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淑妃出宮
陳方細看了一番淑妃,不,是蕭氏面孔,沒有看出任何的遺憾和不甘,有的只是一種淡然和灑脫,想來她倒是真的放下了。經歷這場變故,蕭氏此時能有這種平靜,足以說明她的心性。這種女人,也不是平常之輩。想來也是,能在這争鬥如此劇烈的後宮之中做到妃子之位的,又有幾個是平常人。出身背景是一方面,容貌身材是一方面,可是心智心性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李治之所以如此寵愛武媚娘,其實最少有一半是因為武媚娘的心性和李治極為契合。“陳大人稱呼我蕭氏就好,我明日就要離開宮裏,今天之所以想見大人,是想當面致謝!”“其實我并未做什麽,都是太子功勞,當時提點太子,也只是太子遇事有點慌亂,太子之後肯定也會想到。即使沒有我,太子也會将你們救出。”“以後我兩位女兒看押在唐工坊,還望大人能多照顧一二。蕭氏一族自然感念大人恩德,不敢忘卻!以後大人但凡有什麽差遣,蕭氏一族自當鼎力相助。”此時蕭氏倒沒有再計較是誰将她救出,而是直接說了兩位公主之事。今日專門找陳方,倒是兩位公主的事情更重要一些。至于蕭氏一族,陳方也明白那是南方一個大士族,雖然體量比不過五姓七望這些頂級門閥,不過祖上那也是做過皇帝的,也算頂尖豪門。尤其在南方,南陳皇朝曾統治過的一帶,蕭氏一族可是很有些威望的。五姓七望雖然地位很高,奈何也不可能将觸角伸遍全國。強龍不壓地頭蛇,更何況蕭氏一族其實也僅僅比五姓七望差了一籌而已。這蕭淑妃的出身可也不簡單。雖然這次蕭氏是被貶出宮,不過明眼人都明白,這是為了照顧皇室臉面才如此做。也算為陛下分憂,蕭氏作為南方一個大族,又如何看不出這點。更何況蕭氏畢竟為皇上誕下一兒兩女,只要許王還在,只要兩位公主還在,蕭氏在蕭家地位還是很高。蕭氏如此說,倒也不算空口白話。蕭氏用蕭氏一族的鼎力相助此時要換的只是陳方照顧兩位公主一二。其實即使蕭氏不如此說,陳方又怎麽可能不照顧兩位公主。将公主看押唐工坊那是李治意思,而不是武媚娘,義陽和高安那也是李治親女兒。李治将兩個女兒送到唐工坊,即使不明說,陳方又怎麽可能悟不透其中一二。說到底,關押三年也是給別人看的。“公主在唐工坊蕭氏自然可以放心,只要兩位公主在唐工坊,照顧公主就是我分內之事。”陳方此時倒沒有想要蕭氏記恩之心。和蕭氏一族陳方也不想有什麽牽扯。一來蕭氏的勢力在南方,挺遠。二來,和蕭家有過多牽扯,不算好事。畢竟以後武周代唐,這天下可是武氏說了算。離開東宮之時,有兩個宮人端了太子的賞賜跟随陳方。陳方手中捏着一個小金元寶,還是太子這賞賜實在,陛下娘娘的賞賜,太實用了,不實在,沒金元寶好啊!至于開始對李弘的怨念,此時早就蕩然無存了,金元寶可是真金十足。陳方還沒把玩過如此大的金元寶,就是有些重,不過這東西,自然是越重越好。回到住處時,銀葉早就在那裏等着。“對孟菲說了?”“大人,都說了,兩位公主我也偷偷看過,都安然無恙,只是有些憔悴消瘦!在油坊養幾日應該就好了。”陳方點點頭,倒是沒出現淑妃和兩位公主被動刑之事。這種事怕是也只可能出在電視劇和小說裏了。大理寺辦案,那也看人的。刑不上大夫,這是這個時代的規則,是士族的臉面。更何況是淑妃和兩位公主,真動刑,那就打的不僅僅是淑妃和兩位公主了。真要動刑,除非武媚娘和淑妃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徹底撕破臉了。這個世界的歷史中,可沒武媚娘和蕭淑妃争寵之事,自然談不上撕破臉。當然,要真動刑,還有一個人此時繞不過去,那就是李治。沒有李治首肯,不然的話,大理寺斷然不敢對淑妃和兩位公主動刑。最多打打宮女和太監。“油坊那裏為公主安排的住處你也看過了?”“看了,孟菲讓人升了火爐!房子很幹淨,該有的東西都備了。”陳方放心了,這冬天可不好挨,兩位公主可不能看押在自己那裏出事。第二日果然蕭氏離開了皇宮,在宮中這些年,離開時倒是飒然,未曾帶走任何人,帶走任何物品,甚至離開長安的車馬都是在車馬行雇的。據說出宮時,一身布衣釵裙。仿佛在這宮中二十幾年歲月,對于蕭氏只是一場空而已。此時的大明宮中,李治站在大殿之外,望了望不遠的太極宮,又咳嗽了幾聲。“陛下,您還是進去歇息,外面風涼!”“淑妃走了!”老太監不知道陛下這是在問還是只是在說。“陛下,人已經走了!”李治回了寝宮,這幾日雖然身體好了一些,大明宮也不似太極宮那般陰冷。不過這身體積勞甚重,李治也明白,要想好已是很難!其實這次淑妃離開太極宮,已經很不符合禮儀。一般妃子要是真有罪責,也是打入冷宮,斷然不會貶為平民。貶為平民那是對大臣,而将淑妃貶為平民,驅逐出宮,足以讓後世很多史學家頭疼。也或許,只有此時的李治才會如此做。也只有此時的淑妃才會懇求陛下如此做。當然,真實的經過誰也不曾知曉,當時在一起的兩人,以後也不會對別人說起。太極宮中,淑妃住處此時人去樓未空,只是很長時間,這裏不會再住人了。。幾個宮女将宮中打理一番,自有太監關了各處宮門,然後上了鎖,貼了條。陳方捏着小魚幹,送進口中嚼了幾下,看着尚食局外排的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