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1)
沈夫人卻是覺得若這要接孩子回去的是魏嬌表妹,她身上掉下來的肉,她心裏挂記着,打發人來接,倒也能勉強說得過去,可是表妹夫接……事先還不要魏嬌表妹知道,為此偷了大家的來往交流的書信,總覺得太奇怪了。
因此聽到孟茯的擔心,“也不是我非得要将人往壞處想,只是我認得他,他雖不是壞人,但也沒好到這個地步來。他若真對表妹有情有義,當年就不該去娶小吏家的千金,如今作起這深情模樣,反而有些叫人覺得奇怪了。”
原著裏,對萱兒繼父的筆墨不多,所以孟茯也不曉得他原來還娶過親。
只是那原配福薄,早早沒了。
方才孟茯心裏着急,沒将這事兒放在心上,如今見沈夫人重新提起了,對于這個何少爺的癡情人設和慈祥繼父扮演就越發懷疑了。
這時候又聽沈夫人說道:“何況這但凡是個正常男人,莫說是自己的女人給別人生了幾個孩子,便是有些親密關系,只怕氣得早就想發怒了,哪裏還能這樣好心,将孩子接回去做親生的撫養。”因此拍着孟茯的手叮囑道:“幾個孩子是好的,你與他們雖沒有骨血之情,卻是有養育之恩,在他們心裏的分量也不比生母差。”
說到這裏,忽然覺得自己又有些自私了,接下來的話也不知該不該繼續說,猶豫起來。
孟茯見她神情為難,聯想着前面說的話,心裏已經猜了幾分,“我懂你的意思,你且放心,我若想丢到他們,早在那姜家村的時候,就自己走了。所以即便你表妹尋來,若是她不能好好撫養孩子,我也不會松手的。”
沈夫人聽到這話,心中有些感動,當下朝孟茯保證道:“你放心,若真有那日,我也會站在你這一邊。”她是做母親的,最希望的便是将來孩子們能有出息,過得順順暢暢的。
俗話說最好骨肉不分離,可是魏嬌表妹這情況太過于特殊,這三個孩子是她在沒有記憶的情況下被人騙了生下來的,自然與她和何家少爺生的琪哥兒不一樣。
且不說她見了三個孩子會不會想起從前那些痛苦日子,便是三個孩子到了她跟前,她那嬌弱的身體,也照顧不過來,不能像是孟茯這樣親手管教,到時候交到別人的手裏,哪個曉得将來教出來的是個什麽人。
只是對孟茯來說,便有些不公平了。
但孟茯并不這樣想,她的付出是有回報的。在別人看來是她照顧着三兄妹,不離不棄。
可事實上,那時候剛到這裏,是三兄妹陪伴了她,給予了她溫暖。
沒有叫她在這個陌生的世界,一個人踽踽獨行。
孟茯從沈夫人這裏告辭回了家,有些不放心書院裏的若飛若光,喊了玲珑幫自己去跑一趟。
Advertisement
玲珑聽罷,忙擺手道:“哪裏要這樣麻煩?早前三公子擔心遼人報複,早就打發人在那裏看着,是不會叫陌生人跟他們接觸到的。”
這事兒沈夜瀾沒有跟孟茯提過,她心生感激,“我這到底欠了你家三公子多少”也不曉得如何還了。
給他借的五千兩銀子,賣了那批藥材後,扣除一切費用後,總共賺了七百多兩。
對于從前的她來說,算是巨款一筆了。
再加上她給人診病得來的這些銀兩,如今手裏加起來,七七八八,能湊個整數一千。
可沈夜瀾沒收銀子,這會兒想起,便推門進了沈夜瀾房間,給放在他的枕頭底下。
這心裏才踏實了不少。
玲珑見了,甚是好奇,“您和三公子早晚要成親的,終究是一家人,還分什麽你我?更何況您此番去這遼國,也是立下了天大功勞的。您若是男子,只怕還能得封個一官半職,可您一個女人家,給您的賞賜,只怕就是金銀玉器了。”
所以想來要不了多久,孟茯也是富甲一方了。
孟茯聽到有賞賜,眼睛都亮了,“可能賞多少?”
玲珑搖頭:“這功勞不小,而且三公子親自去了京城,那這賞賜就只會多不會少的。”
孟茯不免是向往起來,若真得了這筆橫財,想做什麽生意,也可大膽放心,不用畏手畏腳的。
只是前世自己也沒怎麽接觸生意,所以到時候也只能是借着投機取巧賺幾個錢了。
而且還要提前做了解,調查市場。
于是和玲珑問起,“眼下什麽生意好做?”
玲珑搖頭,不過倒是提起沈夜瀾手下的産業:“前幾年,三公子在南州買了不少槡田,租給老百姓們種,等他們養蠶結了繭子,又收繭子賣給織造坊裏。”
除了朝廷的織造司之外,南州還有許多私人的織造作坊。
額……孟茯有個疑問,那些老百姓為何不自己賣給織造坊,還要讓沈夜瀾賺個差價呢?“他們怎不直接賣給織造坊?”
玲珑回道:“織造坊裏就是直接織錦染色做花樣,生繭他們是不要的,可是尋常老百姓家裏自己缫絲太費勁,一個人辛辛苦苦一天,也不過能得二三十兩絲罷了,興許做一個頭巾還不夠呢。這樣費時費力的,而且質量又不一,還有常常自己煮壞了蠶繭的,所以三公子就收了這些繭子,找了專門的人缫絲,再轉賣。”
“原來如此。”孟茯恍然大悟,。
後又聽沈夜瀾名下還有書局數間,最好賣的便是文人名士拟做的科舉文章,在找些有名聲的賢士批注,刻印出來,賣給那些個考生們。
“此一項看着是不賺錢的,可事實上讀書人買書,跟着看病吃藥一般,都不會講價的,因此利倒是可圖。”玲珑也去過書局裏幫過一兩次。
孟茯聽罷,心說這還能不賺錢麽?沈家是什麽人家?桃李滿天下。便是沖着這名聲,不必找什麽賢士名仕來寫文章做批注,也有大批的考生會沖着沈家名氣去買。
不由得也嘆道,“所以人家說這瘦死的駱駝是比馬大,可見正是這樣了。更何況一個有了些氣候的大宗族呢,想要做生意掙錢,便是借着這名聲,也能引客無數。”都不需要自己去做宣傳。
所以她思來想去,做什麽賺錢?自己又能做什麽?南貨北賣?或是投資些酒樓飯莊?再就是賣些藥丸。
其實這後兩樣只要用心做了,都是能賺錢的,但是孟茯前世經歷過醫鬧,雖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但心有餘悸,是不打算賣藥丸和吃食。
免得別人出了事情,來尋自己抵命。
因此将這心思放在南貨北賣之上。
就如同這一次從遼國帶來的藥材,除去各種費用後,還能掙這麽多。
若是自己投資得多,豈不是就賺得更多?
不過現在她手裏是半點資源都沒有,也就不過是先想一想罷了。
隔日,沈夫人就打發人來給話,說自己往京城的書信,昨兒就打發人連夜送去了,叫她莫要着急,先将那何全穩住,等京城的回信來了,再做打算。
可才過了三日,那何全就上門來催。
“已過了幾日,想來孟大夫也考慮好了吧?不知幾時将孩子送過來,我也好早些回去交差。”他雖故作沉穩,可孟茯還是覺得他太過于心浮氣躁了。
可見是因為着急的。
而且一口一個孩子,他既然是別人家的下人,那怎就稱呼起少夫人的孩子們,不是少爺公子?
再有孟茯這會兒已經懷疑起何少爺心思不純,于是便道:“這樣的大事,不是做買賣,何管事着急也沒用。”
何管事哪裏能不着急,老爺少爺一再交代,務必叫他早些将人帶回去,可這都多少天了?而且他隐隐覺得孟茯似乎不願意放手,就沒有見過這樣的傻子,平白無故給人養孩子?
可這話他卻不敢說出口,只怨這孟茯運氣好,不單是攀上了沈家的三少爺,還給大齊弄回來了這六千匹哈青馬,不然自己早就直接叫人把這幾個小野種給抱走了。
哪裏還需要陪着笑臉三催四請地求她?
如今聽到孟茯這話,心中越發不喜,一面極力壓下心中的怒火:“我家少爺還要等着見孩子,望孟大夫不要為難我,算起來我來這玖皁城也不少日子了,卻遲遲不得好消息,我家少爺氣惱了起來,鬧起來不好。”
孟茯心裏只想着,你吃你的罪跟我又有什麽關系?他還能如何鬧?可見這何全是真氣極了,才會說出這這番話來,也是覺得好笑:“你也是個聰明人,這玖皁城又不是京城,山高水遠,走走停停不得耽擱些日子麽?你就不會自己想辦法回了你家少爺?”
難道找個借口都不會?那他怎麽做到管事的?
見他守在自己這櫃臺前,也不好做生意。
便道:“你先回去吧,我這裏一個專看婦科千金的醫館,你也不好一直待這裏。”
何全的确站着挺尴尬的,總覺得來往那路人,都在看自己,就好像他一個大男人,得了女人的病一樣。
因此也只能先回去了,少不得在心裏将孟茯罵了一回。
而他今日跑到櫃臺來說了半天,孟茯只怕自己一日不點頭,他就還要來。
這樣下去,也就瞞不住萱兒了。
萱兒如今也快七歲的姑娘了,哪裏還能不懂事?而且事關他們的親生母親,孟茯也不好一直瞞着,只托玲珑去書院接若飛兄弟倆回來一晚,自己也好給他們三兄妹說個清楚。
又說那日劍香跟着這何全,并未查到什麽,不過今兒他回去後,便往京城裏寄了信去。
劍香來問孟茯,“可要将信截下?”
孟茯搖着頭,“罷了,叫他送去吧,我也想曉得,何家到底是幾個意思。”
若飛兄弟倆忽然被玲珑給接回來了,以為是家中出了什麽事情,急急忙忙地回來,卻見孟茯和萱兒都是無恙的。
不免是疑惑起來,叫了一聲阿娘,便直接問孟茯:“可是出了什麽事情,阿娘這樣着急地将我們接回來。”
這會兒才關了鋪子,陽春三月裏,早上稱了不少荠菜,又新鮮又嫩,孟茯因喊了玲珑去接他兄弟二人,因此買了只小柴雞回來炖着,晚上就拿這新鮮荠菜往裏燙着吃。
她挑揀着荠菜,一面示意兄弟倆坐下,又喊了萱兒過來坐着。
萱兒搬了小馬紮過來,在孟茯身旁坐下,擡起放在地上的小箕,“阿娘萱兒給你擡着。”
那若飛兄弟倆怎滿懷期待地看着孟茯,心裏又想莫不是跟沈先生的婚期訂下了?
正想着,就聽孟茯說道:“淺丫頭的外祖母,待萱兒最好,對吧?”
三兄妹颔首,但這是衆所皆知的,一時不知道孟茯問他們作何都疑惑地朝她看去,“阿娘怎提起這個?”
孟茯嘆了口氣:“因萱兒長得像是她一個侄女小時候,所以才多幾分偏愛。”
三兄妹聽到這裏,不由面面相觑一回,又急忙朝孟茯看了過去。
這事兒他們并不知道,便是萱兒也不曉得。
反而是蘭若,早就知曉那大趙氏為何偏愛萱兒了。
孟茯繼續說道:“她那侄女,是京城靖國公府的嫡小姐,叫做魏嬌。只是十三歲時,叫那靖國公的一個妾室害了,想是碰着了腦袋,所以記不得從前的事情,然後就到了鄉下。”她說到此處,看了看三兄妹,“便有了你們,只是生下萱兒後,她那失憶症陰差陽錯便好了。想她一個朱門貴胄的嬌小姐,小小年紀就這樣遭遇,也不曉得當時是如何冷靜下來讓自己接受這一切的。”
想來那魏嬌,也是個可憐人。
此話一說,莫說是若飛兄弟倆,就是萱兒也震驚無比,他們的親阿娘還在。
孟茯見他們都不言語,便繼續說道:“她雖也不舍孩子,可是你們也曉得你們那祖父祖母是個什麽人,她哪裏能遭得住這樣的折磨?自己也是有爹有娘的,又丢了那麽久,總是想着要回家的。可那樣的人家,斷然不能讓人曉得她有這樣的過去,所以這些年一直都是瞞着的。”
目光落到萱兒身上,“淺丫頭的外祖母看到萱兒的時候,就起了疑心,尤其是曉得萱兒還有一對雙生哥哥。”又與他們說,大趙氏有一個雙生的妹妹,就是靖國公夫人。
而沈夫人又生下了一對雙生子。
這能生雙生,是趙家那頭遺傳來的。
幾樣巧合湊在一起,怎麽可能不生疑?
也正是這疑心起了,才有了現在那何全來要人的事兒。
“那何家管事來了兩回,一定要将你們接走,可此事你們的母親并不知道。也非我要阻攔你們的大好前程,只是這思來想去,總覺得是不大對勁,所以和沈夫人商量了一回,她已送信去京城裏問了,等問清楚了緣由,若那邊真能善待你們,我的确不好再阻攔你們跟親生母親見面。”
然孟茯話音才落下,那若飛态度就十分堅決道:“我不管她到底是有心還是無意,反正我是不願意去,我就一輩子跟着阿娘。”
若光似乎也是這個意思,點着頭附和:“我也是,左右我也不大記得她是個什麽樣的人了,我就曉得餓飯的時候,是阿娘您給我們吃的,賊人來了,是您将我們護着。生育之恩雖然是不可忘,可這養育之恩也一樣重要。”
萱兒對于孟茯說的什麽親阿娘,就更沒有什麽記憶了。
于是也點着頭,“我也要跟着阿娘,一輩子不要跟阿娘分開。”
其實作為一個養母,能聽到孩子們這樣的話,孟茯心裏也是十分高興的。
可見那些付出沒有付之東流。心下十分感動,“我曉得你們敬愛我,只是她終究是你們的親生母親,既然曉得了她在,她若要見你們,你們也該去見一面。不願意跟着她,那就繼續跟着我。今日我說這些話,也不是要叫你們做個決斷,只是想着你們有知道真相的權利。”
若飛其實也有些怕孟茯趕他們走,所以聽到孟茯這話,心裏的擔憂也放下了,“此事全憑阿娘做主,她若想見我們,我便就去給她請安,只是要我們留在她身前,住一起是斷然不可能的。”
若光仍舊是附和着若飛的話,“是了,阿娘您說得這樣清楚,我們也曉得當初她撇下我們非她所願,可生下我們,還不是一樣非她心甘情願的。她見了我們,興許反而想起從前那些不好的事情呢。”
既如此,這住到一起,對她反而是折磨了。
萱兒看着兩位哥哥,又看看孟茯,也是和哥哥們一個意思。“去見面可以的,但我不願意留下來。我還是最喜歡跟阿娘住在一處。”
雖孩子們信誓旦旦地說一定要跟着自己,可孟茯其實也擔心,只怕是他們沒見過真正的榮華富貴,若到時候見着了,只怕又不這樣想了。
可不管如何,現在孩子在她這裏,她便要盡一分力,讓他們保持初心。
如此的話,以後他們真到了魏嬌跟前,變成個怎樣的人,若真走上了老路,那也怨不得自己了。
反正她也是盡力了。
只是心裏雖這樣勸服自己,但其實她跟三個孩子是有感情了的,怎麽可能願意叫他們繼續走那反派的路?
所以哪怕眼下孩子們都道跟着自己,仍舊是憂心忡忡的。
次日她親自送若飛若光去書院,少不得叮囑,“除了我和玲珑姐,不管何人來接,你們都莫要出書院一步。”
若飛曉得她的意思,是擔心他們被何全騙走,便道:“阿娘把心放在肚子裏吧,京城那邊雖然還沒來了準信,可是偷盜別人的書信,就不是個端正的人能做出來的事情。”想着又覺得對方着實是蠢,還是瞧不起阿娘,居然直接偷了書信來給阿娘瞧。
真當阿娘是那鄉下不識字的村婦麽?
他此刻反正覺得,那什麽何少爺是個蠢透了的人,沒個眼界沒腦子,不然也辦不出這樣的蠢事來。
當即跟孟茯再三保證,好叫她安心。
待同孟茯揮手道別,進了書院後,若飛便将心中的話說出來道:“我覺得她未必想見咱們,一個好人家的姑娘,被人這樣糟蹋生了咱們,只怕心裏是恨極了,怎麽可能會想見咱們?”
兄弟倆今年也快十歲了,如今讀了書,懂得也多,心裏想到的也就越多。
若光點頭,“是了,還有那個姓何的,只怕不是個好東西,接咱們回去還不知有什麽企圖呢?我現在就擔心萱兒那丫頭年紀小,怕被他逮着機會給哄住了。”
若飛聽罷,有些擔心,但還是勸着他:“應該不會,以後咱倆回去勤一些。”
“也只能這樣了。”若光應着。
孟茯從書院離開後,就直接回家了,壓根不曾想到,這兄弟倆是如何看魏嬌夫妻二人的。反正昨日她說起魏嬌的時候,盡量說了她的諸多難處,也跟幾個孩子說,舍他們兄妹三人離去,魏嬌是不得已的。
反正是一句那魏嬌的壞話不敢說。
只是她才回來,那何全又來了。
孟茯不樂意,對方似乎也有些不耐煩,疾步迎過來,“孟大夫,你到底要我等幾日,你倒是給句話。”
“我已經去信往京城裏問了,這事兒咱們都不好替人家做主,最好是問一聲你家少夫人到底想不想見,她若想見,我這裏就親自将孩子送到她跟前……”孟茯本來是嫌他隔三差五就來,煩得很,所以才與他說。
沒想到話還沒說完,就被這何全氣急敗壞地打斷:“你……你,我不是說了,我們家少爺想給少夫人一個驚喜麽?你怎能如此?”一手指着孟茯,因旁側有人,只得将那罵人的話給吞了回去。
“這種事情比不得旁的,你們少爺也是個大人了,怎能如此思慮不周?反正信已經送去了,我是一定要等到那邊的消息,所以你這些天也不必再來了。”孟茯說罷,只他身前走過,直徑進了鋪子。
何全氣得不行,又想着看不能不能攔下孟茯的信,所以急急忙忙走了。
卻不知孟茯并沒有親自寫信,全憑着沈夫人那裏經手。
而且都這麽多天了,只怕也快送到,他現在哪裏能追得上此話與何全說了後,接下來的日子裏,他倒是沒有再出現在孟茯的眼前。
京城。
大趙氏收到了女兒的信,看了一回氣得臉都白了。
忙打發人将自家妹子小趙氏喊來。
去請小趙氏的人說得着急,這小趙氏沒敢耽擱,急急忙忙來了。
剛進來就見着自家這素來最是穩重的姐姐,居然氣得臉色發白,有些擔心,“阿姐,你這是怎了?哪個氣你?”
大趙氏冷哼一聲,不言語,将沈夫人的信扔到她跟前:“你好好看看,你那女婿家到底是什麽人?”
居然如此下作,将她們這些女人間來往的書信都偷了。
若不是那管事的沒腦殼,拿到孟茯眼前去,只怕她們是一輩子都不曉得了。
小趙氏見她語氣不善,連看起信來。
待看完了,臉色也沒比大趙氏好多少,“怎麽會?”不應該是嬌兒給的,嬌兒的性子她知道,做不得這樣的蠢事。
這時候就聽大趙氏氣罵着:“那何全将信直接拿給孟大夫看,只怕以為孟大夫是那沒見識的,提個國公府就能吓着她,老實把孩子交了。這樣狗眼看人低的東西,孩子真接來了,在他們何家能得什麽好日子過?”
說罷,拉着妹妹的說苦口婆心道:“我是與你說過不止一次,孩子們的親爹雖是畜生不算人,可孩子是好樣的,孟大夫給教的極好,比咱們這京裏的纨绔們像樣子。”
小趙氏苦着臉,“我若是早知道是這事兒,我還不将嬌兒一并叫過來?”
大趙氏這才曉得,今兒侄女帶着琪哥兒回了娘家。
于是便催促着她,“既然在你府上,我現在就打發人去接。”說罷,也不等小趙氏點頭,雷厲風行地吩咐了人去靖國公府。
要說這魏嬌,當時她恢複記憶的時候,看着那三個孩子,是極其厭惡的,所以找到機會就趕緊逃了。
只是回來後,她竟然挂念起那三個孩子來,到底想着那姜大雖然是個混賬畜生,可孩子們終究是無辜的。
尤其是生下這琪哥兒後,又重新做了母親,她對幾個孩子就越發思念了。
于是只能同母親小趙氏哭訴。
也正是她心裏挂念着孩子,小趙氏當初得了大趙氏的信,就連忙跟魏嬌說了。
這會兒她來了,小趙氏也顧不得給她看沈夫人的來信,直接問道:“你曉不曉得,姑爺打發何全去接那三個孩子了?”
她一臉懵,本來一開始也不知道被接過來,是為此事。
所以聽到這話,震驚無比,“夫……夫君他曉得了?”
大趙氏見她這樣子,看來果然是真被瞞着的,便道:“他哪裏有什麽不曉得的?連孟大夫的身世都查了。如今使喚何全去接人,催促得又緊,孟大夫不放心,找你表姐商議,給了信送來。”
小趙氏連忙将信遞給魏嬌。
魏嬌看吧,小臉也是蒼白一片,顯然是沒有想到自己的枕邊人,居然盜了三人的信。當即又驚有恐,看朝大趙氏:“他能拿到姨母給我的信,倒也正常,可見是翻了我的箱子。可我給姨母的信,不該是在姨母家裏麽?他如何拿到的,還有我寫給母親您的?”
大趙氏和小趙氏方才只顧着氣何全偷信的事兒,沒多想。
如今被魏嬌一提,頓時只覺得背脊骨寒涼。
這兩座國公府裏,居然都有何家的人。
而且還神不知鬼不覺地偷走了她們的信。
“姑爺他怎麽是這種人!”小趙氏喝了一聲,扶着扶手緩緩坐下身,只覺得一時腦子昏沉,頭重腳輕。
顯然不信,這是自家姑爺能幹出來的事情。
大趙氏也好不到哪裏去,信她可是放在房間裏的,這何家姑爺是怎麽從她房間裏的信都偷走?如此悄無聲息的,那豈不是自己房裏發生的事情,他都了如指掌?一時只覺得越想越是駭人,手腳冰涼,渾身發抖。
當下,這反而才是最要緊的事情,一定要搞清楚,他如何将信拿走的。
大趙氏幾乎是顫抖着聲音交代妹妹和侄女,“此事,先不要聲張,咱先将這家裏的老鼠抓出來在做決斷。”
小趙氏連連點頭,可魏嬌最擔心的是三個孩子,“可孩子們怎麽辦?”
大趙氏當下就做了決定:“先委屈孟大夫,求她莫要放人,又或者咱們自己找人去接,将孩子安排到別處去。”說到此,看朝魏嬌:“嬌兒啊,不是姨母一定要你母子骨肉分離,可是何家此舉,着實駭人得很。”
可說完這話,卻發現魏嬌臉色有些不對勁,忙叫了她一聲:“嬌兒?”
魏嬌如今臉色慘白,只因她想到前些天裏,夫君興致沖沖地跟她說,琪哥兒的心疾有救了。
他在外認識了一個番邦外來的大夫,說是有能救好琪哥兒的病症。
她當然不信,這自古以來,就沒有聽說這病是能救的,能多活幾年,都是要看造化。
所以心裏好奇,那日番邦大夫來了,她本想去聽一聽,看這番邦大夫是打算怎樣救的,但剛走到外面,就聽着裏面傳來那番邦大夫說什麽換心的話。
于是便沒有再聽下去。
那時候聽了,只覺得這番邦大夫簡直是胡說八道,且不說心髒割下了人就沒了,就算真能換,可是到哪裏去找一個?
誰還能長兩顆心
早些時候聽說有人得了怪病,是需要親人血肉做藥引子的。所以這會兒她便想,莫不是那心髒的來源,是在這三個孩子身上?
正因是想到這裏,她才覺得整個人,這一瞬間好似跌入那萬丈深淵裏一般,腳下就是那無盡的地獄。
琪哥兒是自己的孩子,那三個孩子也是自己十月懷胎生下來的骨肉啊!
此刻聽到大趙氏喚自己,猛地回過神來,“姨母,他是想要孩子們的心啊!”說罷,忍不住痛聲哭起來。
她這話沒頭沒腦的,大趙氏和小趙氏有些不明白。只是見她哭得如此難過,忙起身過去扶她。
魏嬌哭了好一會兒,才緩過來一些情緒,将自己的猜測與她二人說道:“家裏不日前來了個番邦大夫,說能給琪哥兒治病,但是要換心,如今他忽然備着我要接三個孩子,只怕是要将他們的心換給琪哥兒。”
大趙氏聽罷,只覺得駭人聽聞,“阿彌陀佛!這是剜人心髒,死了要下油鍋的,怎可做這種傷天害理的事情?”
小趙氏也忙道:“你勸了沒?這樣駭人的事情,姑爺怎麽能信?”
“他只怕是信了,最近那番邦大夫一直在府上。”魏嬌哭着說道。
大趙氏和小趙氏都傻了眼,也是好一會兒才将情緒穩住了一些,只聽大趙氏說道:“莫說那三個孩子是你的親生骨肉,就算是別人家的,可也是好好的一條性命,這跟殺人有什麽兩樣?”
大趙氏是當家主母,雖然也處置不少人,直接拿板子打死的就兩三個,可那是因為下頭的人使壞在前頭。
可若飛三兄妹都是好孩子!
小趙氏早年家裏和妾室鬧得厲害,靖國公又是個生性風流的,她自己手下就弄死了幾個侍妾通房,可這眼下的事情跟那些事兒是不能相提并論的。也看着魏嬌道:“嬌兒,手心手背,都是肉,你莫要跟姑爺一起犯了糊塗。這人沒了心,可活不得的。”
其實,小趙氏的是私心是,那琪哥兒得了這樣的怪病,活不久的,姑爺身體也不好,聽說再要孩子,生出來只怕比琪哥兒還要艱難。
所以與其指望着琪哥兒,倒不如她這做母親的出些力,把那三個孩子好好養起來,以後女兒老了,還能有個依靠。
姑爺家裏三代單傳,他自己身體不争氣,若早早就沒了,琪哥兒又撐不久,以後家裏的財産都要被族裏收走,女兒一個寡婦人家,怎麽活?
魏嬌還真沒想過,會讓那三個孩子換心給琪哥兒,所以得了長輩們的話,都連連點頭。
三人又抱頭痛哭了一回,當下寫了信給沈夫人,還打發人跟着去,将這三兄妹悄悄接走。
然後大小趙氏二人,開始偷偷探查家裏的奸細。
手都伸到了她們的正房裏來,別的地方只怕也不見得幹淨,大趙氏少不得要跟自家老爺安國公說。
安國公聽罷,心裏一下有數了,為何朝堂上,自己打算做的事情,那何尚書總先朝前自己一步。
白白搶了幾樣功勞。
他從前百思不得其解,只當何尚書和自己想得一樣,還每次都是他先禀到聖前,有種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覺。
可如今看來,竟然是……
兩家後院大整頓,哪裏能不驚動何家這邊?
何景倏又收到了何全的來信,再聯想到那日大趙氏将自己的岳母妻子都接了過去,心裏就有了計較。
待用過晚膳,一起回到房中,看了看病弱在床的兒子,便出言試探她:“嬌娘,若是有辦法能将咱們琪哥兒的心疾救好,但要付出些許代價,你願意麽?”
若這是從前,魏嬌肯定是絲毫不猶豫就點頭,她願意。
哪怕就是要她的命來換,也願意的。
只是現在,她不曉得要如何回答了。
而她的沉默,在何景倏的眼裏,也變成了琪哥兒在魏嬌心裏,不如那三個野種。他這人是有些偏執的,想問題總喜歡鑽牛角尖,也正是這樣,小時候大家才不願意跟他玩耍。
只有這活潑開朗,天真無邪的魏嬌願意到他跟前。
“你不願意?”他皺着眉頭,安靜的房間裏,聲音顯得有些詭異。
魏嬌緩緩擡起頭,“夫君,心疾是無藥石可醫的。”她想勸他,認了命吧。
莫要去害人了。
何景倏卻盯着她的臉,慢慢露出一個冷笑,緊接着笑出哈哈聲,“你是不是知道了什麽?”
魏嬌見瞞不住他,也不在掩飾什麽,只苦言勸道:“夫君,心怎麽能換呢?你莫要聽那番邦大夫的胡話,白白害人性命。”
何景倏卻是一把粗暴地将她推開,一臉防備地看着她:“母親說的對,在你心裏,果然是那三個賤種更重要,我這幾日在想,若不是我家上門提親,娶了你和破爛貨回來,你是不是還要去找那信姜的獵戶?”
他從前于魏嬌面前,雖談不上多溫柔,但夫妻之間好歹也是相敬如賓的。
所以眼下忽然說出這些話,還提到了婆婆,魏嬌驚駭得滿臉呆滞,難以置信地看着眼前這個忽然覺得很陌生的何景倏,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從前,夫妻間有什麽事情,夫君也喜歡跟婆婆說,但那都是些無傷大雅的小事,可眼下這……
他怎麽變成了這個樣子?
她給人生過三個孩子,她是破爛貨。
別人罵,她勉強能接受,可是為什麽這些話是從自己的夫君口裏說出來呢?
一樣的話,別人說可能無關痛癢,可是親近的人說,便猶如鋒刃一般,宛若萬箭穿心。
她一個跄踉,跌坐在身後的替身,渾身癱軟。
“怎麽?被我說中了,沒話說了。”何景倏卻是一步一步朝她逼近。
“你瘋了。”魏嬌渾身發着抖。
這時,床上的琪哥兒忽然醒來,也不知道是不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