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不多時,店小二端上來瓜果茶點,他弓着背,用搭在頸間的白布抹了把額間豆大的汗珠,口中不住的對孟璋和陳芸致歉,“二位公子,久等了,小樓今日有些忙,實在騰不開手。”
陳芸長眼睛也看得見,打他們進門這店小二忙前忙後就沒閑下來過。這茶樓有兩層,此時,二層的雅間都放下簾子,顯然都是滿了人,而一層也是人滿為患,并且還有源源不斷湧進的客人。她和孟璋在此坐定多時,這店小二才将茶點送上來,着實有些怠慢了。但陳芸也不是那一身是刺兒的刻薄人,反倒對小二和顏悅色道,“沒事,你先去忙你的吧。”
店小二感激的看了一眼陳芸,正要親自給眼前這兩位小爺倒茶,這時,陳芸身後那桌傳來拍案聲,“夥計!老子剛剛點的大紅袍怎麽還沒上?爺們幾個特地來你這歇歇腳,怎的連口熱茶都喝不上?”
那聲音粗鄙,還有一絲絲沙啞,陳芸皺皺眉頭,站起身接過小二手中的茶壺,“我來吧。”
小二再次感念眼前這位眉清目秀的小公子的解圍,又見這位看起來冷峻清越的公子面色未變,便欠身彎腰,轉身伺候後桌去了。
陳芸上輩子雖說沒進過職場,但是在上大學的時候曾經在飯館打工,深知服務行業的疾苦。有的時候真忙起來真的做不到面面俱到,運氣好點遇到顧客體諒自然相安無事,運氣不好遇上難纏的顧客那是真心分身乏術。看着店小二忙前忙後腳不着地的模樣,陳芸就好像看見了上輩子的自己,所以有心幫上一幫。而坐在自己身邊的孟璋雖說沒有後桌的粗漢那樣蠻橫無理,但是好歹也是個王爺,習慣了別人服飾伺候,既然她有心幫小二分擔,自然也就要好好照顧孟璋。
她站起身,拿過擺在孟璋面前的茶盞,舉着茶壺倒了小半杯,涮了涮杯子又将茶水倒掉,之後又倒了杯茶送到孟璋眼前。
孟璋打落座就一直靜靜地坐着,耳邊聽着四周談天說地的議論聲,其中不乏對嶺南王幾日後壽宴的議論。這嶺南王雖是在皇兄那沒落到好,但是在百姓口中風評還是不錯的,這次嶺南王大辦壽宴,本是勞民傷財的一件事,可是卻未聞百姓怨言載道,可見這嶺南王為政還算清明。
他雖是一直遠在邊境,很少過問朝堂中事,但回京短短數月也曾聽聞嶺南王輕徭薄賦的政策。對于百姓而言,一朝天子一朝臣,你皇帝姓孟還是姓吳根本不重要,或許讀書人會明白忠君之道,可是更多的卻是讀不起書的平民百姓,誰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他們便會對誰俯首稱臣。所以,縱使嶺南王的狼子野心再昭然若揭,只要幹擾的不是百姓的生活,那嶺南王便是受到百姓愛戴的一方之主。
孟璋接過陳芸倒的茶飲了一口,不知是不是他今日得知了嶺南王壽宴的許多信息所以心情變好的緣故,連帶着這茶喝起來都比平時濃郁多了。剛剛他也留意到陳芸有些不耐煩的神色,想她一個女子應是不喜這般吵鬧的環境,讓她一人坐在一邊無趣的待了許久也着實委屈她了。
孟璋久在軍中,吃飯穿衣倒茶這種小事都是自己動手,所以剛剛面對店小二的怠慢他倒是無所謂,而陳芸一個京城貴婦也沒有面露不悅,反而叫孟璋有些刮目相待。年幼時在宮中見了不少那些因着丫鬟扯痛頭發便對下人非打即罵的娘娘公主們,就連毓秀也時常嬌氣的責罵下人,相比而言,眼前這個小夫人倒叫孟璋看的很順眼。
她一路跟着自己不挑吃穿,也從未抱怨辛苦勞累,長的嬌嬌弱弱,性格卻随和得很。孟璋和她相處幾日倒也自在,有時候甚至忘了她已為人婦,恨不得多和她待上片刻。
想到她已為人婦,孟璋心裏卻越來越不是滋味,如果她尚在閨閣,也許他會有與這樣柔順的女子相伴一生的想法。
不過,好歹也是讀過聖賢之書知道禮義廉恥的人,這個想法一出,孟璋就狠狠地鄙視了自己一把。他眼神不經意落在那女子身上,見她有些發蔫似的安靜的坐在一旁,便将自己眼前裝着紅棗糕的盤子往陳芸邊上一推。
陳芸有一剎那的錯愕,當即反應過來,對他禮貌的一笑,“多謝公子。”
孟璋看她肌若冰雪眸含秋水的臉龐閃現受寵若驚的神情,抿了抿唇,故意冷下聲道,“我不喜甜食。”
Advertisement
“……哦。”原來如此。
有了這句借口,孟璋便把餘下那幾盤桂花糕、桃花酥還有一些切好的爽口西瓜統統推到陳芸面前,此時,說書人一敲醒目,四下便安靜下來,孟璋視線一移也不再看她。
臺上的說書人是位頭發花白的老者,他輕搖着手中的畫扇,吹的花白的胡須飄飄然然的。他向臺下諸人行了個君子之禮,不緊不慢卻中氣十足的聲音響起,“各位看官,感謝各位賞光來此聽顧某說書,今日說的是我朝一箭将軍的風流韻事……”
孟璋此時端着茶往嘴邊送,聞聽此言差點沒嗆到,“一箭将軍”莫不是在說他?可他何時有過什麽風流韻事了?
那老者聲音亮堂,講話聲音抑揚頓挫,若是單單聽他講一段故事,或許還真能樂在其中聽後一笑置之,奈何這故事主人公是自己,璋王殿下的臉卻越來越黑了。
在一旁肚子餓的咕咕叫的陳芸見孟璋沒管她,便自顧自的享用起這南方糕點。不得不說,這些點心做的确實精致,雖比不上京都長公主府的廚子做出來的點心,但和她的丫鬟的手藝相比,這糕點做的真是沒的說。
這不是陳芸第一次來茶樓聽人說書,在京都的時候也曾和毓秀包下雅座見過世面,只是京都畢竟是皇城,文化管制很嚴苛,通常說書人只敢說一些包公斷案或者名将精忠愛國的故事,陳芸和毓秀都是女子,自然對這些故事不感興趣,兩人後來也沒有再去過茶樓。
可是閩都天高皇帝遠,百姓的文化生活可就豐富多了,就連說書都不局限在那些忠君愛國的說教故事上,反而敢議論起當朝大将的八卦,而這位當朝大将恰好就坐在她的身旁。
說書人的大意大概是:孟璋有一次打仗受了傷,被一位民女所救,之後便與這位民女私定終身,但是這個民女的身份不為皇室所喜,最後兩人勞燕分飛,孟璋心灰意冷便決定終生不娶……
陳芸看着璋王殿下越來越黑的臉色,憋笑憋到內傷,但又怕惹惱了身旁這位黑面神,一直沒敢笑出聲。孟璋今日來茶樓也不是為了聽人說書的,不過是因着茶樓是一地市井流言聚集之地,他才來此探聽消息,待打探了些坊間傳言本想早早離去,但看陳芸在一旁吃點心就不忍打擾,誰知道自己成了說書人口中的傷心郎,他再餘光一掃,看身邊那女子頗有些幸災樂禍的表情……
“為老不尊。”孟璋冷冷說道,随即站起身拂袖而去。
想不到閩都竟然流傳着如此荒唐的話本,孟璋一時氣節,腳步也加快了。陳芸追了上去,不怕死的在他身後說了一句,“想不到公子如此癡情呢。”
孟璋停下步子,回頭瞪她,陳芸作弄的心一起,忍不住哈哈笑了起來。
“一個婦道人家,抛頭露面,言語輕浮,成何體統?”
聽了孟璋有些氣急敗壞的訓斥,陳芸越發覺得好笑,想不到平日一副老成持重的璋王殿下在聽到自己的八卦也會暴怒而起,而只有在此刻,陳芸才覺得孟璋是個二十來歲血氣方剛的男子。“可是我現在一身男裝,算不得什麽婦道人家啊……”
孟璋:“……”
展平在客棧不見孟璋和陳芸蹤影,忙派其他四人下去尋找,但幾人遲遲不歸,展平有些急了,正要出客棧一起尋人之際,見孟璋和陳芸一起回來。
孟璋見展平一臉急色,在見到自己之際神情安定下來,“怎麽?還怕我跑了不成?一時不見就急匆匆來找,難不成當我是你看管的犯人?”
“展平不敢。”
而孟璋風流韻事話本的罪魁禍首此時正哼着小曲,在醉花樓擁着頭牌的綠枝姑娘。
“吳公子,要不要再來一些五石散快活快活啊?”
被吳定榮緊緊攬住腰肢的女子假意掙紮了一番,從幾案上拿過一個小瓷瓶送到吳定榮眼前,露出魅惑動人的笑容,挑着眉毛對吳定榮說,“媽媽說了,這種好東西可不多了呢!”
吳定榮接過那五石散,打開紅塞頭往嗓子眼一倒,随即就感到心頭竄起一股火,他捏着綠枝尖細的下巴,急不可耐的就要封住綠枝的唇,手也越發不安分起來。
兩人又是一陣歡好,直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響起。
“大少爺,王爺找不到您正在府裏大發脾氣呢!您還是快些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