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幕後黑手
還未等青枝歸來,還未等開堂審理,叔叔在獄中畏罪自殺了。仵作驗屍,沒有他殺的跡象。
是咬舌自盡的。
沒有留下只字片語。
只剩下,滿地的血和跡罪證确鑿。
子玉沒有讓我去看叔叔的屍首,怕懷有身孕的我,受到驚吓。
“曼家可曾得罪什麽人?”安子玉不解的問道,“叔叔死的蹊跷。”連安子玉都看出了事情的不同尋常,我若是再裝作什麽看不出來,有些說不過去了。
“叔叔生性膽小怕疼,就是被蚊子咬了,也是難以忍受的,不會咬舌自盡。”我感到無能為力的挫敗感。有歐陽未央的免死金牌,有當朝皇後的暗中支持,有皇帝陛下的默許,明明有十足的把握讓叔叔脫險,而他卻死了。
我和安子玉帶着叔叔的屍首回瞿陽。
事先已經通知曼府和青枝,讓青枝安撫衆人。畢竟,他們趕過來也于事無補。
安子玉說,“娘子,你留在京城安心養胎吧,我讓人把叔叔的屍首運送回去。”
正在縫制小孩衣服的我,擡起頭,“我想回去看看,不放心父親和母親”。自從上次他阻止我縫制小孩子衣服後,看我很固執的,就再也沒有阻攔過。而是在一旁看書陪着我。
回到曼府,喜氣早已經被白色替代,還有女人的哭聲。
看到爹爹那一刻,我知道很多事情,我都不計較了。
短短幾月,爹爹仿佛老了十歲,頭發白了一半,人整個瘦了一圈。
心還會疼,還是在乎。
即使,被放棄了,還是在乎。
“子玉,你可要為曼家做主啊”祖母看到安子玉像抓到了救命的稻草。
“祖母,叔叔的葬禮還是祖父做主比較好,祖父的病情已經沒有什麽大礙。”安子玉打着太極,把問題又踢了回去。
祖母碰了一個軟釘子,也讪讪地住了嘴。
祖父看着亂成一團的曼家,握着栗木拐杖的手,在顫抖。“哭哭啼啼的成何體統!”
祖父一發話,頓時大家安靜了下來。
“子玉,你叔叔的死是怎麽回事?”祖父的臉上帶着疲憊,但威嚴依舊。
“仵作驗屍查明是自殺而不是他殺。”安子玉恭恭敬敬的回答,“叔叔馬上就要被赦免,沒人敢在天子腳下做手腳。”
“相公那麽膽小,怎麽敢自殺?”嬸嬸的聲音尖銳的響起。提出了我當時提出的問題。
安子玉沉默了,他對我說的那番話,沒有對他們說起,畢竟那是我們的推測而已。
“我相公雖然厮混勾欄,但也是膽小的性子,怎麽突然與人起了争執被人打死。這很蹊跷。”二伯母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如今,家裏出了那麽大的事情,大家就是一條繩上的螞蚱,要心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所以說話也就沒有了那麽多的估計。
“爹,在京城曼家是否有得罪人,青枝嫁人那天,您收到了什麽?”父親梳理了一下,便問出了關鍵所在。
提問的對象雖然是祖父,但大家看的卻是安子玉。
只因那本詩集是安子玉所贈。
“祖父,子玉有一事沒有告知大家,是我疏忽了。”安子玉臉上帶着歉疚的表情,“那日,給祖父送賀禮的人不是我。”
居然不是他。
也是,他沒有理由特意說明,不是他。這事兒有越描越黑的嫌疑。
那會是誰呢?京城的某位權貴?
“一定是你在京城惹得風流債”祖母言之鑿鑿,“是你害死了咱們的兒子啊”祖母臉色越發不好,看着祖父猶豫的表情,氣不打一處來,幸好丫鬟在旁邊攙扶着,沒有跌倒。
“當年寫詩得罪了燕王的柳側妃。”祖父猶疑的說道,“燕王鎮守西北,當時流放瞿陽已經是重罰,沒必要等到如今再來報複。”
“朝堂表面平靜,其實早已經暗潮湧動。當今聖上登記,地位不穩。突然要削藩,叔叔們定然不肯輕易妥協。”安子玉平靜的分析着朝堂上的變動。“不過,燕王就算行動,也未必要拿曼家下手。”
“沈家支持先帝開國,新帝繼位理應支持。”祖父有些不确定,“子玉你和曼家聯姻,會不會殺雞儆猴,新仇舊恨一起來。”
祖父的話,不無道理。也許,曼家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問路的石子。祖父因年事已高,從太守的位置上卸任。看來,無論處于什麽原因想要整垮曼家的人,已經蓄謀已久。
“父親,大哥他在燕王手底下,要是燕王有動作,他不會知情不告的。”爹爹說道。父親和大伯的關系很好,對大伯還是很信任的。但他忘記了,曼家對大伯做了多麽殘忍的事,大伯又怎麽會管呢?
“不要提那個逆子。”祖父的臉色黑了黑,“這種事,知道的人肯定越少越好。”
即使有了懷疑對象,又能怎樣呢。小小的曼府不過是人家粘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在祖父的主持下,叔叔入土為安。短短幾個月,曼家的墳地裏多了兩個新墳。
人死了,就是都不知道了,不會痛,不會難過。但活着的人呢,該怎麽辦。
叔叔風光大葬,卻無限凄涼。
而我也才知道,青枝也懷有身孕。而叔叔也看不到外孫出生了。
私底下,母親有些擔憂的問我。二伯和叔叔相繼出事,下一個會不會是爹爹?
“不會的”我安慰着母親,但我心裏一點底都沒有。
上位者,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會在乎這條人命的主人是好人亦或是十惡不赦。
一時間大家也沒有什麽好的辦法,唯有靜觀其變。
青枝懷有身孕,神色越發的和藹可親了起來,“姐姐,很多事情都讓他過去吧”她還是那般,嬌柔,卻透着一股子堅強。
我微微點了點頭。很多事情,尤其是對待親人,都無法去追究了。即使,她的存在就一直讓我如鲠在喉,而我在看到叔叔死後,她神色的凄楚,卻無法幸災樂禍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