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何故長安起流言(三)
李隆基知道即便送走顧飛飛,自己身邊定還會有太平公主的眼線,但他不是濫殺無辜之人,若無确鑿證據,也不會輕易處置。只是命高力士盯緊東宮宮人,一旦查出有人确有與太平公主那邊聯絡之實,秘密處理便是。
如今太平公主已經對他心生不滿,尚無法與之抗衡的前提下,自己只能比之前更加小心謹慎,好不落下什麽把柄,讓太平公主在李旦面前進讒言。
自己從李成器那邊剛回來,太子妃王氏便面露喜色地對他說,侍女楊氏有孕。李隆基對這個楊氏毫無印象,細想之下才記起來是怎麽一回事。因這個孩子本是“意外”獲得的,根本不是他想要的,所以王氏說完之後,李隆基只是淡淡回應道:“趁着月份不大,打掉吧。”
李隆基話這麽一說,不光王氏大吃了一驚,就連李隆基身邊的高力士也是大感意外,忙勸李隆基道:“畢竟是殿下的親生骨肉,殿下怎麽忍心打掉?”
李隆基看着那兩人說道:“如今我與姑母朝堂不和,那楊氏不過是一普通侍女。若姑母将此事告知四哥,四哥定以為我沉溺女色,不适為儲君。”
高力士仍勸道:“陛下仁厚,怎麽會因一侍女懷孕之事,就會對殿下不利?”
李隆基見他們還在勸阻,便沉下臉道:“此事如果你們不願去辦,那就由我親自來弄好了。”
李隆基說完擡腿便走,留下高力士和王氏兩人再那裏面面相觑。
趙茉兒得知楊氏懷孕,心裏自然有些不是滋味,想着自己來到李隆基身邊已經數年,卻一直未能有孕。雖說李隆基并不因她未有身孕而疏遠她,但要鞏固自己在東宮的地位,還是得有子嗣。
自己出身卑微,自小多受人歧視,即便是成為這東宮裏最受寵愛的女子,背後也不知受了多少非議。她多次暗自發誓,終有一日,她定要素日那些小視自己之輩,均不敢有所妄言。
李隆基來她這裏之後,她即使心裏不痛快,但還是含笑對李隆基說道:“恭喜殿下要做父親了。”說完她刻意悄悄窺視了一下李隆基的表情,見李隆基臉上并未露喜色,心裏也是疑惑萬分。
果然李隆基面無表情地說道:“我不會要此子的,一來是因為不想四哥留下沉湎女色的印象,二來那孩子本就不是我想要的。”
趙茉兒聽了李隆基之言,心頭微微一跳,她固然是不喜歡李隆基與其他女子有孩子,但是聽到李隆基竟然打算将自己的親生之子打掉,未免覺得他有些心狠。可憐那楊氏,好不容易懷上,卻沒料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可她跟随李隆基數年,對這位太子殿下的脾性也是有所了解的。他對自己親近之人,極盡關心呵護,比如他的幾個兄弟,還有她自己;若是自己不在意之人,便冷漠對待,太子妃王氏就是例子;要是仇敵,更是心狠手辣斬草除根,對待韋後便是如此。
她雖然同情楊氏,但更多的還是埋怨自己,對李隆基道:“妾身無能,跟随殿下數年卻未能誕下子嗣,真是愧對殿下隆寵。”
李隆基看着趙茉兒說道:“罷了,此事不急。既然太醫署[1]醫師既說你身體無妨,這子嗣自然會有的。”
Advertisement
趙茉兒只是輕嘆,醫師确實說過她只需調理一些時日,便有有孕之望,但到底遲遲未見動靜,自己還是心急一些。
高力士見自己不光沒有說服李隆基,李隆基反而讓人将堕胎藥送了過來,并說若無人熬藥,自己便親自動手,心裏着實焦慮萬分。太子妃和自己勸說無用,又不敢将此事告知李旦,擔心反而會對李隆基不利,于是瞧見大臣張說來東宮,便将此事告知了張說。
張說聽說了此事,也是大感意外,反問高力士道:“殿下竟然要殺親子?這是何故?”
高力士一臉焦急地說道:“殿下說是擔心聖上疑他迷戀女色。”
張說搖頭道:“陛下寬仁,斷不會因此而疏遠太子殿下,若被陛下知道太子做了這樣的事情,反倒會有麻煩。快領我速速見殿下。”
高力士見張說打算勸說李隆基,略感輕松了些,想着有大臣勸說,此事尚可有轉機。
張說一見李隆基,也不多說客套話,直接說道:“我一外臣本不應該管東宮私事,只是聽聞殿下要殺自己親子,不免要多詢問幾句。”
張說話剛說完,李隆基便知定是高力士将事情告知了張說,看了一眼高力士之後,對張說說道:“确實如此,我如此行事,也是免得四哥誤以為我沉湎女色。此子确實是我無意而得,但難免會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在四哥面前诋毀我。”
“殿下糊塗!就算此子确實是殿下無意得之,但畢竟殿下親子,聖上親孫啊!若聖上知道太子你竟殺自己親子,依聖上重情之性,反倒會令聖上寒心,而對殿下你不利。”張說急道。
聽張說言之有理,李隆基不得不重新權衡此事的利弊,良久才說道:“張公此言甚是,此事是隆基顧慮不全,幸虧張公提點,方才避免鑄成大錯。”
李隆基這話一出,高力士知道他已放棄,長出了一口氣。
等送走張說之後,李隆基便冷笑着對高力士說道:“你這個人話倒真多。”
高力士知李隆基是責怪将此事告知張說之故,一時不敢回答。
李隆基見他無話,便道:“罷了,此事我不怪你多言,算那孩子命大。囑咐宮人,好好照顧楊氏,時不時再請個醫師來東宮給她看看。”
高力士忙應聲答應,又笑着說道:“殿下已近而立之年,卻只有兩子,如今楊氏有孕,再添人丁也是好事啊。”
李隆基心想,此子到底不是自己想要的,多一個少一個都無所謂,如今不過是覺得因張說說得有道理,才斷了原先的念頭。
李隆基雖說此事已經想通,但還是憂慮太平公主因此發難。又想着楊氏有孕,本就是那次他誤認人之故,如真要打胎,确實對楊氏不公。
後來命人将此事告知李旦,李旦得知并未計較那楊氏是何身份,反而給了楊氏一些賞賜,并對李隆基說,若楊氏生下兒子,按慣例應封她為“良媛”。
李隆基見父親不計較,也是長出一口氣,想着既然李旦已經認可,太平公主也斷不能以此事來為難自己了。
注釋:1.太醫署:隸屬太常寺,是最高的醫政管理及醫療保健機構,皆有醫療教學職能。太醫署的醫官稱“醫師”,主要負責為宮人、嫔妃、皇親等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