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第83章
李斯跟華陽太後只是單獨待了一會,嬴政卻覺得像是已經過去了幾百年般漫長,盯着內室的那扇門,他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害怕過,即使那時,那被趙國派出的殺手窮追不舍的時候,他都沒有如此的害怕……
如果李斯知道了真相,他到底會怎麽做,憤然離開秦國,永遠不見自己,越是這樣在心裏想着,嬴政越是不安,未知的恐懼充斥在他的腦海中,就在他簡直快要崩潰的時候,那扇一直折磨着嬴政的門終于打開了,華陽太後與李斯一前一後走了出來,兩人的神色都沒有異常,平靜就和往常一樣。
華陽太後走到門廳中央,而李斯則退至嬴政身邊。太後環顧在場的宗卿,又朝嬴政看了眼,緩緩開口道:“王上,成蟜之事還請你自行定奪。”
“王上”這個稱呼由華陽太後說出口,也在無形中說明,以華陽太後為代表的宗室,已經承認了嬴政的合法地位,也避免了嬴政與宗室之間的直接沖突,思德宮中的衆人紛紛松了口氣,連忙跪下高呼“太後明鑒”,唯獨華陽太後依舊板着張臉,扔下一句“哀家累了,歇息去了”,便回到內室去了。
華陽太後一走,衆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了李斯身上,如果不是因為秦王還沒有離去,他們簡直是想沖到李斯面前問問,他到底是用了什麽方法,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就讓華陽太後承認了嬴政的合法地位。
可無奈,還沒等他們出手,嬴政卻已經将李斯單獨帶出了思德宮,一齊往議政殿走去。這一路上,李斯沒有說話,嬴政也只是偷偷瞧着李斯的臉色,平靜的表情讓嬴政什麽都沒有看出來,猶豫了許久,嬴政這才試探性的問道:“先生,太後有對先生說些什麽嗎?”
李斯的腳步突然停頓了一下,随後他一邊繼續向前走去,一邊平靜的回答道:“太後只是問了臣下一些關于王上的問題。”
“只是這樣?”
“只是這樣。”
嬴政小心觀察着李斯的表情,不願放過他臉上哪怕一丁點的表情變化,但事實上,李斯的表情并沒有變化,他依舊是那麽的平靜,平靜的就好像确實什麽都不知道。
接着,二人又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直到進了議政殿中的內室,李斯才道:“王上準備如何對付成蟜?”
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于落下,此刻嬴政的心情也輕松了不少,将李斯拉到內室中的軟榻,嬴政也懶洋洋的斜躺在軟榻上,慢悠悠的道:“無需對付,我已經命蒙武将那十萬大軍連夜帶走,現在成蟜就在屯留,身邊就只剩下不到三千兵馬。”
李斯先是一愣,随即才反應了過來,:
“其實王上早就在暗中防範成蟜了,果然是高明。”語氣很是意味深長。
聽李斯這樣說,嬴政也不謙虛,反而湊到了李斯面前,笑嘻嘻的道:“先生今天說話怎麽這麽好聽,再多說幾句聽聽?”
不想,李斯卻突然起身,肅然道:
“臣下請王上派臣剿滅成蟜。”
嬴政的笑意凝固在了臉上,過了許久,他才找回了自己的聲音:“成蟜敗局已定,又何須勞煩先生……”
“王上,成蟜手下客卿浮伯丘是臣的師弟,他詭計多端,有他在的話,成蟜或許會逃至趙國。”
說到這裏,李斯停頓了片刻,放低了聲音,嘆息道:“阿政,你到底在擔心什麽?連這點信任都不肯給我嗎?”說這話的時候,李斯不是以臣子身份,而是只是在以李斯的身份。
果然,就是因為這一句,嬴政的心就軟了下來。
“好,那就由先生與蒙武一同,領十萬大軍,務必要将成蟜伏法。”
===
成蟜被困在屯留的第三天,蒙武所率的十萬大軍去而複返,這十萬大軍,便是為了剿滅成蟜叛軍而來的。
作為監軍,李斯自然也在軍中。
十萬大軍開赴屯留城外,但奇怪是,沒有遭到任何抵抗,大軍便攻進了城中,直奔城中大營。
被十萬大軍團團圍住,整個軍營卻顯得異常的安靜。
“先生,現在直接沖進去嗎?”面對這種詭異的情況,蒙武一時也拿不定注意了,他只得朝一旁的李斯問道。
李斯沉吟片刻,道:
“你們留在這,我先進去探探。”
李斯的話剛說完,就遭到了蒙恬的強烈反對。
“先生不可,太危險了!先讓大軍發起進攻吧!”
李斯搖了搖頭,他并非不知自己這樣很會有危險,可如果讓大軍先入的話,他或許永遠別想從浮伯丘口中得到他想要得到的答案。
見李斯如此堅決,蒙恬只好退步道:
“我與先生一起。”
李斯知道蒙恬也是為了保護自己,也就同意了。
二人一同走到營中,裏面比外面還要安靜,半天都沒有見到一個人影,而就在成蟜的主帳外面,李斯見到了一個人——浮伯丘。
李斯快步走到浮伯丘面前,問道:
“成蟜在哪?”
浮伯丘答:“君候就在營帳之中。”
知道成蟜沒有逃跑,李斯也放下心來,不過想想也是,這十萬大軍将屯留團團圍住,如同銅牆鐵壁般,成蟜想要逃出,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斯又道:“我有話想要問你。”
像是猜到李斯想問的是什麽,浮伯丘看了一眼跟在李斯身後的蒙恬,撩起營帳帳門道:“進來再說。”
李斯點了點頭,正準備進去,蒙恬卻一把将他拉住,李斯回頭看了蒙恬一眼,安撫道:“無事,蒙恬你在外面稍等片刻。”
進了營帳之後,李斯卻沒有見到成蟜,他的心裏咯噔一聲,裝作漫不經心的四處走動起來,想借此确定成蟜到底是否真的在乎這裏面。就在這時,他聽到浮伯丘這樣說道:“師兄,我知道你想問我的是什麽,實話告訴你吧,之所以我會到秦國來,其實就是受人所托。”
李斯的腳步突然停住,目光也轉到了浮伯丘的聲音,他迫不及待的問道;“是誰?”
“韓非。”
再次聽見韓非的名字,李斯的心突然一悸,仿佛有什麽腦海深處的東西在呼之欲出,可仔細去想的時候卻只有一些模模糊糊的片段,李斯扶住腦袋,聲音中帶了幾分痛苦:“我,我不記得了……只是隐約有點印象……”
知道李斯是忘記了先前的事情,浮伯丘竟然有一種幸災樂禍的感覺,也正是因此,他才選擇現在才将那些東西拿出。
“他讓我帶給你幾樣東西。”
說着,浮伯丘從軍帳中的案上拿來了一個彩囊和一卷竹簡。
李斯接過,先将彩囊拿到眼前細看,卻發現這彩囊似乎隐約有股香氣。
“蘭草的香味。”
回想片刻,李斯終于想起那到底是什麽香味,此時,腦海中模模糊糊的記憶也似乎清晰了不少,李斯又打開竹簡,竹簡上是一首用小篆所寫的詩,“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正是詩經中那首《蒹葭》。
李斯認得出來,那是他的字體,也只有他能寫的出這樣字,而在最後所寫的卻是:“贈予伊人韓非”
望着竹簡上的字,一段記憶突然出現在了李斯的腦海中。
“師弟,還記得那首蒹葭嗎?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新鄭王宮中,韓非不知為何提起了那首蒹葭,還饒有興致的吟誦了起來,李斯有些不悅的皺眉;“你是想說,我是伊人?”
韓非讨好道;“怎麽會呢?我的意思是,師弟把這首《蒹葭》寫下來,送給我吧。”
最後,他被韓非說的實在沒有辦法,只得提筆寫下這首蒹葭,不過寫完之後,他故意在後面寫上“贈予伊人韓非”,讓韓非的臉色難看了足足有一整天。
回憶結束,李斯緩緩睜開了眼睛,對浮伯丘平靜的說道:“浮伯丘,你走吧。”浮伯丘知道,雖然李斯的語氣和平常無異,但他願意放自己走,就說明他已經通通想起了。
浮伯丘嘆息道:“我知道,可我卻不能走。”
“為什麽?”
“君候已經死了,我答應過他,不會棄他而去。”
李斯沒有說話,這是浮伯丘自己的選擇,他自然不會幹涉。就在這時,浮伯丘又道:“李斯,我知道你的不同,其實我跟你一樣,我知道未來所發生事情,甚至比你知道的還要多,但你要記着一件事情,天命不可違背,所以不要做那些無謂的事情去違抗天命,到頭來只會是一場空。”
說完,浮伯丘便轉身走進了營帳裏間,李斯沒有阻攔,他還在為浮伯丘而感到詫異,原來,他竟然跟自己一樣?也正是因為這樣,他才會鼓動成蟜謀反?
就在李斯思索的這會功夫,只見漫天的火光,滾滾的濃煙從營帳中洶湧而出,察覺到軍營中似乎有情況,等候在外面的蒙恬趕忙沖了進來将李斯救出,蒙武也随即帶兵趕到。
火勢很快被撲滅,但營帳中的成蟜與浮伯丘,卻早就已經自盡身亡。
看着那兩具屍體,一個是曾經翩翩少年,一個是和自己一樣,試圖改變天命的人,浮伯丘在臨終前所說的話再次浮現在李斯腦海中:“不要做那些無謂的事情去違抗天命,到頭來只會是一場空。”
===
兩千多年後
“上面又催着要交論文!”
某大學的歷史教研室,一位年輕的老師摔着資料,憤然說着。
“秦漢歷史就那麽多年,研究來研究去不就那樣嗎?”
這位專門研究秦漢歷史的老師叫伯秋,有着一個極具古典氣息的名字,取自同樣也是研究秦漢歷史的父親,不幸的是,伯秋對于秦漢歷史的感情,卻只能用深惡痛絕這四個字來概括。
伯秋正因為該死的論文,該死的秦漢歷史,該死的秦始皇而憤怒的時候,一個清亮的聲音突然從一旁傳來:“伯老師,這是我們班的作業。”
“放那邊吧。”
伯秋随口說道,打開電腦準備從網上随便蕩一篇論文,突然,一段文字出現在了他的面前:“八年,王弟長安君成蟜将軍擊趙,反,死屯留,軍吏皆斬死,遷其民于臨洮。”
伯秋心念一動,心想,這次就寫一篇關于成蟜謀反分析的論文吧。
“老師,我……”
之前那個聲音再次響起,伯秋這才意識到,學生還沒走呢!他怎麽能當着學生的面做出蕩論文的事情!
“還有什麽事嗎?”
他趕忙将浏覽的頁面關上,一邊一邊這樣說着,一邊擡起頭來,卻恰好對上了那學生的臉龐。
青澀的年輕臉龐,俊秀的五官,伯秋突然愣住了,看着眼前的人,他呆呆的問道:“我……是不是在哪裏見過你?”
那學生也是一愣,随即露出了一個大大的笑容;“老師,我也是這麽覺得的。”
燦爛的笑容中,不知為何卻帶着些許的狡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