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幼兒院”
銀月醒來後,見叔昌已經回家,伯明與仲平、季旺也都在。有他們哥幾個在,她似乎不再那麽惶恐了。
只是她娘突然過世,她怎能不傷心?她忽然敞開喉嚨,號陶大哭起來。反正現在有這麽多人在,家裏什麽事都不需她操心,她只需顧着哭将自己的痛苦發洩出來就行了。
叔昌也由着她哭,這個時候安慰也無濟于事,她娘就這麽突然沒了她這個當女兒的哭一哭再正常不過了。他也知道銀月有了身子,郎中剛才過來時已經說了,哭幾場對肚子裏的孩子不會有大妨礙,只要不過于用力動了胎氣就行。
招娣把小語抱到她娘柳氏這兒,這時柳氏和小兒子貴生正在帶着小暖一起玩。
“娘,這幾日可真是要忙壞你了,我三弟妹她娘突然過世了,而她自己又懷上了一個,我就把小語抱過來了,你幫着帶一帶行麽?她家要辦喪事,我肯定也要去幫一幫的,沒空幫她帶孩子。”
柳氏趕緊将小語接過來,“你忙你的去,哪怕你得了空閑也無需操心孩子的事,趕緊織線衣可別耽誤了掙錢,帶孩子我可是很在行的。貴生在家也沒啥活,讓他看着小暖就行。”
貴生可是小暖的小舅舅,他雖然才十二歲,但也知道疼小外甥女,小暖也愛跟他玩。
招娣見貴生把小暖抱到遠處玩去了,就問她娘:“爹和大弟去找活了?”
柳氏嘆道:“上午去南邊幾個村找了,都說不缺幫工。下午又去北面那幾個村了,不知能不能攬到活。”
招娣見她娘滿面愁容的,便說道:“你叫爹也別太着急,慢慢地找,這幾個月攬點零活幹幹就行。我家大哥說了,再過幾個月榨油坊要開起來,估摸着需要十個人去幹活。除了他們兄弟四個和金鈴,那還差五個人哩,只要爹和金生、貴生肯下力氣幹活,他應該會同意讓他們三個去的。”
柳氏聽了頓時喜上眉梢,“哎喲,還有這等好事啊!你這意思是,以後咱家不需再去要飯了?”
“你要了這麽多年的飯,還嫌不夠啊。”招娣從身上掏出一百文錢來,遞給她娘,“這是仲平讓我給你這個月帶孩子的錢,你拿着叫爹去鎮上扯幾尺粗布,給你們四人每人做一身衣裳吧,你這身上穿的跟叫花子還真是沒兩樣。”
柳氏開始還直推說不能收錢,後來想想這是算帶孩子的錢,收下來也不算為過,只是覺得有些多而已,便拿出二十文要還給招娣。
“娘,你跟我還推來推去的作甚?一個月一百文,算下來一日只有三文多錢,哪裏還多了?大嫂她也想找個帶孩子的人,她說一個月只花一百文是如何也請不來人的,你還當這一百文很多呀?你快點收下吧,也就只夠扯四身衣裳的布錢。”
柳氏這才高高興興地将錢收了下來。
櫻娘回到家後,給念兒喂了一通奶,念兒便睡着了。她自己也累得慌,本來只是打算靠在炕邊上躺一會兒,沒想到這麽一躺便睡着了。
Advertisement
直到天黑伯明回家時,她還沒睡醒。雲兒已經把晚飯做好了,怕吵了櫻娘,也就一直沒來叫醒她。
伯明蹑手蹑腳地走了過來,坐在邊上瞧了她好一會兒,她才醒了。她伸了個懶腰,覺得睡這一覺,還真是解困。
“櫻娘,這些日子家裏事多,我瞧着你也挺乏的。上回你說要找個帶孩子的人,想好了要找誰麽?”伯明上回聽櫻娘這麽說,還有些不太樂意,他确實不愛有陌生人來家裏轉悠。當時雲兒來他家時,他好久都适應不過來,總覺得他在家行動不方便,得時刻記着與雲兒保持着遠遠的距離,說話也不能太随意。
若是櫻娘又請個婦人或姑娘來,他覺得這日子會過得很不自在。有時候他想和櫻娘說什麽知心話,還得時刻記着要避開人,着實累得慌。
櫻娘搖頭道:“我睡覺前還在尋思着這件事,可就是沒能想到合适的人。我瞧着只有雲兒是最合适的,她心細,拿真心對待孩子。可是她就要嫁人了,若還要日日過來帶孩子,或是咱們把孩子放到她家,這也說不過去呀。”
伯明尋思道:“要不讓三嬸來吧,她好歹是咱家的親人,說什麽或做什麽也無需太避諱。”
“不行,三嬸忙着哩,三叔經常去鄰村的磨坊幹活,家裏的活大多數是三嬸在幹,福子也快要成親了,她哪能抽出空來?”
她這麽一說,伯明也覺得确實很不妥,又絞着腦汁尋思起來。
“你先別尋思這個了,銀月現在好些了麽?你們哥幾個有沒有把棺木從乾叔那兒擡回來?”
“銀月哭一陣停一陣,應該沒多大事。她娘自銀寶出事後,身子一直不太好,她心裏也有數,你無需擔心她。我們已将棺木擡回來了,只不過乾叔多要了一百文錢。不說這個了,咱們先去吃飯吧,雲兒早就把飯菜做好了。”
他們倆來到桌前吃飯時,櫻娘見雲兒做了四道精致的菜,饽饽也蒸得松軟,再想到她帶孩子時那股親昵的勁,覺得她還真是個賢妻良母的模樣,梁子能娶她算是有福氣的。
櫻娘有些不舍地瞧着她,“雲兒,我可是個私心重的人,想到你還有二十多日就要到梁子家去了,我還真是很不舍得哩,因為以後我就吃不到你做的好飯菜了。”
雲兒輕輕一笑,“櫻姐姐說笑了,我這做的算啥好飯菜呀。你以後若是想吃,我就來給你做,反正都在同一個村,近便得很。到時候我得了空,肯定還會多來幫你帶着念兒,否則你一人根本忙不過來。”
“你有心要幫我,我真的很高興。但是你和梁子得有自己的生活,不需再為我的事操心了,好好過你們的日子才是正道。”
櫻娘說着這些,腦子裏忽然飄出一個極為大膽的想法,接着又道:“你以前從未下地幹活,連鋤頭都沒扛過,更別說挑擔子了。梁子肯定心疼你也不會讓你幹這些,那你在家就比較輕閑了,你有沒有想過……要幹點什麽活?”
雲兒愣了愣,繼而頓悟般道:“櫻姐姐不會是說讓我去作坊裏織線衣吧?你不是說人數已經差不多了,并不缺人麽?我還是不要去給你添麻煩為好。”
櫻娘回道:“不是讓你去織線衣,而是你可以做點自己的事。比如開個……幼兒院?”
雲兒聽得很迷糊,“什麽是幼兒院?”
伯明也很好奇,停了手上的筷子仔細聽櫻娘怎麽說,他對什麽幼兒院也是聞所未聞。
櫻娘細細道來,“雲兒,待你嫁給梁子後,他家不是蓋了個院子麽,你可以讓村裏的人把各家的孩子放在你家裏,由你幫着帶,你每個月收他們一些錢。你一個人肯定是忙不過來的,你可以把咱村裏那些未出嫁的姑娘請到你家,幫着你一起帶孩子。你就像當掌櫃的給夥計發月錢一般,每月給她們發一定數額的工錢就行。這樣你就有活幹了,還能掙錢。”
雲兒似乎還沒太聽懂,好半晌才理出頭緒來,問道:“給人家帶孩子還要收錢,會有人願意把孩子放在我家麽?這樣真的能掙錢?”
“當然能掙錢了,比如你收了二十個孩子,一個孩子一個月交五十文錢,那總共你就能收一千文錢。你請兩個姑娘來一起幫你帶,一個月給她們一百多或兩百,肯定就有人願意幹。再除去給孩子們買一些玩意和點心的錢,怎麽算都是能掙的。你不需擔心收不上這麽多孩子,周邊幾個村的孩子也可以送過來,路遠的你就給他們管午飯。當然,管了午飯的就得多收一些錢。”
櫻娘都說得有些口幹了,雲兒趕緊去為她倒一杯水喝。
雲兒以前是做丫頭的,直到如今仍然沒能把伺候人的習慣給改過來,經常主動給櫻娘遞水或帕子什麽的。
這下雲兒聽懂了,有些心動了。只是她向來是個不愛出頭的人,若是要她辦個幼兒院,成了村裏關注的人,她還是有些害怕。
櫻娘忽然想到招娣的娘柳氏很會帶孩子,又道:“你還可以請招娣的娘幫你一起帶,到時候小暖、小語都可以去你家的幼兒院了。等念兒會走路了,我也送他去。”
雲兒支支吾吾地說:“就不知道梁子他會不會同意,我……得聽他的。”
櫻娘笑道:“喲,你這還沒嫁過去,就想着要聽他的,這梁子是哪世修來的福啊。”
雲兒羞得不行,小嘴兒一翹,“櫻姐姐又拿我說笑了。”
伯明一直在旁認真聽着,他倒是有些疑慮,“櫻娘,一個月五十文錢像咱家這樣的肯定是拿得出,但是其他人家怕是舍不得哩。那些婦人們或許還是情願自己帶,她們又不像你開了作坊,每日并不是太忙。有些人家是哥哥姐姐們帶着弟弟妹妹,只是頭一胎沒人帶。”
櫻娘其實也想到了這一點,不過她覺得仍然可行,“有哥哥姐姐帶的人家确實不少,但也有好多哥哥姐姐也才三四歲,連自己都照顧不了,哪裏還能照顧弟弟妹妹。你不記得去年鄰村有一家是四歲的哥哥帶兩歲的妹妹,兩人跑到池塘邊玩,結果兩個孩子都……,他家爹娘腸子都悔青了,至今都沒法原諒自己。但凡家裏不是很窮的,知道只需花一點錢就能把孩子放到一個有人帶的地方,他們肯定樂意。”
伯明聽了直點頭,好像真是那麽回事。只不過對這種新鮮事物,他一時還轉不過彎來而已。
雲兒知道櫻娘是個很有想法的人,覺得她提出來的肯定是沒錯的。這時,她還幫腔道:“大哥,你想啊,一個月才五十文錢,折算起來的話一日兩文錢都不到。那些婦人把孩子放在了幼兒院,她們随便去幹點什麽,一日也不只掙兩文錢啊。光在線衣作坊幹活的就有好幾家孩子沒人帶,送到親戚家去了。不過,這也只是家境稍好一些的人出得起這份錢,就以咱村的應大伯來說,他家有七個兒子,十五個孫子孫女都是六歲以下的,即便他家只送五六個來,也不少了。二十個孩子肯定能收得上的,不是還有別的村可以送孩子來麽?”
伯明被她們倆一唱一合地說着,早就服氣了,沒有什麽可辯的了,微笑着說:“光咱家就頂好幾個孩子,這事應該能成,到時候讓梁子跑腿到各家各戶相告去。”
七日後,伯明哥幾個已幫着将銀月她娘秦氏下葬了。
銀月來柳氏家準備抱回小語,只見雲兒在和柳氏在商量着什麽,仔細一聽,原來是說辦什麽幼兒院的事,還是大嫂出的主意。
柳氏聽說雲兒要請她去幫忙帶孩子,每個月有近兩百文的工錢,她喜不勝收,高興地說:“雲兒,你這主意好,小暖只要有伴一起玩,可好帶了,大人只需在旁遠遠瞧着,一點都不費心思。”
銀月聽了卻愁眉苦臉來,“我家的小語還不會走路,雲兒若真是辦這個幼兒院,我家小語也去不成。”她嘆了一氣,“若是能送去,不要說五十文錢了,哪怕出一百五十文錢,我也舍得的。”
柳氏聽了驚道:“一百五十文就可以請一個人專門去你家裏帶了。”
銀月搖頭,“叔昌不喜歡有外人來家裏,也不放心将孩子放到別人家去。我這又有了身子,待肚子大了後,我都不知道該怎麽辦了。大嫂也為這事發愁呢,她說哪怕出兩百文錢請人帶,她都樂意,就是找不到合适的人。”
柳氏忽然雙手齊拍大腿,“我幫你們帶,不就是兩個孩子麽?只要你們不嫌棄我,我肯定能幫你們帶好了,你們該掙錢的掙錢,該養胎的養胎。”
“你不是要去雲兒的幼兒院幹活麽?”銀月問道。
柳氏腦子轉得蠻快,立即說道:“你們不喜歡外人去你們家,也不放心把孩子放在別人家,那就把孩子放到幼兒院來,我替你們帶着,到了時辰你們過來喂奶就行,反正小暖有雲兒和別的姑娘帶。你們把錢交到雲兒手裏,雲兒再給我發工錢就好。”
雲兒笑道:“那我得多給你一些工錢才是。”
柳氏爽快地擺手道:“也不需多給多少,她們倆一家出一百五十文,你只需給我兩百文就夠,你自己也要掙點,占用你家的地方嘛。”
柳氏想到一個月能掙兩百文錢便心花怒放的。要在以前,哪怕二十文對她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現在她家急需攢錢,想早些蓋個屋子,總不能一直睡木棚吧。何況兩個兒子将來也要成親的,那可要好大一筆錢的。
想到這裏,她又道:“雲兒,你可得把這個幼兒院開起來啊,我就指望着以後長期在你家幹這個活來掙錢了。”
雲兒盈盈笑着,“只要梁子同意,我肯定會開的。”
銀月都有些等不及了,“還有二十日你們倆才成親吧,你一嫁過去就趕緊和他商量,你不急我還急哩。”
雲兒滿臉嬌羞地點頭。
此事說定,銀月就抱着小語來到作坊這裏了。
櫻娘才把念兒放進小轎椅裏,準備教大家織一種新花編,可是念兒鬧得不行,坐在轎椅裏直蹦直踉的,手還卡在椅縫裏去了,這會子正在大哭,那叫一個委屈啊。
櫻娘只好先不教了,過來哄他。
銀月就把剛才和柳氏、雲兒說的事告訴櫻娘了,“大嫂,雖然別人一個月只需五十文,咱家要花一百五十文,可是算來算去,還是很劃算的,因為小語和念兒還都不會走路呀。何況招娣她娘帶人很細心,你瞧小語這幾日在她家,帶得可好了。”
櫻娘喜出望外,“真的?她一下子帶兩個這麽小的,能帶得過來麽?”
“怎麽不能,小暖和小語都在她家,不也好好的麽?何況咱們是把孩子放在幼兒院,還有雲兒幫忙哩。我是放心得很,巴不得雲兒趕緊辦起來。”
櫻娘滿臉喜色地點頭,“我也放心。”
那些婦人們剛才還都在織線衣,乍一聽銀月說這件事,都起身圍了過來,說要把自家的孩子送過去,還要櫻娘提前跟雲兒說,可別到時候人滿了不收她們家的。
她們這麽積極,還真有點讓櫻娘始料未及,“你們放心,不一定只收二十個,孩子多了的話,雲兒就會多請幾個人來帶孩子。”
這下她們才放心地回位織線衣去了,她們早就為孩子的事發愁了。她們一個月能掙三四百文錢,若只需花五十文錢孩子就有好去處了,怎麽尋思都覺得這是一件大好事。
二十日後,雲兒出嫁了。老幺歡天喜地的,他高興的程度簡直可以比肩他哥這個當新郎的了。
薛家樹也過來了,畢竟入洞房前還得拜天地的,他這位做高堂的自然是要來的,他還有模有樣的給了雲兒好些紅串子錢。他這麽做既是為兒子娶到賢惠的雲兒而高興,也是藏着小心思的。
近來春花一直不理他,因為他沒及時将她母子三人接過來住。其實他也想早點接過來,可是他也知道梁子的脾性,到時候真的跑過來趕人,叫村裏人見了,他面子上也不好看。
他思來忖去,覺得梁子肯定聽雲兒的話,就想籠絡着雲兒。待哪日得了機會他将再這事跟雲兒說說,他知道雲兒是個心善的人,肯定也不忍心見梁子把春花兩個孩子往外趕。她這枕邊風一吹,梁子沒準就閉口不提了。
成親十日後,雲兒就把幼兒院給辦起來了,院門頭上的那塊門匾上的“幼兒院”三個字還是伯明幫他們刻的。他們請木匠打了幾張長桌長椅,還做了幾個木制的翹翹板和木馬,這可都是櫻娘給出的主意。她去梁子家瞧了瞧,覺得還挺像那麽回事的。
不知是大家覺得新鮮,還是确實都想把孩子送過來,第一日雲兒就收了十幾個孩子,三日後已滿了四十個,其中二十個是周邊三個村子裏來的。
櫻娘過來教她把孩子們分成兩個班,每個班由兩個“老師”看着。雲兒乍一聽“老師”這個稱呼,還覺得很不好意思。
“大嫂,老師可都是當先生的,我們只是看孩子的,這樣叫好麽?要不就叫姨吧?”
“你們可不只是帶孩子,還可以教孩子許多東西呀,比如唱歌跳舞什麽的。你最近不是還在學寫字麽,你也可以把這些教給另外幾位姑娘,然後再教給孩子。這樣也算得上是老師了,你不要只把自己當成保姆看待。”
雲兒羞澀地點了點頭,“小曲兒我會唱不少,都是聽別人哼哼就學會了。至于跳舞我可不太會,以前在烏州倒是偶爾和夫人一起去梨園看人唱戲跳舞來着,但只是這麽看着我哪裏會呀。”
“不需教孩子們跳那種舞,就是簡單地伸胳膊伸腿,蹦蹦跳跳的那種。你自己有空多琢磨琢磨,待有空了我來教你。”
“大嫂你會?”雲兒很好奇。
“我得了空就幫你瞎琢磨琢磨,或許真能幫得上你的忙,不過你也別抱太大希望。”櫻娘雖然以前不是幼兒教師,但是幾套簡單的廣播體操還是會的,什麽童謠及簡筆畫她更是不在話下。到時候只需改一改,就可以教給雲兒了,但必須慢慢地來,一下顯露出太多可不好。
這日中午,櫻娘去幼兒院那邊給念兒喂了奶就回來了,念兒在那兒憨睡着,有柳氏坐在旁邊守着,她很放心。
她回來做着午飯,沒過多久伯明也回來了。他最近教村民們種黃豆,也是忙得很。
“伯明,念兒在幼兒院可乖了。他坐在轎椅裏瞧着那些孩子們在院子裏玩,一個勁地樂呵呵直笑,以後估摸着是個‘人來瘋’哩。”
伯明用巾子擦着身上的汗,來到竈下燒火,欣慰地說:“只要他在那兒不哭鬧就好,你之前讓我後日去烏州一趟,說線衣都夠貨了,本來我還有些放心不下,怕念兒在那裏呆不慣。現在好了,這樣你輕快了一些,我也能放心去了。”
櫻娘将鍋裏的醬爆肉鏟了出來,聞了聞,“嗯,真香。我都好久沒做飯了,還以為手生不會做了,沒想到這道菜我還能做得和以前一樣好吃。”
伯明跑過來夾一塊嘗了嘗,“果真是,你今日去鎮上了麽?”因為只有鎮上才有賣肉的。
櫻娘點頭,“我都好久沒去鎮上了,正好今上午得了空就去買一些薄料子。天氣越來越熱了,我得為咱們一家三口每人做一身涼快一些的衣裳。還有,咱們這半年一共賣了三批貨,這次你再去烏州一趟,就有四次了。待你回來後,咱們四家就把錢分一分吧。”
伯明笑嘻嘻地點頭道:“嗯,估計他們每家能分到四千文,咱家能分到八千文,咱家是越來越有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