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精武
既然是電影世界,唐無易覺得霍廷恩這個名字耳熟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等到聽到霍元甲說他還有個在日本留學的好徒兒陳真的時候,唐無易已經徹底淡定了。
唐無易出生在22世紀,因為懷舊風潮的影響,他對一些20世紀、21世紀的老古董電影、小說也有所耳聞,要不然也不會一聽到霍家的家庭構成就覺得不對勁。
可是,即便這真的是電影世界,對他的影響也不大。
如果不是他和他的師父誤打誤撞來到了這部可能即将開場的電影的發生地,唐無易的人【小】生【目】規【标】劃就是至少突破到暗勁的境界,找出主世界肉身鍛體的不足之處,為自己的肉身修煉築下更完美的根基,同時研究純粹鍛體所主要運用的氣血之力對筋脈的影響,為氣海境之後依然能進行的鍛體打下基礎。
若是他能更進一步,先在二十年內突破到化勁巅峰——也就是肉身修煉的最高層次,再給自己灌注一身氣海境內力——這是他上個世界的收獲,還保留在系統那裏,就等着回轉本體再反哺回去,但是真的需要的時候,他是不會吝啬使用的——實際演練,研究氣海境後如何用靈力配合氣血進行鍛體這個操作。
當然,現在來到了這個地方,有可能參與到劇情中去,唐無易也不會置身事外。
霍元甲和李書文兩個人的年紀相差不大,巧的是,雖然他們收徒廣泛,弟子之間年齡相差很大,但是現在帶在身邊的弟子,年齡是差不多的。
唐無易自幼被李書文收養,幾乎就是當兒子養大的,霍廷恩就不用說了,本身就是霍元甲的親兒子。
兩位大佬相談甚歡之下,讓後輩子弟交流一番——畢竟武術家當然要以武會客,他們自己交手又有點不合禮數,後輩子弟切磋就再好不過了——是相當正常的。
因為只是切磋,所以二人只用拳腳功夫。
霍家從祖上家傳的便是迷蹤拳,顧名思義,講究的是腰腿功,重的是腳下功夫,要唐無易說,和他們家的驚鴻游龍有異曲同工之妙,動作皆有輕靈敏捷的特性。
八極拳則是短打拳法,動作剛猛,而且多有近身靠打的招勢,威力猶大。
講道理,如果唐無易用上他在大明江湖或者在大唐主世界學來的東西,霍廷恩撐不過三招,而就算只用八極拳,他也很難和這位兄弟打得有聲有色。
打架賽不是唐無易的風格,不過友好切磋嘛,以他的閱歷,想要存心留臉也是很簡單的事。
友好切磋不是生死搏鬥,兩個人能用決定性殺招本來就不多——唐無易打起來束手束腳的,對面的霍廷恩估計也想着要“放水”——再加上迷蹤拳和八極拳迥異的特點,唐無易想要近身靠打,霍廷恩着重身形的變換以及出其不意的攻擊,短時間內能出結果就怪了。
最後二人的比武當然是以平局收場,李書文和霍元甲又相互恭維了一番。
因為兩個人都是國術大家,有許多可以交流的地方,霍廷恩就聽從吩咐帶着唐無易出去逛了。
沒有長輩拘着,兩個人又是另外一副模樣。
“唐師弟,你的八極拳威力實在不俗,不知明日,你是否有時間呢?”
霍廷恩的言外之意就是二人私底下再切磋一次。
年輕人嘛,當然都是有勝負欲的,霍廷恩這樣不服輸的表現,很正常。
然而唐無易并不想再陪他過招,雖然他一路上和李書文南下的時候,挑戰了不少人,但是那是他想要借機體會氣血之力,霍廷恩嘛……咳,這是在人家的地盤上,還是不要随便找事了,師父也确實是要有前輩高人的面子的。
唐無易沒有答應下來,轉而說要去領略一下本地名勝,想請師兄推薦。
霍廷恩雖然沒有達到邀戰的目的,但是也不是非要和唐無易再比一次不可,天才嘛,總是自負的,出身名門、家世又好、更時常被人吹捧的天才,那就更加自負了。
唐無易只是外表看起來是個小年輕,實際年齡做霍廷恩的爺爺都綽綽有餘了,但是霍廷恩又不知道這件事,也不會把他的實力想得多高,邀戰成功也好,不成也罷,也就那麽回事。
他是大師兄,霍元甲要比武,門中許多大事如今他都要學着管,也沒功夫帶唐無易出門,說要另外找人,等到唐無易推辭了,他也沒有再客氣一下。
因為精武門廣收門徒,獲得的財力支持又不俗,所以李書文和唐無易兩個人就分別占據了兩間地理位置極好的房間,精武門的待客之道盡顯。
李書文并不常出門,其實唐無易也是,不過第二天,唐無易晨練完畢請假出門的時候,他也沒問什麽就痛快放行了。
上海灘洋人頗多,論“現代化”程度,乃是大清國內首屈一指的,然而真正現代化的都市,唐無易在後世見得多了,古色古香的城市,無論是大唐世界、大明世界還是革新程度不高的本世界的京城等地,他都很熟悉,上海灘吸引唐無易的,還就是這種半洋不古的味兒。
洋人多,鬧事的也就多,上海灘不乏有橫行霸道的外國人,就連巡捕房都對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多有在洋人面前奴顏婢膝的。
唐無易雖是新人初來,但與最近正在風口浪尖上的霍元甲、精武門扯上關系,也難保沒人盯着他。
饒是如此,見到見不過眼的,他也不會真的撒手不管,真氣、暗勁,他的手段多的是。
他這一世所練的鍛體之術,有一名稱,是為國術。
國術,只是統稱,乃是後人對“只殺敵,不表演”的武術的稱呼,八極拳、迷蹤拳等等需要配合呼吸法修習的、搬運周身氣血的拳術,當稱之為內家拳。
內家拳不只練外功,還練氣血、內髒,其境界劃分,為明勁、暗勁、化勁。
比鬥之時,明勁未必比不過暗勁,這不同的“勁”,乃是習武之人對自己氣血、力量的把控,突破到更高的境界,力量的把控自然更上一層樓,從前修煉之時不能發覺的瑕疵,自然也能補完。
氣血乃是人體寶藏之一,內家拳對鍛體的功效,即便尚未達到最高境界的化勁,也已經不弱于大唐世界的鍛體境法訣了。
大唐世界畢竟是個高武世界,對靈力的運用才是根本,相比之下,這個末法之世,對鍛體功法的深度挖掘,就是大唐世界比不上的了。
此世是末法之世,天地靈氣稀少,就連靈藥、補品,藥力也愈發弱了,窮文富武,想要在武道之上練到高深的境界,就要花費許多的銀錢,要不然,修煉外功造成的損傷沒有找補的地方。
有着完整師承的人,都很注重藥力補身這一過程,而有些藥材,往往可遇不可求。
李書文給門下弟子供給的補藥不少,畢竟他的名頭大,往往拜師的都是很有些家底的人物,同一時期收的弟子又不多,因此門下弟子的修煉速度都很不錯,身子也不大有什麽損傷。
不過現在李書文是出門避禍的,一時沒有準備妥當,都是且行且買的。
精武門中各色補藥當也齊全,但是別說唐無易只是客居于此,肆意消耗主人家的用度,難免會讓精武門的其他弟子産生不平衡的心理,就是霍元甲和精武門的人都不在意,他也寧願自己去找。
唐無易,一個有着幸運ex光環的男人,就連簡單的買藥材,同樣年份之中,都能買到藥力更深的。
各色補藥,看年份,實際上就是看藥力,但是純以年份判斷藥力并不保險,譬如人工培育的十年人參,和在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中存在的十年人參,藥力顯然是有差距的。
況且這世界雖是末法之世,但還有些微的靈氣,人跡罕至的地方,寶藥能吸收的靈氣、營養當然更多。
采摘地點、方式、年份等等都是制約藥力的因素,別說唐無易的眼光早就鍛煉出來了,就是沒有,依照他的幸運值,随便挑,也能挑到上好的補藥。
唐無易專門去了能尋到的一些知名藥房,出來後,也不知是他師父惹下的麻煩還是有人故意激他,得了幾株藥性不錯的人參回去的時候,路上遇上了一些攔路的家夥。
如果不是那些人仔細看起來都是練家子,他又不是初出茅廬的小孩子,可能還真會以為是他露了財,被人當成了大肥羊。
唐無易根本就不怕出手,也不怕出狠手。
畢竟武術界中,李書文的名聲不算太好,因為他出手向來很重,某次勸架,口頭上勸不住,只好也參與了進去,勸到最後,竟将兩個打架的人都打死了,這就是非常典型的一個例子。
有李書文這麽一個暴脾氣的師父,他動手狠辣一點,也很正常。
而李書文這些年也是有人脈的,也不怕有什麽麻煩。
把那群僞“小混混”打得半死不活就剩一口氣之後,唐無易施施然回到精武門,仿佛什麽都沒有發生過,但是他帶回來的藥材,讓精武門裏負責補藥處理的老師傅很懵。
效果最好的藥不說被人壟斷了,也很能找到,但是連勉強能稱地頭蛇的霍家,都找不到可以和面前這位随便出門買買就買到的藥材相提并論的補藥,就太誇張了吧!
一些好的藥材,表面很難分辨高下,但是他熬煮了這麽多年補身的湯藥,眼力見還是有的。
精武門的人很懵,李書文卻對此見怪不怪。
自從他撿到這個徒弟之後,就再沒為自己的生活和修煉的資源發過愁。
天生貴人,福氣自佑,種種事件,都讓李書文認定自己這弟子并非俗物。
但是這種幾乎有些怪力亂神的事情,當然不足為外人道。
只要不說,別人只會以為唐無易只是運氣有些好而已。
如果不出門的話,唐無易的好運氣一般人也看不出來,比如說多份飯菜裏拿到最符合他口味、份量最足的,熬好的藥材就數他的藥力最強,這種事情不是表面上能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