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殘月如勾,高高挂在夜空之中,散着清冷的光,越發顯得這屋宇重重的皇宮裏神秘詭谲。
劉協不必去看,也知曹昂此刻面上滿是震驚。他手臂用力,專注給馬梳理着毛發,仍是淡聲道:“你可計算過朕身邊每日服侍的人,都有多少?”
曹昂被叫破計劃,又不知皇帝是何用意,一愣道:“小臣不曾數過。”
劉協徐徐道:“朕繼位之後,仲穎擔心宮人照料不周,已送來侍中六人充作黃門之用。此前因宦官之禍,宮中人死傷許多,後來新填進來的,總有百數之上。只北宮之中,服侍上下的宮人,便達數百人。這些加加減減,總有千餘人。千餘人,那就是一千多雙耳朵,一千多條舌頭。”
曹昂隐約聽懂了,額頭沁汗。
就在劉協說話之時,仿佛是為了給他的話舉證,牆角轉出來一人,卻是闵貢。
闵貢本是趁着小皇帝騎射過後歇息的空閑,才去見過王允,不想回來卻見皇帝還未歇下,忙趕來上前道:“陛下怎麽親自做這等雜務?您大病初愈,更受不得風寒。這些事情還是交給底下人去做吧。”
劉協看一眼闵貢,又看向曹昂,似笑非笑。
那意思很明白。
曹昂低聲道:“小臣只是一尾小魚罷了,比捕魚人的網眼還小些。”
他聽出了皇帝的勸誡之意,卻也聽出了皇帝對他準備逃離洛陽一事并無不悅,所以以此回答,是說縱然董卓有這許多耳目,可是當前董卓有袁紹那些大魚要捕撈,恐怕顧不上他這等小魚小蝦。只要陛下不聲張,他趁黑摸出城外,想來問題不大。
劉協将馬刷丢給闵貢,自己慢悠悠折下翻起的衣袖,輕聲笑道:“大公子也太自謙了。任你是小魚也罷,小蝦也好,凡是自宮裏出去的,都有人拿最密的網篩上兩三遍。”
曹昂心中一驚。
的确,若他只是校尉之子,那在這洛陽城中的确不過小魚小蝦,順着河水流向何方,都不會起波瀾。
可偏偏他入了宮,做了皇帝的郎官。
皇帝身邊,這四名校尉之子做的郎官,董卓豈會不放人盯着?
闵貢聽得糊塗,又覺君臣對答若有深意,可惜不知前情,因笑道:“陛下與曹郎官這話,小臣可聽糊塗了,又是魚又是蝦的——可是陛下想吃河鮮海味了?”
劉協微微一笑,道:“朕不喜河鮮海味,不過是不忍見生靈被害罷了。”又道,“朕前幾日聽宮人說,先帝時宮裏流出去的污水,都有民衆接取了,從中濾得金粉膏脂,可真有此事?”
闵貢道:“小臣也有所耳聞,不過未曾親見。”
“你當然不會親見。要以此為生的民衆,那是洛陽城中最下一等的貧民了。便是尋常富戶都不易見到這等貧民,更何況你有官在身之人呢?”劉協淡淡道。
闵貢一愣,擡頭觑了小皇帝一眼,心中好生奇怪,這小皇帝養于婦人之手,長成于皇宮王府之中,怎得說起民間之事來,如此熟稔洞悉,就好似皇帝的眼睛能看穿皇宮那厚厚的牆壁,看見萬千百姓家中景象一般。
劉協已接過宮人捧上來的手帕,擦淨雙手,當先往寝宮走去。
走過曹昂身邊時,他停了一停,道:“朕不是姜太公,講究願者上鈎。朕看中的魚,死活都要落在朕手裏。”
曹昂又是一驚,擡眼看時,小皇帝已走遠了,只留給他兩列宮人的背影。
方才皇帝說破他要離開洛陽一事之時,分明語氣和緩,沒有不悅之色。
可是怎得又有最後這一句?
這最末一句,分明是威脅了。
若是他曹昂執意要走,皇帝就會叫他死在洛陽。
皇帝再小,也是皇帝,要他曹昂死,何其容易。
走,即刻便死。
不走,陷落在洛陽城中,只要父親舉事,他即刻便會淪為董卓階下囚。
曹昂一貫持重的臉色再也穩不住了,苦笑一聲,只能追着皇帝趕上去。
可是也着實邪門,怎麽就給小皇帝知道了呢?
皇帝入睡之時,每常都有人在寝室門外守夜。
是夜,曹昂主動請纓。
宮人見皇帝默許了,便讓出了這守夜之職。原本這守夜人,當是皇帝最信重之人,往常都是宦官擔任這個角色。可是因此前宮變,宦官被徹底驅逐出權力中樞,如今守夜之人,變成了郎中亂流交替。
夜色已深,曹昂抱臂坐在皇帝寝室門邊,遙望天上那一鈎冷月,眼看着與家仆約好的時辰越來越近,想必父親新收的猛将典韋還在洛陽城外等候,到底不過十六歲的少年,再穩重,此刻也覺五味陳雜,孤身陷落,有些漂萍之感。
便在此時,寝室內有輕微響動,小皇帝夜半醒來,卻是要喝水。
曹昂便是等着這說話的機會,忙奉茶入內。
劉協原本沒打算睡的,誰知道這小孩子的身體渴睡,竟然真的睡着了。
此刻他夢中醒來,一時不知身在何方,自己又是何人。
定了定神,他才想起自己已為大漢天子,不禁有些感慨,見曹昂入內,取了他奉上的茶水,喝了一口,嫌室內太暗,看不清對方神色,道:“把那燈燭挑亮了。”
曹昂便走到燭臺旁,持銀剪挑亮了燈燭,背對小皇帝想了一想,回身道:“陛下,小臣有一事不明。”
劉協一笑道:“你不明白的事情,何止一件。”
曹昂一噎。
君臣二人還未及細談,外面宮人已察覺燈燭挑亮,恐怕是皇帝醒了,在門邊低聲問道:“曹郎官,陛下可是醒了?可要宮人們服侍?”
劉協雙眼一眯,眸色轉冷。從前他為秦二世,帝王威重,但有所令,宮人莫敢違逆,一語屏退左右,再沒人敢啰嗦。如今他為漢獻帝,年幼失權,身邊宮人再多,也只是打發不得的耳目。
曹昂望向皇帝,不知為何,總覺得要等皇帝示意之後,他才好行事。
劉協慢慢飲盡杯中茶水,壓着怒意,對那在門外探頭探腦的宮人和煦道:“無事,朕驚夢醒了,今夜就叫曹郎官陪着朕。”
那宮人看不出蹊跷,小孩驚夢也不是稀罕事兒,便又退回殿外去守着,心裏記着明日要把這事兒告訴長官闵貢。
這邊,劉協以目示意,叫曹昂暗了燈燭,入床帳之中說話。
黑漆漆的床帳之中,只四角垂墜的明珠映着清寒的月光,卻仍不足以叫彼此看清出面人的神色。原本蜷縮在床榻一角的小黑狗面對着陌生的入侵者,發出威脅的低吼聲,又在小皇帝的撫觸下安靜下去。
“你大約想着,”黑暗中,小皇帝輕輕開口,“留在洛陽,日後總逃不過一個死字。”
曹昂再一次被皇帝說中心事,卻仍不免一驚。
“朕告訴你,”小皇帝的聲音沉穩鎮定,“朕的人,大可不必有此擔憂。”
曹昂不知為何,忽然想起那一日小皇帝殺了張濟,董卓怒而入宮,滿腔怒氣沖着一只小狗發作而去。那時小皇帝沐浴之中得到消息,匆匆趕到,濕發中衣,自廢舊宮室門檻縫隙間爬進爬出,哪怕自己狼狽不堪,也要将狗救出來。
其實當時,這條狗小皇帝才養了一天而已。
莫名的,曹昂相信小皇帝的這句話。
劉協頓了頓,帶了些語重心長的味道,輕聲道:“況且就算你要走,也不該現在走,再早一些,或是再晚一些都可以。如今各地讨伐董卓的軍隊剛剛興起,他正是要抓人重罰樹威之時。你此時走,定然走不出洛陽城,還會被他捉來做筏子。”
曹昂想得出了神,問道:“那以陛下看來,小臣該何去何從呢?”他雖然比皇帝大了七歲歲,此刻卻是不由自主地向皇帝讨教起來。
這一刻,他忘記了小皇帝的年齡,甚至感覺自己是在與一位長者對話。
可惜長者微微一笑,恢複了少年人的頑皮,慢悠悠道:“朕早已說了。你就留在朕身邊,朕自有好去處安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