
知道他是醉了,也知道他醒來便不會記得,公孫策才直言道:“你心裏能裝的人真多,有我一個竟然是不夠。”
“夠,怎麽不夠,我們可是‘開封三俠’,少一個都不行。”
“那我要是想獨占呢?可以嗎?”
包拯一愣,公孫策竟有些心虛,生怕包拯并沒有真的醉了,他拿起酒壺自罰一口,又遞還給包拯,“獨占陪你喝酒的位置。”
包拯一笑,“哪有什麽不可以的,難得阿策願意陪我喝酒。不過我也是昨天才知道,原來阿策這麽能喝!哈哈。”
公孫策嘆了口氣,你不知道的還有很多。“我先送你回房,再喝下去,該吓到別人了。”
包拯不解:“吓到別人?為什麽?”
公孫策淡淡的道:“因為只能看到酒壺在飄。”
包拯想了想,覺得有道理,于是點點頭,想想又覺得不對,這才反應過來:“你又在罵我黑!你嫌棄我!”
公孫策霎時失笑,這人究竟是醉了還是沒醉啊!
他攙扶起包拯,包拯卻賴着不動,說道:“阿策,我是不是取不到媳婦兒啊!”
沉默一會兒,輕聲答道:“不會的。”
包拯無奈的搖搖頭,“會,怎麽不會,他們都是看我是官,所以才願意嫁給我,有哪家姑娘會喜歡我這麽黑的人!”
“有關系嗎?反正你也不想娶。”
包拯撇撇嘴,像是想哭,“說不想,其實是在逃避,害怕看到真相而已。現在已經看到了,避無可避,所以我喝點酒,讓自己接受現實。”
将包拯扶到床邊,為他寬衣脫鞋,包拯還在喋喋不休,看來是真的受傷了,公孫策喃語了句什麽,包拯沒聽太清,又問了一遍,于是公孫策說:“我說,既然你想娶親,我就給你介紹一個好了。”
聽到這個,包拯竟然有些不好意思起來,“那多麻煩你,嘿嘿。”
“我們、我們是兄弟嘛。”
包拯似醒非醒的拉住公孫策的手說了句“你對我真好。”然後便陷入睡夢中,他不知道公孫策看着自己被握過的手,看了多久。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