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你們是不是盼着這天下早……
秦景邊在心裏罵着葉吟吟,邊撐着地面邊好不容易爬了起來,爬起來之前還不忘把鳳凰頭也一道撿了,并且還勉強把它和手中伸長的木杖湊合拼接在了一起。
”這個……此物是本宮與玺王爺一起送給母後的壽禮……“秦景說得極為艱難,看着手中身首異位的鳳凰木杖樣子實在詭異,剩下的話都含在嘴裏說不出來了。
這場景實在太過滑稽,她話剛一說完,底下已經有人發出了陣陣嗤笑。
秦景瞥見就連被暫時奪去女兒的蘭妃臉上都緩和了不少,擡起頭來像是要等着看她好戲。
”母後,孩兒和長公主送給你的此樣壽禮名為九尾鸾鳳杖,兒臣特意挑選了上等的棗木,請名家加以打造而成。“秦玺這會已經從剛才的震驚當中緩了過來,快步走到秦景身邊,欠身行禮,急忙解釋道,“此杖上雕有……”
“棗——木——?“太妃打斷他,故意将那兩個字拉得很長,面上完全退去了剛才的慈祥可親,竟顯得有些可怖,“你是說這根杖子用的是棗木?”
話沒說完,蘭妃已經在一旁十分誇張地倒吸了一口涼氣。
秦景聽到太妃這口氣就隐約覺得什麽地方不對,再看到蘭妃反應就想讓秦玺先別說了。但秦玺全然不知,似乎還很想要繼續解釋下去:“不錯,因為棗木硬度高,不易被蟲蛀,所以……”
“哼!”太妃把手中茶杯往案幾上重重一摔,茶水飛濺出來,“本宮就說你們姐弟倆緣何非要等到最後才來獻壽禮,原來是在預謀這一出大戲啊。又是‘斷首‘,又是‘早墓’的!你們是不是就一心盼着本宮早點駕崩,好讓這天下早日易主啊?!“
太妃此言宛如一道驚雷當空劈下。
大殿之上無人出聲,更無人鬥膽上前勸解,誰都能看出來老祖宗這是動了大怒。
看似只是氣話,實則卻戳穿了這多年以來宮中一直諱莫如深的兄弟争權。
說到底,秦疏和太妃這對母子,即使如今已經大權在握,卻還是免不了忌憚秦景和秦玺,或者說忌憚他們手中握着的那兩塊牌子。
新帝寡母,即使秦玺表現得再無心争搶,但那塊兵符仍然具有足以撼動整個皇城核心的可怕力量,更別說秦景手裏還捏着一塊免死符。
這就相當于即使姐弟倆當真有一天起兵造反,身為皇上的秦疏也毫無治罪之力,只能束手就擒,坐以待斃。
早在老皇帝駕崩之前,就早已料想到今日之争,為了制衡宮中權力,已經早早做了周密安排。
Advertisement
可如今秦疏日漸勢大,這宮中越來越容不下別人了,哪怕這別人是他的同胞手足。
秦景被眼下的變故驚得一時不知所措,即使事先心理做了萬全準備,知道這壽宴上無論送什麽太妃都不會像收到其他東西那樣心花怒放,但當下的一系列變故還是太超乎意料了。
誰會想到一跟木仗的壽禮竟會惹出如此不可收拾的後果來!
“母後您誤會了。“撲通兩聲,秦景和秦玺二人先後在大殿上跪了下來。
長公主平時在宮裏目中無人慣了。見她竟如此順從地服了軟,四下齊齊響起了一片不大的驚呼聲。
“誤會?“太妃不以為意地瞥了他們一眼,譏諷地笑出了聲,“你的意思是本宮冤枉你們了?”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秦景看出太妃這是存心想要借題發揮,今日想要糊弄過去是不可能了。
木杖事小,但太妃言下之意可是篡位奪權,乃一等一的殺頭之罪。
秦景心跳如擂鼓,唯恐再說錯一個字。
“今日之事錯在兒臣,壽宴之上不識大體,魯莽冒失,才造成此等結果。“秦景低着頭,事到如今,想要逃過此劫只能盡量大事化小,說完又加了一句,”兒臣,願意領罰。“
”此事不怪姐姐!“秦玺馬上接話,”都是請人做木杖時兒臣考慮不周,疏忽大意。母後要罰就罰我吧!“
席上響起一片輕微騷動,居然能看到長公主和玺王爺兩位同時低頭認錯,真是再稀罕沒有了。
”感天動地啊!“太妃并不領情,鼻子裏冷冷哼了一聲,坐回席上,”難怪衆人皆雲你們二人姐弟同心,怎麽,需不需要本宮為你們拍手叫好?“
”母後息怒。“秦景不敢有片刻猶豫,擡頭看向太妃,“制作木杖确是兒臣最先起意。但兒臣願向父皇的在天之靈起誓,此舉絕無任何圖謀不軌之意,更無私藏禍心。望母後明鑒!”
秦景已經不知道說什麽才好了,情急之下都搬了先帝出來。
“巧舌如簧,空口無憑,何足為信!”太妃步步緊逼,口風竟是一點未松,“更何況,這巍巍皇城之內,還有誰真敢動你長公主一根毫毛。就算是本宮,也得怕你三分吧!”
原來這才是太妃此番借題發揮的關鍵。秦景只覺心中陡然一沉。
太妃是為了說出那最後一句,大概已經等待多時了吧。
殿上的氣氛變得十分緊張,秦景身上貼身穿的那件亵衣已經濕透了。雙膝跪得酸脹,大顆的汗珠接連不斷地從額邊滲出來,也不敢伸手去擦一下。
周圍殿上後妃齊聚,卻無一人出來替他們說哪怕一句話。
滿堂之上,竟都是等着看笑話的人。
此乃何等的凄涼……
秦景都有些可憐自己,孤立無援,還要跪在這裏承認莫須有的罪名,承受來自各方的侮辱。
這會秦玺已經被吓得沒了主意,根本指望不上。無論怎樣,她這個當姐姐的都只能硬着頭皮一個人把所有事情都扛下來,況且秦玺和他手裏的兵符眼下才是他們姐弟倆的底線。
剛才他們已經輪番認了錯,太妃看上去也還是沒有絲毫打算放過他們的意思。
好不容易抓住的把柄,又當着這麽多人面,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大概換做是誰都會大做一番文章。
看來今日只能是背水一戰了。
可究竟要如何才能解決今日之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