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緣初3
回去的路上,姜綿綿就忍不住跟大反派講起這只狐貍的故事,從頭到尾,仔仔細細地把故事複述了一遍。
大反派話少,絕不會在她講話的時候打斷她,就默默聽着,顯得他格外專注,讓綿綿很有成就感。
等她全講完了,停下來喘氣,陸明澈才問:“那西游記呢?”
姜綿綿:“額……這個……額……”
“看到哪兒了?”
“看到‘詩曰’了!”
“哪裏的‘詩曰’?”
綿綿惱羞成怒,還問她哪裏的“詩曰”!大反派一定是故意的!
她一腦袋紮進大反派懷裏,臉上熱熱的,感覺頭都擡不起來了,悶頭大聲說:“‘詩曰’就是‘詩曰’!你都不知道‘詩曰’,你沒有資格問綿綿!”
看來是最開頭的那個了。
陸明澈無奈地拉起她的腦袋:“我又不會怪你,你別扭什麽?”這些名着都喜歡打頭就是一首詩,小孩子不愛看很正常。
姜綿綿在她懷裏拱得像條小毛毛蟲,扭來扭去,折騰了半天才小聲道:“綿綿看不懂……”小少女也是會害羞的啊。
“沒關系,可以學。虛心請教林伯伯,他以前專門教這些。”
小少女感覺被安慰到了,平複了一些羞澀的心情,乖乖軟軟地說:“綿綿回去就問林伯伯~”
“嗯。”
姜綿綿一到家,就啪啪啪往客廳裏跑,邊跑邊喊:“伯伯,伯伯,綿綿來跟你學習啦!”
Advertisement
蕭雅琴正在擺飯:“先過來吃飯,吃完飯才有力氣學習。”
姜綿綿僅有的那一丁點兒自制力讓她猶豫了一下,是先吃飯飯呢,還是先學習呢?
“咱們先吃飯。”林文華放下茶杯,笑呵呵地走過來,摸摸她的小腦袋,“學習不急于一時,最重要的是能堅持!”
“好!”綿綿愉快地去廚房拿自己的小勺子。
吃完飯,按照慣例是要去看電視的,但今天陸明澈說自己有事,不能跟他們一起去,獨自出了門。
剩下的幾人裏,蕭雅琴和林文華去不去都無所謂,問姜綿綿還想不想去看電視。
姜綿綿看看封面上的大聖,又回憶了一番電視裏的大聖,最後忍痛決定,她今天看書裏的大聖!
于是,小團子抱着厚厚的書本,搬小板凳坐到林伯伯旁邊,開始學習。
林文華就從開始給她逐字逐句地講:“這兩個字綿綿認識嗎,上次咱們學的禮記裏出現過的。”
“認識,這是‘詩曰’!”
“嗯,綿綿真聰明!”林文華沒想到,這幾天沒複習,她居然還記得,“‘詩曰’就是有這麽一首詩說,說的內容是什麽呢,就是下面這首詩。第一句‘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意思就是說……”
林文華非常耐心地把整首詩都給她講了一遍,從單個字詞的意思,到整體含義,用了什麽手法,說得詳盡透徹,講了整整一個小時。
姜綿綿聽完,總算知道它的意思了,只是,眼皮子也已經打了好幾架……
哎,伯伯一講課,總是感覺他無比專業,無比厲害,卻又忍不住打瞌睡。
林文華卻打從心裏認定,小綿綿是天才兒童無疑!
他以前雖然是教高中的,但人類學習有共性,一般來說要專注地學習才能掌握好知識,教室後排打瞌睡的老師會默認他無心學習。而姜綿綿,人也昏昏欲睡,但他說過的內容,居然完完全全地記住了!
何況這首詩裏,有好幾個字是小學三年級以後才會學到的,他只是讀了一遍,綿綿就掌握了,從字音到意思,一點都沒出錯。
他想了想,又找了張煙盒拆開的紙板和一根鉛筆,讓她試着默寫剛才那首詩。
姜綿綿不知道這麽做有什麽意義,但伯伯教了她那麽久,她就多寵着伯伯一點好了。小家夥打了個哈欠,揉揉眼睛,随手合上書本,抓着鉛筆開始在紙上寫。
“額,綿綿,筆要這麽拿,不能跟拿棍子似的。”林文華糾正她握筆的姿勢,這才意識到,她甚至是第一次寫字。
姜綿綿改變了一下握筆姿勢,依然不是太标準,小手也沒什麽力氣,寫出來的字慘不忍睹。但林文華沒有看這些表象,他一眼就看到了本質,每一個字,她都寫對了!
連最難的“覆”字都沒寫錯,一筆不多,一筆不少,雖然筆順不太對,但這些都是小事,慢慢教就好。
從上次教她禮記,再到今天,林文華很确定,他們家的這個小姑娘,絕對,絕對是個大寶貝!
林文華激動地摘下眼鏡,轉身對旁邊的蕭雅琴說:“你聽到了吧?看到了吧?全對了,全對了!小學三年級都不一定能學這麽快,這就是神童啊!咱們一定得好好培養才行啊!”
“行了行了,我看到了。小澈怎麽還不回來,我先帶孩子上去洗臉睡覺,孩子都困得不行了。”
蕭雅琴其實今天才第一次看到林文華上課,果斷改變了想法,覺得要培養也過幾年吧,這麽小就聽這些,實在是太為難孩子了,連她一個大人都聽得直想睡覺……還是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吧!
林文華沒有得到自己期望中的回應,也不介意,随意點點頭,思索起教學方案。
時隔幾年之後,他終于又有了寫教案的激情,仿佛重新找到了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