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選秀這種事,和國家大事比起來,根本就不值一提。福臨終于收到了鄭成功議和的書信,開心非常。
當然,鄭成功是不可能無條件投降的,他也知道,打勝仗叫做議和,打敗仗叫做投降,所以,他決定,去攻下臺灣。
現在的臺灣并不在清廷手中,島上的人還自诩為明朝子民,也有駐紮的官兵,只是這些官兵平時也種種地,打打魚什麽的,遇到天災還兼職海盜,天高皇帝遠,日子過得也算是逍遙。而自從荷蘭被福臨拒絕後,也很生氣,他們是海上霸主,也一直想在臺灣建立根據地。明朝的時候,他們便占了臺灣的大員,并趁着明清交戰的時候,又占了一些地方走。本來,他們依照臺灣的便利,壟斷了馬尼拉和中國的進出口貿易,賺了個盆滿缽滿。可福臨的養海盜政策一出,荷蘭的商船就成了海盜眼中的肥羊。雖然商船也有火器,可這些海盜是有政府編制的,随便打了殺了會引起兩國矛盾,荷蘭只是想發財,并不打算和中國對着幹,因此才有了荷蘭打着鄭成功的主意,與福臨談合作之事。問題是,談不攏,荷蘭人也是有氣性的,決定在臺灣繼續發展勢力,最好把澎湖等地也占了,讓這個小皇帝看看厲害。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鄭成功也深谙其中之道,并向朝廷要求合作,一同去趕跑荷蘭人。
對此,福臨是萬分贊同的,當即準備派碩塞領兵,前去支援鄭成功。對此,朝臣們并不願意。畢竟誰都不高興打仗,而且在他們眼裏,鄭成功是反賊,反而荷蘭是不能去招惹的,否則有失大國風範。臺灣嘛,說穿了也就是塊彈丸之地,就借給他們用用呗。
福臨道:“若是荷蘭占據一地,随後從他們本國調兵遣将,臺灣便是他們的跳板,正好可以犯我沿海。現在朕先下手,将這些人驅趕出去,豈不是好?”
“鄭成功乃反賊,此人不可信!”固山額真郎球上前一步,“若是此人占據了臺灣之後,出爾反爾,朝廷又要大耗兵力。不如讓此人與荷蘭兩敗俱傷為好。”
其實,福臨也是想這麽做的,只是鄭成功已經把許多兵力投入到澳門了,再去打臺灣,力量不夠啊。而且,他還想着趁機撈幾個海軍将領回來呢。更何況,鄭成功是想要投降的,若是他不同意這個合作,鄭家很有可能去和荷蘭人合作,到時候清廷才會束手束腳。
“承澤親王,你怎麽看?”
被點名的碩塞出列,道:“鄭匪狡詐,荷蘭人也不可小視,依奴才看,還是出兵為上策。臺灣偏遠,若是他們兩家聯合,定然對大清不利。奴才願領兵出征,為皇上,為大清效犬馬之勞!”
遏必隆也上前道:“荷蘭占我臺灣,與外海諸國貿易往來,所獲利潤頗豐,卻不知感恩,不繳賦稅。依奴才之見,朝廷應發兵臺灣,給他們一些教訓。”
一時間,論戰的論和的開始打嘴仗,福臨道:“諸位愛卿不必多言,朕意已決。臺灣乃大清領土,萬不可落入西方蠻夷之手。若開了此先例,那些蠻夷之人見有利可圖,豈不會紛至沓來,今日這個占了臺灣,明日那個占了澳門,後日豈不是要占到京城來了?定要從源頭上制止此事!”
順治十三年五月,承澤親王碩塞領兵,率領戰船一百艘,從金門出發,出征臺灣。與此同時,鄭成功發戰船兩百艘,從澳門出發,兩支隊伍将臺灣包了個水洩不通。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駐臺灣領事揆一頭都大了:這是他就職第一年啊,就遭遇這麽強大的下馬威,明擺着欺負人嘛!
還就是欺負你了!碩塞與鄭成功見面會談後,達成了一致:我們背靠大清,我們兵強馬壯,我們的戰船也不錯,就是要仗勢欺人,你能怎麽地!
揆一真的不能幹什麽。三百艘戰船,把水路都給堵了,商船過不去也不敢過,從日本和馬尼拉過來的商人更倒黴,官兵們直接将商船搶了過來,直到他們保證,日後再也不和荷蘭做生意,要做生意直接找大清,才将貨物退回。
這樣被圍困着不是辦法,要不就打吧?揆一清點了一下手上的兵力,再看看那高高的配備火炮的戰船,猶豫再三,還是退縮了。明顯打不過,幹嘛要送命。如果單單是鄭成功就好辦了,偏偏大清也參與了進來,大清不是好惹的,萬一他們皇帝一生氣,再也不允許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做生意了,豈不是糟糕?
Advertisement
于是,議和。碩塞的态度很明朗:議和?好啊,你們滾遠點,我們就答應。不滾?那就兵戎相見吧。
要不要這麽無賴啊!揆一沒有辦法,投降了。帶領着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那些人,乖乖的上了自己的船,回國。就這樣,鄭成功和碩塞不費一兵一卒,就奪了臺灣的控制權。兩方人馬登島後,鄭成功向清朝正式投降,要求是世代鎮守臺灣,碩塞不能自主,将降書送回了京城。
福臨的回話很快就到,封鄭成功為鎮國公,鎮守臺灣,不過不能世襲。臺灣本來就是朝廷的地方,若是鄭家後代有能征善戰有能力的人,也可以到臺灣駐守,但如果鄭家後代沒出息,那就對不起了。
這個條件和自己的要求有些距離,鄭成功思考再三,還是同意了。無它,他親眼看到了朝廷的戰船。
海戰是他的長處,而清軍是以騎兵擅長,沒有海軍,這才是他最大的依仗。可現在,清軍的海軍人數雖不是很多,且大都還是海盜出身,帶着痞氣,可戰船厲害啊。清軍定然是招攬了前明的造船工匠,戰船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每艘戰船上都配有紅衣大炮,厲害得緊。
鄭成功降了,朝廷再去一個心腹大患,歌功頌德的折子幾乎将南書房的書桌都堆滿了。洪承疇和滿達海很苦逼的将這些折子一一看過,再扔到一個大筐子裏去——沒辦法,皇帝最不愛看的就是這種折子了,偏偏又屢禁不止,辛苦的只有他們這些做事的人了。而碩塞英勇歸來,還帶了幾個鄭成功友情贊助的将領,幫着練兵的,鼎鼎大名的施琅就包括在內。
福臨封劉漢祚偉福建巡撫,施琅為水軍都統,從頭開始系統的訓練水軍,不能總是用海盜充數。而火器的研發,再一次擺在了朝廷的面前。
這次沒有人反對開發火器了。碩塞說得清楚,之所以能這麽輕易的收複臺灣,就是看在火器和戰船的份上。反正朝廷不缺錢,皇帝不是個奢侈的,想制造就制造呗。不過,福臨命吏部制定了一整套嚴格的規定,嚴禁火器随意使用,這一點讓漢官心裏好受許多。
如寧完我之類的老臣,還記得當年漢人不許随身攜帶任何兵器,而滿人帶什麽都可以。如果雙方發生沖突,漢人只有任人宰割的份。現在火器比刀劍更是厲害許多倍,要是滿人能随意佩戴火器,漢人就慘了。
朝廷上事情多,後宮事情也不少。入關以來的第二次選秀開始,布木布泰格外的重視。皇後的身孕已經三個月了,過了危險期,悶的時候也來看看秀女們。這次她的心境和上一次大為不同,明白自己的地位堅不可摧,再加上肚子裏還有孩子,不管進多少個秀女都不會影響到她,全程都笑嘻嘻的,引得一些有淩雲之志的秀女們羨慕嫉妒恨得紅了眼。
福臨對選秀女一如既往的不感興趣,一頭紮進了火器生産的事業之中。布木布泰只好拿着秀女圖冊,和多爾衮一起翻看:“這個姑娘看上去端莊好生養,皇帝會不會喜歡?”更多文字訪問shi jiu lou shu bao wang 十#九#樓書#包#網
書笣網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