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為異客終遇“故知”(二)
為了此宴會,太平公主命下人精心準備,一時間,公主府邸的衆多人忙忙碌碌,好不熱鬧。顧飛飛見太平公主府裏裝飾華彩,比往常更美麗,打聽到是為了太子赴宴之故。如此隆重,唯覺得壓力山大。
宴會當日,太平公主将諸子叫到府中陪同,薛崇簡自然是樂意前往,并親自到門外迎接表兄。
李隆基和太子妃王氏應邀,領着東宮一幹仆從一同去往太平公主府邸。李隆基見薛崇簡站在門外迎接,忙随其入府,并說道:“表弟何必門外迎接,姑母說這不過是平常家宴,如此勞煩表弟,我倒過意不去了。”
薛崇簡邊走邊笑着說道:“有什麽過意不過意的呢?我阿娘是極看重表兄你的,所以才讓我們兄弟一人去門外,恭候你這位太子大駕光臨。我那其他兄弟嫌這差事不好,所以就只能我來了。”
李隆基聽罷,笑着指着薛崇簡說道:“你這嘴自小就厲害,如今不但沒改,反而更甚了。”
薛崇簡也不惱,朗聲說道:“表兄,你不是曾說過,就喜歡我如此言談嗎?”此話說完,兩人均笑了起來。
李隆基自入了太平公主府邸的正門之後,見太平公主府邸裏一派隆重盛大氣氛,雖然可認為此是太平公主重視他之故,但心裏多少還是有些不痛快。心想着姑母太平公主原先不過說是普通家宴,那何必要弄得如此盛大?過猶不及,如此看來倒有幾分炫耀之嫌。
心裏雖有此想法,但還是沒在臉上顯出分毫,仍然與薛崇簡有說有笑走去。
薛崇簡領着李隆基進入正堂,李隆基見到太平公主便下跪問安,見李隆基如此,他身邊的太子妃也忙行萬福禮[1]問安。太平公主忙令薛崇簡扶起他,笑着說:“太子乃國之儲君,萬不必如此。”
李隆基聽罷,起身回答道:“隆基是公主之侄,既是家宴,應像平常人家向姑母行禮才對。”
太平公主聞之甚喜,遂命人領其就坐,自己則和丈夫武攸暨坐在錦繡屏風前的塌上。薛崇簡和妻子武氏,坐在李隆基案幾右邊的另一張案幾前,自己的大哥薛崇訓和大嫂則坐在李隆基對面的案幾前。太平公主的其它子女武崇敏、武崇行、萬泉縣主、永和縣主等人均與李隆基互揖之後,依次入座。
李隆基見太平公主府邸大堂富麗堂皇,陳設與皇宮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案上銀制酒器多有五彩珍寶鑲嵌 ,食器也為金銀所制,并錾(zn)刻[2]出繁複的花紋,奢華程度令他暗自驚訝。後端上各種珍馐百味,偌大的案幾盤碟堆複,積累如山。他自知姑母并非節儉之人,但如此鋪張浪費仍出乎預料。
席間,太平公主對李隆基說道:“我知三郎你剛居位東宮,諸多事宜亟待處理,故不敢匆匆相邀。直到今日方才請你府中一聚,妄不要因此生了嫌隙,誤以為我這個姑母故意怠慢你。”
李隆基忙放下手中銀箸,答道:“姑母言重了,隆基能有今日榮耀,全賴姑母當日鼎力相助,怎敢有怨?”
太平公主端坐在那裏,笑道:“你能為儲君,倒真不該謝我,若謝就該謝你那執意讓位的兄長。”
李隆基惶恐地答道:“大哥讓位之恩固然應該致謝,但無姑母相助,隆基如何能立功?若不能立功,太子之位是怎麽也不會輪到我這個非嫡非長的庶子。”
Advertisement
話剛說完,李隆基對面的薛崇訓便冷笑說道:“表弟你明白便好,不要一朝得意,忘了自己的身份。”
還沒等李隆基回話,太平公主便瞪了一眼自己的長子,厲聲說道:“崇訓不可唐突了太子!還不趕快去給太子殿下賠罪!”
見太平公主生了氣,武攸暨忙勸道:“公主不必動怒,崇訓他年輕氣盛,說話不慎重也是難免的。”
李隆基卻早将眼前一切看得通徹了,姑母不過是借長子之言來提醒自己,發怒也不過是做樣子給他看。心裏雖極不痛快,也只能說道:“崇訓表兄所言甚是,哪有賠罪的道理?姑母既說是家宴,這裏便沒有什麽太子了。”
薛崇簡見宴會變了氣氛,忙想辦法調解,于是打趣表兄李隆基道:“你謝我阿娘,也該謝成器表兄,難道就不謝我了嗎?誅除韋後逆黨,我亦出力不少呢。”
李隆基遂轉身,笑看着自己的表弟說道:“我是該謝表弟你,今我敬你一杯,算是略表心意了。”話說完,兩人各自舉杯将酒一飲而盡。
薛崇簡放下酒杯之後,調侃道:“你謝我不過是一杯酒,我這個被謝之人,呆會兒還得送你一份‘厚禮’呢。可見怎麽算都是我吃虧了。”
李隆基這回可是聽得是一頭霧水,不禁反問道:“不知表弟說的‘厚禮’,是什麽意思?”
薛崇簡笑而不答,而是望向母親太平公主那裏。
太平公主笑道:“我知三郎你極愛舞樂,府中有不少技藝高超的樂人。我素對樂律無感,自知府中樂人不能與你相比,但如此宴會若無歌舞,豈不乏味?我今命人準備了些曲樂舞蹈,還望三郎你不嫌棄。”
李隆基忙回答道:“姑母哪裏的話,隆基喜好樂律終是不務正業。今姑母為隆基到訪如此費心,隆基真是受寵若驚。”
太平公主沒有多語,而是吩咐下人速速請樂師舞姬來此。
李隆基頗通音律,今聽太平公主府中的樂人演奏自然比不上自家樂工。不過也無甚差錯,只是少了些趣味情調,但也總比一幫人坐在那裏只管吃飯說話要強。
注釋:1.萬福禮:盛唐之前女子的萬福禮與後世不同,而是雙手合于胸前道“萬福”。武則天之後,唐朝女子無論是遇到怎樣的情況(甚至是結婚),除犯大過錯之外,均無需下跪。
2.錾刻:利用金銀等金屬的延展性,進行加工的一種傳統手工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