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兄弟
謝秋和衛昭說話,衛崇榮默默旁聽,始終沒有插嘴。只是聽到渝京風聲有異的時候,他心裏不禁“咯噔”一聲,隐隐有些不好的感覺冒出了頭。
一直以來,衛崇榮都是把東宮和秦王府視作一體的,彼此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今,巫蠱事件尚未發生就已消弭,對扶餘的戰事也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只要不出意外,衛明再熬上三四年,就能順利繼位。衛崇榮哪能想到,意外說來就來,而最大的變數,卻是改變了這一切的衛昭。
上位者多疑,自古有之,衛夙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那麽衛明呢,他會怎樣看待衛昭。
光複幽州不算什麽,十年前的李伉就曾經做到過。而在更早以前,姬清、君臨等人還為大衍皇朝收回過朔州、燕州等地的失土。衛昭最大的功績,在于開拓靈州。
就算衛明心胸開闊,不在乎衛昭立下的不世之功,他身邊的人呢,他們又會怎樣想。還有就是皇帝,皇後所出的兩個皇子一內一外,分別握着政權和軍權,他會不會有不安全感。
當着謝秋的面,衛崇榮一言不發,晚些時候回到原來的王宮改建成的刺史府邸,他向衛昭說出了自己的疑問,而且他也很好奇,衛昭對那個至高無上的寶座,到底是什麽想法。
聽完兒子的話,衛昭愣了愣,片刻之後,他微笑着問道:“榮兒,你如何會有這樣的想法?或者說,你從哪裏看出來,我對那個位置是有企圖的?”
衛崇榮搖了搖頭,壓低聲音道:“爹爹,我沒覺得你想要和伯父争什麽,可是我怕……有人會這樣想。”前世的太子,就是這樣悲劇的,他從沒想過要害皇帝,可皇帝認為他害了他。
衛昭有沒有想要取代東宮的意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認為他有沒有這樣的想法,太子認為他有沒有這樣的想法。一旦有一個人的答案是肯定的,平靜的局面就會變得紛繁不堪了。
衛昭沉默了,半晌沒有說話。他猛然意識到,他兒子的想法是正确的。他和太子關系不好,會給人可乘之機,可他和太子關系太好,皇帝看到了,心裏恐怕會不大舒服。
良久,衛昭伸手揉揉兒子的腦袋,沉吟道:“你別擔心,這件事我會處理好的。”
衛崇榮見衛昭的表情還算有把握的樣子,沒再多說什麽。畢竟,他們還有大半年的時間才會回到京城,而截至目前,太子伯父對他們父子還是關懷有加的,跟以往沒有任何不同。
從永嘉二十九年,姬玉以身殉國收回烏蘭城和白城算起,大衍皇朝光複幽州花了整整二十一年的時間。倒是開拓靈州,只用了三個月不到,快得簡直叫人難以置信。
但是,衛昭心裏很清楚,打下靈州是一回事,真正做到人心歸一,就是另一回事了。目前的靈州看起來風平浪靜,是他的雷霆手段起了威懾作用,水面之下,依舊波濤洶湧。
衛昭從沒想過,教化那些投誠的扶餘人,讓他們打從心底覺得,自己就是大衍的臣民。他只是用比原來的扶餘貴族更溫和的手段對待他們,給他們田地耕種,讓他們衣食無憂。
與此同時,衛夙從臨近州郡甚至內地大量遷民來此,并鼓勵通婚。兩三代人以後,這片土地才會真正烙上大衍的烙印,從此變得不可分割。
不知不覺,衛崇榮回到慶佳已有半年。剛剛進入九月,北國的第一場雪就下來了,給了初來乍到的人們一記大大的下馬威。衛崇榮是在慶佳出生的,上輩子更是在這裏生活了十來年,對寒冷的氣候非常适應,沒事經常拉着拓跋先翰堆個雪人、打個雪仗什麽的,玩得瘋了,還能脫光衣服下河冬泳一回,看得周圍的人目瞪口呆,他們真的就不冷嗎?真是太可怕了。
遺憾的是,衛崇榮的好心情沒能維持太久,因為衛昭病了,病得還很嚴重。
行軍打仗,軍醫肯定是必備的,可他們擅長的都是外傷,對衛昭的高熱不退,卻是束手無策。
眼看衛昭燒得越來越厲害,衛崇榮急得抓耳撓腮,他甚至派人問過上官轅,有沒有跟他爹學過醫術,得到的回答是否定的。突然,衛崇榮靈光一閃,想起一個人來,忙命拓跋先翰去找。
衛昭此時醒着,裹着厚厚的褥子躺在炕上,神情顯得很疲憊。他見衛崇榮上竄下跳,就沒個安靜的時候,不由低聲喚道:“榮兒,你別蹦跶了,晃得我眼睛花,過來坐會兒。”
秦王有令,衛崇榮哪敢不遵,三步并作兩步地跑過去了,斜着身子在炕邊坐下,先是摸摸衛昭的額頭,然後柔聲問道:“爹爹,你有沒有感覺好一點?我覺得好像沒有那麽燙了?”
衛昭嘆了口氣,苦笑道:“你一個時辰摸上十回八回,能作數麽?”
“能的,能的。”衛崇榮連連點頭,随即抱怨道:“我早就說過,我們該早點回京的,爹爹就是不聽……”靈州的冬天實在是太冷了,衛昭屢遭重創的身體,明顯是有些承受不起。
衛昭張口欲言,拓跋先翰在外求見,說是找到衛崇榮讓他找的那位巫醫了。
衛崇榮興奮地從炕上跳下來,忙不疊道:“先翰,快把人帶進來。”他也是後來才意識到的,那位老巫醫的醫術,絕不亞于太醫院的那些太醫們。
巫醫跟着拓跋先翰進到內室,表情不卑不亢,看向衛昭的眼神也很平靜,不帶絲毫的怨憤。
“見過秦王,見過小王爺。”巫醫躬了躬身,給衛昭和衛崇榮行了禮。
衛崇榮伸手扶起他,做了個請的手勢:“伊樓先生,這邊請。”他是前不久才知道,這位親手接生了他,并且救過他和衛昭不止一次的老先生複姓伊樓,單名一個“盛”字的。
巫醫看了衛崇榮一眼,默默走到炕前,伸手給衛昭把脈。衛崇榮死死盯着他的表情,生怕看到什麽不好的跡象。所幸巫醫的神色一直很平靜,叫他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不多時,巫醫站起身來,拱手回道:“小王爺無需擔心,王爺只是偶感風寒,并無大礙,在下開副方子,喝兩劑藥就好了。只不過……”
“不過什麽?你把話說完啊!”衛崇榮急迫地追問道。他就知道,重點是在後面,小小一個風寒而已,軍醫們不至于搞不定,肯定還有別的什麽原因。
巫醫凝了凝神,沉聲道:“王爺根基受損,雖已仔細調養,到底不若常人康健,且他用過太多好藥,普通藥物對他已然無效,所以康複起來,會很緩慢,而且……”
“而且什麽?你想要急死我是不是?”衛崇榮對伊樓老先生的性子,已經是無語了。
巫醫轉頭看向衛昭,見他側目看着自己,方緩緩道:“在下建議王爺,盡快回到南方。在慶佳過冬,對你的身體是極不利的,倘若再來兩次風寒,在下也是無能為力。”
聽完巫醫的話,衛昭沉默不語,半晌方揮了揮手,示意他先下去開方煎藥。
拓跋先翰跟着巫醫出了門,衛崇榮回到炕邊坐下,懇求道:“爹爹,你都聽到了吧,不要再固執了,我們回京好不好?我不喜歡看到你生病的樣子,一點都不喜歡……”
衛昭眉頭深鎖,一直沒有說話。自己的身體如何,他心裏是有數的,可是現在離開的話,他還有好多事情沒有做完,除非是有合适的人選代替,否則他不甘心功虧一篑。
見衛昭不肯回話,衛崇榮輕輕撲到他身上,帶着點撒嬌的語氣說道:“眼下才是十月,你的身體就受不了了,要是再冷點,你要怎麽辦?爹爹,你該不會是想要扔下我一個人吧!”
衛昭把手搭到兒子背上,輕輕撫了兩下,無奈嘆道:“榮兒,你讓我再想想。”
伊樓盛的确是有兩把刷子的,喝了他開的藥,衛昭的體溫慢慢降了下來。
衛崇榮生怕自己功力不足,說服不了衛昭,特意請了兩位救兵。在霍青陽和謝秋拍着胸脯保證的情況下,衛昭終于給衛夙上了道折子,請旨提前回京。
上官翔和端木惠給衛昭下的斷語猶在耳畔,衛夙哪有不準的道理,當即就在折子上批了允許。他老了,白發人送黑發人送得太多,不想再看到任何意外發生。
當初出征扶餘的十萬人馬,該回去的在姬辛回京時都已經帶了回去,剩下的都是要長期駐守靈州的。因而衛昭回京,不會帶着大部隊,而是輕車簡行,三百親兵護送。
衛昭走後,留下的兵馬聽從霍青陽的指揮。反正早在拿下慶佳城的時候,衛夙論功行賞,就封了他為武安侯,資格絕對是夠的,不會被人诟病。
想到即将到來的分離,霍青陽連着好幾日悶悶不樂,想方設法粘在衛昭身邊。
見此情形,衛崇榮既覺得好笑,又感覺到了莫名的危機感。不過想着靈州初建,霍青陽有可能四五年都不能回京,他就大方地體諒他了,還把衛昭暫時借給他。
霍青陽雖然不能回渝京,可他拜托衛昭,幫他捎帶兩個人回去。一個是他失散多年的姐姐霍青月,另一個則是他年僅七歲的外甥女霍瑩瑩。
霍瑩瑩原先有個扶餘名字,霍青陽找到她們母女以後,把她原來的名字摒棄了,央着衛昭重新給取了個,跟他姓霍,喚作瑩瑩,取其光潔如玉之意。
霍瑩瑩是個沉默寡言的女孩子,衛崇榮跟她相處了小半年,愣是沒聽到她說過一句話。當然,他們打交道的機會也不多就是了,一個月不過碰上兩三次而已。
倒是拓跋先翰,由于同病相憐的緣故,對霍瑩瑩母女多有照顧。衛崇榮曾經問過拓跋先翰,要不要改随母姓,就像霍瑩瑩那樣。拓跋先翰想了想,搖了搖頭,說是沒有這個必要。
十月底,衛昭一行人啓程回京。雖說多了霍青月和霍瑩瑩兩人,可她們母女的騎術都很了得,各騎一馬,完全跟得上隊伍進度,叫人刮目相看。
途徑青州,衛昭等人遇上了點小麻煩,竟然有人試圖行刺。不過刺客的人數和實力都很有限,衛崇榮還在想着要不要沖上去過把瘾,一擁而上的刺客們就已經全部被解決掉了。
“啓禀王爺,刺客身上沒有标記,看不出來歷。生擒的兩個……都服毒自盡了……”被人行刺是件很惱火的事情,線索全無就更不爽了,難怪前來回話的親兵一臉寫着不高興。
衛昭擺了擺手,平靜道:“他們是有備而來,你們不必在意,今後加強戒備就好。”
親兵領命而去,衛崇榮湊了過來,皺眉道:“爹爹,今天的事有點古怪。”刺客的實力太弱了,反而讓人懷疑他們的用心,上趕着送死也不帶這樣的。
衛昭冷哼了聲,語帶譏諷:“其實也沒什麽,只是有人想享漁翁之利罷了。”
衛崇榮的眉頭蹙得更緊,好奇道:“爹爹,你知道刺客是誰派來的?”
“不知道。”衛昭搖頭,冷笑道:“可我知道,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麽。”
衛崇榮長籲口氣,舒展開眉宇,他只希望,太子伯父要像爹爹一樣清醒才好。
許是知道衛昭已經起了戒心,之後的行程變得極其順利,再也沒有不長眼的人敢找他們的麻煩。
盡管姬辛班師回朝的時候,已經享受過了太子郊迎的待遇。此番衛昭抵京,衛明仍是出城三十裏,親自迎他。衛明并非只身前來,他把自己的三個兒子都帶上了。
衛崇榮聞訊,心頭的大石頓時落地。甭管太子伯父心裏是怎樣想的,他能擺出這樣的姿态,對那些借着衛昭的軍功挑撥他們兄弟關系的人,就是最有力的還擊了。
“臣弟拜見太子殿下,殿下長樂未央。”衛昭翻身下馬,稽首跪拜道。
衛明伸手扶起衛昭,朗聲道:“你我兄弟,何必客氣。”
衛昭起身,微笑道:“禮不可廢,皇兄。”
衛明全不在意,盯着他的臉看了片刻,嘆道:“黑了,瘦了……”
他們兄弟忙着敘舊,衛萱、衛崇榮等人上來行禮都要見縫插針,不然說不上話。
衛明的三個兒子,衛崇榮最喜歡的就是衛萱,當即向他賀喜道:“恭喜大哥,喜得千金,什麽時候能讓我看看小侄女啊?”巫蠱之禍沒有發生,這個小丫頭算是有福了。
衛萱初為人父,提到女兒自是滿臉笑意:“你消息倒是挺快的,是阿秋告訴你的嗎?”
衛崇榮嘻嘻直笑,卻不說話,他可不敢說自己是算着時間差不多了才說的。
衛蘭站在衛萱身旁,神色是慣常的倨傲不羁。衛崇榮見慣不怪,根本不去搭理他。
倒是衛茂,見着衛崇榮頗有些激動:“榮榮,我看過戰報了,你好厲害哦!”
衛崇榮莫名其妙,吓得向後退了一步,衛茂這是什麽意思,該不會是吃錯藥了吧!