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正月十五過了幾天之後,在家裏的黎穎沒有收到潘大海的回信,但是在部隊的黎建青卻是收到了來自杜亞芳的信件。
“二排長,你家人給你寫信了。”
黎建青那邊心裏十分納悶,他嘀嘀咕咕的說道,“是嗎?怎麽我剛從家裏出來就給我來信了?真是有點奇怪。”
“你快別磨叽了,說不定是家裏有啥急事呢。”那個穿着軍裝的壯小夥催促着說道。
聽他那麽一說,黎建青心裏頓時咯噔一跳,他臉色霎時間就變了,連忙小跑着過去伸手接信。
黎建青看了下信封,寫信人是杜亞芳,她的字跡黎建青很熟悉,畢竟過去一年裏他們交往過程中沒少通信。
黎建青心裏焦急的拆開信封,開始閱讀信件的內容。
杜亞芳剛開始在信裏表達了對黎建青的思念之情,然後又委婉的說道,不知道是不是她做錯了什麽,黎穎似乎對她有意見,在家裏拐彎抹角的和她不對付。最後又抱歉的說道,她身為他的媳婦,沒做到讓丈夫無後顧之憂,心中很是慚愧,特此來向他說對不起。
這封信在誰看來,都是一個新進門的受委屈的小媳婦被她的小姑子欺負的事兒。
黎建青心裏怎麽也想不明白,過年他在家的時候,明明相處的很融洽的媳婦和妹妹,怎麽會在短短幾天之中變得針鋒相對起來。
黎建青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二排長,家裏出什麽事兒了,怎麽還嘆氣了?”送信的那人是黎建青的戰友,他剛才沒走,看見黎建青臉色不對,于是關心的問道。
黎建青煩躁的摸了摸頭發,然後對着眼前的人訴苦說道,“你說這家裏的女人怎麽就不能安安分分的和諧相處呢?”
“怎麽?你新娶進門的媳婦和家裏的老娘吵起來了?”那人一臉同情的看着黎建青,然後拍了拍他的肩膀勸說道,“二排長啊,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的,都說婆媳是天敵,你怎麽能指望着婆婆和媳婦能友好相處呢?那個呀,太不現實了!”
黎建青轉頭看着身旁的人,一臉驚訝的問道,“诶,你這話說的好像是很有經驗似的,怎麽,你家裏也不安寧?可是,戰友們都說你家媳婦特別的孝順懂事啊!”
那人也嘆了一口氣,一臉無奈的解釋道,“我媳婦是孝順,但是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裏,總有牙齒碰到舌頭的時候。”
黎建青追問道,“能給我具體說說嘛?”
“哎,好吧,看在同病相憐的份上,我就告訴你吧。”那人接着說道,“我們家裏兄弟三個,我是老大,這些年都靠着我的津貼生活。老二和老三這幾年大了,能在老家掙工分了,本來我還挺高興的,但是他們歲數大了,就意味着要娶媳婦,家裏窮,只能我拿津貼補貼。這樣一來,我媳婦就感覺委屈了,說是靠着我養活一大家子人,她在家裏伺候老人,養育孩子,一年到頭竟然連一件新衣服也穿不上,總是鬧着要分家。我爹娘不同意,這不,總是鬧矛盾呢……”
他說到這裏,搖着頭嘆了口氣。
他說完之後,好一會兒黎建青才說道,“我家裏到是沒像你家那樣鬧分家,你也知道,我家就我一個男娃,我下邊就一個妹妹……”
黎建青的話還沒說完,那人就搶先說道,“你家裏人少,照理說比我家的情況要好很多啊,你心煩什麽呢?”
黎建青甩了甩手裏頭的信件,無奈的說道,“這不,我媳婦來信說,我妹妹不知道為什麽看她不順眼,她心裏委屈,找我抱怨來了。”
那人想了一會兒,問道,“你妹妹多大年紀了?是不是歲數小不懂事啊?”
黎建青搖搖頭,回道,“我妹妹是個大姑娘了,今年都快要高中畢業了。”
“哦,這樣啊……”那人這樣說了一句,之後沒再說些什麽,他似乎也想不到能怎麽解釋,只能沉默了下來。
又過了一會兒,那人說道,“行了,別想了,我們該去訓練了。”
“好。”黎建青回答完,倆人肩并肩走了。
在家裏待着的黎穎可不知道女主寫信給男主抱怨她了,此時的她正準備着去縣城裏上學。
原本的黎穎還沒意見她是一個高中生的身份,但是她娘萬秀珍的一句話,讓她瞬間想起了這一茬。
“幺兒啊,你過兩天就要開學了,這是這學期的學費和第一周的生活費,你收好了啊。”
黎穎瞳孔震驚的表示道,“什麽?開學了?”
萬秀珍摸着黎穎的腦袋,笑得十分的慈祥的樣子,說道,“是啊,你忘啦,你馬上就要高中畢業了,這學期是最後一個學期了。可惜現在不能高考了,要不然你肯定能考上一個大學。”
這時黎穎似乎也反應了過來,原來原主還是一個高中生。她這些天心裏計較着女主杜亞芳和潘大海的事情,就忘記了這件事,沒想到一眨眼的功夫,她這個上輩子大學畢業的人就又要上學去了。
萬秀珍說完上面的話,接着又笑着說道,“不過就算是高中畢業,我的女兒也是咱們村子裏最厲害的。”
這話倒是實話,現如今七十年代的農村,不要說高中畢業生了,就是初中畢業生也沒有多少人。很多農村娃在村子裏上了幾年小學,更有甚者有些女娃子一天學都沒上過,就下地掙工分去了。
像原主這樣,一直念到高中畢業的女學生在他們村子裏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這其中不僅是萬秀珍寵愛原主的緣故,更重要的一點是原主的爹是為了搶救部隊上運輸的重要物資而死的,死了之後部隊給了補貼金,靠着這個錢,萬秀珍養大了兒子和女兒,并且才有錢供原主念書。
黎穎腦子裏回憶起了這些事兒,很快十分感動的對着萬秀珍說道,“娘,等我畢業了,我一定會孝順你的。”
最起碼不會讓你淪落到一個人生活在鄉下,過着孤獨寂寞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