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演講賽
沈旭辰不打算繼續聽了。說人壞話者那麽張揚,他這個被說者難道還會覺得不好意思?沈旭辰又不是軟包子,他若無其事地開了門。高樂唯原本是坐着的,見他進來,一下子站了起來。他面露尴尬地對沈旭辰笑了兩下。
沈旭辰對高樂唯點了下頭,算是打了個招呼,卻沒有理會另外一個人。高樂唯趕緊領着那人去房間外面了。隔着房門,沈旭辰還聽見那人在非常不服氣地喊着:“被他聽見就聽見呗,難道我還怕他?”
沈旭辰忍不住扯起嘴角冷笑了一下。少年人,不要太自以為是哦,否則是會被打臉的吶!
那三百道選擇題的考試用的是答題卡,所以是機器改卷的,因此分數出來得很快,當天晚上就有了結果。雖然主辦方并沒有公布每個學生具體拿到了多少分,但這場考試的确淘汰了一大幫的學生,最終确認通過的只有三十人。沈旭辰猜主辦方是錄取了前三十名學生,也就是說不管大家考得如何,他們只錄取前三十名。
據沈旭辰所知,他們一起住在招待所的九個人中,就有五個人準備打包回家了。(被淘汰的人其實也可以一直住到比賽結束,但大家都是高中生,學習繁忙,那幾位被淘汰的人都想盡快回去)。高樂唯也被淘汰了,不過,他打算和廖博洋一起回去,因此還留在招待所裏。廖博洋就是那個說沈旭辰壞話的人,他倒是通過考試了。
周四一天是演講環節。三十位學生出現在階梯教室裏。他們先通過抓阄決定演講的先後順序。然後按照次序繼續抓阄,決定自己的演講方向。每個人只有五分鐘的準備時間,而他們的演講時間被限定為十到十五分鐘。
主辦方的安排還是挺合理的,上一位選手演講結束後,評委有五分鐘的時間給選手打分,下一位選手正好趁着這五分鐘的時間抓阄确定自己的演講方向并進行準備。評委打分是不即時公布的。
沈旭辰是十一號,這個數字在中段靠前。沈旭辰一開始覺得自己運氣極好,因為中段靠前意味着自己又沒有開場壓力,評委們又還沒有進入審美疲勞。但沈旭辰很快就意識到自己錯了,十一號被安排在了下午進行演講,這意味着他是下午時第一個參加演講的選手。衆所周知,像這種比賽,第一個選手的分數總不會太高的。
主持人正在介紹評委,某某大學教授,某某大學副教授,某某作家,某某文化協會成員,某某政協退休老幹部……總共才三十個人的比賽,評委竟然有二十個!沈旭辰覺得很不對勁。
很快,就輪到第一位選手上臺演講了。這是一個爽朗大方的女孩子,她穿着安城第一高中的校服,紮着馬尾辮。其實今天大部分選手都穿着校服,沈旭辰也是,大家的校服都一樣醜。一號選手抓阄抓到的關鍵詞是“英雄和普通人”。于是,女孩子演講的中心主題是“時勢造英雄,普通人也可以成為英雄”,是個非常有想法的女孩子。
沈旭辰覺得這女孩子的表現還算不錯,身為第一個,她竟然沒有過于緊張,說話時沒有出現太多的無用音節,比如說“額”和“嗯”。她應該是受過專業的朗誦訓練的,語速拿捏也很不錯。而且,女孩子的肢體語言很得體到位。總之,這個女孩子可以打高分!
接下來的選手有表現好的,也有表現一般的,但的确沒有表現差的。看樣子,選手中果真是卧虎藏龍啊。這還只是初賽呢,怪不得每一屆風采大賽的冠軍都是人中精英了。
中午有一個半小時的午休時間,吃中飯的時間也包括在內了。因為比賽時間緊,沈旭辰沒有和沈秉忠夫妻倆個出去吃,而是選擇了招待所的自助餐。吃飯的時候,廖博洋莫名其妙地瞪了沈旭辰幾眼。沈旭辰不由得啞然失笑,這叫什麽事兒啊,背後說人壞話的人反倒成了大爺了。
午休過後,沈旭辰是第一個演講的選手。他将手伸進那個不透明的箱子裏,随意抓了個紙條,打開一看,上面寫着“傳統和創新”這五個字,這就是他演講時需要體現的關鍵詞了。從他打開紙條開始,主持人就按下了手中的秒表,他有五分鐘的準備時間。
沈旭辰低着頭,默默思考着自己的演講思路。因為是被老派知識分子帶大的,沈旭辰骨子裏其實是個比較傳統的人,但他也必須承認,創新是時代進步的需要。沒有創新,就沒有人類的進化史;沒有創新,就不會産生那麽多思想的瑰寶。
五分鐘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沈旭辰坦然地走上講臺。
Advertisement
“大家好,我是來自錢湖高中的沈旭辰,我演講的主題是‘在繼承中進步’。”
“想必在座的各位都知道林微因,這是一位很有魅力的女士,她與梁思成感情甚篤事業相助,她讓徐志摩心向往之,她讓金岳霖終身未娶……有人曾用‘江浙人、北京話、新思維、舊傳統’這十二個來形容林微因,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而我覺得這樣的形容很到位。由此可見,傳統與創新是可以并存的,新思維和舊傳統加在一起會形成一種獨有的魅力……”
“……很多東西不能丢棄,那是孝義廉恥,那是文人風骨,那是國之脊柱。”
“……有些東西不能丢棄,所以才有漢朝的‘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才有宋朝的‘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才有唐朝的萬邦來朝,才有明朝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才有近現代的革命先烈用鮮血染紅了國旗!”
“……正是如此,才有楚辭中那一句……的诘問!正是如此,才有漢賦中那一句……的高呼!正是如此,才有唐詩中那一句……的豁達!正是如此,才有宋詞中那一句……的感慨!”
“忘記歷史意味着背叛,丢掉傳統意味着你抛棄了五千年的歷史文明帶給你的堅實根基!那位被稱之為浪游者在法蘭克的文學思想家曾說過,聰明的年輕人以為,如果承認已經被別人承認過的真理,就會使自己喪失獨創性,這是最大的錯誤。我深以為然,所以我覺得,我們要學會的首先是繼承,然後在繼承中創新!”
“……猶太人數次被滅國,又數次複國。他們被統治,被奴役,被殺害,他們被迫遠離故土,他們流離失所幾百年,但當他們複國的時候,他們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信仰和習俗。正是這種韌性和堅持讓他們成為了一個不屈的,一個讓人敬畏的,一個科學家、思想家輩出的民族!”
“傳統留給我們的是精神,創新帶給我們的是思想,我們要在繼承中進步!”
“……”
“最後,我想用一首自創的五言絕句來結束我的演講……”
“謝謝。”
沈旭辰的演講持續了十三分鐘,不長不短,在規定範圍之內。他承認自己是在炫技,他引用了數量極多的典故,用了大量的排比,理所當然地也加入了自己的思想。他炫耀了自己的知識面,也炫耀了自己的舞臺爆發力。他幾乎沒有停頓過,唯一停頓的那次是在等着聽衆的掌聲。當沈旭辰走下講臺的時候,評委給的掌聲持續了很久。
說真的,如果沈旭辰是個很自大的人,這樣的表現其實是不讨喜的。畢竟華國以謙虛為美,太張揚的人容易讓人覺得厭煩。但沈旭辰偏偏是個重生的老鬼,他身上的沉穩是那些少年人根本不曾具備的。這樣一來,大家既被他的精彩表現折服,又被他的人格魅力折服,簡直就是大豐收!
沈旭辰的出色表現給後面出場的選手造成了不小的壓力。廖博洋是十四號。沈旭辰丢給他一個挑釁的眼神。少年人啊,本來不打算和你一般見識的,但誰叫你太欠揍了呢,辱人者人必辱之。果然,廖博洋的臉色變得更差了。
階梯教室的後排陰影中站着兩個人,其中一位已經頭發發白,另一位則相對而言顯得比較年輕。
在沈旭辰從講臺中走下來的過程中,年輕的那位對年老的說:“王老,這就是那位在昨天的考試中拿了兩百九十一分的孩子,沒想到他演講也這麽出色。我看過他的資料,實在想象不出,他竟然是怡湘縣中走出來的孩子。”
怡湘縣是貧困縣,它已經給人一直保守無趣的固定印象了。而且,根據往年的經驗來看,怡湘縣的孩子的确都很會讀書,也很會考試,但也只是這樣了。那兒走出來的學生哪怕是優秀的,也像是考試機器而已。
被稱之為王老的老先生頗為不贊同地搖了搖頭,說:“不,這沒有什麽好奇怪的。我認為,只有那片未被污染的山水才能養育出像這樣帶着靈氣的孩子來。他說得很對,我們不能丢掉那些傳統的東西。最後那首詩是點睛之筆,做得極好啊!現在的高中生啊,已經不耐煩去學什麽平仄的了,哪裏還能現場作詩呢?”
年輕的那位沒想到王老對沈旭辰的評價這麽高,他愣了一下,又連連點頭稱是,說:“這些優秀的學生的确讓我們眼前一亮。現在有些崇洋媚外的人,故意寫些似是而非的東西來抨擊我國的教育體制,說我們教出來的孩子只會考試,不懂思考……真應該讓他們來這裏看看!”
王老嘆了一口氣,說:“國家太大,人口太多,牽一發而動全身,教育體制一時間是無法大改了,只能慢慢完善。好在,我們還有很多優秀的學生,他們會是這個國家的希望。”
【沈旭辰的演講內容,要是不放在正文裏,覺得怪怪的。雖是作者君原創,渣得連詩詞歌賦都湊不齊,但也顯注水,這裏便送大家一千字。】很多時候,才華是一個人進入某個小圈子時最好的名片。
因為沈旭辰的演講很精彩,所以吃晚飯時,不少參賽選手都主動跑來和沈旭辰打招呼,并且和他聊天。沈旭辰依然是那副淡定的模樣,大部分時間都微笑着,碰到女孩子時會更有紳士風度一些,碰到男孩子時會更放得開一些。
這樣的男孩子實在太讨喜,女生們原本就有些異性相吸的意思,而男生竟然也生不出嫉妒。當然,這是對大部分人而言的。哪怕是人民幣呢,也不會人人都喜歡。也有人一直看沈旭辰不順眼,首當其沖的就是廖博洋。
周四是英語圓桌會議。
三十個學生随機分成五組,六人一組。六個人坐一桌,就某個問題進行讨論,評委們就圍着他們坐着,根據他們的表現打分。一個問題讨論結束以後,再次進行随機分組,以同樣的模式繼續就另一個問題進行讨論。上午來兩輪,下午來四輪,也就說,所有的學生必須參加六輪讨論。如果其中一輪表現得不好,沒關系,你還有五次機會。同樣的,只有一次表現好也是不夠的,大家要争取在每一輪中都有讓人眼前一亮的表現。
沈旭辰是不怕的。
雖然這麽說有些欺負人,但沈旭辰來自後世,自然知道這種模式在日後的招聘面試中很常見。他現在和一幫真正的高中生一起參加比賽,多少有些仗着經驗“欺負”後輩的意思。當然,既然重生已經是既定事實了,那這就是他的優勢,沈旭辰還不至于非常聖母地故意表現差點。他從來就不是那麽“偉大”的人。
在這樣的小圓桌模式中,讨論時,選手需要找到機會表現自己,讓自己脫穎而出,好讓評委們看到你的長處,但與此同時,你又必須要有風度,評委們也看重選手的團隊協作能力。一味搶着表現是非常不讨喜的。可以說,這樣的圓桌會議考驗的不僅僅是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更是考驗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個人品性。
當然,在這個時候,這種模式還是十分新穎的,沒看有幾個選手都懵了麽?
第一輪分組後,沈旭辰所在的小組有四名女同學和包括他在內的兩名男同學。六個人坐在一張長方形的小方桌上,評委就圍着他們近距離坐着。評委們給出的讨論題目是“對于學生而言,電腦是實用性更大,還是娛樂性更大”。讨論時間為四十分鐘。讨論結束後,每一組有五分鐘的觀點陳述時間。
讨論一開始,沈旭辰就笑眯眯地用一口流利的英文說:“我覺得,我們六個人應該有所分工,一個主持者加計時人員,一個記錄人員,一個最後的觀點陳述人員。我自薦做計時人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