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離去
“唐師叔,山下道宮傳了消息上來,說是什麽宣府總兵兼鎮國公要來拜會您。”
“不必讓他來見我了,讓希明去接待便是了。”
門外的小道童嘟哝着什麽“纨绔子弟”、什麽“纡尊降貴”之類的,唐無易卻半點不放在心上。
說實話,他并不覺得這個小道童有什麽說錯的地方——當然,讓其他人聽見,定是要訓斥這個小道童口無遮攔了。
宣府乃是兵事重鎮,總兵官已是位高權重,但是江湖人士看來,可能還沒有什麽大不了的地方,但是加上一個“鎮國公”,那麽這位“纨绔子弟”到底是誰,就很顯而易見了。
果然不愧是大明十六帝裏出名會玩的正德帝,朱厚照現在還是太子呢,就敢玩“我封我自己”這一出。
對朝堂事務熟悉一點的人就知道,大明沒有什麽鎮國公兼宣府總兵朱壽,然而朱厚照喜歡玩白龍魚服這一套,只有他這一個身體健康的兒子的弘治帝還能怎麽辦?當然是寵着他咯!
小道童可不知道朱厚照的真實身份,他說的纡尊降貴,指的當然是唐無易,居然還讓自己的首徒去接待那什勞子總兵。
以唐無易現在的身份,是有這個實力說這句話的。
江湖朝堂之分,實際上還是很明悉的,然而唐無易是唯一一個在雙方地位都舉足輕重的人。
江湖上,東方不敗號稱是天下第一,一身武功鬼神莫測,自其登上教主之位這十幾年間,日月神教神速發展。
雖然因為和正道搶占資源而名聲愈發的不好,但是誰也無可否認,即便是老牌強派如少林武當,也要暫避其鋒芒,更遑論其餘門派。
這些年裏,江湖萬馬齊喑,唯有華山能一力抗之。
而華山的異軍突起,得益于唐無易與東方不敗并稱的實力,也得益于他留下的煉身鍛體功。
十五年前,唐無易與東方不敗首次約戰,二人于昆侖山中大戰三天三夜,最終不分勝負。
一戰過後,二人相視而笑,彼此各有所得,雖是對手,更為道友。
從東方不敗的武功窺見葵花寶典個中奧妙後,唐無易開始試驗改變內力的行功路線與屬性來影響身體,與鍛體相配合。
雖然前人大概已經嘗試過這樣的方法了,但是他自己沒有試過,沒有知曉其中的真實功效,又怎能甘心。
在開始氣海境的修煉之後,用內力來影響身體、改變身體,這是在鍛體境的時候進無可進才想出來的辦法。
以尋常的眼光來看,唐無易的鍛體已經很成功了,然而他只想要再完美一點,有這樣的機遇,他再甘于局限于一個大唐主世界的“完美”,就實在是無可救藥了。
更何況,唐無易知道自己的運氣,堪稱是老天的親兒子,別人找不到前路,不代表他也找不到啊!
唐無易确實找到了一些思路,後靈力時代的功法本就從內力向武力轉移,與靈氣充沛時期的功法相比,确實有些啓發人的新想法。
然而其實還是在內力、行氣之類的窠臼之中打轉。
唐無易在這個世界鍛體方面的收獲只能說是聊勝于無,不過在內力運行方面,卻是收獲良多。
主世界那些天驕,可沒有他這樣提前體驗氣海境的修煉,找出不足,在先天之前就為自己的內力修煉鋪墊好前路的運道。
更何況,得益于和朝廷之間的關系,唐無易閱覽的道藏、功法遠遠超出了大唐主世界一般世家子弟能獲取的資源。
當今的弘治皇帝,在位已經有二十一個年頭了,而延長了這位本該已經駕崩了的明君的壽命的,就是唐無易。
與此同時,皇次子蔚王朱厚炜也逃脫了早夭的命運,雖然取了個希明的道名,留在唐無易身邊做了個小道士,但他仍舊是正宗的皇子,一應待遇并不比留在皇宮裏差。
太子朱厚照行事雖然偶有出格,但是白龍魚服來此拜會,顯然還是得到了皇帝的允許,專門來與幼弟敘家常的。
除此之外,大概也有探尋他行蹤的意思。
唐無易與東方不敗約定五年一戰,今年又逢約定之期,雖然二人相許為道友,但是相互之間可都是沒有留手的,若是他二人之間任何一個出了什麽事,江湖上怕是就要天翻地覆了。
而江湖動蕩,朝廷也是會受到影響的。
唐無易在這個世界已經快要觸及頂端,也就是先天的門檻了,他在主世界尚未開始氣海境的修煉,而他穿梭世界的內力、神識等,是能通過一定比例灌注于本體身上的,本體驟然得到太多的靈力,純靠鍛體又難以消化,若是提前突破到氣海境的話,唐無易首次世界穿梭的目的就本末倒置了。
所以值此一戰,他是必定要離開此世的,若是能襄助東方不敗悟道,讓他也“破碎虛空”離開,那江湖上的動蕩會小很多,更容易平息。
對于華山派,他做得已經夠多了,剩下的,就看後輩子弟能否做好了。
華山派氣運不絕,縱然真的像原著一般發展,百年之後,仍會迎來新生,但是,唐無易更願意見到門派後輩在這百年之中将如今已然如日中天的華山派發揚光大。
江湖這塊大餅還沒吃完,是武當少林雙雄争鋒,還是華山派加入其中三分天下,尚無定論!
至于多了一個大胃王搶食,其他各個門派怎麽應對,就不是唐無易要關心的事了。
如果華山的下任繼承人還是令狐沖那個從門派繼承人方面來說一點都不合格的家夥,他或許還要悲觀一下,但是門派裏積極進取的小輩們那麽多,令狐沖還排不上號。
比試之期将近,唐無易叫上自己收的一些親傳徒弟,帶他們且走且行,游覽天下大好河山。
途中還繞遠路去了一趟福建,捎上了他請假回去探親的師侄希平。
一手制訂了嚴苛的華山門規的唐無易特別的冷酷無情,即使是回家探親這種理由,也不能阻止門下弟子參與五年一度的門派大比!
唐無易的這個師侄道名希平,俗家名字特別的讓人耳熟能詳,就是鼎鼎大名的倒黴蛋林平之。
不過唐無易繞遠路去福建可不是因為什麽圍觀劇情之類的奇葩理由,畢竟自從多年前他踩着長青子在江湖上上位之後,青城派在華山派的勢力範圍內都是繞路走的。
林家的傳人雖然如今在江湖上不算什麽,但是他家先祖林遠圖當年威名赫赫,林家“祖上也是闊過的”,待到江湖上的一些門派,聽到不知道從哪裏傳出的流言紛紛開始刺探林家《辟邪劍譜》的隐秘的時候,不堪其擾的林家家主林振南幹脆以《辟邪劍譜》為代價,換取了他兒子拜入華山門下的機會。
知道《辟邪劍譜》與《葵花寶典》淵源的人不少,華山之中長老輩的當年就被唐無易劇透過一臉,少林那邊想來也不是一個人都不知道這個秘密,日月神教那邊嘛,也難說。
所以實際上,層次高了之後,原著中引起江湖之中一個時代血雨腥風的武功秘籍,實際上也就那麽回事。
在某些人眼裏,《辟邪劍譜》作為誘餌的價值,怕是比它作為武功秘籍本身的價值還要高。
《辟邪劍譜》脫胎于《葵花寶典》,夾雜了當年的渡元禪師——也就是林遠圖——這個少林出身的武者的個人見解,唐無易一觀其意之後,就不再感興趣了。
東方不敗作為一本活着的、随時有新鮮靈感誕生的“葵花寶典”,比起《辟邪劍譜》這本弱化版《葵花寶典》,更要讓唐無易有靈感得多。
《辟邪劍譜》同當今的尋常武學一樣,分為內力與招式兩部分,招式雖然精妙——畢竟林遠圖傳下來的林家劍法,其實和《辟邪劍譜》上的相差無幾,原著認定的原汁原味——但是其重點在于自宮後産生的內力,“快”是速成的內力帶來的附加特點。
對于《葵花寶典》,還只是在武道的開頭踽踽獨行的唐無易都只秉持着參考、吸收其中武道精髓的态度,更不用說傳承久遠如少林、祖師餘蔭深厚如武當的門派了。
但是人家林家都哭着喊着要送上門攀關系了,把人拒之門外也不好。
而且更老一輩的,從劍氣争鋒時代走過來的長老,總有種氣不過的感覺,到底是怎樣的神功妙法,才能讓堂堂華山師兄弟阋牆呢?!《葵花寶典》搞不到手,千裏送送到家門口的《辟邪劍譜》也不收?
不管怎麽說,《辟邪劍譜》都是份大禮,若是唐無易、岳不群他們不想讓林平之變成和他們一樣的平字輩,他們這一代不字輩中,也唯有岳不群、唐無易二人有資格收他入門下。
林家的威遠镖局和俗務有關,岳不群這個掌門能顧及到的地方比唐無易多,再加上唐無易收徒的前提和他的鍛體法有關,林平之就這樣拜入了岳不群門下,取了道名喚作希平,還沒有道號,門中也不禁娶妻生子。
除此之外,原著中的事務,就真的和華山派沒什麽關系了。
說句毫不誇張的話,原著中那一個時代的弄潮兒,依靠無敵強的運氣留到最後的人生贏家令狐沖除外,魔教那邊,無論是主打助攻的向問天還是便宜老丈任我行,都已經被斬草除根了。
原著裏的東方不敗沒有對手,保留着任我行這個大敵也就罷了,而現在,任我行的死忠向問天墳頭上早就長草了,任盈盈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東方不敗有了現成的道友,也不會腦抽到自己挖自己的牆腳,那就只好請已經沒有什麽用的任我行去死一死了。
衡山派的劉正風和曲洋相交莫逆,想要金盆洗手借機洗白?
沒問題啊,衡山派的內務,衡山派自己處理啊!就是處理完了,請來劍首華山這裏報備喲,當然最好還是按照華山給你們提出的處理“建議”裏選一條,這樣就不必擔心別人說你們徇私了。
什麽?嵩山有話要說?
好的呢,長老那邊的挑戰排名已經幫忙預定了,需要提前,請盡快作死喲。
所謂的威壓當代,可不僅是簡簡單單的四個字而已。
少林和武當選擇暫避鋒芒,依靠他們的底蘊和時間來耗死企圖挑戰他的地位與之并肩的門派,等到那個門派沒有了出色的傳人,武林之中,就依然還是少林和武當的天下。
但是他們這樣的做法,其實也給了挑戰門派一個機會,只要夠強,像武當的開山祖師三豐真人一樣強,還正好能遇上老牌強派衰弱的時候,一直強上幾十上百年,這地位,自然而然就有了。
華山和日月神教原本屬于江湖中二層梯隊裏的尖子,已經要觸及一層梯隊的邊了,如此自然會變成頂級門派的眼中釘,但是,只要江湖第一高手是他們門派中出的,正魔對峙、多年積威,凡此種種,都能變成他們登上第一梯隊的登天梯。
至于互相之間養寇自重的默契,心照不宣的某些“合作”關系,就不足為外人道了。
日月神教那邊的培養方式不比正道門派平和,但是正因如此,能脫穎而出的都是狠人,至于華山,唐無易對自己留下的鍛體訣有信心。
開挂,他真的是專業的!
既然開了挂,那就得用起來,所以已經決定好和東方不敗對決之時就離開這個世界,目前在給自己的親傳弟子們做額外輔導的唐無易半分沒有心虛的感覺。
他也确實是不心虛的。
只要離開的方法選對了,華山還能平白賺得一筆好大的名聲。
将他留下來的資源善加利用,華山還能烈火烹油、光鮮亮麗無數年。
唔……只要他的掌門師兄在幾十年後沒有腦子一抽,把掌門之位傳給在親傳序列裏排名靠後不少、天性不羁的令狐沖就行。
八月十五,唐無易與東方不敗的約戰之期到來。
這一年,錢江秋濤之洶湧,遠勝往昔,第一觀潮勝地海寧鹽官,一線潮遮天蔽地,足有十數米高,比之往昔大潮的三、四米,洶湧何止一倍!
往來達官顯貴、販夫走卒乃至于江湖人士,有好奇前往探究者,就會看見海濱之地,海天一線相交處,岩石破碎,亂石穿空,雲層之上,有扭曲的漩渦不斷吸入周邊的一切,将之分解、吞沒。
極少數觀戰者,早已說不出話來了。
武破虛空,白日飛升。
不意三豐真人後百年,江湖上竟有如此豪傑人物,真的能做到這一點!
任我行當年敗後被囚于西湖底,日月神教的勢力範圍自然是早早就延伸到浙省之地,而華山也是不弱,伴随一個個附屬勢力的延伸,大明之地,具有少年心懷拜入華山的夢想,如此掌控力,比之少林武當亦是不弱。
日月神教教主與華山長老一戰後竟同時武碎虛空,消息火速傳遍江湖各處。
天下第一離去後的地位真空、門派利益之間的分配,都讓這個江湖變得暗潮洶湧起來。
不過,這一切,已經和決定直接開始第二次時空穿梭的唐無易沒有什麽關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