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元宵燈會(二)
“環爺,前邊有一家賣元宵的,做的元宵十分的地道,要不要去償償?”張虎滿江湖的跑,京城這裏可來過不少回。加上他又是個吃貨,哪兒有好吃的,就往哪兒鑽。
其實啊,偷偷告訴你,張虎之所以會留在賈環身邊當差,便是因為司徒遠送了個禦廚到忠勇侯府,做的那叫一個好吃啊(ˉ﹃ˉ)。
摸摸小肚子,的确有點餓了:“行,咱們去償償。”
小攤上有不少人在吃着,這一行二十幾號人,一來就直接将那些人擠沒了。在這權貴滿地走,富人多如狗的京城裏做生意,首先要學的,就是看人的本事。要不然,說不定哪一天,你得罪的一個不起眼的人,就會是某位大官家裏的某位管事或者姨娘的什麽親戚朋友什麽的,那時候被人欺負了,你只能自認倒黴。
老板夫婦二人一見來的這幾位,那臉上就差寫着“本人非富即貴,人傻錢多”了,當下滿臉堆笑的上前:“幾位爺,吃元宵嗎?”
“怎麽賣的?”賈環年紀最小,被派出來問價。
“一文錢一個,有芝麻餡的、花生餡的、綠豆餡的、核桃餡的、紅豆餡的還有細糖餡的。您要什麽樣的?”老板殷勤的問道。
“一碗十個,一樣一個,先來二十份吧。”轉頭對着侍衛們說,“你們也償償,輪流着來吃吧。”
“是!多謝環爺。”衆侍衛高興的道謝。
當今笑着點着賈環的頭:“你呀,拿着哥的錢做人情啊!”
賈環笑眯眯的:“我出錢也是可以的!”
“當然得你出錢了,環兒可是大富翁呢。”當今十分不客氣。
一行人說說笑笑的吃着元宵,這時又從前面來了一堆人。為首的是兩位精神矍铄,氣質溫和的老者,兩位老者正邊走邊看着路邊的花燈呢。
“環爺,那邊是林大人和葉山長。”張虎低聲告之賈環。
賈環立即擡起頭,一眼便見到那兩個顯眼的老頭子。他還沒起身呢,沈彧速度極快的放下碗筷,立即迎上前沖着林海和葉鈞行了一個大禮:“小婿見過岳父大人。”
賈環目瞪口呆,這速度……回過神,也趕緊上前向林海行禮:“環兒見過師父。”
Advertisement
“喲,你們也在這裏啊,真是難得。”林海笑容滿面。“你們在幹什麽?”
“前面那個元宵攤子的元宵挺好吃的,我們正在那兒吃呢,師父要不要也過來吃點?這大冷的天兒的,吃點熱呼的,還是不錯的。而且也應景不是?”
林海對賈環的孝心很滿意,不過對那個未來的女婿倒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乜了沈彧一眼,很不客氣的說道:“愣着幹什麽,前面帶路啊。”
沈彧正一臉呆樣的看着這群人裏那位被丫鬟們衆星拱月着的,戴着面紗,身段窈窕的女子。那個便是他未過門兒的媳婦兒,頓時不知道心飛到哪裏去了。
林海的話說完,便自己先走了,林黛玉在衆丫鬟的簇擁下,來到沈彧的面前。沈彧那雙眼呆呆的看着她,突然耳邊傳來一道天籁之音:“呆子!”
突然有一樣東西沖他飛來,下意識的伸手接過,回過神來看時,原來是一個紫色的極為精致的荷包。這樣的荷包沈彧自從與黛玉訂婚後,已經見過不少了,每次都是賈環幫他送來的,當下高興了。又在一旁呵呵呵的傻笑了一回,方才回到那個小攤子上。
賈環等人簡直不忍看了,這位景田侯世子極為聰明,是當今除了司徒遠之外的另一個膀臂,可是就是這麽一位精明強‘幹’的景田侯世子,每次遇到了他那未過門的媳婦兒——林氏黛玉,都是這麽一個傻呆呆的樣子。實在讓人抓急!
林海和葉鈞也是在走近小攤的時候才發現當今也在這些小輩們中間,頓時吓得臉都白了。不過這是人來人往的大街上,也不能當衆拆穿當今的僞裝。再一看,當今身邊帶了不少人,還不算那些隐在暗處的暗衛,倒是很快便平靜下來了。
兩人對視一眼,覺得還是同這一波人彙合的好,人多力量大不是?
“咦?”這時黛玉發出一聲細細的驚咦聲。此時林海和葉鈞正同當今聊着天呢,倒是沒有注意幾個小的在做什麽。
文竹做為黛玉的大丫鬟,十分的了解自家姑娘為什麽會有這樣的疑惑。在這種大庭廣衆之下,姑娘家自然不能開口發問,可是丫鬟可以不是?
“環爺,這個琉璃燈可是環爺剛剛贏來的?”文竹上前小聲的問着賈環。
“是啊。”賈環一聽文竹發問,便知道這琉璃燈也是黛玉看上的。于是小聲的問道,“姐姐是不是也看上了這個琉璃燈?”
文竹笑道:“剛剛我們便是在離這挺遠的地方看到這兒有一盞琉璃燈的,姑娘喜歡,便一同過來準備猜謎呢。誰知道一來便發現那燈被人贏走了。卻不知道原來是在環爺的手上。”
賈環糾結,這個琉璃燈若是自己贏來的,他肯定沒有二話的直接給了黛玉。可是這個燈是司徒遠幫他猜謎贏來的,這就不好辦了。
黛玉何等聰明,一看賈環的樣子,便明白這琉璃燈定是那位忠睿親王幫環兒贏來的。本朝不禁南風,這麽些年下來,在周圍人心照不宣的态度中,黛玉也算是明白了那倆人到底是什麽關系了。
沖着文竹使了個眼色,文竹知機,便沒有再說話。
黛玉不知道的是,她和文竹的這些表現,全都落在了有心人——沈彧的眼睛裏,當下明白自己這未過門的媳婦兒是看上賈環那個琉璃燈了。只是礙着那燈是司徒遠幫賈環贏來的,他也不好開口向他要,便有點抓耳撓腮的。
文竹擡眼看到了,不由得笑了,伸手推了推黛玉。黛玉不解,滿眼疑問的看向文竹。文竹下巴擡了擡,示意黛玉看過去。
然後黛玉便看到了坐立難安的沈彧,微微一笑,心下甜甜的,跟吃了蜜似的。讓文竹低下頭來,在她的耳邊如此這般的說幾句話。文竹笑着去辦了。
“姑爺。”文竹來到沈彧的身邊,笑意盈盈的說道,“我們姑娘說,她十分喜歡街對面那個芙蓉花燈,姑爺能否幫我們姑娘贏來?”
沈彧得了這個消息,哪裏有不應的,立即站起身,急吼吼的往街對面那個十分明顯的芙蓉花燈走去了。
這邊小輩們的動靜到底驚動了林海等人,全都轉頭看着他們。直到此時,看到這個樣子的沈彧,當今也十分的無語。“子安(沈彧的字)自幼聰明,從來沒有人能讓他吃虧。可是自打同林大人家的姑娘訂了親,一旦遇上林姑娘的事,全都是這一副傻呼呼的樣子,實在讓人抓急啊。”
林海捋捋胡子,笑得得意極了,“也不止吧,我那傻女婿,在環兒和忠睿親王面前,也常常讨不了好去。”
賈環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誰讓司徒遠幫親不幫理呢?每次沈彧一針對他,面對的就是兩個人的反擊,不吃虧才怪了。
讓賈環心虛的是,當年拜了林海為師後,林黛玉可是成了一個十足好姐姐,但凡有什麽好東西,都有他的份。如今訂了親,凡有沈彧的荷包,扇套,絡子之類的,也全都不會忘了幫他備上一份。今天難得這位姐姐有看得上眼的花燈,卻被自己和司徒遠給捷足先登了。
司徒遠揉了揉賈環的頭,挺高興,往日看着環兒對那林姑娘各種的好,說不吃味是不可能的。今兒感覺自己扳回了一程,心裏各種高興。只能說,忠睿親王的要求實在太低了。
這時林海問起了小攤老板:“生意如何?”
“今兒人多,生意還是不錯的。”小攤老板笑得十分和氣。
“今冬百姓們過冬如何?”林海說完,看了一眼當今。
“今年冬天還算暖和,大家這個年過得還算舒心。只是雖然是個豐調雨順的年月,糧食卻也沒有增産多少,也只是夠吃罷了。”小攤老板嘆口氣,這年月的農民全都是靠天吃飯的,年歲好的時候,還能吃飽飯,要是遇上個災年,這一年就等于白幹了,嚴重些的,甚至要賣兒賣女才能維持下去。
林海聽了,一則以喜歡,一則以憂。喜的是今年年景好,至少百姓不必餓肚子了,憂的去是這樣的年景,糧食也不能大豐收。
當今擡手揉了揉額角,這糧食一事,事關國計民生。只是幾千年來,百姓們都是靠天吃飯,年景好了還好,要是遇是災年,餓死病死的人不要太多了。
而做為一個極想名垂青史的有為帝王,當今也是對這糧食問題撓頭不已。其實百姓的要求很低,他們不關心皇帝是誰,只要能給他們一個安穩的世道,讓他們吃飽穿暖,不至于吃不飽穿不暖,百姓們就會感恩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