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身世飄零難自持(二)
李隆基聽罷,心想劉幽求今日對他所言句句在理,他剛剛被封儲君,羽翼未豐,定不是老謀深算的太平公主的對手。
遂說道:“今日劉公特來東宮,想必是為隆基出謀劃策,還望公賜教。”
劉幽求聽李隆基這麽一說,立刻起身說道:“殿下言重了,鄙人不過是為殿下分憂罷了。”
李隆基見劉幽求起身,忙安頓他坐下,劉幽求坐下之後說道:“鄙人觀天下之人,雖有忠義之士,但驅利者甚衆,殿下若以義招納,不如以利誘之,等追随殿下之人能與太平公主相較,方才能使太平公主有所忌憚。”
李隆基聽劉幽求所言,與自己初衷相去甚遠,遂久久沒有應答。
劉幽求見李隆基沒有回應,知道他心裏并不贊成如此行事,于是說道:“鄙人知殿下不贊同此舉,但鄙人有此建議也多是由形勢所迫,還望殿下三思。”
李隆基知劉幽求是為自己謀算,也不忍直言拒絕,而且他确實說得極有道理,便對他說道:“今劉公對隆基所言句句在理,只是隆基尚需些時日改變往日行事方式。”
見李隆基沒有拒絕自己,劉幽求知道自己的話李隆基至少聽進去了部分,便起身告辭離開東宮。
見劉幽求要離開,李隆基又親自将他送走。
顧飛飛打聽到李隆基已經從宮中回來,便悄悄一人溜出去。到了李隆基見劉幽求的屋子那邊,雖是久久不見李隆基從裏面出來,但還是極有耐心地躲在一邊等候。
好不容易等到李隆基送劉幽求出去,顧飛飛一掃等待時的困頓,打起精神悄悄地跟随他們,伺機見他一眼。
李隆基将送走劉幽求之後,回來的路上,對自己随身內侍高力士說道:“劉幽求此人擅于謀事,并非治世之才。”
高力士是本是宮中內侍,早年就與李隆基結交。李隆基被立為太子之後,他便來到東宮,成為李隆基身邊的親随,朝堂之事李隆基亦多與他讨論。高力士聽李隆基如此評論劉幽求,便說道:“劉公雖精于算計,但此時正是需要此類謀士之時。”
李隆基點了點頭,說道:“卿所言甚是。”說完之後,卻看到路旁的花叢中有一人影,鬼鬼祟祟地藏在那裏,似乎要偷聽他們所言。
憤怒之餘,欲要叫那人出來,擔心反而會吓跑他,于是悄悄地命身後的李宜德将那偷聽之人帶到自己面前。
顧飛飛自認為在花草灌木的掩護下,李隆基肯定發現不了她,正看見他忽然停下來,與自己身邊的太監說話時,突然肩膀被人拍了一下。
Advertisement
顧飛飛吓了一跳,急忙回頭去看,卻看到一個體格健壯的男子站在自己身後,面色不善。仔細一辨認,好似李隆基身邊的那個侍衛。
“殿下要見你,你速速随我去。”那個侍衛說了一句話之後,便把她帶到李隆基面前。
李隆基見偷聽自己談話之人竟是顧飛飛,心裏萬般痛惜,這痛惜反而使剛才的憤怒更甚十倍。盯着顧飛飛,怒聲問道:“楊娘子何故要偷聽?”
顧飛飛平時也不是一個拙嘴笨舌之人,奈何眼前這個人是自己的心上人,便犯了和現代見“男神”就心慌一樣的毛病,加上他此時的氣場比現代強十倍有餘,顧飛飛支吾了半天,愣是一句話都沒有說出。
高力士見顧飛飛半天沒有話說,便走到她面前和聲問她道:“小娘子為何偷窺殿下?許是有人脅迫你所為?你只需道出指使之人,殿下仁慈定不會為難你。”
顧飛飛心想自己只不過是想見一見他罷了,怎麽會牽出其他人來,怪就怪自己的隐藏技術太次,被人輕易發覺了,于是解釋道:“并無旁人指使奴,奴只是欽慕太子殿下……”
“一派胡言!”還沒等顧飛飛說完自己的話,李隆基便喝斷了她的話。
高力士見李隆基此怒非比尋常,便示意周圍的人上前将顧飛飛帶走。
見此情形,李隆基閉眼長出一口氣,對高力士說道:“罷了,今日且放過她吧,我另有打算。”說完之後心沉沉地領着一幫人出去了。
李隆基等人離開之後,顧飛飛一人呆立站在太陽下許久。她一時沒反應過來,為何李隆基見到她竟是那般反應,等明白是因自己偷聽所致,才後悔自己未免心急魯莽了些。此時唯感覺後背汗津津地難受,用絹子擦了一下額頭,脂粉和着汗水弄污了手中的鲛帕。
知道自己再站在這裏已經無用,又不知李隆基會如何處置她,于是忐忑不安地回到屋中。幸好小月和這裏的宮女玩去了,不然定要問自己的去向,若要她知道自己去偷窺太子,肯定又在耳邊叨叨個不停。
李隆基回到屋中,便讓周圍的人都出去,說是自己一人要研究樂譜,沒有命令不要輕易打擾他。高力士知道李隆基平素有此習慣,于是讓左右出了屋子,自己和幾個太監站在門口等候差遣。
李隆基讓高力士等出屋雖是以研究曲譜為由,實則是因此刻心中不安,一個人呆在屋中好平複,往日遇事也常常如此。
想到昨日自己還為見到顧飛飛而高興,今日她便出了偷聽一事,若非太平公主派到自己身邊的奸細,如此行徑實在難以理解。
若顧飛飛真是太平公主的奸細,按照他以往的手段,定會神不知鬼不覺地處死她,對外宣稱暴病而亡,太平公主就算心中生疑,也不能拿他怎樣。可若真處死她,他心裏卻又萬分不舍,他想顧飛飛或許是為太平公主所迫,偷聽一事,實非自願,這麽一想倒也情有可原。只是,到底不能留她在自己身邊,否則後患無窮。
想到太平公主使“美人計”來對付他,幸好被他及時識破,否則就依他昨日表現,定會中計。眼下自己與姑母雖沒有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但姑母自他成太子之後,多次為難他,他雖有心中有怨,可想到自己還沒有與之對抗的資本,只能忍氣吞聲。如真到劍拔弩張之時,顧飛飛的存在無疑是一巨大隐患。
權力鬥争向來殘酷,讓他舍棄喜歡的女子,也算是微小的犧牲了。
幾番考慮之下,他對顧飛飛有了安排,想着這個安排也算是給她一個好歸宿,對得起自己的心了。只是送她離去,心裏終究還是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